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7522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
【背景技术】
[0002]羽毛球运动是种极好的体育运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的基础,具有极佳的娱乐性、观赏性、健身性、技巧性、群众性,对场地要求可高可低,容易普及。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人们打羽毛球,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羽毛球比赛还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都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从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所以说羽毛球是一项对身体非常有益的运动。
[0003]羽毛球运动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但是由于羽毛球重量较轻,所以这项运动很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现有的羽毛球是由球托和羽翼组成,重量为4.74克-5.5克,适合在室内和室外无风时打,抗风能力弱,几乎不能在有风的场地进行比赛;人们在户外打羽毛球遇到风时,羽毛球会因为质量轻而漂浮不定,使球完全偏离希望的落点,影响打球者的水平发挥和娱乐心情。
[0004]打羽毛球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所用球的速度或者说重量一定要合适,不然打起来很多技术就难以发挥了,而同一种重量的羽毛球在不同地区的飞行速度又会有很大的区别,因为用球的重量和海拔高度以及气候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海拔高空气密度就小,羽毛球在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就小,所以高海拔地区用的羽毛球的重量就要减轻一些。海拔低空气密度大,羽毛球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就大,所以低海拔地区用的羽毛球重量就要重一些。此外,空气的干湿、气温的高低,对羽毛球的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海拔高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选择合适重量羽毛球有利于使用者技术的发挥,能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娱乐早受。
[0005]现有技术中人们为了使羽毛球运动能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也能进行,设计了重量可调节的羽毛球,例如:申请号为201320464501.6的专利公开一种通过加重可定向的羽毛球,包括球托和羽翼,所述球托为中空结构,所述球托的空腔内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重量为3克-10克;申请号为200920289477.0的专利公开一种能改变重量的羽毛球,所述的羽毛球本体上的球头开有凹槽,凹槽上套有配重环,该发明在羽毛球的球头上设置了凹槽,并在凹槽上根据需要安装不同重量的配重环,能适应不同的需要;申请号201020228879.2的专利公开一种新式羽毛球,包括羽毛球头,其中,还包括保护装置、固定装置、圆珠,所述保护装置包裹在羽毛球头外,圆珠置于固定装置内部,圆珠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羽毛球头的内部,所述保护装置为橡胶套,所述固定装置为海绵,所述圆珠为玻璃材质,所述圆珠的质量为0.005kg,该新式羽毛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头部内有圆珠,增加羽毛球的重量,头部外安装有保护装置,保护头部不易损坏。上述几项专利,用来调节羽毛球重量的无论是配重环、配重块、还是圆珠都仅仅是设置头部,这样往往会由于球头过重,重心过于下移,导致球头下坠,影响羽毛球飞行性能。
[0006]影响羽毛球综合飞行性能的,共有七大要素:重量、重量分布、重心位置、球体支撑强度、正面风阻力、绕轴风阻力和抗击打耐力,羽毛球的重心最好落在球头和球体连接部附近;如果裙部太重,重心上移,羽毛球极易翻滚;如果裙部过轻,球头过重,重心过于下移,则球头下坠,影响使用性能,因此在调节羽毛球重量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球头过重,使羽毛球的重量、重心位置和重量分布合理一些。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在球头和球裙支杆上均设置有重量调节构件,分别为配重块和配重圈,使羽毛球的重量、重心位置和重量分布更加合理,提高羽毛球的飞行使用性能;并解决风速较大时在室外打羽毛球难的问题,使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可在室外打羽毛球,便于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包括球头1、球裙2、配重圈3、球裙支杆4、球头连接体5、配重块6 ;所述球头I上半部分为中空结构,上半部分中空结构的空腔周围设置有内螺纹7,下半部分为中间设有凹槽8的半中空结构,凹槽8用于放置配重块6 ;所述球裙支杆4上安装球裙2和配重圈3 ;所述球头连接体5外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7相配合的外螺纹9 ;所述球头连接体5 —端与球头I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球裙支杆4固定连接。
[0010]而且,所述配重圈3为一圆环结构,在圆环上面设有供球裙支杆4穿过的圆孔11。
[0011]而且,所述球头连接体5的一端设置有一抵紧弹簧10,用于固定凹槽内8上放置的配重块6。
[0012]而且,所述球裙支杆4上安装一道或两道配重圈3。
[0013]而且,所述配重圈3为塑料,或为橡胶,或为金属圆环。
