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多个拉绳锚点及走跑平台的综合训练器材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754814发布日期:2021-12-03 21:3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包含多个拉绳锚点及走跑平台的综合训练器材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综合训练器材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健身成为越来越被广泛接受的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商业健身场馆出现,同时,健身器材逐渐走入万千家庭。然而,现在健身器材普遍功能较为单一,要满足不同的锻炼需求,就需要购买多种不同的健身器材。这对于一些小型的健身工作室,尤其是对于家庭来说,场地面积及费用投入都是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一种综合训练器材来解决上述问题。
3.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训练器材及使用方法,能通过一件器材实现多项训练运动。
5.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多个拉绳锚点及走跑平台的综合训练器材,包括底座以及固定于所述底座的走跑平台,所述综合训练器材上设有多处用于锚定拉绳的锚点。
6.进一步地,所述描点包括位于所述底座中部的第一锚点或/和位于所述底座后端的第二锚点。
7.进一步地,所述综合训练器材包括位于所述底座前端的两立柱,所述描点包括位于两所述立柱上部的第三锚点或/和位于两所述立柱下部的第四锚点。
8.进一步地,所述综合训练器材包括位于所述底座前端的两立柱,两所述立柱上部均设有直立杆,所述描点包括位于两所述直立杆顶部的第五锚点。
9.进一步地,两所述立柱上部均设有直立固定部,用以直立安装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直立安装于所述直立固定部时,所述活动杆用以作为设置所述第五锚点的所述直立杆。
10.进一步地,两所述立柱上部还均设有水平固定部,用以水平朝后安装所述活动杆,所述活动杆水平朝后安装于所述水平固定部时,所述活动杆用以作为跑步训练时的把手。
11.进一步地,所述直立固定部与水平固定部均为螺纹孔,所述活动杆一端对应设有用以与所述螺纹孔相固定的螺纹管。
12.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枢接于立柱端部,且在直立位置与水平位置通过所述直立固定部与水平固定部和所述立柱相固定。
13.进一步地,所述描点包括第一锚点与第二锚点,所述第一锚点位于所述底座中部,所述第二锚点位于位于所述底座后端。其使用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锚点安装拉绳,手握拉绳末端做竖直上拉训练;在所述第二锚点安装拉绳,拉绳系腰部,手握所述活动杆做腰部阻力训练。
14.进一步地,所述综合训练器材包括位于所述底座前端的两立柱,两所述立柱上部均设有直立杆;所述描点包括第一锚点、第二锚点、第三锚点、第四锚点、第五锚点中的多个,所述第一锚点位于所述底座中部,所述第二锚点位于位于所述底座后端,所述第三锚点
位于两所述立柱上部,所述第四锚点位于两所述立柱下部,所述第五锚点位于所述直立杆顶部。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使用方式中的多个:在所述第一锚点安装拉绳,手握拉绳末端做竖直上拉训练;在所述第二锚点安装拉绳,拉绳系腰部,手握所述活动杆做腰部阻力训练;在所述第三锚点安装拉绳,手握拉绳末端做平拉训练;在所述第四锚点安装拉绳,手握拉绳末端做斜上拉训练;在所述第五锚点安装拉绳,使所述活动杆处在直立状态,手握拉绳末端做下拉训练。
15.进一步地,所述综合训练器材包括位于所述底座前端的两立柱,两所述立柱上部均设有直立固定部与水平固定部,分别用以直立安装一活动杆或水平朝后安装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水平朝后安装于所述水平固定部时,所述活动杆用以作为跑步训练时的把手;所述描点包括第一锚点、第二锚点、第三锚点、第四锚点、第五锚点中的多个,所述第一锚点位于所述底座中部,所述第二锚点位于位于所述底座后端,所述第三锚点位于两所述立柱上部,所述第四锚点位于两所述立柱下部,所述第五锚点位于所述活动杆末端,用以在直立安装于所述直立固定部时在所述第五锚点安装拉绳作为拉绳训练器材。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使用方式中的多个:在所述第一锚点安装拉绳,手握拉绳末端做竖直上拉训练;在所述第二锚点安装拉绳,拉绳系腰部,手握所述活动杆做腰部阻力训练;在所述第三锚点安装拉绳,手握拉绳末端做平拉训练;在所述第四锚点安装拉绳,手握拉绳末端做斜上拉训练;将所述活动杆直立安装于所述直立固定部,在所述第五锚点安装拉绳,手握拉绳末端做下拉训练;将所述活动杆水平朝后安装于所述水平固定部,所述活动杆作为跑步训练时的把手,做跑步训练。
16.本发明提供的综合训练器材及使用方法,通过综合训练器材上设有多处用于锚定拉绳的锚点,可以进行有氧与力量训练,实现全身肌肉锻炼,从而能节省成本与空间,可以广泛应用于场地紧张的小型健身房及家庭健身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综合训练器材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综合训练器材第一种安装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所示综合训练器材第一种安装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所示综合训练器材中a处锚点结构处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21.图5为图1所示综合训练器材中a处锚点结构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22.图6为图1所示综合训练器材第一种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23.图7为图1所示综合训练器材第二种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24.