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不同用户心率和RPE反馈的动作调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27412发布日期:2022-06-15 15:3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不同用户心率和RPE反馈的动作调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不同用户心率和rpe反馈的动作调整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信息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不同用户心率和rpe反馈的动作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健身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的重要需求。对于亚健康及慢性疾病人群来说,运动就显得更加重要。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科学有效的运动可以有效的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心肺耐力;对于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疾病状态也有显著的改善,在帮助控糖降压降脂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于三高早期的患者,合理科学的运动已经为国内外专家共识所推荐。然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运动都没有达到有效运动的区间,或者又运动过头,这不仅使得运动的效果大打折扣,还容易造成运动伤害,比如关节磨损等。
3.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穿戴设备以及移动网络的普及,为科学合理的运动健康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用户运动过程的一些数据,但是其仅是记录数据的作用,均缺乏科学合理的运动反馈作用,并不能作为运动健康管理之用,亟需改进。
4.在运动生理学领域,合理的有氧运动被认为是运动健身获得理想效果的重要指标,而有氧运动的严格界定需要通过血液生化检测的指标,如血乳酸的水平来判断,不适用于实践运动中的常规判断。不过研究学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可以通过了解运动中的心率来简单判定运动者是否处于有氧运动阶段,即是有氧运动状态的心率(有氧运动心率)存在一个特定的范围,运动者在运动中使心率维持在这个特定范围内,并持续一定时间,可获得锻炼的理想效果,若心率过慢,则健身效果差,若心率过快,则会对健康产生威胁。并且,由于每个人的健康状态和体质不同,其有氧运动心率的范围也会存在差异。
5.rpe(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自感劳累分级,也称运动自觉量表)是瑞典著名的生理心理学家加纳
·
博格(gunnar borg)于1970年代创立的理论,主要针对的是成年人,把运动强度分成1~10个不同等级。“1”是不做任何努力,“10”是极度努力,一般使用的范围是从“3”开始。在运动中,运动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打分,即从运动者的主观上来反馈运动强度。
6.因此,如何针对不同用户在运动中心率以及运动后rpe评分过高或过低情况,智能调整下一次运动的处方动作,以便于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达到有效运动,是贴近实际需求的,并且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不同用户心率和rpe反馈的动作调整系统,基于不同用户在运动中的客观心率反馈以及运动后的主观rpe反馈来调整患者下一次运动的动作,以便于达到运动处方的动作推送更精确合理,通过个性化调整动作使患者的运动更安
