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风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680阅读:40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飞行风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娱乐活动领域的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飞行风筝。其为一种户外休闲娱乐兼运动用的风筝结构设计,主要由一帆布面、数根肋骨桿架、二环圈及数条操控引线等组件所构成,由该二环圈另绑引二条左右操控线至地面操作人手中,可控制其作出各种繁复变化、美妙的飞翔动作。
目前,风筝已成为一种热门的户外休闲运动,每逢假日秋高气爽、和风吹拂,人们总会带着各种五彩缤纷、形状特殊的风筝飘翔天际,蔚为奇观;诚然,“想飞”一直就是人类自古以来所企盼的梦想,即使到今日,航空飞行器实现了飞翔天空的梦想,但因种种限制因素,不可能随时自由搭乘飞行,方借意于滑翔飞行翼这一新的飞行器上,却又因其器材装备所费金额昂贵或倘若在飞行中遇上空中乱流或热气流而会产生失速坠落、飘游失踪等潜在的危险,所以便宜、便捷、安全的古老风筝运动应运而生,操控着风筝使其骋翔天际,别有一番滋味与快感。
关于传统风筝,虽有各种花样繁复的型态,然而其最终亦不过只能浮游空中,不能如飞机般自由的做出各种丰富的飞行变化,久之即会令人生厌,索然无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以滑翔飞行翼的操控原理加以设计的新型结构的飞行风筝,使其成为一种可控制并作出各种高难度飞行动作及美妙姿态的飞行风筝,且使其较已有风筝更具有操控性、娱乐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飞行风筝,包括龙骨、翼面、操控引线,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一龙骨、二前缘杆、二后横杆、一前横杆、二撑杆、二尾杆、二组操控引线及翼面等八大构件组成,其中该为飞行风筝架构组合主体的龙骨为前后贯套翼体中央的主结构纤管;该为翼面的主骨架随翼面应力的前缘杆为接合龙骨前端而向左右翼面伸展的纤管,套藏于翼面的前缘内;设有两根后横杆及一前横杆,后横杆为撑开左右前缘杆的横接纤管,其左右二端分别与左右前缘杆以T型套管套接,中央则以套管接合于龙骨的中段,而后横杆左右两端亦相同装设于近翼头位置处;又设有一竖立于横杆上以撑起翼面的撑杆,其上下两端各套设有一接套,在上部勾掣翼面内绳再以束环将其束覆,在下部则套掣于横杆上,以将翼面撑起一与水平夹角约40度左右的角度;尾杆,其一部分藏套于尾翼内,一前端则以套管套接于龙骨上,左右尾翼各一根;操控引线共有二组,其是在后横杆左右、龙骨中央套接处及前横杆左右端各牵缚一线绳,并分别绑于一环圈上;由左右翼下的两环圈绑缚操控线至地面操作人手中操控翼面倾度而令飞行风筝作出翻滚或转弯的飞行动作,配合操控线的放松变换出各种变化复杂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飞行风筝,是关于一种户外休闲娱乐兼运动用的风筝结构设计,其主要由一龙骨、二前缘杆、二后横杆、一前横杆、二撑杆、二尾杆、二组操控引线、二环圈及翼面等构件组成,可藉由其左右翼下的两环圈绑缚操控线至地面的操作者手中,可以操控翼面的倾度而作出翻滚或转弯的飞行动作,更可配合操控线的放松使其变换出各种变化复杂的动作。兹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综述如下1.其立体外形的结构远强胜于其他类的风筝,且可随时拆卸予以收藏,不易损坏。
2.其藉由二环圈以操控线控制其重心或翼面倾度,配合操控线的松放而可作出各种丰富繁杂变化的飞行动作,为一般风筝力所未及之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控制并作出各种高难度飞行动作及美妙姿态的飞行风筝,且使其较已有风筝更具有操控性、娱乐性的效果;又本实用新型为同类产品未曾出现过而确属首创,实为一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2是