图8为图1所示综合训练器材第三种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25.图9为图1所示综合训练器材第四种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26.图10为图1所示综合训练器材第五种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27.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综合训练器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包含多个拉绳锚点及走跑平台的综合训练器材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1的走跑平台2,以及位于底座1前端的两立柱3。两立柱3上部均设有直立固定部31与水平固定部32,分别用以直立安装活动杆4或水平朝后安装活动杆4。本实施例中直立固定部31与水平固定部32均为螺纹孔,活动杆4一端对应设有螺纹管以与螺纹孔相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的连接方式,例如活动杆枢接于立柱端部,且在水平位置与直立位置通过卡扣、插销等结构和立柱相固定)。本实施例中,走跑平台2是作为跑步平台使用,使用者可在走跑平台2上进行跑步训练,活动杆4水平朝后安装于水平固定部32时,活动杆4用以作为跑步训练时的把手(如图2所示)。
30.在其它实施例中,走跑平台2可以作为走步平台使用,使用者可在走跑平台2上进行走步训练,这时可以不设立柱3。还可以将立柱3可拆卸地或者可折叠地固定于底座1,这样,走跑平台2在作为走步平台使用时可将立柱拆除或折叠,而在作为跑步平台使用上时将立柱安装或打开。
31.本实施例中,综合训练器材上设有多处用于锚定拉绳的锚点5,锚点5包括位于底座1中部的第一锚点51、位于底座1后端的第二锚点52、位于两立柱3上部的第三锚点53、位于两立柱3下部的第四锚点54、在活动杆4直立安装于直立固定部31时(如图3所示)位于活动杆4顶部的第五锚点55。
32.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锚点51的锚点结构包括旋转操作件6与拴绳件7。旋转操作件6设有六角形沉头孔61,可通过内六角扳手进行旋转操作。拴绳件7一端设有通孔71。旋转操作件6与拴绳件7相互固定,使旋转操作件6可带动拴绳件7,使拴绳件7在使用状态与非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在使用状态,拴绳件7通孔71露出底座1(若是立柱或活动杆上的拴绳件,则露出立柱或活动杆),以供拉绳8拴住(如图4);在非使用状态,拴绳件7通孔71隐入底座1中,可避免使用者磕碰(如图5)。这里只是描述第一锚点51的锚点结构,第二锚点52、第三锚点53、第四锚点54的锚点结构也与此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第五锚点55的锚点结构为活动杆4端部设置的环形槽(未画出)。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这些锚点也可采用其它结构,例如直接固定在底座或立柱或活动杆上的金属钩。
33.利用这些锚点5,用以安装拉绳8(弹力绳)来分别进行竖直上拉训练(如图6所示)、腰部阻力训练(如图7所示)、平拉训练(如图8所示)、斜上拉训练(如图9所示)、下拉训练(如图10所示),以实现全身肌肉锻炼。
34.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锚点5可以只包含上述第一锚点51、第二锚点52、第三锚点53、第四锚点54、第五锚点44中的部分锚点,以用来进行部分拉绳训练。例如如果只包含第一锚点51、第三锚点53、第四锚点54、第五锚点55,用来进行竖直上拉训练、平拉训练、斜上拉训练、下拉训练等拉力训练。
35.本实施例,还在综合训练器材前面放置有显示设备(未画出),用以显现视频课程,对使用者进行训练指导。当然,也可以不放置显示设备,或将显示设备放于其它位置,例如固定于立柱之间。
36.如上的综合训练器材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使用方式中的多个:在第一锚点51安装拉绳8,手握拉绳8末端做竖直上拉训练(如图6所示);在第二锚点52安装拉绳8,拉绳8系腰部,手握活动杆4做腰部阻力训练(如图7所示);在第三锚点53安装拉绳8,手握拉绳8末端做平拉训练(如图8所示);在第四锚点54安装拉绳8,手握拉绳8末端做斜上拉训练(如图9所
示);将活动杆4直立安装于直立固定部31,在第五锚点55安装拉绳8,手握拉绳8末端做下拉训练(如图10所示);将活动杆4水平朝后安装于水平固定部32,活动杆4作为跑步训练时的把手,做跑步训练。当然,如果锚点5只包含上述第一锚点51、第二锚点52、第三锚点53、第四锚点54、第五锚点55中的部分锚点,则使用方法只包括所包含锚点所对应的使用方式。
3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综合训练器材及使用方法,通过综合训练器材上设有多处用于锚定拉绳的锚点,可以进行有氧与力量训练,实现全身肌肉锻炼,从而能节省成本与空间,可以广泛应用于场地紧张的小型健身房及家庭健身房。并且两立柱上部均设有直立固定部与水平固定部,分别用以直立安装活动杆或水平朝后安装活动杆,分别用作第五锚点或跑步训练时的把手,节省零件,方便操作,占用空间小。
38.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两立柱3上部固定设置直立杆91(如直立杆91一体成型于立柱3上),同时在立柱3上部后侧固定设置把手92(或者根据需要不设置把手),这样就可以直接使用,不需切换。不管是固定设置直立杆,还是活动安装活动杆作为直立杆,均可在直立杆顶部设置第五锚点55,用作拉绳训练。
39.这种结构的综合训练器材使用方法包括如下使用方式中的多个:在第一锚点安装拉绳,手握拉绳末端做竖直上拉训练;在第二锚点安装拉绳,拉绳系腰部,手握活动杆做腰部阻力训练;在第三锚点安装拉绳,手握拉绳末端做平拉训练;在第四锚点安装拉绳,手握拉绳末端做斜上拉训练;在第五锚点安装拉绳,使活动杆处在直立状态,手握拉绳末端做下拉训练。同样的,如果锚点只包含上述第一锚点、第二锚点、第三锚点、第四锚点、第五锚点中的部分锚点,则使用方法只包括所包含锚点所对应的使用方式。
40.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描述方便,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1.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