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损伤康复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5663发布日期:2022-01-27 11:1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髋部损伤康复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髋部损伤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2.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组成,其周围有强有力的股肉层覆盖,人体中最深的关节,也是完善的球臼关节。髋关节损伤及术后,在明确诊断及手术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髋部损伤患者手术后期应下床进行行走训练,可有效地避免肌肉萎缩,防止组织粘连和关节僵硬,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可以加速骨折愈合,防止静脉血栓;由于术后患者身体虚弱,在进行行走训练时,需要采用辅助器械对患者进行防护和支撑,避免患者摔倒造成二次伤害;目前辅助患者行走的器械功能单一,不兼备肢体锻炼的功能,不利于患者进行多方位的锻炼来加快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髋部损伤康复锻炼装置,解决了目前辅助患者行走的器械功能单一,不兼备肢体锻炼的功能,不利于患者进行多方位的锻炼来加快患者的康复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上端设有可调节高度的调节架,所述移动架上设有可竖直上下调节的第一定位杆和可前后调节的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上转动连接有座板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二定位杆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板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座板的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座板转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移动架包括两个横杆和两个竖杆,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与竖杆一一对应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横杆一一对应且滑动连接,其中一个定位套上螺纹连接有调节丝杠,所述调节丝杠与移动架转动连接,两个竖杆上都螺纹连接有两个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在滑套的上方和下方。
6.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座板之间设有登高板,所述登高板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和登高板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结构相同的楔形块。
8.优选的,所述调节架包括两个u型架,两个u型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抓杆。
9.优选的,所述移动架上转动连接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包括第一栏杆、第二栏杆和u 型杆,所述第一栏杆、第二栏杆都与u型杆滑动连接,所述u型杆与第一栏杆、第二栏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移动架可辅助患者进行术后行走训练,支撑板、登高板及座板可调节为竖直方向重合,增大移动架的内部空间,在
患者进行休息或者肢体锻炼可以坐在座板上进行;支撑板、登高板及座板可调节为阶梯状用于登高爬梯训练下肢肌肉及灵活度,利用楔形快可训练患者的平衡性;抓杆、防护架对患者进行防护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可对患者的上肢进行锻炼;根据不同患者的身高体型等,可对调节架的高度进行调节,提高舒适性;本装置功能多样、使用灵活、舒适安全、兼备肢体锻炼和行走锻炼等,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
附图说明
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座板、支撑板与登高板调节为阶梯状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座板、支撑板与登高板调节到竖直方向重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座板、支撑板、登高板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护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17.图6是图2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移动架、101-横杆、102-竖杆、2-调节架、201-u型架、202-抓杆、3-第一定位杆、4-第二定位杆、5-座板、6-第一连杆、7-支撑板、8-第二连杆、9-滑套、10-定位套、11-调节丝杠、12-限位套、13-登高板、14-楔形块、15-第一栏杆、16-第二栏杆、17-u型杆、1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0.参照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架1,所述移动架1的上端设有可调节高度的调节架2,所述移动架1上设有可竖直上下调节的第一定位杆3和可前后调节的第二定位杆4,所述第一定位杆3上转动连接有座板5和第一连杆6,所述第二定位杆4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板7和第二连杆8,所述第一连杆6远离座板5的一端与支撑板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8远离支撑板7的一端与座板5转动连接。
21.患者术后后期训练进行行走锻炼时,可以借助移动架1进行行走训练,在进行行走训练时,将支撑杆7调节到竖直方向与座板5重合的位置,如此可增大移动架1的内部空间,也更有利于对患者行走及行走时的防护;根据不同患者的身高体型等,可对调节架2的高度进行调节,提高舒适性,调节架2与移动架1竖直滑动连接,移动架1上螺纹连接有可与调节架2配合锁定的锁紧螺栓进行对调节架2调节后锁定;移动架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四个带有脚刹的脚轮,在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需要休息或进行肢体锻炼时,此时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脚刹将脚轮全部锁定,患者可以坐在座板5上进行休息或者肢体锻炼,座板5为带有抽屉的箱体,方便携带患者护理及锻炼的所需品;需要进行登高爬梯训练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定位杆3和第二定位杆4的位置对座板5和支撑板7的形态进行调节,具体的:座板5、支撑板7、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8构成了平行四边形结构,首先可以将第二定位杆4向后调节锁定,第一定位杆3的位置不变,此时座板5及支撑板7会逆时针转动且保持平行,即座板5和支撑板7
具有一定的坡度,同时座板5与支撑板7之间的前后距离变大,此时可以利用支撑板7的坡度对患者的脚踝和患者的站立能力进行锻炼;接着可以对第二定位杆4进行向下调节,此时座板5向下的同时座板5及支撑板7发生顺时针转动,渐渐的被调节为水平状态,可进行登高爬梯训练。
22.具体的,为了实现对第一定位杆3和第二定位杆4的位置进行调节及锁定,所述移动架1包括两个横杆101和两个竖杆102,所述第一定位杆3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套9,所述滑套9与竖杆102一一对应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4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套10,所述定位套10与横杆101一一对应且滑动连接,其中一个定位套10上螺纹连接有调节丝杠11,所述调节丝杠11与移动架1转动连接,两个竖杆102上都螺纹连接有两个限位套12,所述限位套12在滑套9的上方和下方。
23.调节丝杠11与定位套10构成了丝杠螺母结构,当转动调节丝杠11时,定位套10会进行前后方向的调节并带动第二定位杆4同步运动,丝杠螺母结构具有自锁性,定位套10 及第二定位杆4的位置调节后会处于稳定状态;滑套9的位置通过两个限位套12的位置进行确定和限位,患者登到支撑板7时,支撑板7只会进行顺时针转动,此时通过下方的限位套12的位置即可将滑套9进行锁定,当患者需要坐在座板5上的同时,双脚放于支撑板7上,此时上方的限位套12应当对滑套9的上升方向进行限位。
24.另外,为了达到连续登高锻炼,提高患者行走、登高动作的连贯性,所述支撑板7与座板5之间设有登高板13,所述登高板13与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8转动连接。
25.进一步的,为了可以对患者的身体平衡性进行训练,所述支撑板7和登高板13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结构相同的楔形块14。
26.具体的,所述调节架2包括两个u型架201,两个u型架20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抓杆202;患者坐在座板5上,上肢上举抓握不同位置的抓杆202,可对患者进行上肢上举及拉伸锻炼。
27.进一步的,为了可以对患者的上肢拉力进行锻炼,所述移动架1上转动连接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包括第一栏杆15、第二栏杆16和u型杆17,所述第一栏杆15、第二栏杆16 都与u型杆17滑动连接,所述u型杆17与第一栏杆15、第二栏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8;通常情况下,防护架通过挂钩或螺栓组件被定位到移动架1上对患者进行防护;使用时,防护架脱离与移动架1的定位,患者坐在座板5上,双手握住u型杆17,对u型杆 17进行左右摆动,如此可对患者的上肢进行摆动训练;通过拉动u型杆17来客服弹簧18 的弹力可对患者的上肢肌肉进行锻炼。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