[0014]而且,所述配重块6为塑料,或为橡胶,或为金属块。
[00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6]1、本实用新型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较低,使用方便。
[0017]2、本实用新型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在所述球头I和球裙支杆4上均设置有重量调节构件,分别为配重块6和配重圈3,这样设计可以使羽毛球的重量、重心位置和重量分布更加合理,提高羽毛球的飞行使用性能。
[0018]3、本实用新型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解决了风速较大时在室外打羽毛球难的问题,使用方便,使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可在室外打羽毛球,便于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配重圈的俯视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球裙支杆与球头连接体固定连接的示意图。
[0022]图4本实用新型球头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0023]图中:1.球头;2.球裙;3.配重圈;4.球裙支杆;5.球头连接体;6.配重块;7.内螺纹;8.凹槽;9.外螺纹;10.抵紧弹簧;11.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5]如图1、图3、图4所示: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包括球头1、球裙2、配重圈3、球裙支杆4、球头连接体5,配重块6 ;所述球头I上半部分为中空结构,上半部分中空结构的空腔周围设置有内螺纹7,下半部分为中间设有凹槽8的半中空结构,凹槽8用于放置配重块6 ;所述球裙支杆4上安装球裙2和配重圈3 ;所述球头连接体5外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7相配合的外螺纹9 ;所述球头连接体5 —端与球头I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球裙支杆4固定连接。
[0026]所述球头连接体5 —端与球头I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方便用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重量的配重块,而且通过螺纹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更加结实固定,避免在打球过程中,球头与球身分离的现象发生。
[0027]如图2所示:所述配重圈3为一圆环结构,在圆环上面设有供球裙支杆4穿过的圆孔11。
[0028]如图3所示:在球头连接体5的一端设置有一抵紧弹簧10,用于固定凹槽内8上放置的配重块6。抵紧弹簧10的设置可以将凹槽内8上放置的配重块6固定的更加结实牢靠,防止在打球过程中,配重块发生位移,羽毛球的重心发生变化,导致羽毛球飞行轨迹不稳情况的发生。
[0029]所述球裙支杆4上安装一道或两道配重圈3,可以采用专用的羽毛球编线将配重圈固定在球裙支杆4上,也可以采用化学胶水或高级树脂胶水将其固定在球裙支杆4上,或者在出厂的时候直接与球裙支杆4 一体成型,只要能将配重圈3安装在球裙支杆4上且不影响羽毛球飞行性能的方法都可以。
[0030]所述配重圈3为塑料,或为橡胶,或为金属圆环。
[0031]所述配重块6为塑料,或为橡胶,或为金属块。
【主权项】
1.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包括球头(1)、球裙(2)、配重圈(3)、球裙支杆(4)、球头连接体(5)、配重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I)上半部分为中空结构,上半部分中空结构的空腔周围设置有内螺纹(7),下半部分为中间设有凹槽(8)的半中空结构,凹槽(8)用于放置配重块(6);所述球裙支杆(4)上安装球裙(2)和配重圈(3);所述球头连接体(5)外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7)相配合的外螺纹(9);所述球头连接体(5) —端与球头(I)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球裙支杆(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配重圈(3)为一圆环结构,在圆环上面设有供球裙支杆(4)穿过的圆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在球头连接体(5)的一端设置有一抵紧弹簧(10),用于固定凹槽(8)内上放置的配重块(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裙支杆(4)上安装一道或两道配重圈(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圈(3)为塑料,或为橡胶,或为金属圆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6)为塑料,或为橡胶,或为金属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包括球头(1)、球裙(2)、配重圈(3)、球裙支杆(4)、球头连接体(5)、配重块(6),所述球头(1)和球裙支杆(4)上均设置有重量调节构件,分别为配重块(6)和配重圈(3)。该实用新型可以使羽毛球的重量、重心位置和重量分布更加合理,提高羽毛球的飞行性能,同时解决风速较大时在室外打羽毛球难的问题,使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可在室外打羽毛球,便于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IPC分类】A63B67-18
【公开号】CN204319703
【申请号】CN201420873819
【发明人】李树伟, 于洪岩, 张晓川, 李 浩
【申请人】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