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下蹲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0303发布日期:2021-11-15 19:4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下蹲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训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下蹲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髋关节肌肉的功能性障碍会让我们丧失运动表现,并引发巨大的疼痛与伤害。下蹲是髋部最基本的动作模式之一,髋关节肌肉的功能性障碍将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下蹲动作,在接受治疗同时,常需要借助医护人员或辅助仪器进行辅助性下蹲训练。
3.除了髋关节肌肉的功能性障碍,一些涉及腿部、脊椎的手术也将影响康复者进行正常的下蹲动作,为了使康复者可以加快对下蹲能力的恢复,常通过医护人员的扶持以及借助下蹲训练仪器的辅助训练进行下蹲康复的训练运动,现有的下蹲训练仪器可实现无需医护人员的扶持,自主的辅助康复者进行下蹲康复训练,但随着康复者的训练时间加长,现有的下蹲训练仪器不能随康复者的康复程度对训练难度进行调节,只能为康复者提供单一的下蹲性辅助支撑,从而不能满足对康复者训练所需的多种项目难度之间的自由调节切换,另外康复者在进行下蹲训练时,当腿部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时,康复者将因失去平衡而出现向后倾倒现象,现有下蹲训练仪器只能为康复者提供安全绑带,但面对突然下坠的康复者不能及时的提供缓冲力,从而导致康复者因下落速度过快而造成损伤。
4.所以,本装置提供一种可对训练难度进行调节的下蹲训练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的下蹲训练仪器不能随康复者的康复程度对训练难度进行调节,单一的下蹲性辅助支撑不能满足对康复者训练所需的多种项目难度之间的自由调节切换,另外面对突然下坠的康复者不能及时的提供缓冲力,导致康复者因下落速度过快而造成损伤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式下蹲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装置。
6.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可调式下蹲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有起身辅助组件、下蹲辅助组件、力度调节组件、底架、控制屏、左手托、左握把、右手托和右握把;底架的上表面连接有起身辅助组件;底架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共对称连接有两组力度调节组件;每组力度调节组件的部件均连接起身辅助组件;在两组力度调节组件之间设有一组下蹲辅助组件;每组力度调节组件的中部均连接下蹲辅助组件;下蹲辅助组件可辅助康复者进行下蹲康复训练运动;起身辅助组件可通过力度调节组件带动下蹲辅助组件辅助蹲下的康复者向上起身;力度调节组件可选择性调节下蹲辅助组件对康复者进行下蹲康复训练进行的辅助力度;位于右侧的力度调节组件的上表面连接有控制屏;下蹲辅助组件的左侧连接有左手托;左手托的上表面前侧连接有左握把;下蹲辅助组件的右侧连接有右手托;右手托的上表面前侧连接有右握把。
7.进一步的是,起身辅助组件包括有支架台、主电机、左丝杆、第一锥齿轮、第一转
轴、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右丝杆、第四锥齿轮、限位杆、滑动固定架、电动推杆、下滑块和长卡板;底架的上表面连接有支架台;支架台的两侧上表面分别连接两组力度调节组件;支架台的内部左上方连接有主电机;支架台的内部左侧连接有左丝杆;主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左丝杆;左丝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底架的下方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连接第二锥齿轮;支架台的内部右侧连接右丝杆;右丝杆的下端连接有第四锥齿轮;第三锥齿轮连接第四锥齿轮;左丝杆的上侧通过衬套连接有滑动固定架;在左丝杆的左侧,底架连接有限位杆;滑动固定架通过衬套连接限位杆;滑动固定架的上表面连接有电动推杆;滑动固定架的上表面连接有下滑块;电动推杆连接下滑块;下滑块的上表面连接有长卡板;分别在左丝杆和右丝杆上共对称设有两组限位杆、滑动固定架、电动推杆、下滑块和长卡板;每组长卡板各连接于相对应的一组力度调节组件中。
