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旱冰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347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杨氏旱冰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杨氏旱冰运动鞋。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旱冰运动鞋的主视图,它包括鞋底(6),鞋带(4),铆钉(5),支承架(7),转动钉(1),滚珠(2),螺母(3),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旱冰运动鞋的轮子A-A剖面图,它包括滚轮(11),滚动轴承(10),轴销(9),弹性挡圈(8),由于轴销(9)与滚动轴承(10)的装配由公差配合来保证,通常轴销(9)需要经过磨床磨削来满足精度要求,其制造精度参看《机械设计手册》和《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一般情况下,轴销(9)与滚动轴承选用过渡配合,因此,轴销(9)与滚动轴承(10)在加工制造和装配方面有一定困难。另外,由于滚轮(11)与地面的接触为线接触,其摩擦阻力较大,尽管现在将四轮改为二轮,但仍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杨氏旱冰运动鞋,旨在改进旱冰运动鞋,使其在运动时减小轮子对地面的摩擦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现有技术中的旱冰运动鞋底面的轮子去掉,在鞋底下面安装上装拆式无轴万向轮。在要求作快速运动,以及使用人员较熟悉的情况下,在其鞋底下面安装二个装拆式无轴万向轮,其中前面的一个中心线与水平面成45°-65°的夹角,后面的一个中心线与鞋底面垂直。在一般情况下,为了增加其使用人员的稳定性,在鞋底下面安装三个装拆式无轴万向轮,其中前面的一个中心线与水平面成45°-65°的夹角,后面的二个中心线与鞋底面垂直。其鞋底与装拆式无轴万向轮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如采用螺钉连接,装拆式无轴万向轮的壳体与鞋底采用翻边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铆钉连接的方式,因为这种连接方式目前看来还是比较可靠和易于装拆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改进了旱冰运动鞋,在鞋底下面安装了装拆式无轴万向轮,由于装拆式无轴万向轮的球体与地面的接触为点接触,有效地克服了轮子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另外在装拆式无轴万向轮中安装了一个碟形弹簧和一个减振垫,减小了振动,本实用新型中没有轴销与滚动轴承,使其加工制造更加简单、装拆方便,工艺性也较合理。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杨氏旱冰运动鞋的主视图。
下面结合图3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杨氏旱冰运动鞋包括鞋底(15),鞋带(14),鞋带扣(16),铆钉(13),以及在鞋底(15)下面安装上装拆式无轴万向轮(12),前轮中心线(20)与水平面成45°-65°的夹角,后轮中心线与鞋底(15)面垂直,其鞋底(15)下面安装二个装拆式无轴万向轮(12)或三个装拆式无轴万向轮(12)。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杨氏旱冰运动鞋上安装的装拆式无轴万向轮的具体结构B-B剖面图。
装拆式无轴万向轮包括球体(17),滚珠(24),保持架(19),耐磨环(21),碟形弹簧(22),减振垫(23),壳体(18)和与其鞋底相连接的铆钉(13)。
权利要求1.一种杨氏旱冰运动鞋,包括鞋底(15),鞋带(14),鞋带扣(16),铆钉(13),其特征在于,在鞋底(15)下面安装上装拆式无轴万向轮(12)。
2.按权利要求1的旱冰运动鞋,其特征是在鞋底(15)下面安装二个装拆式无轴万向轮(12),其中前面的一个中心线(20)与水平面成45°-65°的夹角,后面的一个中心线与鞋底(15)面垂直。
3.按权利要求1的旱冰运动鞋,其特征是在鞋底(15)下面安装三个装拆式无轴万向轮(12),其中前面的一个中心线(20)与水平面成45°-65°的夹角,后面的二个中心线与鞋底(15)面垂直。
4.按权利要求1的旱冰运动鞋,其特征是在鞋底(15)下面安装的装拆式无轴万向轮(12),包括球体(17),滚珠(24),保持架(19),耐磨环(21),碟形弹簧(22),减振垫(23),壳体(18)和与其鞋底(15)相连接的铆钉(13)。
专利摘要一种杨氏旱冰运动鞋,包括鞋底(15),鞋带(14),鞋带扣(16),铆钉(13),其特征在于,在鞋底(15)下面安装上装拆式无轴万向轮(12)。前轮中心线(20)与水平面成45°~65°的夹角,后轮中心线与鞋底(15)面垂直,其鞋底(15)下面安装二个装拆式无轴万向轮(12)或三个装拆式无轴万向轮(12)。其优点在于改进了现有技术的旱冰运动鞋,使其在运动时减小轮子对地面的摩擦阻力,且加工制造简单,装拆方便,工艺性较好。
文档编号A63C17/06GK2109222SQ9122299
公开日1992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9日
发明者杨勇 申请人:杨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