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8978发布日期:2021-12-31 22:2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身锻炼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国家投入大量的健身器材,每个街道或者小区基本都设置有户外公共健身器材。
3.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有较长时间是处于低温状态的,而在这种低温环境下使用户外健身器材,影响锻炼效果,甚至会被冻伤而影响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健身器材,能够对健身器材表面加热,避免由于健身器材表面温度太低造成使用者的冻伤或影响锻炼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健身器材,该健身器材包括健身器材主体、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加热装置安装在健身器材主体内,且加热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根据预设条件控制加热装置开启或停止加热。
6.其中,加热装置包括发热膜。
7.其中,健身器材还包括导热件,导热件安装在健身器材主体内上,且与加热装置接触。
8.其中,导热件包括金属片。
9.其中,健身器材主体的远离加热装置的表面设有装饰面板,导热件安装在装饰面板和加热装置之间,导热件的一面与装饰面板接触,导热件的相对的另一面与加热装置接触。
10.其中,预设条件包括预设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控开关,温控开关与加热装置电连接,温控开关根据预设温度导通或断开而控制加热装置开启或停止加热。
11.其中,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运动检测器及温度检测器,运动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运动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加热装置开启或停止加热。
12.其中,控制装置还包括开关装置,开关装置与控制器和加热装置电连接,控制器根据运动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开关装置导通或断开。
13.其中,健身器材主体包括多个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加热装置包括多个且安装在健身器材主体内,多个加热装置分别与接触部位对应设置。
14.其中,控制器与多个加热装置电连接,用于对多个加热装置进行控制;或控制器为多个,分别与多个加热装置电连接,用于对多个加热装置进行控制。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健身器材,该健身器材包括健身器材主体、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加热装置安装在健身器材主体内,且加热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根据预设条件控制加热装置开启或停止加热。控制装置能够
根据预设条件控制加热装置开启,由于加热装置能够产生热量以使健身器材主体表面的温度上升,从而避免在低温环境下由于健身器材主体表面温度太低造成使用者的冻伤或者影响锻炼效果;并且,控制装置能够根据预设条件控制加热装置关闭,避免了加热装置的持续加热,减小了能源消耗,增大了健身器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17.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健身器材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健身器材中扶手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健身器材中座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健身器材中靠背垫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图1所示健身器材的简化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概况来说,本技术提供一种健身器材,该健身器材包括健身器材主体、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加热装置安装在健身器材主体内,且加热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根据预设条件控制加热装置开启或停止加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预设条件控制加热装置开启,由于加热装置能够产生热量以使健身器材主体表面的温度上升,从而避免在低温环境下由于健身器材主体表面温度太低造成使用者的冻伤或者影响锻炼效果;并且,控制装置能够根据预设条件控制加热装置关闭,避免了加热装置的持续加热,减小了能源消耗,增大了健身器材的使用寿命。
24.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健身器材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健身器材100,健身器材100可供人们进行健身、运动和锻炼等,健身器材100可以为室内健身设备,也可以为安装固定于室外的公共健身设备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25.在一实施方式中,健身器材100为推胸划船训练器,推胸划船训练器能够进行上肢的推拉运动,主要锻炼胸大肌、背阔肌,辅助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使胸部、背部与手臂同时得到有效锻炼。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健身器材100也可以为太空慢步器、健骑机、蹬力器或多功能上肢锻炼器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描述,本技术将以推胸划船训练器为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但不应仅限于此。
26.请结合参阅图1

图4,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健身器材中扶手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健身器材中座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健身
器材中靠背垫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健身器材100包括健身器材主体10、加热装置30和控制装置50。加热装置30安装在健身器材主体10内,加热装置30能够产生热量以对健身器材主体10进行加热,避免在低温环境下由于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温度太低造成使用者的冻伤或者影响锻炼效果。控制装置50与加热装置30连接,控制装置50能够根据预设条件控制加热装置30开启或者停止加热。也就是说,控制装置50基于预设条件判定是否打开加热装置30,使加热装置30产生热量,以对健身器材主体10进行加热,从而使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升温至常温状态,避免由于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温度太低造成使用者的冻伤或者影响锻炼效果;并且控制装置50能够基于预设条件判定是否关闭加热装置30,使加热装置30停止供热,以停止对健身器材主体10的加热,避免加热装置30持续加热,减小了能源消耗,增大了加热装置30和健身器材100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避免由于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温度过高造成使用者的烫伤等。可选地,常温状态具体对应的温度可以为30℃、35℃等,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具体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27.可选地,在一实施方式中,预设条件可以为预设温度。预设温度可以包括第一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可为具体的温度点值,例如第一预设温度为5℃、10℃等,第一预设温度也可以是温度范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地,以第一预设温度为5℃为例,使用者在外界温度低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5℃时使用健身器材100即认定为使用者在低温环境下使用健身器材100,控制装置50控制加热装置30开启,加热装置30产生热量,热量传递至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从而对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进行加热,使得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升温至常温状态,避免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温度太低造成使用者的冻伤,从而提升锻炼效果;而在外界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5℃时认定为非低温环境,此温度环境下使用健身器材100不会对使用者造成损害或影响锻炼效果,所以控制装置50控制加热装置30处于关闭状态,无需对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进行加热,减小了能源消耗。
28.进一步地,随着加热装置30的持续加热,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的温度逐渐升高,为了避免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温度过高造成使用者的烫伤,预设条件还可包括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可为具体的温度点值,例如第二预设温度为45℃、50℃等,第二预设温度也可以是温度范围,例如第二预设温度为40℃

