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球挥拍练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4511发布日期:2021-09-15 08:1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球挥拍练习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网球挥拍练习器。


背景技术:

2.网球练习器是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学打网球,训练击球动作,掌握击球精准度的器械。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网球练习器体积较大,结构比较复杂,重量大,不方便携带且制造成本较高,不利于广泛应用,但现有的雨刷式正反手挥拍器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方便进行训练器高度的调节,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雨刷式正反手挥拍器;且不方便折叠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球挥拍练习器,可调节高度进行折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一种网球挥拍练习器,包括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包括支撑顶框,所述支撑顶框下表面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支撑顶框上安装有球架,所述球架与所述支撑顶框的上表面通过复位组件进行铰接,所述支撑顶框上安装有球架缓冲架。
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撑顶框左边框中部的第一连接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凹槽内安装有转轴,所述球架下端穿套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复位扭簧。
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顶框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复位组件的右边安装所述球架缓冲架,所述球架缓冲架的前侧边与所述支撑顶框的前边框铰接;所述球架缓冲架上设置有缓冲网,所述球架缓冲架的后侧边与所述支撑顶框的后边框通过卡扣连接。
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组件固定在所述支撑顶框上表面的左侧,所述支撑顶框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复位组件的右边安装有球架缓冲架,所述球架缓冲架与所述升降底座的上表面的前后边缘铰接。
8.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支撑顶框的前边框和后边框内均从右向左开设有伸缩腔,两个所述伸缩腔腔内均安装有伸缩杆,所述支撑顶框的前边框和后边框的左侧均铰接一根第一支杆,两根所述伸缩杆的右端均铰接一根第二支杆;位于所述支撑顶框后部的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的中部相互铰接;位于所述支撑顶框前部的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的中部相互铰接;并在所述支撑顶框和前边框和后边框的右侧穿设有锁紧螺栓。
9.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两根所述第一支杆之间连接有两根第一连接杆,位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铰接点的两侧。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球挥拍练习器,通过调节升降组件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夹角,就可调节升降底座的高度,进而调节球架的支撑高度;将球
架立起,将网球放置在球架上,或是通过扭簧将球架固定住;再将球架缓冲架立起,将球架缓冲架的安装框的弯折处搭载限位螺栓上,就可使用球拍挥击球架上的网球进行练习。或是将复位扭簧从扭簧孔内取出,将安装框的弯折处从限位螺栓上取下,不再与其接触,就可将球架缓冲架放平与顶框贴合,然后转动球架使其与球架缓冲架贴合;然后将连接螺栓从限位孔内取出,就可将剪叉式连接架收起使顶框和底框尽可能贴合;从而完成折叠收纳,方便携带使用,收纳时占用体积小。
附图说明
11.图1是一种网球挥拍练习器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一种网球挥拍练习器收起后的示意图。
13.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4.图4是一种网球挥拍练习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是一种网球挥拍练习器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7.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球挥拍练习器,包括升降底座1,所述升降底座包括支撑顶框11,所述支撑顶框11下表面的安装有升降组件13,所述支撑顶框11上安装有球架2,所述球架2与所述支撑顶框11的上表面通过复位组件4进行铰接,所述支撑顶框上安装有球架缓冲架3,通过调节升降组件13能够起到调节升支撑顶框11的高度,以及实现升降底座的折叠使支撑顶框11与升降组件13能够尽可能贴合,便于收纳运输。
