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握柄的形状转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590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球拍握柄的形状转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以一种球拍握柄的形状转换,为改良网球拍八面柱握柄末端的侧顶点,于握柄时对手掌小鱼际肌产生尖凸作用,易产生肉茧(角质硬化)的缺点,而将该部位的尖凸顶点,以类似钻石切割面的方式,转化成一斜面,避免肉茧的产生,并提供运动掌面肌肉更贴切舒适的空间位置。
一般传统球拍的握柄为八面柱,其横切面为一对称八边形,球拍握柄的末端部分向外扩张,其横切面的面积大于前段八面柱的横切面,但二者是为相似的八边形;如


图1所示,人们所知的传统网球拍于握持击球时,该球拍握柄末端的侧顶点,对于手掌小鱼际肌产生尖凸抵顶作用,使施力不便且易产生肉茧(角质硬化)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球拍握柄的形状转换,以类似钻石切割面的方式,将球拍握柄末端的侧顶点,转化成为一斜面,避免手掌小鱼际肌产生尖凸作用,并能提供运动掌面肌肉更贴切舒适的空间位置。
图1所示为现有球拍握柄,对掌面小鱼际肌所产生尖凸作用的示意图。
图1-A为手掌握持球拍示意图。
图1-B为手掌小鱼际肌受球拍握柄末端的侧顶点尖凸作用的示意图。
图1-C为球拍末端横切面示意图。
图2所示为现有球拍末端横切面与球拍网面,在平面座标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3所示为现用球拍握柄,在空间座标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球拍握柄末端横切面,该侧顶点转化位移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球拍握柄末端横切面,该侧顶点转化位移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球拍握柄末端横切面,该侧顶点转化位移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球拍握柄由二种非相似的对称凸多边形转化组合成新多面体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球拍握柄由另二种非相似的对称凸多边形转化组合成新多面体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球拍握柄由另二种非相似的对称凸多边形转化组合成新多面体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球拍握柄末端横切面,其二侧可藉等腰梯形外接圆弧转化而成的新多边形。
图10-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球拍握柄末端横切面,其二侧可藉等腰梯形内切圆弧,转化而成的新多边形。
请参阅图2、3所示,该传统八面柱的球拍握柄,其横切面在平面座标上,球拍网面与球拍握柄的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再者,球拍的中心轴为贯轴(TRANSVERSALAXIS),在空间座标上的Z轴,贯轴通过球拍握柄末端面的中心轴点为原点O,通过原点O与网球拍的网面成垂直的轴为横轴(X),与横轴垂直且通过原点O的直线为纵轴(Y),由上述图2所示的bc,b′c′为纵轴平行边;aa′、bb′为横轴平行边;ab、cd、a′b′、c′d′为斜边。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将传统八面柱的球拍握柄,该球拍握柄末端横切面的侧顶点对手掌小鱼际肌,产生尖凸作用,易产生内茧(角质硬化)的缺点,而将该部位的尖凸顶点,转化成斜面,并提供运动掌面肌肉更贴切舒适的空间位置。其中球拍握柄末端横切面侧顶点的转化,如图4所示,传统八面柱球拍横切面abcdd′c′b′a′八边形,该侧顶点b,因bc的缩小趋近于零,转化为p点,产生b点消失,形成ap斜边,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同理可知,b′、c′及c点亦可转化成斜边。
如图5所示,aa′及dd′均向外扩张成ee′及ff′,且bc缩小趋近于零,转化为p点,而侧顶点b点则消失,形成ep斜边,亦可达上述图4所示的目的;同理可知,b′、c′及c点亦可转化成如图5所示的斜边。
如图6所示,由传统八面柱球拍握柄横切面abcdd′c′b′a′八边形,其中横轴平行边a′a、d′d及纵轴平行边bc、b′c′皆可缩小长度或其至形成小圆弧角,而使原本之八个端点a、b、c、d、d′、c′、b′及a′皆可转化消失,而形成新的四个斜边。
本实用新型球拍握柄是利用前、后二个以上的不同且非相似的凸多边形,相互结合转化形成一新凸多边体,而能达到消除球拍握柄末端的侧顶点,并能提供一舒适平坦的楔斜面。而前述所谓相似形其基本条件是(1)对应角须相等。(2)各对应边的比例相等。由此可知,不同边数的二个多边形为非相似形,或斜边大于纵轴平行边的多边形,即使同为八边形也与传统球拍握柄横切面的斜边小于纵轴平行边的八边形为非相似形。
