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王棋和象棋功能的棋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7974发布日期:2022-08-02 23:5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王棋和象棋功能的棋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棋具,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王棋和象棋功能的棋具。


背景技术:

2.现在象棋只包括“单面有兵种的棋子”或“双面同色同字的棋子”及棋盘,无法适用于“王棋”的对弈。且“王棋”的对弈,非上述设计的棋子样式不可。王棋目前在全国已开展起来,已得到了各地多数棋手的认可也深入研究。要下王棋,首先得会下象棋,是对国粹象棋的继承,弘扬,创新;足进象棋多元化发展,是倡导与符合“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政策的。王棋的棋道理论:也深度融入了如《兵法》《阴阳学说》《道家文化》等等的传统文化中,也具有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宣传的作用。
3.然而目前的王棋通常直接采用象棋来代替,使用时需要不断更换棋子,操作较为麻烦。
4.因此,亟待一种使用方便的棋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王棋和象棋功能的棋具。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王棋和象棋功能的棋具包括棋子和棋盘;
7.每颗棋子正反面均设有对应不同对象的标记,且该标记至少包括颜色或形状;
8.棋盘基于象棋棋盘,将象棋棋盘的“炮”、“兵”及“卒”的起始位置以及用象棋上所称“九宫”位置用第一图形标记。
9.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不需要像原先用象棋一样还需要不断更换棋子,只需要将棋子翻面即可,而且在象棋基础上进行改造,改造成本低,可显著减少生产成本;
10.2、同时且王棋作为象棋的延展,要下王棋,首先要学会中国象棋,如此,能够促进象棋文化发展。
11.进一步地,标记还包括文字或图形。
12.进一步地,每颗棋子的正反两面的标记表示不同阵营的同种兵种。
13.进一步地,每颗棋子的正反两面的文字同兵种但不同色或文字同色同兵种底色不同。
14.进一步地,每颗棋子为ab正反面,且ab面互为下棋双方相同兵种。
15.进一步地,第一图形标记为空心圆形或空心多边形。
16.进一步地,第一图形标记为ab面文字同兵种,但文字色不同,底色相同。
17.进一步地,第一图形标记为ab面文字同兵种,文字色相同,但底色不同。
18.进一步地,第一图形标记为ab面文字同兵种,文字色不同,底色也不同。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的棋盘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的棋子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的棋子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22.图4是本发明的棋子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披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5.实施例1,
26.如图1-4所示,本具有王棋和象棋功能的棋具包括棋子和棋盘,其中棋子与目前的象棋棋子的造型基本一致,区别在于本技术的每颗棋子正反面均设有对应不同对象的标记,且该标记至少包括颜色或形状或文字或图形,每颗棋子的正反两面的标记表示不同阵营的同种兵种,如每颗棋子的正反两面的文字同兵种但不同色或文字同色同兵种底色不同,可参见图2和图3,图2中第一排棋子字的颜色与第二排棋子字的颜色不同,图3中第一排棋子字的底色与第二排棋子字的底色不同。
27.优选地,每颗棋子的正反两面的标记表示不同阵营的同种兵种。
28.具体地,如图1所示,棋盘基于象棋棋盘,将象棋棋盘的“炮”、“兵”及“卒”的起始位置以及用象棋上所称“九宫”位置用第一图形标记。其中,每颗棋子为ab正反面,且ab面互为下棋双方相同兵种,第一图形标记为空心圆形或空心多边形,或者第一图形标记为ab面文字同兵种,但文字色不同,底色相同,或者第一图形标记为ab面文字同兵种,文字色相同,但底色不同,或者第一图形标记为ab面文字同兵种,文字色不同,底色也不同。
29.实施例2,
30.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展示本发明王棋的具体内容:
31.王棋是一种双面的象棋,双面同兵种,但不同色。即;每颗棋子集“正反面互为阴阳对立为一体”,本原属象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能下“象棋”,也能下“王棋”的一种棋子。本实施例的棋盘包7个王棋棋和一王棋棋盘,以下每颗双面棋子用a面与b面表示。其中,棋子a面与b面均有字(字体、形状、大小、颜色以及底色背景不限),棋子的材质、大小、形状不限。
32.具体为:
33.棋子一:王棋棋子的a面为象棋棋子中的“红车”,b面为象棋棋子中的“黑车”。
34.棋子二:王棋棋子的a面为象棋棋子中的“红马”,b面为象棋棋子中的“黑马”。
35.棋子三:王棋棋子的a面为象棋棋子中的“红相”,b面为象棋棋子中的“黑象”。
36.棋子四:王棋棋子的a面为象棋棋子中的“红仕”,b面为象棋棋子中的“黑士”。
37.棋子五:王棋棋子的a面为象棋棋子中的“红炮”,b面为象棋棋子中的“黑炮”。
38.棋子六:王棋棋子的a面为象棋棋子中的“红兵”,b面为象棋棋子中的“黑卒”。
39.棋子七:王棋棋子的a面为象棋棋子中的“红帅”,b面为象棋棋子中的“黑将”。
40.或以上棋子的背景底色对立不同色,但字同色。
41.以上棋子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42.一:棋子双面同兵种(或说a面b面互为下棋双方的对应兵种);
43.二:棋子双面文字不同色或双面不同底色;
44.三:本发明具有可分别作为“象棋”和“王棋”来对弈的优点;
45.四:王棋在生产技术、生产流程、生产工序等上面,相对要比传统象棋棋子生产仅需要适当更改;如:双面上不同的色、双面同字或不同字的生产技术。双面同字:红车对黑车,红马对黑马,红炮对黑炮;双面不同字:红相对黑象,红仕对黑士,红兵对黑卒,红帅对黑将。
46.本实施例的棋盘:将原象棋盘“九宫位置”现用“空心圆点”标明,炮/兵/卒,起始位置(营地)用方形空心点标明。主要目的是能更好识别九宫的位置,以及“士/仕、将/帅”的当前位置。也能得到别样的棋盘美感。
47.在本实施例中,王棋的规则为:
48.1、棋子设计为双面棋,每颗棋子正背面对应双方相同兵种,棋子集正反阴阳对立为一体(如:“红车”背面为“黑车”,“兵”背面为“卒”......)
49.2、王棋基本行棋移动规则与原中国象棋一致,带有揭棋的走法。
50.【车】同原象棋走法
51.【炮】同原象棋走法
52.【将/帅】同原象棋走法(“将/帅”王棋可用“王”代替区别于象棋,可不用)
53.【马】同原象棋基本走法(区别:自己方兵种不蹩自己马腿,但互蹩对方)
54.【相/象】同原象棋基本走法(区别:自己方兵种不填自己相/象眼,但互填对方,全盘行走)
55.【仕/士】行“口”字对角线,全盘行走(类揭棋走法,区别:九宫内按原米字斜线行走,禁跨斜线行走)
56.【兵/卒】原象棋基本走法(区别:出“兵/卒林线”至“巡河线”便可左右行走,“巡河兵”对应象棋的“过河兵”走法)
57.3、吃子规则:不以

