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幅遮阳雨篷终点裁判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579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幅遮阳雨篷终点裁判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变幅遮阳雨篷终点裁判台,属于体育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幅遮阳雨篷终点裁判台。特征是包括终点裁判台(Ⅰ)、遮阳雨篷架(Ⅱ)、遮阳雨篷(Ⅲ)、遮阳雨篷横移机构(Ⅳ)和遮阳雨篷变幅机构(Ⅴ)组成。根据光照情况遮阳雨篷进行变幅时,可控制直线电机的转动,使遮阳雨篷摆动,达到变幅目的;当需要对遮阳雨篷横向移动时,通过控制贯通式直线电机的丝杆左右移动,带动滑板沿背板的上下滑轨左右移动、带动相连接的遮阳雨篷架(Ⅱ)左右移动。优点是:它能够根据需要方便准确地调整遮阳雨篷相对于终点裁判台的仰角和左右移动改变遮阳雨篷的位置,以便更好地达到终点裁判台遮阳挡雨的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变幅遮阳雨篷终点裁判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幅遮阳雨篷终点裁判台。
【背景技术】
[0002]田径比赛中,终点的计分计时裁判台是个必备的田径竞赛的设施,但现有的计分计时裁判台没有遮阳遮雨功能,即使有遮阳蓬架也不能调节,在比赛裁判的长时间过程中,太阳的光照角度是随时间变化的,固定的遮阳雨蓬,无法随阳光变化而改变遮阳角度,使裁判员们随时可能暴露在阳光下,每遇雨天更得经受雨淋,不仅舒适度较差,还间接影响裁判员们的工作情绪和计分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幅遮阳雨篷终点裁判台,它能够根据需要调整遮阳雨篷相对于终点裁判台的仰角和左右移动改变遮阳雨篷的位置,达到使终点裁判台遮阳挡雨的效果。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所示,其特征是包括有终点裁判台1、遮阳雨篷架Π、遮阳雨篷m、遮阳雨篷横移机构IV和遮阳雨篷变幅机构V。
[0005]所述的终点裁判台I的构造如图2所示,由安放在地面上的底板1、与垂直于地面的背板11及倾斜于地面的梯形台阶2相互连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裁判台架,梯形台阶2上安装有加强筋5、立管3、扶手4、水平扶手10和背面扶手9,其下部安装有支撑板6,背板11上部和下中部分别安装有横向燕尾形的上下滑轨7、7’ ;
所述的遮阳雨篷架Π和所述的遮阳雨篷ΙΠ如图3、4所示,燕形的前后叶板13、13’左右端分别通过左右悬杆12、18相连接成一四边形架,转轴17的前后端分别与前后叶板13、13’的拐点部相铰接,横向的支撑杆16的前后端分别与前后立柱19、19’的上端相连接,前后立柱19、19’的中下段分别套装在滑板25四角处的左右上扣瓦23、23’内和左右下扣瓦20、20’ ;遮阳雨篷m的构造是采用防紫外线防水的雨布,顶部采用上凸弧形状,遮阳雨篷顶部折角处内部安装有多个尼龙带扣,可与前后叶板13、13’上部边沿圆孔联接。
[0006]所述的遮阳雨篷横移机构IV构造如图1、2、5、6所示,在终点裁判台I的北面安装有背板11,背板11的上下部位处分别安装有横向的燕尾形的上下滑轨7、7’,中部制有矩形孔窗口的滑板25的背面制有燕尾形的上下滑槽C、C’分别与背板11的上下滑轨7、7’相结合;滑板25的四角处分别安装有左右上扣瓦23、23’和左右下扣瓦20、20’,上下限位块26、21分别安装在位于滑板25中间矩形孔窗口内的背板11的上面,其上安装有贯通式直线电机30的L形支架31安装在位于上下限位块26、21之间的背板11上,贯通式直线电机30的丝杆两端分别支撑在滑板25的矩形窗口左右两侧安装的左右轴承座22、22’内;上限位块26中部制有的横向凹槽内的左右部位分别安装有左右接近开关24、29;
所述的遮阳雨篷变幅机构V的结构如图1、7、9所示,底座38固定安装在滑板25的下部,直线电机33下部通过销轴32与底座38相铰接,直线电机33的螺杆上端与顶管37下端内螺纹相连接,顶管37的上端通过滑动轴承36与右悬杆18相连接,右悬杆18的前后端与前后叶板13、13’相连接。
[0007]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能够根据阳光的照射角度不同,调整裁判台上遮阳雨蓬的角度及移动其位置,达到良好的遮阳挡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总装示意图。
[0009]图2为终点裁判台I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遮阳雨篷架Π结构示意图。
[0011 ]图4为遮阳雨篷m结构形状示意图。
[0012]图5为遮阳雨篷横移机构IV结构示意图。
[0013]图6滑板25结构不意图。
[0014]图7变幅机构V结构示意图。
[0015]图8左悬杆12和如后叶板13、13的联接不意图。
[0016]图9右悬杆18、前后叶板13、13’和顶管37的联接示意图。
[0017]图10转轴17、前后叶板13、13’和前后立柱19、19’的联接示意图。
