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减重步行训练车的减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35308发布日期:2021-09-22 22:1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减重步行训练车的减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训练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康复减重步行训练车的减重装置。


背景技术:

2.下肢在人体运动过程中,主要承担支撑、迈步和平衡三大功能。为了恢复这些功能,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康复手段是运动训练,减重步行训练是公认的最有效的疗法。训练初期,由于患者下肢不足以支撑自身体重,为了帮助患者实现站立状态,必需一套减重支持系统。国内外现有的减重系统的大多采用静态减重或被动动态减重等,而实际训练过程中为保证训练效果,理想的状态是需要提供给患者一个恒定不变的减重力从而使患者必须自身进行主动发力训练以保障训练效果,或者至少提供减重力的实时测量,以方便人员查看和/或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减重力测量与调节的康复减重步行训练车的减重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康复减重步行训练车的减重装置,包括第一减重吊绳、第二减重吊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重驱动装置、减重力测量装置,所述的第一减重吊绳与动滑轮组固定连接;第二减重吊绳绕过动滑轮且第二减重吊绳两端分别固定于减重驱动装置的卷轮和减重力测量装置上。
5.通过以上结构,实现减重力的测量,且可通过减重驱动装置中伺服电机的正反转收回或放出第二减重吊绳以调节减重力大小。
6.进一步地,所述的减重驱动装置包括依序连接的伺服电机、减速机、卷轮,第二减重吊绳一端卷绕固定于减重驱动装置的卷轮上,伺服电机的正、反转可分别收回或放出第二减重吊绳(即第二减重吊绳在卷轮上的卷绕圈数增加或减少)。伺服电机、减速机、卷轮均同轴,伺服电机正反转带动减速机转动,同时带动卷轮同步转动(即伺服电机正转时减速机和卷轮同步正转;伺服电机反转时减速机和卷轮同步反转)。
7.优选地,所述的减重力测量装置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吊环、第一连接座、拉力计连接环一、拉力计、拉力计连接环二、固定座,减重力测量装置通过第一吊环连接第二减重吊绳;减重力测量装置通过固定座固定于车身支架。减重力测量装置可以实时测量减重力值。
8.优选地,还包括减重力显示屏,用于显示减重力值;所述的减重力显示屏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接收从减重力测量装置的拉力计传输过来的减重力值,再通过换算得到实际减重力值,将实际减重力值传递到减重力显示屏进行显示。
9.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减重驱动装置连接,减重力测量装置测得的减重力值反馈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减重驱动装置的正转或反转。
10.优选地,还包括与控制器电气连接的手柄,所述的手柄设置上升按钮、下降按钮,
上升按钮或下降按钮被按下时由控制器控制减重驱动装置正转或反转。所述的手柄还可设置有减重模式确认按钮,减重模式确认按钮被按下时减重装置进入减重模式(进入减重模式时,控制器控制减重驱动装置正反转),再次被按下时减重装置退出减重模式(退出减重模式时,控制器不能控制减重驱动装置的正反转)。
11.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减重吊绳包括一根第一减重吊绳和另一根第一减重吊绳,两根第一减重吊绳的一端与待康复人体连接,两根第一减重吊绳的另一端均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与第三吊环连接,第三吊环与动滑轮组件的第二吊环钩挂连接。
12.优选地,所述的动滑轮组件包括第二吊环、与第二吊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座、安装于第二连接座内的动滑轮。