全和有效。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基于不同用户心率和rpe反馈的动作调整系统,所述调整系统包括:用户客户端、心率检测设备、服务器以及医生客户端;所述用户客户端包括rpe数据采集模块、rpe自评模块、用户端视频动作显示模块以及用户端数据存储模块;所述rpe数据采集模块、所述rpe自评模块、所述用户端视频动作显示模块以及所述用户端数据存储模块依次连接;所述心率检测设备包括运动数据采集模块,并佩戴在用户身上;所述运动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rpe自评模块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核心处理器以及视频动作库;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运动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所述核心处理器连接,所述核心处理器与所述视频动作库连接;所述医生客户端包括医生端视频动作显示模块、视频动作发送模块以及医生端数据存储模块;所述医生端视频动作显示模块与所述运动数据采集模块和所述视频动作发送模块连接,所述视频动作发送模块与所述医生端数据存储模块连接。
9.可选的,所述rpe自评模块用于评估用户运动后完成运动的难易程度;所述rpe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rpe评分信息;所述用户端视频动作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用户的运动动作;所述用户端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运动动作。
10.可选的,所述运动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在运动中的心率信息;所述心率信息包括运动未达到目标心率下限的心率、达到目标心率区间的心率以及超过目标心率上限的心率。
11.可选的,所述数据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的运动中心率信息、rpe评分信息输入到所述核心处理器;所述核心处理器用于根据用户的运动中的心率信息以及rpe评分信息,从所述视频动作库中选择适合用户的运动动作,并替换原有运动处方中不适用用户的动作,生成新的运动处方动作,并发送至所述医生客户端。
12.可选的,所述医生端视频动作显示模块用于将视频动作在所述医生客户端进行显示;所述视频动作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视频动作从所述医生客户端发送至所述用户客户端。
13.可选的,所述核心处理器具体包括:心率信息处理子模块、时长记录子模块、靶心率过高处理子模块、靶心率过低处理子模块、rpe评分过高处理子模块、rpe评分过低处理子模块以及心率与rpe反馈协同处理子模块;所述心率信息处理子模块用于处理用户在运动中的心率变化所处的不同运动阶段;所述心率变化包括未达目标心率、达到目标心率以及超过目标心率;所述运动阶段包括热身运动阶段、全身运动阶段、整理运动阶段以及拉伸运动阶段;所述时长记录子模块与所述心率信息处理子模块连接,所述时长记录子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用户在运动中的心率变化所处的不同运动阶段的时长;所述时长包括热身运动阶段中,未达目标心率、达到目标心率以及超过目标心率的时长,还包括全身运动阶段中未达
目标心率、达到目标心率以及超过目标心率的时长,还包括整理运动阶段中未达目标心率、达到目标心率、超过目标心率的时长,还包括拉伸运动阶段中未达目标心率、达到目标心率以及超过目标心率的时长;所述靶心率过高处理子模块与所述所述心率信息处理子模块连接,所述靶心率过高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运动中靶心率超过目标心率区间的上限时调整所述用户的运动处方视频动作;所述靶心率过低处理子模块与所述所述心率信息处理子模块连接,所述靶心率过低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运动中靶心率低于目标心率区间的下限时调整所述用户的运动处方视频动作;所述rpe评分过高处理子模块与所述rpe自评模块连接,所述rpe评分过高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用户情况设定rpe评分标准值范围(x,y),当所述用户完成一次运动后,rpe评分>y,降低患者目标心率区间x bpm;所述不同用户情况包括用户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所述健康状况包括疾病诊断、患病时长;rpe评分过低处理子模块与所述rpe自评模块连接,所述rpe评分过低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用户情况设定rpe评分标准值范围(x,y),当所述用户完成一次运动后,rpe评分<x,提高患者目标心率区间x