[0018]图中:1-终点裁判台,π-遮阳雨篷架,m-遮阳雨篷,IV-遮阳雨篷横移机构,V-遮阳雨篷变幅机构,底板I,梯形台阶2,立管3,扶手4,加强筋5,支撑板6,上下滑轨7、7’,内六角螺栓8,背面扶手9,水平扶手1,背板11,左悬杆12,前后叶板13、13 ’,前后螺母14、14 ’,前后垫圈15、15’,支撑杆16,转轴17,右悬杆18,前后立柱19、19’,左右下扣瓦20、20’,下限位块21,左右轴承座22、22 ’,左右上扣瓦23、23 ’,左接近开关24,滑板25,上限位块26,右接近开关架27、薄螺母28,右接近开关29,贯通式直线电机30,L形支架31,销轴32,直线电机33,上下开口销34、34’,前后隔离圈35、35’,滑动轴承36,顶管37,底座38,前后螺母39、39’,轴套40,前后隔离套41、41’,A-滑板25内窗口左点,B-滑板25内窗口右点,C、C上下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ο所示,包括有终点裁判台I,遮阳雨篷架π,遮阳雨篷m,遮阳雨篷横移机构IV,遮阳雨篷变幅机构V,根据光照情况遮阳雨篷进行变幅时,可控制直线电机33的螺杆在顶管37的内螺母里转动,改变直线电机33和顶管37的连接杆体的整体长度,带动顶管37的上下移动,并围绕销轴32转动,带动由前后叶板13、13’构成的遮阳雨篷摆动,达到变幅目的;
当需要对遮阳雨篷横向移动时,如图5所示,通过控制贯通式直线电机30的丝杆左右移动,带动滑板25沿背板11的上下滑轨7、7’左右移动、带动相连接的遮阳雨篷架Π移动,向左移动到滑板25内窗口 A左点接近左接近开关24时,它会及时控制贯通式直线电机30停转;同样当滑板25向右移动到滑板25内窗口B右点接近右接近开关29时,它会及时控制贯通式直线电机30停转,保证滑板25在安全的范围内左右移动运行。
【主权项】
1.一种变幅遮阳雨篷终点裁判台,其特征是包括有终点裁判台(I)、遮阳雨篷架(π)、遮阳雨篷(m)、遮阳雨篷横移机构(IV)和遮阳雨篷变幅机构(V)。2.如权利I所述的变幅遮阳雨篷终点裁判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点裁判台(I)是由安放在地面上的底板(I)、与垂直于地面的背板(11)及倾斜于地面的梯形台阶(2)相互连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裁判台架,梯形台阶(2)上安装有加强筋(5)、立管(3)、扶手(4)、水平扶手(10)和背面扶手(9),其下部安装有支撑板(6),背板(11)上部和下中部分别安装有横向燕尾形的上下滑轨(7、7’)。3.如权利I所述的变幅遮阳雨篷终点裁判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雨篷架(Π)和遮阳雨篷(ΙΠ)是由燕形的前后叶板(13、13’)左右端分别通过左右悬杆(12、18)相连接成一四边形架,转轴(17)的前后端分别与前后叶板(13、13’)的拐点部相铰接,横向的支撑杆(16)的前后端分别与前后立柱(19)、(19’)的上端相连接,前后立柱(19、19’)的中下段分别套装在滑板(25)四角处的左右上扣瓦(23、23’)内和左右下扣瓦(20、20’);遮阳雨篷(111)的构造是采用防紫外线防水的雨布,顶部采用上凸弧形状,遮阳雨篷顶部折角处内部安装有多个尼龙带扣,可与前后叶板(13、13’)上部边沿圆孔联接。4.如权利I所述的变幅遮阳雨篷终点裁判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雨篷横移机构(IV)是在终点裁判台(I)的北面安装有背板(U),背板(11)的上下部位处分别安装有横向的燕尾形的上下滑轨(7、7’),中部制有矩形孔窗的滑板(25)的背面制有燕尾形的上下滑槽(C、C’)分别与背板(11)的上下滑轨(7、7’)相结合;滑板(25)的四角处分别安装有左右上扣瓦(23、23’)和左右下扣瓦(20、20’),上下限位块(26、21)分别安装在位于滑板(25)中间矩形孔窗口内的背板(11)的上面,其上安装有贯通式直线电机(30)的L形支架(31)安装在位于上下限位块(26、21)之间的背板(11)上,贯通式直线电机(30)的丝杆两端分别支撑在滑板(25)的矩形窗口左右两侧安装的左右轴承座(22)、(22’)内;上限位块(26)中部制有的横向凹槽内的左右部位分别安装有左右接近开关(24、29)。5.如权利I所述的变幅遮阳雨篷终点裁判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雨篷变幅机构(V)是由底座(38)固定安装在滑板(25)的下部,直线电机(33)下部通过销轴(32)与底座(38)相铰接,直线电机(33)的螺杆上端与顶管(37)下端内螺纹相连接,顶管(37)的上端通过滑动轴承(36)与右悬杆(18)相连接,右悬杆(18)的前后端与前后叶板(13、13’)相连接。
【文档编号】A63B71/02GK106075865SQ201610671565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8月15日 公开号201610671565.1, CN 106075865 A, CN 106075865A, CN 201610671565, CN-A-106075865, CN106075865 A, CN106075865A, CN201610671565, CN201610671565.1
【发明人】孙尧, 朱舰, 张学捷, 马腾, 袁城
【申请人】太原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