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行走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47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行走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行走玩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其足部位移呈“∞”字型,可模拟动物前进及摆动的机动行走玩具的结构改进。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机动行走玩具,无论是两肢类或四肢类,其结构不外乎是由一个外壳与一个内部驱动结构所组成,由其内部驱动结构与外壳结合后方可动作,具有下述弊病1、必须完成装配后方可测试,造成生产的不便。2、内部驱动结构与外壳的结合设计困难,且故障率高。3、内部驱动结构与外壳,任何一个出现故障就无法动作。4、外壳的外型固定,无法改变,趣味性与实用性很低。5内部驱动结构要带动四肢(或两肢)位移,耗电大,且其中传动机构设计困难,体积大。6、四肢(或两肢)位移动作僵硬,很不自然、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机动行走玩具。
本实用新型是由外壳与内部传动机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壳是按照物体所具有的不同形态的柔软性皮体套设在内部传动机构的外部;其内部传动机构主要包括一个基座和一个位移装置,基座内部设有电路装置与电池室,基座上部设有一个与电路装置相连接的电机,电机前端设有一个螺杆,该螺杆与一个设置在基座上的旋转齿轮相啮合,该旋转齿轮轴上还装有一个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与另一被动齿轮相啮合,在被动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偏心转轮,该偏心转轮外侧所设的转轴分别穿设在位移装置的右足部、左足部的上端,且此两转轴分别位于不同角度,在位移装置上部设有一个连接在右足部、左足部上端的连接片,在连接片中央设有一个凹空部,籍此凹空部套设在基座上所设置的一个固定杆上,在连接片的后部凸设有一个凸杆,而在基座前部的两侧设有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其足部位移呈“∞”字型,使模拟动物前进及摆动的动作更加逼真吸引人,且其内部传动机构与外壳是分开设置的,这样,内部传动机构装配好后就可以测试,使生产过程顺畅,节省工时及人力;一旦内部传动机构或外壳损坏时,还可单独更换或维修,符合节约经济利益。本实用新型的外壳是用柔软的皮体套设在外部;具有伸缩的外壳表面,更加显示出该动物的生命力,富有情趣和实用性,还能进行更换,增加趣味性。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大小适中,耗电省、故障率低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传动机构的组合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传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传动机构的中一种位移部分的上视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传动机构的中一种位移部分的后视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传动机构的另一种位移部分的上视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传动机构的另一种位移部分的后视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传动机构的又一种位移部分的上视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传动机构的又一种位移部分的后视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传动机构的再一种位移部分的上视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传动机构的再一种位移部分的后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传动机构的位移轨迹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参阅
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其内部传动机构2主要包括一个基座21和一个位移装置22。基座21的内部设有电路装置与电池室(图中未示出),其外部设有固定盖211与电池盖212。基座21上部设有一个电机3,用电源线31与电路装置连接,电机3前端设有一个螺杆32与一个设置在基座21上的旋转齿轮213啮合,旋转齿轮213带动与其同轴214的驱动齿轮215旋转,该驱动齿轮215再带动一个与之啮合的被动齿轮217旋转。在被动齿轮217的轮轴218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偏心转轮4,该偏心转轮4的外侧所设转轴41分别穿设在位移装置22的右足部221、左足部222的上端,且此两转轴41分别位于不同角度。如图所示,其中一个为0度方向,另一个为180度方向。在位移装置22上部设有一个连接片223连接在右足部221、左足部222的上端,在连接片223中央设有一个凹孔224,籍此凹孔部224套设在基座21上所设置的固定杆216上具有固定位移装置22的作用,避免其前后移动。在连接片223的后部凸设有一个代表尾部的凸杆225。但是,如果是没有尾巴的动物,此凸杆225可以省略。在基座21的前部两侧设有支撑杆219,该支撑杆219与位移装置22的两足部221配合,可以实施于四肢动物,当然,在实施于两肢动物时,该支撑杆219可以省略。
再参阅图3系列至图6系列中的内部传动机构2的连续动作示意图。由于转轮4的转轴41分别处于不同角度,如图2所示。故位移装置22的右足部221、左足部222处于右足部221在前、左足部222在后的倾斜状态,如图3A所示。当转轮4继续转动,则左足部222向上翘起(如图4B所示),转轮4再继续转动,则位移装置22的右足部221、左足部222就处于右足部221在后,左足部222在前的倾斜状态(如图5A所示)。转轮4仍继续转动,则右足部221向上翘起(如图6B所示)。如此周而复始,可使内部传动机构2作前进动作,在此同时,其代表尾部的凸杆225也随之作左右上下摇摆,而右足部221、左足部222的动作轨迹如图7所示呈“∞”字型,使模拟动物前进、摆动及扭动的动作更为逼真,完全跳脱传统机动行走玩具机械化的一前一后僵硬动作。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壳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内部传动机构2的外部套设有一个外壳1,该外壳1为一个柔软的皮体,其材料以软皮DPR为佳。图8所示的外壳1为四肢恐龙造型,传动机构2可以顺应该图选用四肢造型,但其外型并不局限于该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就是采用外壳1套设在内部传动机构2的外部,并可随意更换外壳1,使之变化无穷、增添娱乐趣味。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行走玩具,是由外壳与内部传动机构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外壳是按照物体所具有的不同形态的柔软性皮体套设在内部传动机构的外部;其内部传动机构主要包括一个基座和一个位移装置,基座内部设有电路装置与电池室,基座上部设有一个与电路装置相连接的电机,电机前端设有一个螺杆,该螺杆与一个设置在基座上的旋转齿轮相啮合,该旋转齿轮轴上还装有一个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与另一被动齿轮相啮合,在被动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偏心转轮,该偏心转轮外侧所设的转轴分别穿设在位移装置的右足部、左足部的上端,且此两转轴分别位于不同角度,在位移装置上部设有一个连接在右足部、左足部上端的连接片,在连接片中央设有一个了凹空部,籍此凹空部套设在基座上所设置的一个固定杆上,在连接片的后部凸设有一个凸杆,而在基座前部的两侧设有支撑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行走玩具,其特征在于其位移装置的连接片后部可以没有设置凸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行走玩具,其特征在于其基座前部两侧可以不设支撑杆。
专利摘要一种机动行走玩具,是由软性皮体制成的外壳与其内部的传动机构所构成。内部传动机构包括有底座与位移装置,其基座上设有电机,该电机前端的螺杆啮合旋转齿轮,由与旋转齿轮同轴的驱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被动齿轮轮轴两端设有偏心转轮,该转轮外侧的转轴分别穿设在位移装置的两足部上端,并分处在不同角度。当该转轮转动时,可驱动位移装置的两足部作
文档编号A63H31/00GK2193192SQ9420689
公开日1995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2日
发明者陈顕 申请人:陈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