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部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6281发布日期:2022-05-07 11:1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部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部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部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
3.神经内科的患者可能会导致手部瘫痪,而针对神经内科手部瘫痪的患者,后期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传统治疗方式一般都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按摩以减轻患者病痛,并通过手部护理装置帮助患者提升手部的运动机能,但是现有的手部护理装置不便于患者自主进行训练,而且仅能够对患者的手指进行锻炼,忽略手腕部位的锻炼,而且不能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阻力的调节,不利于后期患者的恢复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部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手部护理装置无法对神经内科患者的手腕部位进行锻炼,并且无法调节锻炼强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部护理装置。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部护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内一端固定连接有开口端朝向外侧的螺纹管套,所述螺纹管套内螺纹安装有开口端朝向其内部的圆柱套,所述圆柱套朝向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圆柱套开口端内转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滑动贯穿螺纹管套的拉簧,所述安装管内固定安装有位于螺纹管套一侧的固定环板,所述拉簧另一端贯穿固定环板且连接有抵触在固定环板上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另一端安装有手指摁压器,所述安装管另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手腕固定环。
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底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8.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套内底面构造有凹槽,所述圆柱套内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凹槽外侧的环形板,所述连接板包括转动安装在凹槽内的圆板,所述圆板朝向环形板的一侧构造有贯穿环形板的环扣,所述拉簧一端挂扣在环扣上。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包括抵触在固定环板一侧的抵触板,所述抵触板上固定贯穿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朝向固定环板的一端构造有钩槽,所述拉簧另一端挂设在钩槽内,所述手指摁压器连接在连接柱的另一端。
10.进一步地,所述手指摁压器包括固定安装在连接柱端部的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上固定连接有下夹板,所述铰接杆上铰接有四个与下夹板呈一定角度设置的上夹板,四个所
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均安装有弹簧。
11.进一步地,所述下夹板端部构造有用于拇指握扣的拉杆,四个所述上夹板端部均构造有用于其余四个手指握扣的拉环。
12.进一步地,所述手腕固定环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管一端上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插入手腕的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内固定连接有橡胶环。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拉簧将圆柱套内的连接板与连接块连接在一起,形成拉力装置,患者通过将手腕插入手腕固定环中,然后拉动与连接块相连接的手指摁压器,实现对手腕部位肌肉的有效锻炼,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板转动安装在圆柱套内,并通过圆柱套与螺纹管套的螺纹配合,连接块与固定环板的抵触配合,能够在使用把手转动圆柱套时将连接板与连接块之间的距离增加,从而使拉簧的拉力增大,进而实现对训练强度的调节,有助于适应患者不同康复时期的训练,训练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面俯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后视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平面正视图;
21.附图标记:1、底座;101、防滑垫;2、安装管;3、螺纹管套;4、圆柱套;401、凹槽;402、环形板;5、把手;6、连接板;601、圆板;602、环扣;7、拉簧;8、固定环板;9、连接块;901、抵触板;902、连接柱;903、钩槽;10、手指摁压器;1001、铰接杆;1002、下夹板;10021、拉杆;1003、上夹板;10031、拉环;1004、弹簧;11、手腕固定环;1101、固定板;1102、环形套;1103、橡胶环。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部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用于将装置稳定放置在平面上,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管2,安装管2内一端固定连接有开口端朝向外侧的螺纹管套3,螺纹管套3内螺纹安装有开口端朝向其内部的圆柱套4,圆柱套4朝向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5,便于转动圆柱套4使其逐渐脱离螺纹管套3的底部,圆柱套4开口端内转动安装有连接板6,用于在转动圆柱套4时不会影响连接板6进行转动,连接板6上固定连接有滑动贯穿螺纹管套3的拉簧7,安装管 2内固定安装有位于螺纹管套3一侧的固定环板8,拉簧7另一端贯穿固定环板8且连接有抵触在固定环板8上的连接块9,连接块9另一端安装有手指摁压器10,安装管2另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手腕固定环11,连接块9一端抵触在固定环板8上,用于防止手指摁压器10因拉簧7的拉力而移动,在装置使用时需要患者将手腕插入手腕固定环11中,然后抓住手指摁压器10,通过拉簧7的拉力来对患者的手腕进行锻炼,有助于患者手部的康复,在需要调节拉簧7的阻力时,可以通过转动把手5使圆柱套4逐渐脱离螺纹管套3的内部,增大连接板6与连接块9之间的距离,进而使拉簧7的长度增加,加大患者拉动手指摁压器10所使用的力,进而调节训练的强度以适应患者不同的康复时期,训练效果更佳。
27.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底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101,使装置放置的更加稳定,防止滑动。
28.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圆柱套4内底面构造有凹槽401,圆柱套4内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凹槽401外侧的环形板402,连接板6包括转动安装在凹槽401内的圆板 601,圆板601朝向环形板402的一侧构造有贯穿环形板402的环扣602,拉簧7一端挂扣在环扣602上,通过将圆板601放置在凹槽401内,并通过环形板402限制其位置,实现圆板601在凹槽401内随圆柱套4转动平移的同时保持自身不会转动,患者在使用装置时转动圆柱套4来对连接板6与连接块9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时,不会使与连接块9相连接的手指摁压器10转动,使患者使用装置更加舒适,不会因调节锻炼强度而扭伤手腕。
29.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块9包括抵触在固定环板8一侧的抵触板901,抵触板901上固定贯穿安装有连接柱902,连接柱902朝向固定环板8的一端构造有钩槽 903,拉簧7另一端挂设在钩槽903内,手指摁压器10连接在连接柱902的另一端,通过拉簧7的拉力将抵触板901一侧紧密抵触在固定环板8上,防止连接柱902因拉簧7的拉力而移动。
30.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指摁压器10包括固定安装在连接柱902端部的铰接杆1001,铰接杆1001上固定连接有下夹板1002,铰接杆1001上铰接有四个与下夹板1002呈一定角度设置的上夹板1003,四个上夹板1003与下夹板1002之间均安装有弹簧1004,患者通过使用手指摁压上夹板1003即可使弹簧1004产生阻力,从而实现对每个手指进行锻炼的目的,便于对患者每个手指的锻炼恢复。
31.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夹板1002端部构造有用于拇指握扣的拉杆10021,四个上夹板1003端部均构造有用于其余四个手指握扣的拉环10031,便于患者用手指抓取上夹板1003和下夹板1002,防止滑脱,有利于后续的手腕和手指的锻炼。
32.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手腕固定环11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管2一端上侧的固定板1101,固定板1101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插入手腕的环形套1102,环形套1102内固定连接有橡胶环1103,用于对手腕进行保护,防止患者的手腕在锻炼时被环形套1102 勒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