18.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组件13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撑顶框11左边框中部的第一连接凹槽45,所述第一连接凹槽45内安装有转轴47,所述球架下端穿套在所述转轴47上,所述转轴47上安装有复位扭簧48。
19.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顶框11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复位组件4的右边安装所述球架缓冲架3,所述球架缓冲架3的前侧边与所述支撑顶框11的前边框铰接;所述球架缓冲架3上设置有缓冲网,所述球架缓冲架3的后侧边与所述支撑顶框11的后边框通过卡扣连接,打开卡扣能够将球架缓冲架向前翻折,然后将球架2压下平置,然后再将球架缓冲架3放平通过卡扣与支撑底框1紧固,从而将球架2在携带时能够平置而不弹起,需要练球时则反过来操作,起到保护球架2的作用,延长球架2的使用寿命。
20.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支杆132和第二支杆133,所述支撑顶框11的前边框和后边框内均从右向左开设有伸缩腔,两个所述伸缩腔腔内均安装有伸缩杆131,所述支撑顶框11的前边框和后边框的左侧均铰接一根第一支杆132,两根所述伸缩杆131的右端均铰接一根第二支杆133;位于所述支撑顶框11后部的所述第一支杆132和所述第二支杆133的中部相互铰接;位于所述支撑顶框11前部的所述第一支杆132和所述第二支杆133的中部相互铰接;并在所述支撑顶框11和前边框和后边框的右侧穿设有锁紧螺栓,锁紧时可以夹紧伸缩杆,使其在伸缩腔内无法移动,也就是固定支撑顶框11所在的高度,需要收纳和调整时则可松开锁紧螺栓,伸缩杆就能够自如的在伸缩腔内移动。
21.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两根所述第一支杆132之间连接有两根第一连接杆134,位于第一支杆132和第二支杆133铰接点的两侧,使得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连接更加稳定。
22.请参阅图4至图5,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13包括底框122和剪叉式连接架121,所述底框122和所述支撑顶框11之间通过剪叉式连接架121连接,所述支撑顶框11右部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等距开设有定位孔15,所述剪叉式连接架121的下端的左侧与底框122内的左侧铰接,所述剪叉式连接架121下端右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置有滑轴17,所述底框122前边框、后边框的右部均开设滑槽14,所述滑轴17位于对应的所述滑槽14内;所述剪叉式连接架121上端左侧与所述支撑顶框11内的左侧铰接,所述剪叉式连接架121上端右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通过连接螺栓16与对应的定位孔15连接,与不同的定位孔15连接,就能起到调节顶框的高度;
23.所述复位组件4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顶框11上表面的第二连接座41,所述球架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座41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接座41的左侧设置有挡板42,所述升降底座1的上表面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座41的前方和后方均设置有支撑杆43,两个所述支撑杆43之间连接有弹性件44位于所述球架2底部的右侧,较佳的所述弹性件44可以是拉簧或者弹性带,但并不以此为限;
24.所述球架缓冲架3包括u型的安装框31,开口朝左,所述安装框31的前侧边和后侧边的左部向外弯折180
°
,所述升降底座1的前、后边缘均开设有,所述安装框31的前侧边和后侧边的弯折处分别与所述支撑顶框11的前边框、后边框的左部铰接,所述支撑顶框11左部的前边框、后边框位于铰接处的右侧设置有限位螺栓18,所述安装框31弯折后的部分与所述限位螺栓18配合;所述安装框31内设置有缓冲网32,用于保护球架。
2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球架2采用记忆金属制成,包括两条支撑腿,支撑腿的下端与复位组件铰接,两根支撑腿的上端之间连接有弧形的球框,球框与支撑腿一体成型,用于放置网球,也可使用可穿入球架顶端球框的网球,前则可以练习球能飞出去的动作,后者则用于练习球不能打出去免去捡球的麻烦。
2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工作原理:
27.使用时,将升降底座1展开,调节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夹角,调节到合适的角度之后再锁紧锁紧螺栓,将伸缩杆锁紧在伸缩腔内,就可调节支撑顶框11的高度,进而调节球架2的支撑高度(或者调节剪叉式连接架121顶端与顶框13上的限位孔连接位置,然后通过连接螺栓16锁紧);将球架2立起,将网球放置在球架2上,然后通过扭簧将球架2固定力气(或者将弹性件44与支撑杆43进行连接将球架固定在指定的位置上);之后球架缓冲架平放(或是将球架缓冲架3立起,将球架缓冲架3的安装框31的弯折处搭载限位螺栓18上,完成球架缓冲架3的搭建);之后就可使用球拍挥击球架2上的网球进行练习。
28.需要收纳时,将弹性件44与一个支撑杆43分开,或是将复位扭簧48从扭簧孔内取出,将安装框31的弯折处从限位螺栓18上取下,不再与其接触,就可将球架缓冲架3放平与顶框13贴合,然后转动球架2使其与球架缓冲架3贴合;然后将连接螺栓16从限位孔内取出,就可将剪叉式连接架121收起使顶框13和底框122尽可能贴合;从而完成折叠收纳,方便搬运与收纳。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凡依本实
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