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体向上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9136发布日期:2022-06-07 22:0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体向上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体向上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2.引体向上,有时候简称引体,指依靠自身力量克服自身体重向上做功的垂吊练习。主要测试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以及臂力和腰腹力量,在完成一个完整的引体向上的过程中需要众多背部骨骼肌和上肢骨骼肌的共同参与做功,是一项多关节复合动作练习,是较好的锻炼上肢的方法,是所有发展背部骨骼肌肌力和肌耐力的练习方式中参与肌肉最多、运动模式最复杂、发展背部骨骼肌的肌力和肌耐力最有效的练习方式;
3.但是有些新手,在刚开始做引体向上,是非常的吃力的,现有的引体向上辅助器材,没有助力设备,导致现有的辅助器材在新手练习的时候,不便于使用。而现有的助力设备,其辅助力无法调节,起不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引体向上助力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引体向上助力装置,包括训练架和腰带,所述训练架包括横杆,所述腰带通过两条连接绳分别连接有卷绕装置,所述连接绳包括弹性绳和刚性绳,所述横杆的两端设置有定滑轮,所述弹性绳的一端和腰带连接,所述弹性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并与刚性绳连接,所述卷绕装置包括卷绕轴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卷绕轴旋转,所述卷绕轴用于供刚性绳卷绕,所述卷绕装置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卷绕轴转动的圈数和方向,所述横杆安装有和控制装置通讯连接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用于识别人脸。
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训练前,控制装置先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卷绕轴旋转,使得卷绕轴卷绕刚性绳至最大圈数。例如最大圈数为10圈,则卷绕轴转动,使得刚性绳在卷绕轴上缠绕10圈。训练者站在地面,将腰带绑在腰部,弹性绳的一端和腰带连接,弹性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与刚性绳连接,此时,由于弹性绳和刚性绳的连接端距离卷绕装置最近,故弹性绳受到的拉力最大,弹性绳反作用于训练者的辅助力也最大,开始训练后,训练者双手握住横杆,开始引体向上,当训练者引体向上至摄像装置能够识别到人脸,完成一次引体向上,摄像装置识别到一次人脸,摄像装置发送信息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卷绕轴转动一圈,使得刚性绳释放一圈(即刚性绳由原来的缠绕10圈,变为缠绕9圈),此时,弹性绳和刚性绳的连接端离卷绕装置的距离变远,当训练者向下运动到最低端,由于弹性绳和刚性绳的连接端离卷绕装置的距离变远,故此时弹性绳受到的拉力变小,弹性绳反作用于训练者的辅助力也变小,训练者进行第二次引体向上时,需要更多的手臂力量。以此类推,训练者继续进行引体向上,随着每一次引体向上,受到的辅助力逐渐变小,需要更多的手臂力量,以10次引体向上为一组,当进行第10次引体向上时,刚性绳在卷绕轴上缠绕1圈,训练者受到
的辅助力最小,完成1组训练后,训练者可以操作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卷绕轴回转,使得刚性绳在卷绕轴上缠绕10圈,训练者开始进行下一组训练。训练者在使用本引体向上助力装置进行一组训练时,受到的引体向上的辅助力由大变小,需要的手臂力量由小变大,进行多组训练后,训练者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力可以调节,可以起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7.在上述的引体向上助力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卷绕轴之间通过减速器连接。
8.在上述的引体向上助力装置中,所述摄像装置通过连接杆和连接于横杆的上方。
9.在上述的引体向上助力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设置有用于供人操作的控制面板。
10.在上述的引体向上助力装置中,所述腰带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子面,所述腰带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母面,所述第一魔术贴子面能粘扣在第一魔术贴母面上。
11.在上述的引体向上助力装置中,所述腰带的上端设置有多个闭合的连接环,所述弹性绳的一端设置有金属扣,所述金属扣用于和连接环扣合。
12.在上述的引体向上助力装置中,所述腰带下端还设置两条限位带,两条所述限位带用于分别绑在训练者的腿部。
13.在上述的引体向上助力装置中,所述腰带和限位带的中部连接,两条所述限位带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子面,两条所述限位带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母面,所述限位带的两端通过第二魔术贴子面和第二魔术贴母面粘扣在一起。
