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竹罐容器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竹罐容器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毛竹或楠竹制成的竹罐容器或竹编容器都容易霉变和腐蚀,使用较长时间后就容易变形、开裂,变脆,韧性变差,更严重的会出现虫眼。因为竹子是圆柱形体,加上本身材质纹理和细胞的特性,容易变脆,变形、开裂、霉变和被蛀虫腐蚀,同时不耐高温,使用寿命较短。若不经过合理的加工而直接将竹筒作为灸疗器具的外壳,达不到制作灸疗器材以及其它容器的质量标准,而且现有的竹罐容器不具有持久的中药香味,品质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竹罐容器容易霉变和腐蚀,使用较长时间后容易变形和开裂,并且不耐高温的缺陷和不足,现提供一种能够使竹罐容器不容易霉变和腐蚀,使用较长时间后也容易变形和开裂,并且耐高温的一种竹罐容器的加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竹罐容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a、选材,选择生长4-6年的毛竹或楠竹,并无虫眼、裂纹和腐烂。b、下料,沿竹节附近切断下料,并在每段上保留一个竹节。c、预处理,刮除竹筒外表面的青皮,并清洗竹筒。d、药水煮沸,将重量份数计,1-3份的附子,1-2份的白豆蘧,8-12份的艾蒿,1-3份的木瓜,3-6份的硫磺,8-12份的白醋以及280-320份的水混合后放入竹筒,大火加热煮沸。e、调理,大火煮沸完成后再用小火煮5-8小时,然后停止加热并将竹筒在药水池中继续浸泡30-40小时后将竹筒捞出。f、烘干并碳化处理。所述药水煮沸工序中,中药材配方按重量份数计为2份的附子,2份的白豆蘧,11 份的艾蒿,2份的木瓜,6份的硫磺,10份的白醋和300份的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I.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竹罐容器容易霉变和腐蚀,使用较长时间后容易变形和开裂,并且不耐高温的难题,通过采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煮沸、调理并且烘干并碳化处理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2.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处理后的竹罐容器具有独特的中药香味,不仅外表颜色美观,而且竹罐容器的质地致密,不吸水,防霉变和腐蚀,长期使用也变形和开裂,同时耐高温,能够当香炉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种竹罐容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3
a、选材,选择生长4-6年的毛竹或楠竹,并无虫眼、裂纹和腐烂。b、下料,沿竹节附近切断下料,并在每段上保留一个竹节。c、预处理,刮除竹筒外表面的青皮,并清洗竹筒。d、药水煮沸,将重量份数计,1-3份的附子,1-2份的白豆蘧,8-12份的艾蒿,1-3份的木瓜,3-6份的硫磺,8-12份的白醋以及280-320份的水混合后放入竹筒,大火加热煮沸。e、调理,大火煮沸完成后再用小火煮5-8小时,然后停止加热并将竹筒在药水池中继续浸泡30-40小时后将竹筒捞出。f、烘干并碳化处理。所述药水煮沸工序中,中药材配方按重量份数计为2份的附子,2份的白豆蘧,11 份的艾蒿,2份的木瓜,6份的硫磺,10份的白醋和300份的水。在选材时需要选择生长4-6年的毛竹或楠竹以保证材质的坚韧致密,便于后期的加工,并且选择无虫眼、裂纹和腐烂的作为材料。