45℃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地,以第二预设温度为40℃

45℃为例,在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的温度大于或等于45℃即认定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的温度过高,控制装置50控制加热装置30关闭,加热装置30停止加热,从而使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的温度降低,避免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的温度过高造成使用者的烫伤;而当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的温度降低至40℃及以下时,控制装置50控制加热装置30重新开启,加热装置30继续产生热量以对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进行加热。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预设条件也可为湿度等其他控制因素,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具体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29.为了便于自动控制,请继续参阅图2

图4,在一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0包括温控开关51,温控开关51与加热装置30电连接。温控开关51是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温控开关51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自动控制元件,也就是说,温控开关51能够对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的温度进行控制,根据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的温度控制自身的通断,使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的温度保持在能够使人体舒适健康的温度范围。温控开关51能够根据温度变化控制自身的通断,而无需额外的控制信号,使健身器材100更加智能化。
30.例如,在当温控开关51检测到加热装置30的温度高于45℃时即表明加热装置30会使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的温度过高,温控开关51发生断开动作,以使控制装置50和加热装置30断开连接,从而停止加热装置30继续加热,避免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的温度过高造成使用者的烫伤;在加热装置30停止加热后,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的温度会下降,在当温控开关51检测到加热装置30的温度低于40℃时,温控开关51发生导通动作,以使控制装置50和加热装置30连接,加热装置30开始运作并产生热量以对健身器材主体10进行加热,从而使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避免健身器材主体10表面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
31.为了避免能源浪费和提升健身器材100的使用寿命,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5,图5是图1所示健身器材的简化流程示意图。在一实施方式中,预设条件还可包括运动状态,也就是说预设条件同时包括预设温度和运动状态。控制装置50包括运动检测器53、温度检测器55和控制器57。运动检测器53与控制器57电连接,运动检测器53用于检测健身器材100的状态即检测健身器材100是否在被使用,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57。温度检测器55与控制器57电连接,温度检测器55用于检测外界环境温度。当控制器57接收到运动检测器53反馈的检测结果为使用者在使用健身器材100,同时接收到温度检测器55反馈的检测结果为外界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器57控制健身器材主体10内的加热装置30开始运作,加热装置30产生热量,热量传递至健身器材主体10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11,以完成对接触部位11的加热,使得接触部位11升温至常温状态,避免健身器材主体10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11的温度太低造成使用者的冻伤,从而提升锻炼效果。并且,由于运动检测器53可以用于检测健身器材100的运动状态,避免了单一预设温度的控制,从而避免健身器材100在没有人使用但外界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加热装置30的运作,减小了能源浪费,并且避免健身器材100由于长期被加热而导致的老化,增大了加热装置30和健身器材100的使用寿命。
32.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使用者仅坐在健身器材100上而并未实际使用健身器材100,此时运动检测器53检测输出的健身器材100的使用状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比如,在北方,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较低,运动检测器53可以设定为使用状态。此时,可以通过重量、红外感测等方式来检测是否有人坐在健身器材100上。
3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节省成本,控制装置50内的开关装置(图中未标出)可设置为普通开关。开关装置与控制器57和加热装置30均电连接。当控制器57接收到运动检测器53反馈的检测结果为使用者在使用健身器材100,同时温度检测器55反馈的检测结果为外界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器57控制开关装置导通以连通控制器57和加热装置30,加热装置30开始运作并产生热量,热量传递至健身器材主体10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11,以完成对接触部位11的加热。当温度检测器55检测到加热装置30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器57接收温度检测器55反馈的检测结果并控制开关装置断开,以使控制器57和加热装置30的通路断开,加热装置30停止运作,从而使加热装置30停止对健身器材主体10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11的加热,避免由于健身器材主体10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11的温度过高造成使用者的烫伤或者造成对健身器材主体10的损坏。
34.在一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参阅图1

图4,健身器材100在被使用时,健身器材主体10包括多个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11。加热装置30对应有多个,均安装在健身器材主体10内,
且每一接触部位11都对应设置有加热装置30,加热装置30能够产生热量,热量传递至接触部位11,以使健身器材100在被使用时与人体有接触的部分都能够升温至常温状态,避免由于接触部位11温度太低造成使用者的冻伤或者影响锻炼效果。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接触部位11的面积较大时,也可以在面积较大的接触部位11处设置两个及以上加热装置30,以使接触部位11处的温度能够较快地上升至常温状态,接触部位11处的加热装置30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具体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35.举例来说,健身器材100为推胸划船训练器,如图1

