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举肩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4193发布日期:2022-09-17 09:41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举肩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训练器材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举肩训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除了体现在日常的饮食之外,还体现在日常的锻炼中。在进行锻炼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不同的训练健身器材,对于人体不同关节的部位均有对应的健身器材,例如长时间久坐的上班族,两边的肩膀会比较酸疼,在锻炼时,可以使用对应的举肩训练器对两边的肩膀进行锻炼。其中,举肩训练器是训练上肢抬举功能的器具,具体的为,用户将双手搭在把手上,把手通过配套的组件,能够自由调节举起的重量,然后双手向上抬起和放下,从而能够对用户的双肩进行锻炼。
3.现有的举肩训练器类型有卧式的和坐式的,不用类型的训练器所起到的作用是相似的,均可对用户的双肩进行有效的锻炼。但现有举肩训练器上的两个把手之间的间距固定,由于用户的身形和身材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实际锻炼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有些用户的训练动作不标准,达不到训练的效果,因此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健身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举肩训练器,能够调节把手之间的间距,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健身需求。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多功能举肩训练器,包括:支撑架组件、连接架、把手调节组件、传动组件以及载重组件;所述支撑架组件上安装有所述连接架和所述载重组件,所述连接架上安装有所述把手调节组件,所述把手调节组件上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把手的转动角度,以调节所述把手之间的间距,所述连接架通过钢丝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钢丝与所述载重组件连接,所述把手配合所述连接架用于带动所述钢丝进行移动,所述钢丝用于带动所述载重组件进行移动。
7.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多功能举肩训练器,进一步,所述把手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连接棒、第二连接棒、第一转动壳体、第二转动壳体和压紧组件;
8.所述第一壳体安装在所述连接架的一端,所述第二壳体安装在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棒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棒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所述第一转动壳体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棒上,所述第二转动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棒上,所述第一转动壳体上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转动壳体上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压紧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部,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转动壳体和所述第二转动壳体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棒和所述第二连接棒上。
9.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多功能举肩训练器,进一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把手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转动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把手通过
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转动壳体连接。
10.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多功能举肩训练器,进一步,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圆弧压板、第二圆弧压板和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水平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壳体和所述第二转动壳体内部,所述电机升降杆的升降端与所述第一圆弧压板连接,所述第二圆弧压板与所述第一转动壳体或第二转动壳体接触,所述电动升降杆配合所述第一圆弧压板和所述第二圆弧压板对所述第一转动壳体或第二转动壳体进行压紧固定。
11.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多功能举肩训练器,进一步,所述载重组件包括载重壳体、连接杆体、选择杆、导向杆和重量块组,所述载重壳体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组件上,所述连接杆体安装在所述载重壳体内部,所述重量块组可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体和所述选择杆上,所述重量块组上的各个重量块中均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通过弹簧与所述选择杆体连接,所述导向杆用于贯穿所述导向孔并选择所述重量块的个数,所述重量块组放置在所述载重壳体内部。
12.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多功能举肩训练器,进一步,所述支撑架组件上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转轴连接,所述连接架通过安装板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定位板块。
13.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多功能举肩训练器,进一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第四转动轴、第五转动轴、第六转动轴和第七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组件上,所述第五转动轴、所述第六转动轴和所述第七转动轴安装在所述载重壳体内部,所述钢丝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板块连接,所述钢丝绕过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所述第六转动轴和所述第七转动轴并与所述选择杆连接。
14.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多功能举肩训练器,进一步,所述支撑架组件上安装有定位方块,所述支撑架组件上安装有座垫,所述座垫与所述定位方块连接,所述座垫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的下方。
15.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多功能举肩训练器,进一步,所述第四转动轴和所述第五转动轴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所述第六转动轴和所述第七转动轴竖直放置。
16.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多功能举肩训练器,进一步,所述载重壳体外部安装有一个连接网,所述连接网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载重壳体上,所述载重壳体与所述支撑架组件之间存在预设间隙。
17.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技术多功能举肩训练器通过设置有把手调节组件、传动组件和载重组件,其中,把手调节组件安装在连接架上,且把手调节组件上安装有把手,通过把手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把手之间的间距,配合传动组件和钢丝,能够将载重组件中的重量块向上抬起,从而达到健身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调节把手之间的间距,在进行锻炼时,用户的双手处于一个标准的位置上,使得用户的训练动作标准,达到训练效果,因此,本技术多功能举肩训练器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健身需求。