8.进一步的是,下蹲辅助组件包括有左支架、右支架、左升降臂、右升降臂、转接板和坐垫;位于左侧的力度调节组件通过衬套连接有左支架;位于右侧的力度调节组件通过衬套连接有右支架;左支架的上表面连接有左升降臂;右支架的上表面连接有右升降臂;左支架的内表面连接有转接板;转接板连接于右支架的内表面;转接板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坐垫。
9.进一步的是,力度调节组件包括有下固定架、上固定架、滑杆、支撑单元、滑动板和解锁单元;底架的上表面连接有下固定架;在下固定架上方,支架台的上表面连接有上固定架;下固定架的上表面两侧共连接有两组滑杆;每组滑杆均连接上固定架的下表面;两组力度调节组件中的滑杆分别通过衬套连接左支架、右支架;下固定架的上表面中部共连接有五组支撑单元;在上述两组滑杆之间设有一组滑动板;每组滑杆均通过衬套连接滑动板;每组力度调节组件中的滑动板的外侧分别连接相对应的一组长卡板;滑动板的外表面连接有解锁单元。
10.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防摔缓冲组件,防摔缓冲组件包括有底板、第三转轴、背部支撑架、第一扭力弹簧、后挡板、勾板、第四转轴、伸缩杆、第二扭力弹簧、底部支架、弹簧缓冲板、小卡板和定位杆;转接板的下表面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后侧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中部连接有背部支撑架;背部支撑架的内表面两侧共连接有两组第一扭力弹簧;每组第一扭力弹簧均连接底板;在背部支撑架的后侧,底板连接有后挡板;背部支撑架的后表面中部连接有勾板;底架的后表面连接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的中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下方两侧共连接有两组第二扭力弹簧;每组第二扭力弹簧均连接底架;在伸缩杆前侧,底架连接有底部支架;底部支架的上表面连接有弹簧缓冲板;环绕弹簧缓冲板的下表面连接有三组定位杆;每组定位杆均连接底部支架;伸缩杆的前表面中部连接有小卡板;小卡板的下表面接触弹簧缓冲板的上表面。
11.进一步的是,支撑单元包括有u型架、支撑弹簧、推块、弹簧滑块和锁板;下固定架的上表面连接有u型架;u型架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上方连接有推块;u型架的上方连接有弹簧滑块;弹簧滑块的内侧连接有锁板;锁板连接于推块内部;分别在u型架的两侧上方共对称设有两组弹簧滑块和锁板。
12.进一步的是,解锁单元包括有外电动滑块、外固定架、小电机、上直齿轮、内电动滑块、内固定架、弹簧滑动楔形块、第二转轴、下直齿轮和压杆;滑动板的外侧连接有外电动滑
块;外电动滑块的表面连接有外固定架;外固定架的上方连接有小电机;小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上直齿轮;滑动板的内侧连接有内电动滑块;内电动滑块的表面连接有内固定架;分别在外固定架和内固定架的表面共对称连接有两组弹簧滑动楔形块;内固定架的上方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连接于外固定架的上方;第二转轴的外侧连接有下直齿轮;上直齿轮连接下直齿轮;分别在第二转轴的两侧共连接有两组压杆。
13.进一步的是,弹簧滑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楔形块。
14.进一步的是,滑动板的下方设置有五组与推块的顶端相对应的凹槽。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为克服现有的下蹲训练仪器不能随康复者的康复程度对训练难度进行调节,单一的下蹲性辅助支撑不能满足对康复者训练所需的多种项目难度之间的自由调节切换,另外面对突然下坠的康复者不能及时的提供缓冲力,导致康复者因下落速度过快而造成损伤的缺点;2、本发明装置:使用时先将装置放置且保持底架稳定,外接电源后,通过控制屏选择辅助所需力度,并由起身辅助组件带动力度调节组件按所选力度相对应的模式进行调节,之后康复者站在下蹲辅助组件中的坐垫前,并将左右手臂放置于左手托和右手托上,同时左右手分别握住左握把和右握把,接着康复者缓慢坐在坐垫上并将坐垫往下压,同时力度调节组件按所选的力度对坐垫