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节负重大小的康复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4149发布日期:2022-03-05 08:4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便于调节负重大小的康复手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负重大小的康复手套。


背景技术:

2.中风偏瘫患者由于骨骼和肌肉的异变,局部肌肉变得松弛和无力,通常需要进行康复性训练。康复性训练可以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也可以借助康复手套进行。现有的康复手套为与手掌配合的t型板体结构,其一端固定在手腕上,另一端上设有手指套,手指套入手指套后,另一端弯曲并与其固定在手腕上的一端连接,使患者手指呈弯曲状,以练习抓握。这种康复手套可实现中风患者的主动康复锻炼,但是其结构轻巧,无法实现患者负重训练,更不能调节负重大小以适应不同的患者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负重大小的康复手套。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便于调节负重大小的康复手套,包括底板,该底板一端为用于与患者手腕固定的固定端,另一端为用于使患者手指弯曲的卷曲端,在卷曲端上设有供手指穿过的手指套;还包括负重沙包,该负重沙包包括连接部和沙袋,该连接部的一侧与所述底板的背侧可拆卸固定,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侧、且沿所述固定端至卷曲端依次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沙袋的固定部,每个固定部均为两端开口的环状结构,所述沙袋可拆卸式插入任一固定部内、且由固定部固定、并可在使用过程中抽离所述固定部。
6.进一步,所述沙袋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固定部的两端外。
7.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为四个,所述沙袋为对应的四个,每个固定部内可对应插入一个沙袋。
8.进一步,所述沙袋为长条状结构、且具有一定的重量。
9.进一步,所述固定部呈列状排布。
10.进一步,所述底板的背侧、且沿底板长度方向设有魔术贴刺面或毛面,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且沿负重沙包长度方向设有与底板背侧配合的魔术贴毛面或刺面,所述负重沙包的连接部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固定在底板的背侧。
11.进一步,所述底板固定端的两侧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形成两个延伸部,在两个延伸部上固定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
12.进一步,所述卷曲端上设有绑带,在绑带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所述延伸部上设有用于固定绑带的连接扣,所述绑带穿过连接扣、并通过魔术贴固定。
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便于调节负重大小的康复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底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底板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负重沙包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底板1、固定端11、卷曲端12、手指套13、绑带14、连接扣15、负重沙袋2、连接部21、固定部211、沙袋22。
具体实施方式
21.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4.参见图1~图5,本技术一种便于调节负重大小的康复手套,包括底板1,该底板1一端为用于与患者手腕固定的固定端11,另一端为用于使患者手指弯曲的卷曲端12,在卷曲端12上设有供手指穿过的手指套13;还包括负重沙包,该负重沙包包括连接部21和沙袋22,该连接部21的一侧与所述底板1的背侧可拆卸固定,所述连接部21的另一侧、且沿所述固定端11至卷曲端12依次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沙袋22的固定部211,每个固定部211均为两端开口的环状结构,所述沙袋22可拆卸式插入任一固定部211内、且由固定部211固定、并可在使用过程中抽离所述固定部211。
25.本技术通过设置负重沙包,该负重沙包包括连接部21和沙袋22,连接部21的一侧与底板1的背侧可拆卸固定,可方便的将负重沙包固定在底板1上;在连接部21的另一侧、且沿固定端11至卷曲端12依次设置多个固定部211,固定部211为两端开口的环状结构,沙袋22可拆卸式插入任一固定部211内,并通过固定部211固定,使患者可以进行负重康复训练,解决了现有康复手套无法进行负重训练的弊端;沙袋22通过抽插的方式固定或抽离固定部211,可在训练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训练情况及时的进行重量调节,调节更加方便。
26.具体的,底板1固定端11的两侧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形成两个延伸部,在两个延伸部上固定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在卷曲端12上设有绑带14,在绑带14上设有相互配
合的魔术贴,延伸部上设有用于固定绑带14的连接扣15,绑带14穿过连接扣15、并通过魔术贴固定。
27.使用时,将底板1覆盖在患者手背上,将患者的除大拇指之外的四个手指分别穿过设置在卷曲端12的手指套13内,底板1的两个延伸部绕过患者的手腕并通过魔术贴固定,将绑带14网手腕方向拉动,使患者手指弯曲呈c形,绑带14的端部穿过设置在延伸部上的连接扣15后,通过设置在绑带14上的魔术贴固定,使得患者的手部保持在弯曲状态;需要负重训练时,将负重沙包固定在底板1背侧即可。
28.一般来说,固定部211可设置为四个,沙袋22为对应的四个,每个固定部211内可对应插入一个沙袋22。沙袋22为长条状结构、且具有一定的重量。四个固定部211由固定端11至卷曲端12方向呈列状排布。
29.当需要进行负重训练时,可预估训练的重量,可将1~4个沙袋22插入固定部211内,再将插有沙袋22的连接部21固定在底板1上即可。如在一种实施例中,将四个沙袋22分别插入四个固定部211内,在训练过程中,再根据患者训练情况抽离部分沙袋22,直至患者能够适应为止。
30.沙袋22的两端均伸出固定部211的两端外,一方面使得手套在使用时位于手的两侧负载更加平衡,另一方面便于在训练过程中根据患者训练情况减轻负重。
31.为了便于负重沙包与底板1固定,在底板1的背侧、且沿底板1长度方向设有魔术贴刺面或毛面,连接部21的一侧、且沿负重沙包长度方向设有与底板1背侧配合的魔术贴毛面或刺面,负重沙包的连接部21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固定在底板1的背侧。装拆均十分简单、方便。
3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3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