bpm;所述不同用户情况包括用户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所述健康状况包括疾病诊断、患病时长;心率与rpe反馈协同处理子模块与所述rpe评分过低处理子模块和所述rpe评分过高处理子模块连接,所述心率与rpe反馈协同处理子模块用于处理所述不同用户在运动中,心率与rpe反馈同时或非同时出现异常时对运动处方视频动作进行调整;所述同时或非同时出现异常包括靶心率过高匹配rpe<x,x≤rpe≤y,rpe>y中的任意一项、靶心率在目标心率区间内匹配rpe<x,x≤rpe≤y,rpe>y中的任意一项、靶心率过低匹配rpe<x,x≤rpe≤y,rpe>y中的任意一项;用户按照视频动作完成一次运动后,当靶心率出现过高或过低异常时,所述心率与rpe反馈协同处理子模块按照靶心率出现过高或过低情况处理;所述处理包括将处理任务转接到靶心率过高处理子模块或靶心率过低处理子模块处理,此时对rpe的异常反馈不进行处理;所述rpe的异常反馈包括rpe<x或rpe>y;当靶心率在目标心率区间内,rpe评分出现rpe<x或rpe>y,此时心率与rpe反馈协同处理子模块将处理任务转接到rpe评分过低处理子模块或rpe评分过高处理子模块进行处理;当靶心率在目标心率区间内rpe评分出现x≤rpe≤y视为用户运动理想,不进行动作调整。
14.可选的,所述用户靶心率高于目标心率区间的上限包括用户按照视频动作完成一次运动后,统计运动全阶段中超过靶心率上限的时长及全身运动总时长,计算运动全阶段中超过靶心率上限的时长除以全身运动总时长,如果结果大于x%,系统判定为用户在运动过程中存在靶心率高于目标心率区间的上限,x的取值范围为大数据统计分析后确定,根据患者健康情况调整x的取值;所述调整所述用户的运动处方视频动作包括将推荐的高强度动作调整为中低强度动作;所述高强度动作包括运动中使心率超过目标心率上限的动作;所述中低强度动作包括运动中使心率在目标心率区间内的动作。
15.可选的,所述用户靶心率低于目标心率区间的下限包括用户按照视频动作完成一次运动后,统计全身运动中低于靶心率下限的时长及全身运动总时长,计算全身运动中低于靶心率下限的时长除以全身运动总时长,如果结果大于y%,系统判定为用户在运动过程
中存在靶心率低于目标心率区间的下限,y的取值范围为大数据统计分析后确定,根据患者健康情况调整y的取值;所述调整所述用户的运动处方视频动作包括将推荐的低强度动作调整为中高强度动作;所述低强度动作包括运动中使心率未达到目标心率下限的动作;所述中高强度动作包括运动中使心率在目标心率区间内的动作。
1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不同用户心率和rpe反馈的动作调整系统,包括:用户客户端、心率检测设备、服务器以及医生客户端;所述用户客户端包括rpe自评模块、rpe数据采集模块、用户端视频动作显示模块以及用户端数据存储模块;所述心率检测设备佩戴在用户身上;所述心率检测设备包括运动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核心处理器以及视频动作库;所述医生客户端包括视频动作显示模块、视频动作发送模块以及医生端数据存储模块;本发明客户端既是运动康复执行平台,也是数据采集工具,服务器既作为数据处理的平台,也是存储数据的数据库。不同用户在按照运动处方视频动作完成一次运动后,本发明可通过不同用户在运动中的心率过高或过低情况以及运动后所述用户的主观rpe评分对用户的运动处方进行个性化调整;所述个性化调整包括调整所述用户运动处方中的目标心率区间以及视频动作,以便于使推送给用户的运动处方中的目标心率和视频动作更精准、更适用于该用户,使得不同用户获得更适用于自己的个性化目标心率区间以及视频动作,让所述用户的运动更加安全、有效。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不同用户心率和rpe反馈的动作调整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靶心率过高处理子模块以及靶心率过低处理子模块处理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心率与pre反馈协同处理子模块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不同用户心率和rpe反馈的动作调整系统,基于不同用户在运动中的客观心率反馈以及运动后的主观rpe反馈来调整患者下一次运动的动作,以便于达到运动处方的动作推送更精确合理,通过个性化调整动作使患者的运动更安全和有效。
21.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的上述系统包括:用户客户端、心率检测设备、服务器以及医生客户端。
23.其中,所述用户客户端包括rpe数据采集模块、rpe自评模块、用户端视频动作显示模块以及用户端数据存储模块;所述rpe数据采集模块、所述rpe自评模块、所述用户端视频动作显示模块以及所述用户端数据存储模块依次连接。
24.具体的,所述rpe自评模块用于评估用户运动后完成运动的难易程度;这里难易程度包括:用户完成某一个动作的难度;所述rpe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rpe评分信息;所述用户端视频动作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用户的运动动作;所述用户端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运动动作。