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翼面中尾翼的剖视及空气流向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倾斜飞行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尾翼与飞行翼的角度关系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相对应关系及实质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首先请参阅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飞行风筝主要由龙骨、二前缘杆、二后横杆、一前横杆、二撑杆、二尾杆、二组操控引线及翼面等八构件组成,其中龙骨1,为前后贯套翼体中央的主结构纤管,其为飞行风筝构架组合的主体;前缘杆2,为接合龙骨1前端而向左右翼面A伸展的纤管,套藏于翼面A的前缘内,为翼面A的主骨架,承受翼面A的应力;后横杆3,设计有二根,以撑开左右前缘杆2的横接纤管,其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前缘杆2以T型套管C套接,中央以套管D接合于龙骨1中段;前横杆3’,其左右两端亦同上述分别与左右前缘杆2以T型套管C套接于近翼头B位置处;撑杆4,为竖立于横杆3上以撑起翼面A的两根纤管,详见图2所示,其上下两端各套设有一接套41,在上部则勾掣翼面内绳42,且另设一束环43将其束覆,以防松脱,在下部则套掣于横杆3上,以使翼面A撑起一与水平夹角约40度左右的夹角(如图5所示);尾杆5,其一部份藏套于尾翼E内,一前端则以套管51套接于龙骨1上,左右尾翼E各一根;操控引线6,是在后横杆3左右、龙骨1中央套接处及前横杆3’左右端各牵缚一线绳,接着分绑于一环圈61上,共有两组;翼面A,由具有张韧性的帆布面缝制而成,起气流撑浮滑翔面的作用;综由以上八大构件组合成一新型结构的飞行风筝。
请参阅图3所示,为翼面A及尾翼E的剖视及空气流向示意图,为使其风阻力减至最低,故本实用新型的翼面A亦设计成如飞机翼等的流线形结构,将前缘杆2或尾桿5套藏于翼面A或尾翼E的前缘使其隆弧起,可将气流分切成上下两股而流过上下翼面,在其后缘会合并向后流逸而去,其宽幅的后掠式翼面A更可增加其滞空能力。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浮行于空中时其动作的操控是藉由左右翼下的两环圈61绑缚操控线7至地面的人手中操控,欲使平飞的飞行风筝转弯,就必须使重心与升力不重合在一条直线上,其方法是向欲转弯侧拉引环圈61,当重心与升力因拉引一侧的环圈61而使重心偏移或翼面A倾斜而不重合时,其会产生不平衡的力偶,而可以该操控线7操控翼面A的倾度以作出翻滚或转弯的飞行动作,更可配合操控线7的放松使其变换出各种变化复杂的动作。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经实际操作的经验值可得到如图所示尾翼E与翼面A的角度关系,在此角度关系下,其操控性为最佳。
以上所述,仅为一较佳实施例而已,而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飞行风筝,包括龙骨、翼面、操控引线,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一龙骨、二前缘杆、二后横杆、一前横杆、二撑杆、二尾杆、二组操控引线及翼面等八大构件组成,其中该为飞行风筝架构组合主体的龙骨为前后贯套翼体中央的主结构纤管;该为翼面的主骨架承受翼面应力的前缘杆为接合龙骨前端面向左右翼面伸展的纤管,套藏于翼面的前缘内;设有两根后横杆及一前横杆,后横杆为撑开左右前缘杆的横接纤管,其左右二端分别与左右前缘杆以T型套管套接,中央则以套管接合于龙骨的中段,而后横杆左右两端亦相同装设于近翼头位置处;又设有一竖立于横杆上以撑起翼面的撑杆,其上下两端各套设有一接套,在上部勾掣翼面内绳再以束环将其束覆,在下部则套掣于横杆上,以将翼面撑起一与水平夹角约40度左右的角度;尾杆,其一部分藏套于尾翼内,一前端则以套管套接于龙骨上,左右尾翼各一根;操控引线共有二组,其是在后横杆左右、龙骨中央套接处及前横杆左右端各牵缚一线绳,并分别绑于一环圈上;由左右翼下的两环圈绑缚操控线至地面操作人手中操控翼面倾度而令飞行风筝作出翻滚或转弯的飞行动作,配合操控线的放松变换出各种变化复杂的动作。
专利摘要一种飞行风筝,是关于一种户外休闲娱乐兼运动用的风筝结构设计,其主要由一龙骨、二前缘杆、二后横杆、一前横杆、二撑杆、二尾杆、二组操控引线、二环圈及翼面等构件组成,可藉由其左右翼下的两环圈绑缚操控线至地面的操作者手中,可以操控翼面的倾度而作出翻滚或转弯的飞行动作,更可配合操控线的放松使其变换出各种变化复杂的动作。
文档编号A63H27/00GK2197103SQ9421778
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3日
发明者黄进贤 申请人:黄进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