13.更优选地,通过控制器使减重驱动装置提供恒定减重力。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减重力的测量,且可通过减重驱动装置中伺服电机的正反转收回或放出第二减重吊绳以调节减重力大小或保持减重力的恒定;采用动滑轮组件,减重驱动装置实际仅需提供系统实际减重力一半的减重力。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康复减重步行训练车的减重装置的结构图;
16.图2为减重驱动装置示意图;
17.图3为减重力测量装置示意图;
18.图4为动滑轮组件示意图;
19.图5为第一减重吊绳示意图;
20.图6为第二减重吊绳示意图;
21.其中,1第一减重吊绳,1a一根第一减重吊绳,1b另一根第一减重吊绳,2第二减重吊绳,3定滑轮轮系,4动滑轮组件,4a第二吊环,4b第二连接座,4c动滑轮,5车身支架,6减重力测量装置,6a第一吊环,6b第一连接座,6c拉力计连接环一,6d拉力计,6e拉力计连接环二,6f固定座,7减重驱动装置,7a伺服电机,7b减速机,7c卷轮,8控制器,9减重力显示屏,10患者,11连接件,11a第三吊环,12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23.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康复减重步行训练车(后文简称减重车)的减重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减重吊绳1、第二减重吊绳2,包括减重驱动装置7、减重力测量装置6,所述的第一减重吊绳1与动滑轮组4固定连接;第二减重吊绳2绕过动滑轮4c且第二减重吊绳2两端分别固定于减重驱动装置7的卷轮7c和减重力测量装置6上。
24.通过以上结构,实现减重力的测量,且可通过减重驱动装置中伺服电机的正反转收回或放出第二减重吊绳以调节减重力大小。
25.其中车身支架由型材焊接而成,用于支撑恒定减重机构的各部件;减重驱动装置主要是伺服电机+减速机带动卷轮旋转,卷轮上卷绕第二减重吊绳2,详见图2,其主要用于提供减重力驱动力;减重力测量装置由拉力计及其连接件组成,通过固定座固定于车身支架上(具体详见图3),其通过第一吊环与第二减重吊绳2连接,用于测量第二减重吊绳2上面
传递过来的拉力值(即减重力值);动滑轮组件主要由动滑轮、第二连接座及第二吊环组成(具体详见图4),其通过第二吊环与第一减重吊绳1连接;第二减重吊绳2绕过动滑轮且第二减重吊绳2两端分别固定于减重驱动装置的卷轮和减重力测量装置的第一吊环上,第一减重吊绳传递过来的拉力通过动滑轮组件之后对半传递给第二减重吊绳的两端(图6)。
26.进一步地,所述的减重驱动装置7包括依序连接的伺服电机7a、减速机7b、卷轮7c,第二减重吊绳2一端卷绕固定于减重驱动装置的卷轮上,第二减重吊绳2另一端固定于减重力测量装置的第一吊环6a上;伺服电机的正、转可分别收回或放出第二减重吊绳(即第二减重吊绳一端在卷轮上的卷绕圈数增加或减少)。伺服电机、减速机、卷轮均同轴,伺服电机正、反转带动减速机转动,同时带动卷轮同步转动。
27.优选地,所述的减重力测量装置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吊环6a、第一连接座6b、拉力计连接环一6c、拉力计6d、拉力计连接环二6e、固定座6f,减重力测量装置通过第一吊环连接第二减重吊绳;减重力测量装置通过固定座6f固定于车身支架5。减重力测量装置可以实时测量减重力值。具体地,第一吊环6a与第一连接座连接,第一连接座内固定有拉力计连接环一,拉力计连接环一连接拉力计上端,拉力计下端与拉力计连接环二连接,且拉力计连接环二连接固定座。由拉力计6d测得减重力值(即第二减重吊绳2传递过来的拉力值)。
28.优选地,还包括减重力显示屏9,用于显示减重力值(实际减重力值),便于查看本实用新型的减重机构给患者提供的减重力值;所述的减重力显示屏与控制器8连接;控制器接收从减重力测量装置的拉力计传输过来的减重力值(即减重力测量装置测得的减重力值),再通过换算得到实际减重力值,再将实际减重力值传递到减重力显示屏进行显示。
29.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8,所述的控制器与减重驱动装置连接(具体地,控制器与拉力计电气连接),减重力测量装置的拉力计测得的减重力值反馈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减重驱动装置的正转或反转。控制器位于车身支架后侧,控制器接收减重力测量装置测得的减重力值,并控制减重驱动装置的伺服电机正反转使患者上升或下降以调节给患者施加的减重力。更优选地,患者在进行下肢康复训练过程中(比如坐站训练、踏步训练或者配合其它辅具进行训练),减重装置末端吊点(即吊钩12)会随患者重心变化上升或下降并提供给患者一个恒定不变的减重力。
