一种新型的心内科护理锻炼设备

文档序号:27201478发布日期:2021-11-03 13:4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心内科护理锻炼设备

1.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心内科护理锻炼设备。


背景技术:

2.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心内科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锻炼工作,所以人们设计了护理锻炼设备。
3.但是现有的护理锻炼设备还存在着在患者进行锻炼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后背支撑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缓冲工作和不方便在对患者的腿部进行锻炼以及不方便在锻炼的过程中进行压力调节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的心内科护理锻炼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心内科护理锻炼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护理锻炼设备还存在着在患者进行锻炼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后背支撑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缓冲工作和不方便在对患者的腿部进行锻炼以及不方便在锻炼的过程中进行压力调节的问题。一种新型的心内科护理锻炼设备,包括底座,支架,倒l型架,固定槽,连接槽,可转动支撑防护板结构,可转动缓冲锻炼轮结构,可转动腿部锻炼杆结构,可调节压力轮结构,u型座,第一支撑杆,滑动孔,第一插接杆,挂接弹簧,滑孔,从动轮和传动v带,所述的支架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倒l型架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固定槽开设在倒l型架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槽开设在倒l型架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可转动支撑防护板结构安装在底座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缓冲锻炼轮结构安装在支架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腿部锻炼杆结构安装在支架的内壁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压力轮结构安装在固定槽的内壁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座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下端轴接在u型座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动孔开设在第一支撑杆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插接杆插接在倒l型架的上端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挂接弹簧一端挂接在第一插接杆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挂接弹簧另一端连接在可转动缓冲锻炼轮结构;所述的滑孔分别开设在倒l型架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和后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从动轮轴接在固定槽的内壁下部中间位置。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7.1.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座,转动板,防护垫,底座,支架,固定杆,第一推动杆,套接管和第一转动轮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患者后背靠在防护垫的右侧,方便在锻炼的过程中进行患者支撑工作。
8.2.本发明中,所述的支架,倒l型架,连接槽,第一插接杆,挂接弹簧,固定杆,第一转动轮,挂接板和推动圈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挂接弹簧拉动挂接
板,然后在锻炼的过程中使推动圈进行复位工作,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缓冲复位工作。
9.3.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二转动轮,连接杆,第二推动杆,脚踏板,第二支撑杆,底座,支架,固定槽,从动轮和传动v带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二转动轮通过传动v带传动连接从动轮,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在脚部踩踏脚踏板的过程中推动增加第二转动轮旋转时的压力,方便对患者的腿部进行锻炼工作,同时方便锻炼腿部运动过程中心脏供血能力。
10.4.本发明中,所述的调节杆,压力轮,橡胶圈,方头螺母,倒l型架,固定槽,滑孔和从动轮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松开方头螺母,然后推动压力轮和橡胶圈向下进行移动,增加压力轮和从动轮之间的压力,方便在锻炼腿部的过程中进行压力调节工作,增加调节功能。
11.5.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座,转动板,挂接座,第二插接杆,底座,u型座,第一支撑杆和滑动孔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患者靠在转动板的右侧,在推动转动板进行转动的过程中使第二插接杆滑动贯穿滑动孔的内部,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转动板支撑工作。
12.6.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座,转动板,防护垫,挂接座,第二插接杆,定位板,第一支撑杆和滑动孔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和定位板的下端接触设置,方便进行定位工作,防止在支撑的过程中转动板倾斜幅度过大影响锻炼。
13.7.本发明中,所述的固定杆,第一推动杆,套接管,第一转动轮,推动块,阻挡块,挂接板和推动圈以及支架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推动块和阻挡块接触设置,方便在锻炼的过程中增加第一转动轮转动时的阻力,有利于进行锻炼工作。