在下料时沿竹节附近切断下料,并在每段上保留一个竹节,由于竹节处厚实坚韧,带有竹节能够防止竹筒变形和开裂,牢固性较好。 下料后由于竹筒的内壁有竹膜,使用高压气枪能将竹膜吹除,省时省力,刮除竹筒外表面的青皮,并清洗竹筒。竹膜不清除很容易引起竹筒发霉。本发明为了更好的解决竹罐容器的防霉变处理问题,采用了特定配方的中药材煮沸处理的方式,具体如下该配方包括附子,白豆蘧,艾蒿,木瓜,硫磺和白醋。将硫磺加适量水融化,并将上述中药材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一定质量比的水煮沸。按重量份数计, 混合比例为1-3份的附子,1-2份的白豆蘧,8-12份的艾蒿,1-3份的木瓜,3_6份的硫磺, 8-12份的白醋加280-320份的水。在竹罐容器浸没在中药水中煮沸的过程中,就能实现对竹罐容器的杀菌作用,并能使竹罐容器具有独特的中药香味。能够使得竹罐容器的抗变形和开裂,耐高温,耐霉变和腐蚀。在药水煮沸工序完成后需要将竹罐容器进行调理,具体过程如下用小火煮5-8 小时,小火的温度为30-60度,然后停止加热并将竹筒在药水池中继续浸泡30-40小时,这样能够使得中药水能够充分的浸入到竹罐容器的内部深处。这相当于分成了几个阶段将竹罐容器的温度逐步降低,也能防止温度突然降低弓I起竹罐容器热胀冷缩而开裂。烘干并碳化处理用于将竹罐容器的水分去除,防止竹罐容器开裂和霉变,在高温烘干过程中淘汰一部分缺乏耐高温能力而开裂的劣质竹罐容器,淘汰率为3% -5%,淘汰后余下的竹罐容器使用过程中能长期抗高温而不易变形和开裂。为进一步提高竹罐容器防霉和放腐烂的性能,可以在竹罐容器的外表面上涂防霉涂层或防霉漆。具体实施例I :(I)选材,选择生长4-6年的毛竹或楠竹,并无虫眼、裂纹和腐烂。(2)下料,沿竹节附近切断下料,并在每段上保留一个竹节。(3)预处理,刮除竹筒外表面的青皮,并清洗竹筒。(4)药水煮沸,将重量份数计,I份的附子,I份的白豆蘧,10份的艾蒿,I份的木瓜, 3份的硫磺,8份的白醋以及280份的水混合后放入竹筒,大火加热煮沸。(5)调理,大火煮沸完成后再用小火煮5小时,然后停止加热并将竹筒在药水池中继续浸泡30小时后将竹筒捞出。(6)烘干并碳化处理。
处理后竹罐容器具有中药香味,但香味较淡,竹罐容器抗变形、抗开裂和耐高温性能不佳。具体实施例2 (I)选材,选择生长4-6年的毛竹,并无虫眼、裂纹和腐烂。(2)下料,沿竹节附近切断下料,并在每段上保留一个竹节。(3)预处理,刮除竹筒外表面的青皮,并清洗竹筒。(4)药水煮沸,将重量份数计,2份的附子,I份的白豆蘧,8份的艾蒿,2份的木瓜, 4份的硫磺,10份的白醋以及300份的水混合后放入竹筒,大火加热煮沸。(5)调理,大火煮沸完成后再用小火煮7小时,然后停止加热并将竹筒在药水池中继续浸泡38小时后将竹筒捞出。(6)烘干并碳化处理。处理后竹罐容器具有中药香味,但香味较淡,竹罐容器抗变形、抗开裂和耐高温性
能一般。具体实施例3 (I)选材,选择生长4-6年的毛竹,并无虫眼、裂纹和腐烂。(2)下料,沿竹节附近切断下料,并在每段上保留一个竹节。(3)预处理,刮除竹筒外表面的青皮,并清洗竹筒。(4)药水煮沸,将重量份数计,3份的附子,2份的白豆蘧,12份的艾蒿,3份的木瓜, 6份的硫磺,12份的白醋以及320份的水混合后放入竹筒,大火加热煮沸。(5)调理,大火煮沸完成后再用小火煮8小时,然后停止加热并将竹筒在药水池中继续浸泡40小时后将竹筒捞出。(6)烘干并碳化处理。处理后竹罐容器具有中药香味,但香味太浓,竹罐容器抗变形、抗开裂和耐高温性能较好。具体实施例4:(I)选材,选择生长4-6年的毛竹,并无虫眼、裂纹和腐烂。(2)下料,沿竹节附近切断下料,并在每段上保留一个竹节。(3)预处理,刮除竹筒外表面的青皮,并清洗竹筒。(4)药水煮沸,将重量份数计,2份的附子,2份的白豆蘧,11份的艾蒿,2份的木瓜, 6份的硫磺,10份的白醋以及300份的水混合后放入竹筒,大火加热煮沸。(5)调理,大火煮沸完成后再用小火煮6小时,然后停止加热并将竹筒在药水池中继续浸泡40小时后将竹筒捞出。(6)烘干并碳化处理。经过多次反复试验表明,具体实施例4所采用的中药材配比为最佳配比,以及调理过程中,小火煮6小时,然后停止加热并将竹筒在药水池中继续浸泡40小时为最佳调理工艺。