25.所述心率检测设备包括运动数据采集模块,并佩戴在用户身上;所述运动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rpe自评模块连接;所述运动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在运动中的心率信息;所述心率信息包括运动未达到目标心率下限的心率、达到目标心率区间的心率以及超过目标心率上限的心率;所述运动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心率带、手表、手环,并在医生确认下发送的运动测试视频动作指导下完成运动测评。
26.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核心处理器以及视频动作库;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运动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所述核心处理器连接,所述核心处理器与所述视频动作库连接;所述数据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的运动中心率信息、rpe评分信息输入到所述核心处理器;所述核心处理器用于根据用户的运动中的心率信息以及rpe评分信息,从所述视频动作库中选择适合用户的运动动作,并替换原有运动处方中不适用用户的动作,生成新的运动处方动作,并发送至所述医生客户端。
27.具体而言,所述核心处理器包括:心率信息处理子模块、时长记录子模块、靶心率过高处理子模块、靶心率过低处理子模块、rpe评分过高处理子模块、rpe评分过低处理子模块以及心率与rpe反馈协同处理子模块;所述心率信息处理子模块用于处理用户在运动中的心率变化所处的不同运动阶段;所述心率变化包括未达目标心率、达到目标心率以及超过目标心率;所述运动阶段包括热身运动阶段、全身运动阶段、整理运动阶段以及拉伸运动阶段;所述时长记录子模块与所述心率信息处理子模块连接,所述时长记录子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用户在运动中的心率变化所处的不同运动阶段的时长;所述时长包括热身运动阶段中,未达目标心率、达到目标心率以及超过目标心率的时长,还包括全身运动阶段中未达目标心率、达到目标心率以及超过目标心率的时长,还包括整理运动阶段中未达目标心率、达到目标心率、超过目标心率的时长,还包括拉伸运动阶段中未达目标心率、达到目标心率以及超过目标心率的时长;如图2所示,所述靶心率过高处理子模块与所述所述心率信息处理子模块连接,所述靶心率过高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运动中靶心率过高时调整所述用户的运动处方
视频动作;所述用户靶心率过高包括用户按照视频动作完成一次运动后,统计运动全阶段中超过靶心率上限的时长及全身运动总时长,计算运动全阶段中超过靶心率上限的时长除以全身运动总时长,如果结果大于x%,系统判定为用户在运动过程中存在靶心率过高,x的取值范围为大数据统计分析后确定,根据患者健康情况调整x的取值;所述调整所述用户的运动处方视频动作包括将推荐的高强度动作调整为中低强度动作;所述高强度动作包括运动中使心率超过目标心率上限的动作;所述中低强度动作包括运动中使心率在目标心率区间内的动作。
28.如图2所示,所述靶心率过低处理子模块与所述所述心率信息处理子模块连接,所述靶心率过低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运动中靶心率过低时调整所述用户的运动处方视频动作;所述用户靶心率过低包括用户按照视频动作完成一次运动后,统计全身运动中低于靶心率下限的时长及全身运动总时长,计算全身运动中低于靶心率下限的时长除以全身运动总时长,如果结果大于y%,系统判定为用户在运动过程中存在靶心率过低,y的取值范围为大数据统计分析后确定,根据患者健康情况调整y的取值;所述调整所述用户的运动处方视频动作包括将推荐的低强度动作调整为中高强度动作;所述低强度动作包括运动中使心率未达到目标心率下限的动作;所述中高强度动作包括运动中使心率在目标心率区间内的动作。
29.所述rpe评分过高处理子模块与所述rpe自评模块连接,所述rpe评分过高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用户情况设定rpe评分标准值范围(x,y),当所述用户完成一次运动后,rpe评分>y,降低患者目标心率区间x bpm;所述不同用户情况包括用户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所述健康状况包括疾病诊断、患病时长等。