14.8.本发明中,所述的调节杆,压力轮,橡胶圈,方头螺母,固定架和橡胶块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橡胶圈和橡胶块接触,方便在锻炼腿部时增加从动轮转动时的阻力。
15.9.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座,转动板,防护垫和底座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调节转动板的角度,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让患者进行依靠工作。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发明的可转动支撑防护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发明的可转动缓冲锻炼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发明的可转动腿部锻炼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发明的可调节压力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底座;2、支架;3、倒l型架;4、固定槽;5、连接槽;6、可转动支撑防护板结构;61、连接座;62、转动板;63、防护垫;64、挂接座;65、第二插接杆;66、定位板;7、可转动缓冲锻炼轮结构;71、固定杆;72、第一推动杆;73、套接管;74、第一转动轮;75、推动块;76、阻挡块;77、挂接板;78、推动圈;8、可转动腿部锻炼杆结构;81、第二转动轮;82、连接杆;83、第二推动杆;84、脚踏板;85、第二支撑杆;9、可调节压力轮结构;91、调节杆;92、压力轮;93、橡胶圈;94、方头螺母;95、固定架;96、橡胶块;10、u型座;11、第一支撑杆;12、滑动孔;13、第一插
接杆;14、挂接弹簧;15、滑孔;16、从动轮;17、传动v带。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心内科护理锻炼设备,包括底座1,支架2,倒l型架3,固定槽4,连接槽5,可转动支撑防护板结构6,可转动缓冲锻炼轮结构7,可转动腿部锻炼杆结构8,可调节压力轮结构9,u型座10,第一支撑杆11,滑动孔12,第一插接杆13,挂接弹簧14,滑孔15,从动轮16和传动v带17,所述的支架2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倒l型架3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固定槽4开设在倒l型架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槽5开设在倒l型架3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可转动支撑防护板结构6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缓冲锻炼轮结构7安装在支架2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腿部锻炼杆结构8安装在支架2的内壁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压力轮结构9安装在固定槽4的内壁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座10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杆11的下端轴接在u型座10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动孔12开设在第一支撑杆1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插接杆13插接在倒l型架3的上端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挂接弹簧14一端挂接在第一插接杆13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挂接弹簧14另一端连接在可转动缓冲锻炼轮结构7;所述的滑孔15分别开设在倒l型架3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和后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从动轮16轴接在固定槽4的内壁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支撑防护板结构6包括连接座61,转动板62,防护垫63,挂接座64,第二插接杆65和定位板66,所述的转动板62的下端螺栓连接在连接座6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垫63胶接在转动板62的右侧上部;所述的挂接座64螺栓连接在转动板62的左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插接杆65插接在挂接座64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定位板66螺栓连接在转动板62的左侧顶部;进行使用时,将底座1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在患者进行锻炼的过程中,使患者移动至底座1的上端左侧,然后使患者的后背靠在防护垫63的右侧,在锻炼的过程中用力进行推动工作,方便患者在锻炼的过程中进行依靠工作。
24.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转动缓冲锻炼轮结构7包括固定杆71,第一推动杆72,套接管73,第一转动轮74,推动块75,阻挡块76,挂接板77和推动圈78,所述的第一推动杆72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杆71的右侧前面和左侧后面;所述的套接管73分别套接在第一推动杆72的外壁;所述的第一转动轮74螺栓连接在固定杆71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推动块75分别胶接在第一转动轮74的外壁;所述的阻挡块76胶接在推动圈78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且与推动块75接触设置;所述的挂接板77焊接在推动圈78的下端中间位置;然后用手抓住套接管73的外壁,进行转动工作,同时带动第一转动轮74进行转动,在第一转动轮74转动的过程中,使推动块75和阻挡块76接触设置,并使阻挡块76推动推动块75,增加第一转动轮74转动时的阻力,在第一转动轮74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挂接弹簧14挂接在挂接板77,带动推动圈78进行复位工作,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患者手臂锻炼工作,在患者手臂进行锻炼的过程中带动心脏进行锻炼工作。
