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6870发布日期:2022-04-14 20:1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体下肢因外部受力创伤造成的骨折、骨裂等创伤疾病属于骨科中的常见病症,骨骼作为支撑人体的支架是保证行动能力的基础,在人们进行正常生活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骨骼一旦出现损伤将会直接限制人们的正常活动,康复训练是骨科伤患进行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手段。
3.目前通常采用下肢锻炼辅助装置进行康复护理训练治疗,同时伤患下肢锻炼的强度会随其身体的恢复不断加强,但现有的下肢锻炼装置无法根据伤患的受伤程度来调整下肢锻炼装置的强度,这样就会导致轻伤患因锻炼部分过轻无法达到下肢锻炼的效果,而重伤患则会因为无法承受轻患者的锻炼强度造成二次伤害,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用于解决无法根据伤患受伤程度调节下肢锻炼的强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上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手扶箱,所述手扶箱内部储存有不同重量的圆环形砝码,两个手扶箱相靠近一侧均铰接有箱盖,两个所述手扶箱前侧均铰接有锻炼机构;
7.所述锻炼机构包括与手扶箱前侧铰接的l型踏柱,所述l型踏柱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末端向座椅中心延伸的l型连柱,所述l型连柱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l型踏柱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末端向座椅中心延伸的l型固定柱,所述转轴与l型固定柱之间设有与转轴固定连接的砝码柱,所述砝码柱上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砝码柱侧面开设有与滑动槽连通的通槽,所述砝码柱设有位于通槽下侧的螺纹段,所述圆环形砝码螺纹装配在砝码柱外侧,所述滑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下端与滑动槽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动柱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通槽滑动连接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铰接有贯穿通槽的拨块,所述l型固定柱开设有与滑动柱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铰接座与砝码柱之间设有保护机构。
8.当需要增加或减少l型踏柱的重量时,用手带动拨块向下运动,拨块运动会压缩弹簧,并且带动铰接座和滑动柱运动,进而使滑动柱退出固定槽,当滑动柱完全退出固定槽后,将砝码柱绕转轴转动,当砝码柱远离l型固定柱时将拨块转动,进而使拨块与滑动柱平行,当拨块与滑动柱平行后松手,此时弹簧的回弹力会带动滑动柱顺着滑动槽开口方向运动,进而带动铰接座和拨块运动,直至拨块的上端与通槽靠近滑动柱的一侧抵接时停止运动,拨块收进通槽内部后打开箱盖拿出适合患者锻炼强度的圆环形砝码,然后将圆环形砝
码对准砝码柱插入转动圆环形砝码,使圆环形砝码转至砝码柱底部,最后再将砝码柱转动到与固定槽对齐的位置,然后拨动拨块向通槽开口处转动,当拨块上端离开通槽后,弹簧的回弹力会带动滑动柱、铰接座和拨块一起向固定槽方向运动,当拨块靠近滑动柱的一侧与通槽抵接时停止运动同时滑动柱插入到固定槽内部,此时将脚放置在l型踏柱的横杆上开始下肢锻炼,这样的结构能够根据患者的受伤程度或者恢复程度选择不同的锻炼强度,进而使患者的锻炼和护理效果更合理。
9.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与铰接座固定连接的挡板,所述通槽远离滑动柱一侧开设有与挡板相匹配的挡板槽,这样的结构在铰接座在通槽内部滑动的时候避免弹簧暴露在外面,进而使的灰尘和细小的杂质进入到滑动槽影响弹簧的伸缩。
10.所述转轴套设有与砝码柱相匹配的海绵套,这样的结构能够使下肢与转轴柔性接触,避免下肢运动时与转轴发生碰撞。
11.所述l型踏柱与地面平行一端的横柱设有魔术贴绑带,这样的结构能够将脚固定在l型踏柱的横柱上端,进而避免脚随意移动。
12.所述箱盖相互背对一侧固定连接有箱沿,这样的结构能够方便使用者打开箱门。
13.所述手扶箱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手扶箱内部分隔为砝码室和收纳室,这样的结构能够方便使用者储存圆环形砝码,并且能够收纳使用者的随身物品,避免在锻炼时随身物品丢失。
14.所述座椅椅腿的位置与两个l型踏柱相匹配且其形状为等腰梯形,椅腿的上端与座椅的座板抵接,椅腿的下端与地面平行,等腰梯形的两腰为座椅的支撑腿,这样的形状能够使座椅具有稳定性,同时在初始状态时,两个支撑腿能够对自然落下的l型踏柱起到支撑作用。
15.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帮助骨科患者坐着进行恢复下肢运动功能的锻炼,这样能够方便患者做锻炼;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患者的受伤程度或者恢复程度选择不同的锻炼强度,进而使患者的锻炼和护理效果更合理。
附图说明