处理前竹罐容器质地为竹的本色,浅黄色,竹罐容器外壁轻敲击声音浑浊,不清脆。碳化处理后竹罐容器呈浅咖啡色,并且具有中药的香味,竹罐容器外壁轻敲击声音清脆。能够使得竹罐容器的抗变形和开裂,耐高温,耐霉变和腐蚀的效果最好,能够承受150度以上的高温,同时使用时间最长,都能清晰的在竹灸罐的外壁雕刻图案文字,美观实用。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处理后的竹罐能用来制作用于灸疗的竹灸罐,并能达到较好的保健和治疗效果。以下为采用具体实施例4的技术方案加工后的圆柱体竹灸罐试验的经过I、耗材系数测试两段长度4cm、直径I. 8cm或者一段长度4cm、直径3. 5cm的艾条点燃后放入灸罐内可燃烧45分钟以上。2、抗高温试验将艾条点燃后放入a、b、c三个灸器里,火头朝下放置,盖上盖子, 研发人员每天的上班时间连续8小时的燃烧试验,灸罐外壳局部的温度控制在49摄氏度以下,用手触摸温热感,三个灸器试验389天、391天、399天时罐体开裂,罐盖除盖顶变脆,其它部位基本完好,抗变形、抗高温开裂性能很好,以每天连续8小时的使用时间,三个灸罐平均使用寿命为393天。3、抗摔击试验加热前分别将三个竹灸罐从2米的高度垂直落下至地砖上,罐体和罐盖完好,加热5小时后将竹灸罐从2米的高度垂直落下至地砖上,罐体和罐盖完好,无裂开现象。4、储藏试验将灸罐分别放置在85%至90%湿度的地下仓库90天,罐体内外无霉变和蛀虫腐蚀现象。5、安全系数测试试验中罐体开裂时罐内杯型钢丝网和网内的灸火落下,灸条燃烧过程中,推倒灸罐,罐体与罐盖仍然旋扣密闭,无脱开现象。6、采用临床试验效果灸疗过程中热量和药物成分对人体穴位的渗透力强,罐壁微微温热。7、环保测试在燃烧过程中,除了艾条燃烧的气味,无其它刺鼻异味。
权利要求
1.一种竹罐容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a、选材,选择生长4-6年的毛竹或楠竹,并无虫眼、裂纹和腐烂。b、下料,沿竹节附近切断下料,并在每段上保留一个竹节。C、预处理,刮除竹筒外表面的青皮,并清洗竹筒。d、药水煮沸,将重量份数计,1-3份的附子,1-2份的白豆蘧,8-12份的艾蒿,1-3份的木瓜,3-6份的硫磺,8-12份的白醋以及280-320份的水混合后放入竹筒,大火加热煮沸。e、调理,大火煮沸完成后再用小火煮5-8小时,然后停止加热并将竹筒在药水池中继续浸泡30-40小时后将竹筒捞出。f、烘干并碳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竹罐容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水煮沸工序中,中药材配方按重量份数计为2份的附子,2份的白豆蘧,11份的艾蒿,2份的木瓜,6份的硫磺,10份的白醋和300份的水。
全文摘要
一种竹罐容器的加工方法,通过选材、下料、预处理、药水煮沸、调理以及烘干并碳化处理,所述药水煮沸工序中,中药材配方按重量份数计为2份的附子,2份的白豆蔻,11份的艾蒿,2份的木瓜,6份的硫磺,10份的白醋和300份的水,竹罐容器具有独特的中药香味,不仅外表颜色美观,而且竹罐容器的质地致密,不吸水,防霉变和腐蚀,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竹罐容器容易霉变和腐蚀,使用较长时间后容易变形和开裂,并且不耐高温的难题,通过采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煮沸、调理并且烘干并碳化处理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文档编号B27K3/52GK102581906SQ20121005605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
发明者谢庆国 申请人:谢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