25.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转动腿部锻炼杆结构8包括第二转动轮81,连接杆82,第二推动杆83,脚踏板84和第二支撑杆85,所述的第二转动轮81螺栓连接在连接杆82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推动杆83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杆82的右侧前面和左
侧后面;所述的脚踏板84轴接在第二支撑杆85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支撑杆85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二推动杆83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在患者进行心内科锻炼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将脚部踩踏在脚踏板84合适的位置,然后进行转动工作,在进行转动的过程中第二转动轮81通过传动v带17传动连接从动轮16,增加脚部推动时的压力,方便进行腿部锻炼工作,同时方便锻炼腿部锻炼时的心脏对腿部的输血能力,进而完成心内科护理锻炼工作。
26.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5所示,所述的可调节压力轮结构9包括调节杆91,压力轮92,橡胶圈93,方头螺母94,固定架95和橡胶块96,所述的压力轮92轴接在调节杆91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橡胶圈93套接在压力轮92的外壁;所述的方头螺母94分别螺纹连接在调节杆91的前端外壁和后端外壁;所述的固定架95的下端螺栓连接在调节杆91的外壁;所述的橡胶块96胶接在固定架95的内部顶端;在进行腿部锻炼的过程中,松开方头螺母94,然后推动压力轮92和橡胶圈93进行移动,使压力轮92和橡胶圈93压覆在从动轮16的上端,增加从动轮16在转动过程中的压力和阻力,起到锻炼的作用,进而完成锻炼工作。
2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槽4和滑孔15连通设置;所述的第一插接杆13设置在连接槽5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传动v带1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支架2和固定槽4的内部。
2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转动板62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板且内部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的防护垫63采用长方体的硅胶垫且内部开设有通气槽;所述的定位板66设置在挂接座64的上端。
2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座61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滑动插接在挂接座64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插接杆65滑动贯穿滑动孔12。
3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推动块75采用一端设置为弧形的pvc块;所述的阻挡块76采用上端设置为弧形的硅胶块;所述的推动圈78套接在第一转动轮74的外壁;所述的推动块75和推动圈78的内壁接触设置。
3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杆71贯穿支架2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转动轮74和推动圈78设置在支架2的上端内部中间;所述的挂接弹簧14另一端挂接在挂接板77的内部中间位置。
3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脚踏板84采用表面设置有防滑纹的pvc板且分别设置在第二推动杆83的正表面和后表面。
3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杆82贯穿支架2的下部中间位置且轴接设置;所述的第二转动轮81设置在支架2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转动轮81通过传动v带17传动连接从动轮16。
3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橡胶块96的下端和橡胶圈93的外壁接触设置;所述的压力轮92设置在固定架95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架95的下端设置在方头螺母94之间。
3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调节杆91滑动贯穿滑孔15;所述的方头螺母94分别设置在倒l型架3的正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的橡胶圈93的下端和从动轮16的上端接触设置。
36.工作原理
37.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将底座1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在患者进行锻炼的过程中,使
患者移动至底座1的上端左侧,然后使患者的后背靠在防护垫63的右侧,在锻炼的过程中用力进行推动工作,方便患者在锻炼的过程中进行依靠工作,然后用手抓住套接管73的外壁,进行转动工作,同时带动第一转动轮74进行转动,在第一转动轮74转动的过程中,使推动块75和阻挡块76接触设置,并使阻挡块76推动推动块75,增加第一转动轮74转动时的阻力,在第一转动轮74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挂接弹簧14挂接在挂接板77,带动推动圈78进行复位工作,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患者手臂锻炼工作,在患者手臂进行锻炼的过程中带动心脏进行锻炼工作,在患者进行心内科锻炼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将脚部踩踏在脚踏板84合适的位置,然后进行转动工作,在进行转动的过程中第二转动轮81通过传动v带17传动连接从动轮16,增加脚部推动时的压力,方便进行腿部锻炼工作,同时方便锻炼腿部锻炼时的心脏对腿部的输血能力,进而完成心内科护理锻炼工作,在进行腿部锻炼的过程中,松开方头螺母94,然后推动压力轮92和橡胶圈93进行移动,使压力轮92和橡胶圈93压覆在从动轮16的上端,增加从动轮16在转动过程中的压力和阻力,起到锻炼的作用,进而完成锻炼工作。
38.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