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仔全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05233发布日期:2022-01-08 01:5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仔全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生产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公仔全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玩具公仔生产制造过程中,零件之间的拼装通常采用连接筒和连接柱配合的方式,其中一个零件设置有凸起的中空连接筒,另一个零件设置有相应的连接柱,拼接时在连接柱上涂胶并插入对应的连接筒,再对其进行压紧,即可完成两个零件的拼装。目前在公仔的组装需要人工进行涂胶和拼接,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人工涂胶和拼接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公仔全自动组装机,实现了自动化涂胶和拼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公仔全自动组装机,用于对公仔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进行涂胶和组装,其中第一零件设有中空连接筒,第二零件设置有相应的连接柱,公仔全自动组装机包括支撑台架和设置于支撑台架上的工位转盘,所述工位转盘上等角度地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六工位、第七工位、第八工位,第三工位外侧的支撑台架设有第一机械手,第一机械手下方的支撑台架上设有涂胶装置,涂胶装置旁的支撑台架上设有滑动转移装置,滑动转移装置的末端位于第五工位外侧,滑动转移装置末端旁的支撑台架上设有第二机械手,第六工位外侧的支撑台架上设有压紧装置,第七工位外侧的支撑台架上设有第三机械手。
6.优选地,所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六工位、第七工位、第八工位处均设置有零件承托台,零件承托台上表面设有两个凹坑,用于放置待组装的两个零件。
7.优选地,所述工位转盘下方设置有工位转盘驱动电机,工位转盘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转盘的中心位置连接。
8.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水平支撑座、第一水平滑轨、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第一竖直支撑座、第一竖直滑轨、第一竖直驱动机构、第一吸盘支撑座、第一吸盘和第一负压泵,所述第一底座竖直设置于支撑台架上,第一水平支撑座设置于第一底座的侧面,第一水平滑轨设置于第一水平支撑座侧面且呈水平状态,第一竖直支撑座卡接在第一水平滑轨上,在第一水平驱动机构驱动下沿第一水平滑轨水平往复移动,第一竖直滑轨设置于第一竖直支撑座侧面且呈竖直状态,第一吸盘支撑座卡接在第一竖直滑轨上,在第一竖直驱动机构驱动下沿第一竖直滑轨竖直往复移动,第一吸盘设置于第一吸盘支撑座的下方且朝下设置,第一吸盘通过软管与负压泵连通,所述第一吸盘下部设有凹坑,凹坑的形状与第二零件的轮廓相匹配。
9.优选地,所述涂胶装置包括胶水罐、胶水泵和涂胶机构,胶水罐与胶水泵连通,所
述涂胶机构设有与第二零件的连接柱相对应的涂胶孔,涂胶孔的底部与胶水泵连通。
10.优选地,所述滑动转移装置包括转移滑轨、零件承托台和零件承托台驱动机构,转移滑轨水平设置在支撑台架上,零件承托台套接在转移滑轨上,在零件承托台驱动机构驱动下沿转移滑轨水平往复移动,零件承托台上表面设有凹坑,凹坑的形状与第二零件的轮廓相匹配。
11.优选地,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第二底座、第二水平支撑座、第二水平滑轨、第二水平驱动机构、第二竖直支撑座、第二竖直滑轨、第二竖直驱动机构、第二吸盘支撑座、第二吸盘和第二负压泵,所述第二底座竖直设置于支撑台架上,第二水平支撑座设置于第二底座的侧面,第二水平滑轨设置于第二水平支撑座侧面且呈水平状态,第二竖直支撑座卡接在第二水平滑轨上,在第二水平驱动机构驱动下沿第二水平滑轨水平往复移动,第二竖直滑轨设置于第二竖直支撑座侧面且呈竖直状态,第二吸盘支撑座卡接在第二竖直滑轨上,在第二竖直驱动机构驱动下沿第二竖直滑轨竖直往复移动,第二吸盘设置于第二吸盘支撑座的下方且朝下设置,第二吸盘通过软管与负压泵连通,所述第二吸盘下部设有凹坑,凹坑的形状与第二零件的轮廓相匹配。
12.优选地,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第四底座、压紧驱动机构安装板、压紧驱动机构和压紧头,所述第四底座竖直设置于支撑台架上,压紧驱动机构安装板水平设置于第四底座的顶部,压紧驱动机构安装板上设有通孔,压紧驱动机构安装在压紧驱动机构安装板上且其驱动杆从该通孔中向下伸出,压紧头设置于驱动杆的端部。