30.rpe评分过低处理子模块与所述rpe自评模块连接,所述rpe评分过低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用户情况设定rpe评分标准值范围(x,y),当所述用户完成一次运动后,rpe评分<x,提高患者目标心率区间x bpm;所述不同用户情况包括用户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所述健康状况包括疾病诊断、患病时长等。
31.如图3所示,心率与rpe反馈协同处理子模块与所述rpe评分过低处理子模块和所述rpe评分过高处理子模块连接,所述心率与rpe反馈协同处理子模块用于处理所述不同用户在运动中,心率与rpe反馈同时或非同时出现异常时对运动处方视频动作进行调整;所述同时或非同时出现异常包括靶心率过高匹配rpe<x,x≤rpe≤y,rpe>y中的任意一项、靶心率在目标心率区间内匹配rpe<x,x≤rpe≤y,rpe>y中的任意一项、靶心率过低匹配rpe<x,x≤rpe≤y,rpe>y中的任意一项;用户按照视频动作完成一次运动后,当靶心率出现过高或过低异常时,所述心率与rpe反馈协同处理子模块按照靶心率出现过高或过低情况处理;所述处理包括将所述处理任务转接到靶心率过高处理子模块或靶心率过低处理子模块处理,此时对rpe的异常反馈不进行处理;所述rpe的异常反馈包括rpe<x或rpe>y;当靶心率在目标心率区间内,rpe评分出现rpe<x或rpe>y,此时心率与rpe反馈协同处理子模块将处理任务转接到rpe评分过低处理子模块或rpe评分过高处理子模块进行处理;当靶心率在目标心率区间内rpe评分出现x≤rpe≤y视为用户运动理想,不进行动作调整。
32.所述医生客户端包括医生端视频动作显示模块、视频动作发送模块以及医生端数据存储模块;所述医生端视频动作显示模块与所述运动数据采集模块和所述视频动作发送模块连接,所述视频动作发送模块与所述医生端数据存储模块连接;
所述医生端视频动作显示模块用于将视频动作在所述医生客户端进行显示;所述视频动作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视频动作从所述医生客户端发送至所述用户客户端。
33.下面介绍用户的使用流程,具体如下:步骤1:用户下载患者端app,使用手机号码登录注册,填写健康问卷。
34.步骤2:用户佩戴心率监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心率带、手表、手环,并在医生确认下发送的运动测评视频动作指导下完成运动测评。
35.步骤3:用户完成运动测评后,根据测评结果系统智能推送适用于该用户的运动处方到医生端,医生在医生端视频动作显示模块查看并确认视频动作,医生确认以后点击发送,视频动作通过视频动作发送模块发送到患者端。
36.步骤4:用户刷新患者端,接收医生下发的运动处方,视频动作在患者端视频动作显示模块展示,用户在已佩戴心率监测设备的情况下点击开始运动,即可按照视频动作进行运动。
37.步骤5:用户在按照视频动作指导的情况下完成一次运动后,运动数据采集模块可采集运动中的数据。
38.步骤6:用户在按照视频动作指导的情况下完成一次运动后,rpe数据采集模块可采集本次运动的rpe评分。
39.步骤7:运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运动中的数据,其来源于心率监测设备监测的心率,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完成单个动作的心率及处于该心率的时长、完成热身运动的心率及处于该心率的时长、完成全身运动的心率及处于该心率的时长、完成整理运动的心率及处于该心率的时长、完成拉伸运动的心率及处于该心率的时长,例如:完成单个动作的心率处于80bpm的时长为10min,完成单个动作的心率处于130 bpm的时长为5min,完成单个动作的心率处于170 bpm的时长为1min;完成热身运动的心率处于100 bpm的时长为5min;完成全身运动的心率处于105 bpm的时长为20min,完成全身运动的心率处于140 bpm的时长为30min,完成全身运动的心率处于160 bpm的时长为10min;完成整理运动的心率处于160 bpm的时长为5 min,完成整理运动的心率处于110 bpm的时长为5min,完成拉伸运动的心率处于90 bpm的时长为10min等。
40.步骤8:rpe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本次运动的rpe评分,其来源于用户通过患者端的rpe自评模块进行自评,rpe评分为1~10分,“1”是不做任何努力,“10”是极度努力,例如:用户完成一次运动后rpe自评为5分,代表适当。
41.步骤9:运动数据采集模块和rpe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输入模块传入核心处理器。
42.步骤10:核心处理器通过以下逻辑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101:将收集到的运动中各阶段所处不同心率的时长进行统计。