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使康复者在向上支撑力的辅助下缓慢压动坐垫向下蹲,之后起身辅助组件通过力度调节组件带动下蹲辅助组件将蹲下的康复者向上扶起,完成一组下蹲训练,另外当康复者在下蹲时出现因失去平衡而向后倾倒时,康复者向后倾倒的背部将触发防摔缓冲组件,并由防摔缓冲组件提供向上的缓冲支撑力,避免康复者向下掉落时因速度太快而造成损伤;3、本发明实现了为下蹲功能障碍的康复者提供辅助下蹲训练功能,提供多种辅助力度的调节选项,通过切换不同的训练难度使下蹲训练的灵活性得到改善,另外防摔部件的加入可智能识别出康复者出现因失去平衡而出现向后倾倒的状态,并对摔倒的康复者提供下落缓冲力。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起身辅助组件后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起身辅助组件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下蹲辅助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力度调节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力度调节组件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支撑单元主视图;图10为本发明的支撑单元局部主视图;图11为本发明的解锁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的防摔缓冲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的防摔缓冲组件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5:底架,6:控制屏,7:左手托,8:左握把,9:右手托,10:右握把,101:支架台,102:主电机,103:左丝杆,104:第一锥齿轮,105:第一转轴,106:第二锥齿轮,107:第三锥齿轮,108:右丝杆,109:第四锥齿轮,110:限位杆,111:滑动固定架,112:电动推杆,113:下滑块,114:长卡板,201:左支架,202:右支架,203:左升降臂,204:右升降臂,205:转接板,206:坐垫,301:下固定架,302:上固定架,303:滑杆,304:支撑单元,305:滑动板,306:解锁单元,30401:u型架,30402:支撑弹簧,30403:推块,30404:弹簧滑块,30405:锁板,30601:外电动滑块,30602:外固定架,30603:小电机,30604:上直齿轮,30605:内电动滑块,30606:内固定架,30607:弹簧滑动楔形块,30608:第二转轴,30609:下直齿轮,30610:压杆,401:底板,402:第三转轴,403:背部支撑架,404:第一扭力弹簧,405:后挡板,406:勾板,407:第四转轴,408:伸缩杆,409:第二扭力弹簧,410:底部支架,411:弹簧缓冲板,412:小卡板,413: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9.实施例一种可调式下蹲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有起身辅助组件、下蹲辅助组件、力度调节组件、底架5、控制屏6、左手托7、左握把8、右手托9和右握把10;底架5的上表面固接有起身辅助组件;底架5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共对称固接有两组力度调节组件;每组力度调节组件的上方均固接于起身辅助组件的上表面;每组力度调节组件的部件均插接起身辅助组件;在两组力度调节组件之间设有一组下蹲辅助组件;每组力度调节组件的中部均滑动连接下蹲辅助组件;下蹲辅助组件可辅助康复者进行下蹲康复训练运动;起身辅助组件可通过力度调节组件带动下蹲辅助组件辅助蹲下的康复者向上起身;力度调节组件可选择性调节下蹲辅助组件对康复者进行下蹲康复训练进行的辅助力度;位于右侧的力度调节组件的上表面固接有控制屏6;下蹲辅助组件的左侧固接有左手托7;左手托7的上表面前侧固接有左握把8;下蹲辅助组件的右侧固接有右手托9;右手托9的上表面前侧固接有右握把10。