13.优选地,所述第三机械手包括第三底座、第三水平支撑座、第三水平滑轨、第三水平驱动机构、第三竖直支撑座、第三竖直滑轨、第三竖直驱动机构、第三吸盘支撑座、第三吸盘和第三负压泵,所述第三底座竖直设置于支撑台架上,第三水平支撑座设置于第三底座的侧面,第三水平滑轨设置于第三水平支撑座侧面且呈水平状态,第三竖直支撑座卡接在第三水平滑轨上,在第三水平驱动机构驱动下沿第三水平滑轨水平往复移动,第三竖直滑轨设置于第三竖直支撑座侧面且呈竖直状态,第三吸盘支撑座卡接在第三竖直滑轨上,在第三竖直驱动机构驱动下沿第三竖直滑轨竖直往复移动,第三吸盘设置于第三吸盘支撑座的下方且朝下设置,第三吸盘通过软管与负压泵连通。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工位处的支撑台架侧面设有用于盛放待组装零件的零件盒,便于工作人员即使将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放置在第一工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仔全自动组装机,包括支撑台架和工位转盘,工位转盘上等角度地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六工位、第七工位、第八工位,第三工位外侧的支撑台架设有第一机械手,第一机械手下方的支撑台架上设有涂胶装置,涂胶装置旁的支撑台架上设有滑动转移装置,滑动转移装置的末端位于第五工位外侧,滑动转移装置末端旁的支撑台架上设有第二机械手,第六工位外侧的支撑台架上设有压紧装置,第七工位外侧的支撑台架上设有第三机械手。在使用时,控制工位转盘周期性旋转,每次旋转角度为45
°
,依次完成零件的涂胶、转移、拼接、压紧和收集,如此持续旋转实现了零件的自动化组装,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的组装示意图。
17.图2为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的放置在零件承托台的示意图。
18.图3为公仔全自动组装机的示意图。
19.图4为公仔全自动组装机的局部示意图。
20.图5为公仔全自动组装机的俯视图。
21.其中:1、第一零件;2、第二零件;3、支撑台架;4、工位转盘;5、第一机械手;6、涂胶装置;7、滑动转移装置;8、第二机械手;9、压紧装置;10、第三机械手;11、零件盒;
22.101、中空连接筒;201、连接柱;401、第一工位;402、第二工位;403、第三工位;404、第四工位;405、第五工位;406、第六工位;407、第七工位;408、第八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23.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4.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27.实施例1
28.如图1-5所示,一种公仔全自动组装机,用于对公仔的第一零件1和第二零件2进行涂胶和组装,其中第一零件1设有中空连接筒101,第二零件2设置有相应的连接柱201,公仔全自动组装机包括支撑台架3和设置于支撑台架3上的工位转盘4,所述工位转盘4上等角度地设置有第一工位401、第二工位402、第三工位403、第四工位404、第五工位405、第六工位406、第七工位407、第八工位408,第三工位403外侧的支撑台架3设有第一机械手5,第一机械手5下方的支撑台架3上设有涂胶装置6,涂胶装置6旁的支撑台架3上设有滑动转移装置7,滑动转移装置7的末端位于第五工位405外侧,滑动转移装置7末端旁的支撑台架3上设有第二机械手8,第六工位406外侧的支撑台架3上设有压紧装置9,第七工位407外侧的支撑台架3上设有第三机械手10。
29.在使用时,控制旋转工位周期性旋转,每次旋转角度为45
°
,每次旋转后工作人员都在第一工位401处放置待组装的第一零件1和第二零件2,第一次旋转时第一零件1和第二零件2转移至第二工位402处,第二次旋转时第一零件1和第二零件2转移至第三工位403处,第一机械手5首先将第二零件2转移至涂胶装置6处对其连接柱201进行涂胶,随后将第二零件2转移至滑动转移装置7处,滑动转移装置7将涂好胶的第二零件2转移至第五工位405外侧,第三次旋转时第一零件1转移至第四工位404处,第四次旋转时第一零件1转移至第五工位405处,此时第二机械手8将第二零件2转移至第一零件1处进行初步组装,使第二零件2的连接柱201插入第一零件1的中空连接筒101中,第五次旋转时第一零件1和第二零件2转移至第六工位406处,压紧装置9对第一零件1和第二零件2进行压紧,第六次旋转时组装好的第一零件1和第二零件2转移至第七工位407处,第三机械手10将组装好的第一零件1和第二零件2转移到收集筐,如此持续旋转实现了零件的自动化组装,提升了工作效率。
3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工位401、第二工位402、第三工位403、第四工位404、第五工位405、第六工位406、第七工位407、第八工位408处均设置有零件承托台,零件承托台上表面设有两个凹坑,用于放置待组装的两个零件。两个凹坑的形状分别与第一零件1和第二零件2的外形轮廓相匹配,保证第一零件1和第二零件2放置的稳固性,防止工位转盘4转动过程中零件移位。