4所示,健身器材100在被使用时,使用者会同时与推胸划船训练器的扶手把13、座椅15和靠背垫17发生接触,即使用者与健身器材主体10的接触部位11有扶手把13、座椅15和靠背垫17,所以在健身器材主体10内对应扶手把13、座椅15和靠背垫17处设置有加热装置30,以使每一接触部位11能够及时升温至常温状态。
36.可选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当健身器材100存在多个与使用者接触的接触部位11,且健身器材100包括多个加热装置30时,控制器57可为一个,一个控制器57同时控制多个加热装置30。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器57也可为多个,每一控制器57对应控制一个加热装置30,或者部分控制器57控制多个加热装置30,部分控制器57控制单个加热装置30,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37.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当健身器材100存在多个与使用者接触的接触部位11,且健身器材100为多功能的健身设备时,使用者在使用该多功能健身设备的某一功能时,使用者只会与健身器材主体10的部分接触部位11接触,此时控制器57不会控制健身器材主体10内的所有加热装置30开启加热,只会控制使用该功能时会与使用者有接触的接触部位10所对应的加热装置30开启加热,减少了能量消耗,提高了加热装置30的使用寿命。
38.请继续参阅1

4,在一实施方式中,接触部位11与人接触的表面设有装饰面板111,装饰面板111由塑胶材质制成,塑胶材质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保温性能,装饰面板111由于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其表面温度在当加热装置30停止运作后不会立即消散,并且装饰面板111的设置避免了人体与制成健身器材100的钢材直接接触。
39.可选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30为发热膜,发热膜是由绝缘材料与封装其内的发热电阻材料组成的平面型发热元件,发热膜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以辐射的形式向外传递,发热膜导热快且使用寿命长,并且发热膜电能转化率高、热能损失小。所以,发热膜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热能以辐射的形式向健身器材主体10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11传递,以对健身器材主体10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11进行加热,并且发热膜为平面型发热元件,发热膜的发热面积大,使得健身器材主体10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11的发热面积大,此外,发热膜厚度薄且柔软性好,使得发热膜占用空间较小,方便发热膜的拆装。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30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将电能转变为热能的发热元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具体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40.请继续参阅图2

图4,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加热装置30产生的热量向健身器材主体10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11传递的更加均匀,健身器材主体10内还设置有导热件70,导热件70安装于加热装置30和健身器材主体10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11之间。也就是说,导热件70的一面与加热装置30接触,相对的另一面与接触部位11接触,导热件70能够吸收加热装置30产生的热量并均匀地将热量传递至健身器材主体10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11,
使得健身器材主体10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11的温度均匀地升高至常温状态,避免热量扩散,减小了能量消耗,并且减小由于温度突然过高对健身器材主体10的损坏;另外,导热件70能够存储一定的热量,由于加热装置30停止运作后热量消散较快,导热件70的设置避免由于加热装置30停止供应热量后接触部位11的温度迅速下降,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41.其中,由于导热件70与接触部位11接触,所以导热件70的面积大小影响着接触部位11的发热面积大小,所以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设置导热件70的规格尺寸,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42.可选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导热件70为金属导热片。例如,导热件70可以为铝及其合金导热片,铝合金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并且质量较轻,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导热件70同时兼顾导热性好和质量轻两方面。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热件70也可以为银、铜或者两种及两种以上金属材料组合而成的金属导热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具体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并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热件70也可以为导热硅胶片、导热石墨片等非金属类的导热材料,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具体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43.请继续参阅图5,在一实施方式中,健身器材100还包括供能装置80,供能装置80与控制装置50连接,能够向控制装置50提供所需的电能,并且在控制装置50控制加热装置30开启加热时同时向加热装置30提供所需的电能。其中,供能装置80的能量来源可以为国家电网的市电、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或者健身器材100在使用时的自身发电等,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具体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44.具体地,供能装置80包括互相连接的降压稳压器81和蓄电池83。降压稳压器81能够将接收到的电压转换输出为稳定的电压,并且降压稳压器81能够根据蓄电池83所需的电压调整电压信号的大小。蓄电池83与控制器57连接,蓄电池83能够将接收到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进行存储,并在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向控制器57和加热装置30供能。
45.请继续参阅图1,为了使健身器材主体10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11的温度及健身器材100适合每一使用者,在一实施方式中,健身器材100还包括触控显示装置90。由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或者不同体质的使用者对健身器材100的使用需求可能不同,所以触控显示装置90的设置可使使用者根据自身身体情况或者自身需求对健身器材100的一些参数进行调整,具体的参数不做限定。例如,使用者可通过触控显示装置90调整自身所需的接触部位11的温度,使用者也可通过触控显示装置90调整健身器材100的阻力等。
46.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健身器材,该健身器材包括健身器材主体、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加热装置安装在健身器材主体内,且加热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根据预设条件控制加热装置开启或停止加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预设条件控制加热装置开启,加热装置能够产生热量以对健身器材主体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进行加热,使接触部位温度上升,避免在低温环境下由于健身器材主体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温度太低造成使用者的冻伤或者影响锻炼效果;并且,控制装置也能够根据预设条件下控制加热装置关闭,避免了加热装置的持续加热,减小了能源消耗,增大了健身器材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避免健身器材主体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温度太高造成使用者的烫伤。
4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