20.使用时先将装置放置且保持底架5稳定,外接电源后,通过控制屏6选择辅助所需力度,并由起身辅助组件带动力度调节组件按所选力度相对应的模式进行调节,之后康复者站在下蹲辅助组件中的坐垫206前,并将左右手臂放置于左手托7和右手托9上,同时左右手分别握住左握把8和右握把10,接着康复者缓慢坐在坐垫206上并将坐垫206往下压,同时力度调节组件按所选的力度对坐垫206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使康复者在向上支撑力的辅助下缓慢压动坐垫206向下蹲,之后起身辅助组件通过力度调节组件带动下蹲辅助组件将蹲下的康复者向上扶起,完成一组下蹲训练,另外当康复者在下蹲时出现因失去平衡而向后倾倒时,康复者向后倾倒的背部将触发防摔缓冲组件,并由防摔缓冲组件提供向上的缓冲支撑力,避免康复者向下掉落时因速度太快而造成损伤;本发明实现了为下蹲功能障碍的康复者提供辅助下蹲训练功能,提供多种辅助力度的调节选项,通过切换不同的训练难度使下蹲训练的灵活性得到改善,另外防摔部件的加入可智能识别出康复者出现因失去平衡而出现向后倾倒的状态,并对摔倒的康复者提供下落缓冲力。
21.如图4

5所示,起身辅助组件包括有支架台101、主电机102、左丝杆103、第一锥齿
轮104、第一转轴105、第二锥齿轮106、第三锥齿轮107、右丝杆108、第四锥齿轮109、限位杆110、滑动固定架111、电动推杆112、下滑块113和长卡板114;底架5的上表面固接有支架台101;支架台101的两侧上表面分别固接两组力度调节组件;支架台101的内部左上方固接有主电机102;支架台101的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有左丝杆103;主电机102的输出轴固接左丝杆103;左丝杆103的下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104;底架5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5;第一转轴105的左右两侧分别固接有第二锥齿轮106和第三锥齿轮107;第一锥齿轮104啮合第二锥齿轮106;支架台101的内部右侧转动连接右丝杆108;右丝杆108的下端固接有第四锥齿轮109;第三锥齿轮107啮合第四锥齿轮109;左丝杆103的上侧通过衬套旋接有滑动固定架111;在左丝杆103的左侧,底架5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10;滑动固定架111通过衬套滑动连接限位杆110;滑动固定架111的上表面固接有电动推杆112;滑动固定架11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下滑块113;电动推杆112固接下滑块113;下滑块113的上表面固接有长卡板114;分别在左丝杆103和右丝杆108上共对称设有两组限位杆110、滑动固定架111、电动推杆112、下滑块113和长卡板114;每组长卡板114各插接于相对应的一组力度调节组件中。
22.首先主电机102的输出轴带动左丝杆103转动,左丝杆103带动第一锥齿轮104转动,第一锥齿轮104啮合第二锥齿轮106带动第一转轴105转动,第一转轴105带动第三锥齿轮107转动,第三锥齿轮107啮合第四锥齿轮109带动右丝杆108转动,同时左丝杆103和右丝杆108分别带动其所连接的滑动固定架111及其所连接的部件沿限位杆110向下滑动,使长卡板114带动力度调节组件中的滑动板305和解锁单元306沿滑杆303向下滑动至支撑单元304的上方,接着解锁单元306按所选的力度模式对该模式所对应的数量的支撑单元304进行解锁,被解锁的支撑单元304对滑动板305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并且解锁的支撑单元304数量越多,滑动板305受到的向上的支撑力越大,接着电动推杆112带动下滑块113将长卡板114离开力度调节组件,同时被解锁的支撑单元304向上推动滑动板305和解锁单元306,使滑动板305沿滑杆303向上滑动至与下蹲辅助组件相接触,接着康复者缓慢坐在坐垫206上并将坐垫206往下压,同时支撑单元304通过滑动板305对坐垫206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使康复者在向上支撑力的辅助下缓慢压动坐垫206向下蹲,并使被向下压动的滑动板305沿滑杆303向下滑动至长卡板114一侧,之后电动推杆112带动下滑块113将长卡板114重新插回滑动板305中,并由主电机102的输出轴带动左丝杆103反向转动,使长卡板114带动力度调节组件中的滑动板305和解锁单元306沿滑杆303向上滑动,同时被解锁的支撑单元304和滑动板305通过坐垫206将康复者向上撑起,完成一组下蹲训练;该组件完成了带动力度调节组件按所选力度相对应的模式进行调节,还完成了将蹲下的康复者向上扶起。
23.如图6所示,下蹲辅助组件包括有左支架201、右支架202、左升降臂203、右升降臂204、转接板205和坐垫206;位于左侧的力度调节组件通过衬套滑动连接有左支架201;位于右侧的力度调节组件通过衬套滑动连接有右支架202;左支架201的上表面固接有左升降臂203;右支架202的上表面固接有右升降臂204;左支架201的内表面固接有转接板205;转接板205的下表面固接防摔缓冲组件;转接板205固接于右支架202的内表面;转接板205的上表面中部固接有坐垫206。