3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工位转盘4下方设置有工位转盘驱动电机,工位转盘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转盘的中心位置连接。转盘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用于驱动工位转盘4每次旋转45
°

3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机械手5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水平支撑座、第一水平滑轨、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第一竖直支撑座、第一竖直滑轨、第一竖直驱动机构、第一吸盘支撑座、第一吸盘和第一负压泵,所述第一底座竖直设置于支撑台架3上,第一水平支撑座设置于第一底座的侧面,第一水平滑轨设置于第一水平支撑座侧面且呈水平状态,第一竖直支撑座卡接在第一水平滑轨上,在第一水平驱动机构驱动下沿第一水平滑轨水平往复移动,第一竖直滑轨设置于第一竖直支撑座侧面且呈竖直状态,第一吸盘支撑座卡接在第一竖直滑轨上,在第一竖直驱动机构驱动下沿第一竖直滑轨竖直往复移动,第一吸盘设置于第一吸盘支撑座的下方且朝下设置,第一吸盘通过软管与负压泵连通,所述第一吸盘下部设有凹坑,凹坑的形状与第二零件2的轮廓相匹配,保证第二零件2放置的稳固性,防止移动过程中零件脱落或移位。
3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涂胶装置6包括胶水罐、胶水泵和涂胶机构,胶水罐与胶水泵连通,所述涂胶机构设有与第二零件2的连接柱201相对应的涂胶孔,涂胶孔的底部与胶水泵连通。第一机械手5将第二零件2转移至涂胶装置6处,其连接柱201插入涂胶孔即可进行涂胶。
3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滑动转移装置7包括转移滑轨、零件承托台和零件承托台驱动机构,转移滑轨水平设置在支撑台架3上,零件承托台套接在转移滑轨上,在零件承托台驱动机构驱动下沿转移滑轨水平往复移动,零件承托台上表面设有凹坑,凹坑的形状与第二零件2的轮廓相匹配,保证第二零件2放置的稳固性,防止移动过程中第二零件2脱落或移位。
3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二机械手8包括第二底座、第二水平支撑座、第二水平滑轨、第二水平驱动机构、第二竖直支撑座、第二竖直滑轨、第二竖直驱动机构、第二吸盘支撑座、第二吸盘和第二负压泵,所述第二底座竖直设置于支撑台架3上,第二水平支撑座设置于第二底座的侧面,第二水平滑轨设置于第二水平支撑座侧面且呈水平状态,第二竖直支撑座卡接在第二水平滑轨上,在第二水平驱动机构驱动下沿第二水平滑轨水平往复移动,第二竖直滑轨设置于第二竖直支撑座侧面且呈竖直状态,第二吸盘支撑座卡接在第二竖直滑轨上,在第二竖直驱动机构驱动下沿第二竖直滑轨竖直往复移动,第二吸盘设置于第二吸盘支撑座的下方且朝下设置,第二吸盘通过软管与负压泵连通,所述第二吸盘下部设有凹坑,凹坑的形状与第二零件2的轮廓相匹配,保证第二零件2放置的稳固性,防止移动过程中第二零件2脱落或移位。
3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压紧装置9包括第四底座、压紧驱动机构安装板、压紧驱动机构和压紧头,所述第四底座竖直设置于支撑台架3上,压紧驱动机构安装板水平设置于
第四底座的顶部,压紧驱动机构安装板上设有通孔,压紧驱动机构安装在压紧驱动机构安装板上且其驱动杆从该通孔中向下伸出,压紧头设置于驱动杆的端部。
3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三机械手10包括第三底座、第三水平支撑座、第三水平滑轨、第三水平驱动机构、第三竖直支撑座、第三竖直滑轨、第三竖直驱动机构、第三吸盘支撑座、第三吸盘和第三负压泵,所述第三底座竖直设置于支撑台架3上,第三水平支撑座设置于第三底座的侧面,第三水平滑轨设置于第三水平支撑座侧面且呈水平状态,第三竖直支撑座卡接在第三水平滑轨上,在第三水平驱动机构驱动下沿第三水平滑轨水平往复移动,第三竖直滑轨设置于第三竖直支撑座侧面且呈竖直状态,第三吸盘支撑座卡接在第三竖直滑轨上,在第三竖直驱动机构驱动下沿第三竖直滑轨竖直往复移动,第三吸盘设置于第三吸盘支撑座的下方且朝下设置,第三吸盘通过软管与负压泵连通。
3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工位401处的支撑台架3侧面设有用于盛放待组装零件的零件盒11,便于工作人员即使将第一零件1和第二零件2放置在第一工位401。
39.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40.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41.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