43.步骤102:统计运动全阶段中超过靶心率上限的时长及全身运动总时长,计算运动全阶段中超过靶心率上限的时长除以全身运动总时长,如果结果大于x%,系统判定为用户在运动过程中存在靶心率过高,x的取值范围为大数据统计分析后确定,根据患者健康情况调整x的取值,x为11%、12%...等2位小数,例如:用户20岁,男性,亚健康状态,平时热爱运动,无其他不良健康状况,其判定靶心率过高为20%,靶心率区间为(120,160),运动中心率
超过160 bpm视为超过靶心率上限,运动结束后,统计运动全阶段中超过160 bpm的时长为10min,全身运动总时长为30min,运动全阶段中超过靶心率上限的时长除以全身运动总时长=10/30≈33%,由于33%﹥20%,此时系统判定该用户运动中靶心率过高。
44.步骤103:统计全身运动中低于靶心率下限的时长及全身运动总时长,计算全身运动中低于靶心率下限的时长除以全身运动总时长,如果结果大于y%,系统判定为用户在运动过程中存在靶心率过低,y的取值范围为大数据统计分析后确定,根据患者健康情况调整y的取值,y为31%、32%...等2位小数,例如:用户20岁,男性,亚健康状态,平时热爱运动,无其他不良健康状况,其判定靶心率过低为30%,靶心率区间为(120,160),运动中心率低于120 bpm视为低于靶心率下限,运动结束后,统计全身运动中低于120 bpm的时长为10min,全身运动总时长为30min,全身运动中低于靶心率下限的时长除以全身运动总时长=10/30≈33%,由于33%﹥30%,此时系统判定该用户运动中靶心率过低。
45.步骤104:统计运动后rpe评分,设定rpe评分标准值范围(x,y),处于标准值范围内视为主观感觉运动适中,(x,y)取值范围为3<x,y<8且x,y为整数。
46.步骤105:如果rpe评分<x,上调靶心率区间x bpm,x取值为5<x<10,且x为整数,例如:用户20岁,男性,亚健康状态,平时热爱运动,无其他不良健康状况,靶心率区间为(120,160),运动结束后rpe取值(4,7)视为适中,其在一次运动结束后,rpe自评分为2分,由于2<4,视为rpe评分偏低,此时可上调靶心率区间5 bpm,该用户在下一次运动中靶心率区间调整为(125,165)。
47.步骤106:如果rpe评分﹥y,下调靶心率区间x bpm,x取值为5<x<10,且x为整数,例如:用户20岁,男性,亚健康状态,平时热爱运动,无其他不良健康状况,靶心率区间为(120,160),运动结束后rpe取值(4,7)视为适中,其在一次运动结束后,rpe自评分为9分,由于9﹥7,视为rpe评分偏高,此时可下调靶心率区间5 bpm,该用户在下一次运动中靶心率区间调整为(115,155)。
48.步骤107:用户按照视频动作完成一次运动后,系统将从主观和客观2个角度对用户的运动进行安全把控,系统收集的心率及心率所处时长的数据视为客观,用户在运动结束后填写rpe评分视为主观,原则为当主观和客观评估结果相矛盾时,选择客观数据进行调整,此原则在遇到心血管疾病患者并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情况下不适用。
49.步骤108:用户适用步骤步骤107所述条件,当用户执行步骤102所述逻辑,判定靶心率过高,此时将推荐的高强度动作调整为中低强度动作。
50.步骤109:用户适用步骤107所述条件,当用户执行步骤103所述逻辑,判定靶心率过低,此时将推荐的低强度动作调整为中高强度动作。
51.步骤110:当用户靶心率在医生推荐的靶心率区间内,当用户运动结束后rpe评分小于推荐rpe评分下限,执行步骤105所述逻辑。
52.步骤111:当用户靶心率在医生推荐的靶心率区间内,当用户运动结束后rpe评分大于推荐rpe评分上限,执行步骤106所述逻辑。
53.步骤112:当用户执行步骤105所述逻辑,上调靶心率区间x bpm后,用户在按照视频动作完成下一次运动后,出现步骤103所述逻辑,判定靶心率过低,此时将推荐的低强度动作调整为中高强度动作。
54.步骤113:当用户执行步骤106所述逻辑,下调靶心率区间x bpm后,用户在按照视
频动作完成下一次运动后,出现步骤102所述逻辑,判定靶心率过高,此时将推荐的高强度动作调整为中低强度动作。
55.核心处理器通过处理逻辑处理后,将按照处理结果从动作库中选定所需强度的动作,并将选定的动作推荐到医生端,医生通过医生端的视频动作显示模块查看并确认视频动作,医生确认后点击发送,视频动作通过视频动作发送模块传入患者端,同时将已发送的视频动作在医生端的数据存储模块存储。
56.患者端接收医生端下发的视频动作,点击开始运动,视频动作在患者端的视频动作显示模块显示,用户按照视频动作运动结束后,运动数据在患者端数据存储模块存储,同时通过采集模块和输入模块回传到核心处理器,以便于下一次处理所需。
57.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从主观和客观2个角度调整用户运动的动作视频,有效的提高动作视频推荐的精确性,从而帮助用户避免盲目的运动,导致运动效果不佳,或运动强度过高给身体造成伤害的现有问题,使运动更具安全性、有效性,达到科学运动的目的。
58.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59.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