24.首先通过控制屏6调节左升降臂203和右升降臂204分别对左手托7、左握把8、右手托9和右握把10的高度进行调节,接着在被解锁的支撑单元304将两组滑动板305向上推起至分别与左支架201和右支架202的下表面相接触后,康复者缓慢坐在坐垫206上并将坐垫
206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往下压,使滑动板305、左支架201和右支架202同时沿滑杆303向下滑动,同时支撑单元304通过滑动板305对左支架201和右支架202及其所连接的坐垫206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使康复者在向上支撑力的辅助下缓慢压动坐垫206向下蹲,之后被解锁的支撑单元304和滑动板305通过左支架201和右支架202及其所连接的坐垫206将康复者向上撑起,完成一组下蹲训练;该组件完成了对康复者进行下蹲训练。
25.如图7

8所示,力度调节组件包括有下固定架301、上固定架302、滑杆303、支撑单元304、滑动板305和解锁单元306;底架5的上表面固接有下固定架301;在下固定架301上方,支架台101的上表面固接有上固定架302;下固定架301的上表面两侧共固接有两组滑杆303;每组滑杆303均固接上固定架302的下表面;两组力度调节组件中的滑杆303分别通过衬套滑动连接左支架201、右支架202;下固定架301的上表面中部共固接有五组支撑单元304;在上述两组滑杆303之间设有一组滑动板305;每组滑杆303均通过衬套滑动连接滑动板305;每组力度调节组件中的滑动板305的外侧分别插接相对应的一组长卡板114;滑动板30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解锁单元306。
26.首先长卡板114带动滑动板305和解锁单元306沿滑杆303向下滑动至支撑单元304的上方,接着解锁单元306按所选的力度模式对该模式所对应的数量的支撑单元304进行解锁,被解锁的支撑单元304中的支撑弹簧30402将推块30403推入滑动板305下方相对应的凹槽中,并由支撑弹簧30402通过推块30403对滑动板305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并且解锁的支撑单元304数量越多,对滑动板305提供支撑力的支撑弹簧30402数量越多,滑动板305受到的向上的支撑力越大,接着长卡板114离开滑动板305,同时被解锁的支撑单元304中的支撑弹簧30402通过推块30403向上推动滑动板305带动解锁单元306沿滑杆303向上滑动,使两组力度调节组件中的滑动板305向上推起至分别与左支架201和右支架202的下表面相接触,接着康复者缓慢坐在坐垫206上并将坐垫206往下压,同时支撑单元304通过滑动板305对左支架201和右支架202及其所连接的坐垫206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使康复者在向上支撑力的辅助下缓慢压动坐垫206向下蹲,之后电动推杆112带动下滑块113将长卡板114重新插回滑动板305中,并由主电机102的输出轴带动左丝杆103反向转动,使长卡板114带动滑动板305和解锁单元306沿滑杆303向上滑动,同时被解锁的支撑单元304和滑动板305通过左支架201和右支架202及其所连接的坐垫206将康复者向上撑起,完成一组下蹲训练;该组件完成了为康复者提供不同的下蹲辅助支撑力。
27.如图12

13所示,还包括有防摔缓冲组件,防摔缓冲组件包括有底板401、第三转轴402、背部支撑架403、第一扭力弹簧404、后挡板405、勾板406、第四转轴407、伸缩杆408、第二扭力弹簧409、底部支架410、弹簧缓冲板411、小卡板412和定位杆413;转接板205的下表面固接有底板401;底板401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402;第三转轴402的中部固接有背部支撑架403;背部支撑架403的内表面两侧共固接有两组第一扭力弹簧404;每组第一扭力弹簧404均固接底板401;在背部支撑架403的后侧,底板401固接有后挡板405;背部支撑架403的后表面中部固接有勾板406;底架5的后表面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407;第四转轴407的中部固接有伸缩杆408;伸缩杆408的下方两侧共固接有两组第二扭力弹簧409;每组第二扭力弹簧409均固接底架5;在伸缩杆408前侧,底架5固接有底部支架410;底部支架410的上表面固接有弹簧缓冲板411;环绕弹簧缓冲板411的下表面固接有三组定位杆413;每组定位杆413均滑动连接底部支架410;伸缩杆408的前表面中部固接有小卡板412;小卡板412的下表
