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石竹编画竹节钳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4944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锯竹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大石竹编画竹节钳锯。



背景技术:

目前,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庆市垫江县大石镇竹编画,其作品已被世界妇女联合会、国家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收藏,其画社会需求量较大,但要手工将竹节锯断后,其竹节断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其技术要求高,不宜传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石竹编画竹节钳锯,且锯竹节时,断面平整,省事省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石竹编竹节钳锯,包括上弧环和下弧环,所述上弧环包括A螺孔、上弧锯、上弧槽、B螺孔、螺纹弹簧、上手柄、弧形齿条和上防滑套,所述下弧环包括下防滑套、下手柄、齿条槽、C螺孔、下弧槽、下弧锯、D螺孔和铆钉。所述上弧环设置为一个弧度为 π、宽为1cm、高为2cm弧口向上的金属弧形片,上弧环左下端从下向上0.7cm处切除后半部分,并在后半部分的中端设置一铆钉相匹配的孔,上弧环的右下端与上手柄左端连接,上弧环的左下端从下向上2.5cm和右下端从下向上1.5cm之间从下向上横向的中端设置一深1.5cm的内壁与上弧锯外壁贴合的上弧槽,上弧槽4左段前壁的中端设置A螺孔,上弧槽右段前壁的中端设置B螺孔,A螺孔和B螺孔对称设置,A螺孔和B螺孔与C螺孔和D螺孔对称设置,孔内各配置与之相匹配的螺钉,上弧锯下边的锯齿口左段向左右段向右,上弧锯和下弧锯对称设置,上弧锯置入上弧槽部分的外壁与上弧槽的内壁贴合,上防滑套从右向左套在上手柄上,上手柄左段的中端从下向上的处设置一个方孔,方孔中端前后壁各对称设置一个圆孔,弧形齿条上端的中端设置一与方孔中端前后壁圆孔对称的圆孔,用一颗与圆孔相匹配的铆钉将弧形齿条上端固定于方孔内,弧形齿条上段中端的左边与螺纹弹簧的右端连接,螺纹弹簧左端与上手柄左段的左段的中端下表面的中端连接。所述下弧环设置为一个弧度为π、宽为1cm、高为2cm弧口向上的金属弧形片,下弧环左上端从上向下0.7cm处切除前半部分,并在前半部分的中端设置一铆钉相匹配的孔,铆钉穿入上弧环左下端和下弧环左上端的孔内,将上弧环左下端和下弧环左上端铆在一起,下弧环的右上端与下手柄左端连接,下弧环的左上端从上向下2.5cm和右上端从上向下1.5cm之间从上向下横向的中端设置一深1.5cm的内壁与下弧锯外壁贴合的下弧槽,下弧槽左段前壁的中端设置D螺孔,下弧槽右段前壁的中端设置C螺孔,孔内各配置与之相匹配的螺钉,下弧锯置入下弧槽部分的外壁与下弧槽的内壁贴合,下防滑套从右向左套在下手柄11上,下手柄11左段的中端从下向上处设置一个能让弧形齿条穿入的齿条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大石竹编画竹节钳锯锯竹节时,断面平整,省事省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于锯大石竹编画中不同直径的竹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大石竹编画竹节钳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A螺孔;2为上弧锯;3为上弧环;4为上弧槽;5为B螺孔;6为螺纹弹簧;7为上手柄;8为弧形齿条;9为上防滑套;10为下防滑套;11为下手柄;12为齿条槽;13为下弧环;14为C螺孔;15为下弧槽;16为下弧锯;17为D螺孔;18为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大石竹编画竹节钳锯,包括上弧环3和下弧环13,所述上弧环3包括A螺孔1、上弧锯2、上弧槽4、B螺孔5、螺纹弹簧6、上手柄7、弧形齿条8和上防滑套9,所述下弧环13包括下防滑套10、下手柄11、齿条槽12、C螺孔14、下弧槽15、下弧锯16、D螺孔17和铆钉18;所述上弧环3设置为一个弧度为π、宽为1cm、高为2cm弧口向上的金属弧形片,上弧环3左下端从下向上0.7cm处切除后半部分,并在后半部分的中端设置一铆钉18相匹配的孔,上弧环3的右下端与上手柄7左端连接,上弧环3的左下端从下向上2.5cm和右下端从下向上1.5cm之间从下向上横向的中端设置一深1.5cm的内壁与上弧锯2外壁贴合的上弧槽4,上弧槽4左段前壁的中端设置A螺孔1,上弧槽4右段前壁的中端设置B螺孔5,A螺孔1和B螺孔5对称设置,A螺孔1和B螺孔5与C螺孔14和D螺孔17对称设置,孔内各配置与之相匹配的螺钉,上弧锯2下边的锯齿口左段向左右段向右,上弧锯2和下弧锯16对称设置,上弧锯2的上半部分从下向上置入上弧槽4内,上弧锯2置入上弧槽4部分的外壁与上弧槽4的内壁贴合,再拧紧A螺孔1和B螺孔5内的螺钉,上防滑套9从右向左套在上手柄7上,上手柄7左段的中端从下向上的处设置一个方孔,方孔中端前后壁各对称设置一个圆孔,弧形齿条8上端的中端设置一与方孔中端前后壁圆孔对称的圆孔,用一颗与圆孔相匹配的铆钉将弧形齿条8上端固定于方孔内,弧形齿条8上段中端的左边与螺纹弹簧6的右端连接,螺纹弹簧6左端与上手柄7左段的左段的中端下表面的中端连接;所述下弧环13设置为一个弧度为π、宽为1cm、高为2cm弧口向上的金属弧形片,下弧环13左上端从上向下0.7cm处切除前半部分,并在前半部分的中端设置一铆钉18相匹配的孔,铆钉18穿入上弧环3左下端和下弧环13左上端的孔内,将上弧环3左下端和下弧环13左上端铆在一起,下弧环13的右上端与下手柄11左端连接,下弧环13的左上端从上向下2.5cm和右上端从上向下1.5cm之间从上向下横向的中端设置一深1.5cm的内壁与下弧锯16外壁贴合的下弧槽15,下弧槽15左段前壁的中端设置D螺孔17,下弧槽15右段前壁的中端设置C螺孔14,孔内各配置与之相匹配的螺钉,下弧锯16的下半部分从上向下置入下弧槽15内,下弧锯16置入下弧槽15部分的外壁与下弧槽15的内壁贴合,再拧紧C螺孔14和D螺孔17内的螺钉,下防滑套10从右向左套在下手柄11上,下手柄11左段的中端从下向上处设置一个能让弧形齿条8穿入的齿条槽12;操作时,将上手柄7和下手柄11展开,把上弧环3和下弧环13夹在需要锯的竹节预设位置上,弧形齿条8的下端置入齿条槽12内,手捏上手柄7和下手柄11直到弧形齿条8在齿条槽12内向下移动到一个齿口将竹节圆筒箍紧为宜,再左右搬动上手柄7和下手柄11,随着锯竹深入,弧形齿条8下移,直到将竹节锯断为止,然后,将弧形齿条8的下端右移,从齿条槽12内拔出弧形齿条8又反复锯竹,这种大石竹编竹节钳锯锯竹节时,断面平整,省事省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于锯大石竹编画中不同直径的竹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