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力可调的围术期心脏康复握力辅助训练器

文档序号:27710288发布日期:2021-12-01 09:5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力可调的围术期心脏康复握力辅助训练器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和康复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力可调的围术期心脏康复握力辅助训练器。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3.《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中指出,对于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脏瓣膜手术、心脏起搏器手术和心脏移植等心脏手术的患者,积极开展术后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可以显著降低获得性肌少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快速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根据指南推荐,术后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应在术后当天开始,于卧床状态下开展低强度心肺功能锻炼,包括握力训练、踝泵训练和吸气肌训练等。同时,由于心脏手术后患者为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在训练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运动不耐受情况应立即终止训练。
4.目前围术期心脏康复中所广泛采用的握力训练设备为橡胶弹力球,通过有阻抗的抓握运动锻炼手部和前臂肌群,起到低强度心肺功能锻炼的目的。但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普遍高龄且术后状态虚弱,由于橡胶球对抗阻力不可调,部分患者难以捏动橡胶弹力球,导致握力训练无法开展;其次,橡胶球无法定量计数,康复医生难以对患者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进行量化指导和记录;最后,心电监护的肢体导联夹夹于前臂,可能有碍于握力训练过程中前臂肌群的收缩。
5.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全新的心脏康复握力辅助训练器,可以根据患者握力情况个体化定制对抗阻力大小,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实现运动量的自动定量计数,并且减少心电监护肢体导联夹对于握力训练的干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围术期心脏康复握力辅助训练器,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如何根据患者握力情况定制握力训练抗阻大小,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实现运动量的自动定量计数,并且减少心电监护肢体导联夹对于握力训练的干扰的技术问题。
7.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阻力可调的围术期心脏康复握力辅助训练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上卡设调节块和把手,所述调节块和把手在滑道内相对滑动,所述调节块和把手之间设有挡块,所述调节块与把手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所述调节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本体上设有自转动的螺柱,所述螺柱和螺纹孔配合,所述本体的把持端设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接头相连,所述滑道靠近把持端处设有挤压计数器,所述本体上还设有显示器。
9.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阻力可调的围术期心脏康复握力辅助训练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10.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显示屏控制模块、压力计数器控制模块,所述显示屏控制模块、压力计数器控制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相连。
11.优选的,所述显示屏控制模块与显示屏相连,所述压力计数器控制模块与压力计数器相连。
12.优选的,所述螺柱转动带动调节块在滑道内相对滑动。
13.优选的,所述接头通过肢体导联的导线与心电监测设备相连。
14.优选的,所述金属片呈矩阵设置在本体的把持端,且相互连通。
15.优选的,所述滑道数量为两道,两道滑道分别卡设把手和调节块的两端。
16.优选的,所述把手在压力传感器和挡块之间相对滑动。
17.优选的,所述螺柱与本体相对转动连接。
18.优选的,所述弹簧数量为两个,弹簧一端与调节块相连,另一端与把手相连。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柱调节调节块与挡块之间的距离实现对弹簧长度的调节,进而实现对抗阻力调节的目的,通过在滑道末端设置压力计数器实现自动计数,通过在本体把持端设置金属片并与接头相连,并通过接头与心电监测设备的肢体导联相连实现心电活动实时检测,具有可根据患者握力情况定制握力训练抗阻大小,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实现运动量的自动定量计数,并且减少心电监护肢体导联夹对于握力训练干扰的效果。
附图说明
2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力可调的围术期心脏康复握力辅助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力可调的围术期心脏康复握力辅助训练器的正视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力可调的围术期心脏康复握力辅助训练器的左视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围手术期心脏康复床上握力辅助训练器的俯视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力可调的围术期心脏康复握力辅助训练器的仰视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力可调的围术期心脏康复握力辅助训练器的侧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在图1

图6中,压力计数器1;滑道2;本体3;挡块4;调节块5;控制器6;螺柱7;弹簧8;把手9;接头10;金属片11。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1.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32.如图1

6所示,一种阻力可调的围术期心脏康复握力辅助训练器,包括本体3,所述本体3上设有滑道2,所述滑道2上卡设调节块5和把手9,所述调节块5和把手9在滑道2内相
对滑动,所述调节块5和把手9之间设有挡块4,所述调节块5与把手9之间通过弹簧8相连,所述调节块5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本体3上设有自转动的螺柱7,所述螺柱7和螺纹孔配合,所述本体3的把持端设有金属片11,所述金属片11与接头10相连,所述滑道2靠近把持端处设有挤压计数器,所述本体3上还设有显示器。
33.压力计数器1的设置通过拉动把手9,把手9在滑道2内每触及挤压压力传感器一次计数一次;滑道2的设置实现把手9和调节块5的定向滑动;本体3的设置实现支撑和固定;挡块4的设置实现把手9滑动范围和调节块5调节范围的限制,调节块5的设置实现对弹簧8产生对抗阻力的调节,显示器显示运动计数数量,螺柱7通过与调节块5螺纹配合,通过螺纹传动进而实现调节块5的滑动调节,改变弹簧8的预拉伸长度,进而实现对弹簧8产生对抗阻力的调节,把手9的设置实现训练时的拉动,接头10和金属片11的设置,实现接头10与外界心电监测设备的肢体导联的导线连接,金属片11实现与人体接触,进而实现实时监测心电活动情况。
34.控制器6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和运动计数器的计数。训练人的拇指握住本体3的把持端,其余四指钩住把手9,然后进行握力训练。可根据不同的患者的握力情况,通过螺柱7调节调节块5调节弹簧8的预拉伸长度以及其产生的对抗阻力。
35.控制器6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控制器6包括中央处理器、显示屏控制模块、压力计数器1控制模块,所述显示屏控制模块、压力计数器1控制模块分别与控制器6相连。显示屏控制模块与显示屏相连,所述压力计数器1控制模块与压力计数器1相连。
36.螺柱7转动带动调节块5在滑道2内相对滑动。接头10与心电监测设备肢体导联的导线相连。金属片11呈矩阵设置在本体3的把持端,且相互连通。滑道2数量为两道,两道滑道2分别卡设把手9和调节块5的两端。把手9在压力传感器和挡块4之间相对滑动。螺柱7与本体3相对转动连接。弹簧8数量为两个,弹簧8一端与调节块5相连,另一端与把手9相连。
3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柱7调节调节块5与挡块4之间的距离,实现对弹簧8预拉伸长度的调节,进而达到调节对抗阻力的目的,通过在滑道2末端设置压力计数器实现自动运动计数,通过在本体3把持端设置金属片11并与接头10相连,并通过接头10与心电监测设备肢体导联相连实现心电活动的实时监测,具有可根据患者握力情况定制握力训练抗阻大小,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实现运动量的定量计数,并且减少心电监护肢体导联夹对于握力训练的干扰的技术效果。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9.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