附图说明
19.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举肩训练器整体结构的一个示意图;
20.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举肩训练器整体结构的另一个示意图;
21.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举肩训练器整体结构的另一个示意图;
22.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举肩训练器整体结构的另一个示意图;
23.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举肩训练器整体结构的另一个示意图;
24.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举肩训练器中压紧组件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25.附图中所示标号:1、支撑架组件;11、定位方块;12、座垫;2、连接架;3、第一壳体;31、第一转动壳体;32、第一把手;4、第二壳体;41、第二转动壳体;42、第二把手;43、第一圆弧压板;44、第二圆弧压板;45、电动升降杆;5、载重壳体;51、连接网;6、连接杆;61、定位板块;62、第一转动轴;63、第二转动轴;64、第三转动轴;65、第四转动轴;66、第五转动轴;67、第六转动轴;68、第七转动轴;69、重量块组。
具体实施方式
26.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
27.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举肩训练器,包括:支撑架组件1、连接架2、把手调节组件、传动组件以及载重组件;所述支撑架组件1上安装有所述连接架2和所述载重组件,所述连接架2上安装有所述把手调节组件,所述把手调节组件上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把手的转动角度,以调节所述把手之间的间距,所述连接架2通过钢丝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钢丝与所述载重组件连接,所述把手配合所述连接架2用于带动所述钢丝进行移动,所述钢丝用于带动所述载重组件进行移动。
28.现有举肩训练器上的两个把手之间的间距固定,由于用户的身形和身材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实际锻炼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有些用户的训练动作不标准,达不到训练的效果,因此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健身需求。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举肩训练器,能够调节把手之间的间距,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健身需求。更具体的为,多功能举肩训练器上设置有支撑架组件1、连接架2、把手调节组件、传动组件以及载重组件,其中,支撑架组件1上安装有连接架2,在连接架2的两端上安装有把手调节组件,把手调节组件上安装有把手,通过把手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把手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健身需求。
29.更具体的为,把手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第一连接棒、第二连接棒、第一转动壳体31、第二转动壳体41和压紧组件;第一壳体3安装在连接架2的一端,第二壳体安装在连接架2的另一端,第一连接棒安装在第一壳体3内部,第二连接棒安装在第二壳体内部,第一转动壳体31可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棒上,第二转动可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棒上,第一转动壳体31上安装有第一把手32,第二转动壳体41上安装有第二把手42,压紧组件安装在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内部,压紧组件用于将第一转动壳体31和第二转动壳体41分别固定在第一连接棒和第二连接棒上,且在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开口,第一把手32通过开口与第一转动壳体31连接,第二把手42通过开口与第二转动壳体41连接。当用户要
调节把手之间的间距时,首先需要将压紧组件分别与第一转动壳体31和第二转动壳体41分离,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转动把手,使得第一转动壳体31在第一连接棒中转动,第二转动壳体41在第二连接棒中转动,在调节完毕之后,使用压紧组件能够将第一转动壳体31和第二转动壳体41分别压紧在第一连接棒和第二连接棒中。更具体的为,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圆弧压板43、第二圆弧压板44和电动升降杆45,电动升降杆45水平放置在第一转动壳体31和第二转动壳体41内部,电机升降杆的升降端与第一圆弧压板43连接,第二圆弧压板44与所述第一转动壳体31或第二转动壳体41接触。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圆弧压板44是处于固定状态,第一圆弧压板43与电动升降杆45连接,因此第一圆弧压板43是处于可移动状态。在对第一转动壳体31或是第二转动壳体41进行压紧时,电动升降杆45带动第一圆弧压板43向第一转动壳体31或第二转动壳体41进行压紧固定,在对第一转动壳体31或是第二转动壳体41进行松开时,电动升降杆45带动第一圆弧压板43远离第一转动壳体31和第二转动壳体41。
30.当用户将连接架2上的把手间距调节完毕之后,进一步使用该肩部训练器进行训练。用户双手搭在把手上之后,将把手向上举起,由于把手与把手调节组件连接,把手调节组件与连接架2连接,连接架2通过钢丝与载重组件连接,从而通过钢丝能够带动载重组件进行移动,从而实现用户的训练健身需求。
31.对于通过连接架2配合钢丝带动载重组件进行移动的具体过程,以下进行阐述说明:
32.在载重组件中包括载重壳体5、连接杆6体、选择杆、导向杆和重量块组69,载重壳体5安装在支撑架组件1上,连接杆6体安装在载重壳体5内部,重量块组69可移动安装在连接杆6体和选择杆上,重量块组69上的各个重量块中均设置有导向孔,导向杆通过弹簧与选择杆体连接,导向杆用于贯穿导向孔并选择重量块的个数,重量块组69放置在载重壳体5内部,且在支撑架组件1上安装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转轴连接,连接架2通过安装板与转轴连接,因此,连接架2可转动连接在连接杆6上,且在连接杆6上安装有定位板块61,且定位板块61与钢丝的一端连接,钢丝通过传动组件之后与载重组件上的选择杆连接。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钢丝在与选择杆连接时,需要穿过对应的传动件。
33.更具体的为,钢丝会穿过第一转动轴62、第二转动轴63、第三转动轴64、第四转动轴65、第五转动轴66、第六转动轴67和第七转动轴68,由于经过的转动轴的个数较多,所以,不同转动轴的安装位置和放置角度是不相同的,更具体的为,第一转动轴62、第三转动轴64和第四转动轴65安装在支撑架组件1上,第五转动轴66、第六转动轴67和第七转动轴68安装在载重壳体5内部,第四转动轴65和所述第五转动轴66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转动轴62、第二转动轴63、第三转动轴64、第六转动轴67和第七转动轴68竖直放置。
34.在实际应用中,用户使用导向杆插入重量块组69的孔口,通过导向杆能够将对应的配重块固定在选择杆上,在选择完成后,用户通过把手带动钢丝进行移动,由于钢丝与选择杆连接,所以在把手运动时,钢丝会带动选择杆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带动对应的配重块进行移动。安装在重量块组69上的连接杆6体用于将重量块组69固定在载重壳体5内部,放置重量块组69发生偏移。
35.在用户进行训练健身时,需要为用户提供一个座垫12,主要是方便用户进行训练和休息,本技术中座垫12安装在支撑架组件1上,具体的为,支撑架组件1上安装有定位方块11,支撑架组件1上安装有座垫12,座垫12与定位方块11连接,座垫12设置在第一把手32和
第二把手42的下方。且载重壳体5外部安装有一个连接网51,连接网51可拆卸安装在载重壳体5上,主要是为了方便更换或维修载重壳体5内部的组件,设置有连接网51是为了防止载重组件中的重量块在上升或是下将过程中对用户造成伤害,起到保护作用,载重壳体5与支撑架组件1之间存在预设间隙,对于间隙的数值在本技术中不做具体限定。
36.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发明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