14.在上述的引体向上助力装置中,所述训练架还包括设置于横杆两侧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力可以调节,可以起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腰带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腰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限位带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训练架;2、腰带;3、横杆;4、卷绕装置;5、连接绳;6、弹性绳;7、刚性绳;8、定滑轮;9、卷绕轴;10、驱动装置;11、控制装置;12、摄像装置;13、驱动电机;14、减速器;15、控制面板;16、第一魔术贴子面;17、第一魔术贴母面;18、连接环;19、金属扣;20、限位带;21、第二魔术贴子面;22、第二魔术贴母面;23、支撑杆;24、支撑座;2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4.如图1-6所示,一种引体向上助力装置,包括训练架1和腰带2,训练架1包括横杆3,腰带2通过两条连接绳5分别连接有卷绕装置4,连接绳5包括弹性绳6和刚性绳7,横杆3的两
端设置有定滑轮8,弹性绳6的一端和腰带2连接,弹性绳6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8并与刚性绳7连接,卷绕装置4包括卷绕轴9和驱动装置10,驱动装置10用于驱动卷绕轴9旋转,卷绕轴9用于供刚性绳7卷绕,卷绕装置4设置有控制装置11,控制装置11用于控制驱动装置10驱动卷绕轴9转动的圈数和方向,横杆3安装有和控制装置11通讯连接的摄像装置12,摄像装置12用于识别人脸。
25.进一步细说,驱动装置10包括驱动电机13和减速器14,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和卷绕轴9之间通过减速器14连接。
26.减速器14可以增大扭矩,当弹性绳6受到拉力时,刚性绳7也会受到拉力,刚性绳7受到拉力后,刚性绳7缠绕在卷绕轴9上,对卷绕轴9施加旋转力,减速器14增大扭矩,防止卷绕轴9在没有驱动电机13的驱动下自转。
27.进一步细说,摄像装置12通过连接杆25和连接于横杆3的上方。正常引体向上时,下巴需要超过横杆3,才算是一次符合标准的引体向上,故将摄像装置12通过连接杆25连接于横杆3的上方,连接杆25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训练者引体向上时,只有当下巴超过横杆3,摄像装置12才能识别到人脸。摄像装置12识别到一次人脸后,将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1,控制装置11控制驱动装置10工作,从而控制卷绕轴9转动。摄像装置12每识别到一次人脸,都会给驱动装置10发送信号。
28.进一步细说,控制装置11设置有用于供人操作的控制面板15。控制面板15用于供人操作,例如训练者可以通过操作控制面板15重置训练次数,使得驱动装置10驱动卷绕轴9卷绕刚性绳7至最大圈数。
29.进一步细说,腰带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子面16,腰带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母面17,第一魔术贴子面16能粘扣在第一魔术贴母面17上。
30.腰带2绑在训练者的腰部,通过第一魔术贴子面16和第一魔术贴母面17固定,固定结构简单,穿脱方便。第一魔术贴子面16和第一魔术贴母的面积均沿着腰带2的长度方向设置,根据训练者腰围的大小,粘扣第一魔术贴子面16和第一魔术贴母面17进行固定。
31.进一步细说,腰带2的上端设置有多个闭合的连接环18,弹性绳6的一端设置有金属扣19,金属扣19用于和连接环18扣合。
32.弹性绳6的一端设置有金属扣19,金属扣19可以为金属钩扣,金属钩扣扣在连接环18上,从而连接腰带2和弹性绳6。金属钩扣和连接环18可拆卸连接,使得腰带2和连接绳5可拆卸连接。当腰带2固定在腰部后,再连接连接绳5,方便穿戴腰带2。且连接环18设置有多个,由于训练者的腰围不同,当腰带2固定在腰部后,可以选择此时腰带2上位于训练者腰侧的两个连接环18与金属钩扣连接,使得训练者两侧均匀地受到弹性绳6辅助力。
33.进一步细说,腰带2下端还设置两条限位带20,两条限位带20用于分别绑在训练者的腿部。为了防止在进行引体向上的过程中,腰带2上滑,故设置两条限位带20绑在训练者的腿部。
34.进一步细说,腰带2和限位带20的中部连接,两条限位带20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子面21,两条限位带20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母面22,限位带20的两端通过第二魔术贴子面21和第二魔术贴母面22粘扣在一起。
35.戴上腰带2后,两条限位带20分别绕训练者的两条大腿一圈,然后通过第二魔术贴子面21和第二魔术贴母面22粘扣在一起。从而防止在引体向上的过程中,腰带2上滑。通过
第二魔术贴子面21和第二魔术贴母面22粘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36.进一步细说,训练架1还包括设置于横杆3两侧的支撑杆23,支撑杆2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24。支撑杆23设置在横杆3两侧,支撑杆23底部的支撑座24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大,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3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38.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大量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