面接触弹簧缓冲板411的上表面。
28.当康复者在下蹲时出现因失去平衡而向后倾倒时,康复者向后倾倒的背部推动背部支撑架403带动第一扭力弹簧404绕第三转轴402的轴心向后扭转,同时背部支撑架403推动伸缩杆408带动小卡板412及第二扭力弹簧409绕第四转轴407的轴心向后扭转,使小卡板412离开弹簧缓冲板411的上表面,同时呈压缩状态的弹簧缓冲板411带动定位杆413沿底部支架410向上弹起,使弹簧缓冲板411为因摔倒而压动坐垫206快速下落康复者提供向上的缓冲力,减缓康复者下落的速度,避免康复者向下掉落时因速度太快而造成损伤;该组件完成了智能识别出摔倒的康复者并对其提供下落缓冲力。
29.如图9

10所示,支撑单元304包括有u型架30401、支撑弹簧30402、推块30403、弹簧滑块30404和锁板30405;下固定架301的上表面固接有u型架30401;u型架30401的上表面中部固接有支撑弹簧30402;支撑弹簧30402的上方固接有推块30403;u型架30401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弹簧滑块30404;弹簧滑块30404的弹簧部件固接u型架30401;弹簧滑块30404的内侧固接有锁板30405;锁板30405插接于推块30403内部;分别在u型架30401的两侧上方共对称设有两组弹簧滑块30404和锁板30405。
30.首先解锁单元306沿滑动板305移动至待进行解锁的支撑单元304的u型架30401上方,接着解锁单元306同时推动两组弹簧滑块30404上方的楔形块,使两组弹簧滑块30404同时带动两组锁板30405沿u型架30401反向移动离开推块30403,同时呈压缩状态的支撑弹簧30402向上推动推块30403,并由支撑弹簧30402将推块30403推入滑动板305下方相对应的凹槽中,并由支撑弹簧30402通过推块30403对滑动板305提供向上的支撑力。
31.如图11所示,解锁单元306包括有外电动滑块30601、外固定架30602、小电机30603、上直齿轮30604、内电动滑块30605、内固定架30606、弹簧滑动楔形块30607、第二转轴30608、下直齿轮30609和压杆30610;滑动板30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外电动滑块30601;外电动滑块30601的表面固接有外固定架30602;外固定架30602的上方固接有小电机30603;小电机30603的输出轴固接有上直齿轮30604;滑动板305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内电动滑块30605;内电动滑块30605的表面固接有内固定架30606;分别在外固定架30602和内固定架30606的表面共对称滑动连接有两组弹簧滑动楔形块30607;上述两组弹簧滑动楔形块30607的弹簧部件分别固接外固定架30602和内固定架30606;内固定架30606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30608;第二转轴30608转动连接于外固定架30602的上方;第二转轴30608的外侧固接有下直齿轮30609;上直齿轮30604啮合下直齿轮30609;分别在第二转轴30608的两侧共固接有两组压杆30610。
32.首先外电动滑块30601和内电动滑块30605分别沿滑动板305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移动至待进行解锁的支撑单元304的u型架30401上方,接着小电机30603的输出轴带动上直齿轮30604转动,上直齿轮30604啮合下直齿轮30609带动第二转轴30608转动,第二转轴30608同时带动两组压杆30610分别向下转动,使两组压杆30610分别压动两组弹簧滑动楔形块30607沿外固定架30602和内固定架30606向下滑动,并由两组弹簧滑动楔形块30607分别推动支撑单元304中的两组弹簧滑块30404同时带动两组锁板30405沿u型架30401反向移动离开推块30403,完成对该组支撑单元304的解锁工作。
33.弹簧滑块30404的上表面设置有楔形块。
34.可以使弹簧滑动楔形块30607推动弹簧滑块30404向外移动。
35.滑动板305的下方设置有五组与推块30403的顶端相对应的凹槽。
36.可以使被支撑弹簧30402向上弹出的推块30403卡入滑动板305的下方凹槽中。
37.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