本实用新型所称之斜边是指球拍握柄横切面的平面座标中,如图2所示,在同一象限内,既不平行纵轴也不平行横轴的歪斜线段或连续折线者。其歪斜的方向在第一象限线段由靠近纵轴的端点依顺时针方向对横轴倾斜。在第二象限线段由靠近纵轴的端点,以逆时针方向对横轴倾斜。在第三象限线段由靠近横轴的端点,以逆时针方向对纵轴倾斜。在第四象限线段由靠近横轴的端点,以顺时针方向对纵轴倾斜。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球拍握柄,是以二个非相似的对称凸多边形相结合转化成一新多面体,由图7中是由传统八面柱球拍握柄,其横切面为abcdd′c′b′a′的八边形,与末端横切面为efgg′f′e′六边形,所相结合而产生如钻石切割面的新多面体。若由球拍握柄末端横切面,由原点上作正投影视图,可观出在空间座标上的同一卦象(OCTANT)中,二相结合的非相似平面之斜边关系,有平行或不平行的二种情况。倘使在平行条件下,二相结合的非相似形有下列七种平行关系(1)二边平行如三边形与传统八面柱的横切面八边形(以下类推)(2)三边平行如三边形、五边形。(3)四边平行如菱形。(4)五边平行如五边形。(5)六边平行如六边形。(6)七边平行如七边形。(7)八边平行如八边形、十边形等。其中能与八边形有平行边关系的多边形,有无限多,但以十边形以下较符合球拍握柄的实用。换言之,若在斜边皆不平行时,则八边形与其他对称多边形中最多只有四个边可产生平行关系;在原点上作正投影其平行的线段,则在空间上为平行线,两平行线段可共一平面,若原点上作正投影不平行的线段,不共线的三点可组成一平面,由于上述二线段不共面,则二线段的四个端点可组合成为二个三角形的折面,因此二个不同边数的对称多边形的结合,产生数个三角形折面的连结,如图7所示的新多面体,该多面体所形成的面如楔形般相互密合,有如钻石的切割面。
由图7所示,可得知(1)原传统八边形的侧顶点b的尖凸部分已转化成面,(2)八边形与六边形二球拍握柄横切面为非相似形,且产生新多面体,(3)该多面体所形成的面以楔形般相互密合,有如钻石的切割面,(4)由球拍握柄末端横切面以原点作正投影,有横轴平行边的二对对应线段平行,而四个斜边皆不平行,(5)六边形之斜边大于纵轴平行边,且纵轴平行边等于零。
如图8所示,是另一实施例状态,由四边柱与六边形的相互转换结合,如图7所示,同样可得到楔形面,且cd斜边大于纵轴平行边达到消除侧顶点并提供舒适平坦的贴面△acd等。
如图9所示,是球拍握柄二相结合的对称凸多边形均为八边形,且各边皆相平行,但二者为非相似形的实施状态下,其转化结合的情况,与一般传统球拍握柄末端向外扩张的外观比较颇近似,仅为斜边大于纵轴平行边。
由上述得知,球拍握柄横切面二相互结合的非相似对称凸多边形所化而产生的新多面体之面数,即二相结合的多边形的边数总和扣除其中任一多边形有对应平行的边数,所得之差,即为转化过程所产生的新多面体的面的数量。如图7所示,六边形有二个边与八边形的横轴平行边平行,(则8+6-2=12)即新多面体为12面。如图9所示,八边形有八个边与另一八边形的边平行,(则8+8-8=8)即新多面体为八面。

图10、
图10-A所示,当球拍握柄横切面的八边形,连结横轴平行边的二线段使中间部分成一长方形add′a′则其余二部分形成等腰梯形,由等腰梯形可得的外接圆弧及内切圆弧,则在两侧既定圆弧上,可得一适当多边形,亦可由此多边形的转化,产生球拍握柄上的新多面体。
权利要求1.一种球拍握柄的形状转换,其特征是该球拍握柄的横切面,其中至少有二种凸多边形,且彼此为非相似形;由二种凸多边形的转换组合将球拍握柄以数个楔斜面的紧密结合,将球拍握柄转化产生一新多面体,且使球拍末端横切面的侧顶点转化成一斜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握柄的形状转换,其特征是斜边为同一象限的内,既不平行横轴,也不平行纵轴的歪斜线段所形成的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拍握柄的形状转换,其特征是横轴是球拍握柄横切面的中心点,以中心点为原点,作该横切面的多边形平面座标,座标横轴的界定为与球拍网面的延展平面垂直,且通过原点的直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拍握柄的形状转换,其特征是纵轴是以球拍握柄横切面由原点上作投影,与球拍网面重叠的直线,且通过原点并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球拍握柄的形状转换,其特征是原点是指以整支球拍握柄的贯轴为中心线,该中心线为球拍握柄横切面的中心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握柄的形状转换,其特征是横切面的凸多边形为对称凸多边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拍握柄的形状转换,其特征是球拍末段的对称凸多边形的斜边大于球拍网面平行的边,且球拍网面平行的边,最小可等于零或不存在于该对称凸多边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握柄的形状转换,其特征是新多面体其横切面所形成新多边形的边数符合二凸多边形边数总和扣除其中任一多边形有对应平行边的边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握柄的形状转换,其特征是凸多边形,可藉圆面或弧面的转化成凸多边形所相互结合的球拍握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以一种球拍握柄的形状转换,为改良传统网球拍八面柱握柄末端的侧顶点,于握柄时对手掌小鱼际肌产生尖凸作用,易产生内茧(负质硬化)的缺点,而将该握柄末端的侧顶点,利用球拍握柄横切面为二非相似的对称凸多边形相转化结合成一类似钻石切割面的新多面体,以转换化成一楔斜面,避免侧顶点的尖凸作用,并提供运动掌面肌肉更舒适平贴的空间位置。
文档编号A63B49/08GK2133330SQ9223364
公开日1993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22日
发明者赖建宏 申请人:赖建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