16.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20.图4为图3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砝码柱的结构示意图。
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24.座椅1、手扶箱11、圆环形砝码111、箱盖12、l型踏柱13、l型连柱14、转轴15、l型固定柱16、砝码柱17、螺纹段171、滑动槽18、通槽19、滑动柱2、弹簧21、铰接座22、拨块23、固定槽24、挡板25、挡板槽26、海绵套27、魔术贴绑带28、箱沿29、分隔板3、砝码室31、收纳室32。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6.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包括座椅1,座椅1上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手扶箱11,手扶箱11内部储存有不同重量的圆环形砝码111,两个手扶箱11相靠近一侧均铰接有箱盖12,两个手扶箱11前侧均铰接有锻炼机构;
27.锻炼机构包括与手扶箱11前侧铰接的l型踏柱13,l型踏柱13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末端向座椅1中心延伸的l型连柱14,l型连柱14转动连接有转轴15,l型踏柱1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末端向座椅1中心延伸的l型固定柱16,转轴15与l型固定柱16之间设有与转轴15固定连接的砝码柱17,砝码柱17上端开设有滑动槽18,砝码柱17侧面开设有与滑动槽18连通的通槽19,砝码柱17设有位于通槽19下侧的螺纹段171,圆环形砝码111螺纹装配在砝码柱17外侧,滑动槽18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2,滑动柱2下端与滑动槽18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1,滑动柱2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通槽19滑动连接的铰接座22,铰接座22铰接有贯穿通槽19的拨块23,l型固定柱16开设有与滑动柱2相匹配的固定槽24,铰接座22与砝码柱17之间设有保护机构。
28.使用时,患者坐在座椅1上,然后将脚放置在l型踏柱13的横杆上同时下肢与转轴15下侧抵接,脚向上抬起时就会带动l型踏柱13向上运动,由于l型踏柱13与手扶箱11铰接,所以脚带动l型踏柱13做圆弧运动,直至脚、膝盖和大腿呈直线时停止向上运动,然后脚又带动l型踏柱13向下运动,进而使l型踏柱13向下做圆弧运动,下肢不断抬起和落下就能对下肢的肌肉起到锻炼的作用;初始状态下,l型踏柱13自然落下,拨块23与铰接座22垂直,同时弹簧21呈自然伸长的状态,此时铰接座22与通槽19靠近滑动柱2的一侧抵接,同时滑动柱2固定在固定槽24内部,这样就能够固定砝码柱17,进而避免转轴15转动;
29.当需要增加或减少l型踏柱13的重量时,用手带动拨块23向转轴15方向运动,拨块23运动会压缩弹簧21,进而带动铰接座22和滑动柱2向转轴15方向运动,滑动柱2向转轴15方向运动时就会使滑动柱2退出固定槽24,当滑动柱2完全退出固定槽24后,将砝码柱17绕转轴15转动,当砝码柱17远离l型固定柱16时将拨块23向l型固定柱16方向转动,进而使拨块23与滑动柱2平行,当拨块23与滑动柱2平行后松手,此时弹簧21的回弹力会带动滑动柱2顺着滑动槽18开口方向运动,进而带动铰接座22和拨块23运动,直至拨块23的上端与通槽19靠近滑动柱2的一侧抵接时停止运动,此时滑动柱2的上端与砝码柱17的上端齐平并且拨块23收进通槽19内部,这样就能够增加或减少圆环形砝码111,增加时打开箱盖12拿出适合患者锻炼强度的圆环形砝码111,然后将圆环形砝码111对准砝码柱17插入,然后经过通槽19后顺着螺纹段171转动,使圆环形砝码111转至砝码柱17底部,增加或者减少完圆环形砝码111后,将砝码柱17转动到与固定槽24对齐的位置,然后拨动拨块23向通槽19开口处转动,当拨块23上端离开通槽19后,弹簧21的回弹力会带动滑动柱2、铰接座22和拨块23一起向固定槽24方向运动,拨块23在向固定槽24运动的同时与通槽19靠近固定槽24一侧相配合带动拨块23转动至与铰接座22垂直,当拨块23靠近滑动柱2的一侧壁与通槽19抵接时停止运动,此时再重新将脚放置在l型踏柱13的横杆上开始下肢锻炼,这样的结构能够根据患者的受伤程度或者恢复程度选择不同的锻炼强度,进而使患者的锻炼和护理效果更合理。
30.保护机构包括与铰接座22固定连接的挡板25,通槽19远离滑动柱2一侧开设有与
挡板25相匹配的挡板槽26,这样的结构在铰接座22在通槽19内部滑动的时候避免弹簧21暴露在外面,进而使的灰尘和细小的杂质进入到滑动槽18影响弹簧21的伸缩。
31.转轴15套设有与砝码柱17相匹配的海绵套27,这样的结构能够使下肢与转轴15柔性接触,避免下肢运动时与转轴15发生碰撞。
32.l型踏柱13与地面平行一端的横柱设有魔术贴绑带28,这样的结构能够将脚固定在l型踏柱13的横柱上端,进而避免脚随意移动。
33.箱盖12相互背对一侧固定连接有箱沿29,这样的结构能够方便使用者打开箱门12。
34.手扶箱11内部设有分隔板3,分隔板3将手扶箱11内部分隔为砝码室31和收纳室32,这样的结构能够方便使用者储存圆环形砝码111,并且能够收纳使用者的随身物品,避免在锻炼时随身物品丢失。
35.座椅1椅腿的位置与两个l型踏柱13相匹配且其形状为等腰梯形,椅腿的上端与座椅1的座板抵接,椅腿的下端与地面平行,等腰梯形的两腰为座椅的支撑腿,这样的形状能够使座椅1具有稳定性,同时在初始状态时,两个支撑腿能够对自然落下的l型踏柱13起到支撑作用。
36.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