30.优选地,还包括与控制器电气连接的手柄,所述的手柄设置上升按钮、下降按钮,上升按钮或下降按钮被按下时由控制器控制减重驱动装置正转或反转。可通过操作手柄上的上升或下降按钮以使控制器控制减重驱动装置的伺服电机正反转使患者上升或下降以调节给患者施加的减重力。所述的手柄还可设置有减重模式确认按钮,减重模式确认按钮被按下时减重装置进入减重模式,再次被按下时减重装置退出减重模式。
31.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减重吊绳1包括一根第一减重吊绳1a和另一根第一减重吊绳1b,两根第一减重吊绳的一端通过吊钩12与待康复人体(即患者10)连接,两根第一减重吊绳的另一端均与连接件11固定连接,连接件11与第三吊环11a固定连接,第三吊环11a与动滑轮组件的第二吊环钩挂连接。此外,还包括固定于车身支架的定滑轮轮系3,一根第一减重吊绳1a绕过3个定滑轮,另一根第一减重吊绳1b也绕过3个定滑轮(图5)。
32.优选地,所述的动滑轮组件4包括第二吊环4a、与第二吊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座4b、安装于第二连接座内的动滑轮4c。
33.使用该设备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穿戴减重吊衣,减重吊衣在患者两侧肩
部上方通过两个吊钩12与第一减重吊绳1连接,第一减重吊绳1通过车身上方定滑轮轮系固定于动滑轮组件上;第二减重吊绳2一端卷绕在减重驱动装置的卷轮上,中间绕过动滑轮组件的滑轮后另一端固定于减重力测量装置,减重力测量装置固定于车身支架上。
3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以患者进行坐站训练为例,假设患者下肢已有百分之六十的支撑能力,需要减重装置提供25公斤的减重支持力(即减重力)进行训练辅助。患者在站立状态时,医生或护士可通过手持手柄控制减重驱动装置正转给患者进行减重,同时观察车体左侧的减重力显示屏直至实际减重力达到25公斤。将此减重力设定之后,控制器以此减重力值为基准进行控制。患者进行坐下动作训练时,患者重心下移,第一和第二减重吊绳受到的拉力增大,减重力测量装置将检测到的拉力值(即减重力测量装置测得的减重力值)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对检测到的拉力值进行换算得到实际减重力值,控制器比对此实际减重力值与减重力设定值(简称设定值),此时实际减重力值大于设定值,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反转从而带动卷轮反转放出第二减重吊绳(由于两根第一减重吊绳的长度均是一定的,第二减重吊绳的长度也是一定的,放出第二减重吊绳使得动滑轮组和连接件11同步上移,同时第一减重吊绳也同步放出,吊钩12也同步下降),吊钩随患者肩部下降(使减重力变小),更优选地,吊钩随患者肩部下降直至实际减重力值等于减重力设定值(给予患者一个恒定的减重力),实际减重力值由控制器对减重力测量装置所检测到的拉力值进行换算得到;患者进行由坐到站进行站立动作训练时,患者重心上移,此时第一和第二减重吊绳受到的拉力减小,减重力测量装置将检测到的拉力值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对检测到的拉力值进行换算得到实际减重力值,控制器比对此实际减重力值与减重力设定值,此时实际减重力值小于设定值,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正转从而带动卷轮正转收回第二减重吊绳,吊钩随患者肩部上升(使减重力变大),更优选地,吊钩随患者肩部上升直至实际减重力值等于减重力设定值(给予患者一个恒定的减重力)。
35.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和第二减重吊绳可使用柔索也可使用钢丝绳替代。
36.本实用新型中减重力可采取闭环控制,减重力测量装置实时检测减重力并反馈给控制器从而控制伺服电机进行正反转以调节减重力大小甚至保障减重力的恒定。减重力设定值一般低于患者重量,训练时患者自身需进行主动发力,以保障康复训练效果。减重力设定值可根据患者康复状态进行设定,适用于康复状态不同的患者或不同康复状态下的同一患者。采用动滑轮组件,减重驱动装置实际仅需提供系统实际减重力一半的减重力。
37.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