杀伐

为主,以谋略之

策反

为吃子基础手段(简单说,吃子与被吃子互换位置,并把吃过来的棋子,背面翻朝上成为自己方的棋子。(说明此条为王棋,默认玩法,棋子永不移出棋盘,即“不杀”理论)
58.4、循环违例规则:(杜绝一切先引起重复局面的着法,一切“判先”变)除“将军”“吃子”外,每着皆为“运子走闲”。禁长将(首)、长吃(次)、长闲、一将一闲、一将一吃等一切“长着违例”走法。
59.胜利条件:擒住对方王(杀王)(同象棋)。
60.王棋残棋的两种形式为:
61.死局:即看似解不了的棋,经再三分析,使死局反胜或回到中局。
62.残局:王棋残局是死局的延伸,为了简明分析死局便把与本局一些无关要用到的闲棋暂时移出棋盘,保留关键棋子在棋盘上,即为王棋残局。
63.王棋的理论依据简述:主要《孙子兵法》与《阴阳学说》等来自传统文休理论:
64.1.不战而屈人之兵,先谋而后动。
65.兵法言:“上兵伐谋”、“兵者,诡道也”。即:兵家,纵横家上层的“用兵之道”及“谋策”思想。
66.使敌人“臣服”、使其军队内部倒戈、整合他国之才与资源谋为已国所用;以纵横之术、同化、兼并之法、借力、收编等等表现形式,推演着另一种“兵不血刃”战争方式。
67.2.也是一种以阴阳转化、相生互克.、等理念来博弈的下棋方式。
68.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故本发明未对其进行详述。
69.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70.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专业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71.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做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