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框式家具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9495发布日期:2019-05-15 22:57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家具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木框式家具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纯木、铝木复合门窗的常规角部连接方式是采用榫槽结构配合专用结构胶,或反型加圆榫棒及对穿螺栓紧固;前种组角方式须经过铣榫槽、涂胶、合框等工序,且必须等待结构胶固化之后才能进行后续操作,整体工序比较复杂;后种组角方式须经过铣反型、加工对穿螺栓孔、涂胶、对穿螺栓紧固等工序,且角部反型连接处油漆容易露底。此外,框、扇端头加工榫槽须用到加工中心、合框必须用到合框机,设备投入成本大,设备占地面积广,经济效益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红木框式家具制作工艺,能够快速的进行框式家具的制作。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木框式家具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红木原料,切割成板材;

步骤二、将板材在120℃-150℃的环境中,蒸煮3h-5h;

步骤三、在120℃-150℃的温度下干燥板材;

步骤四、当板材水分在20%-25%之间时,停止干燥;

步骤五、根据图纸切割出主板、支撑板和隔板,并将其组装成型;

步骤六、将组装成型的家具表面喷涂防腐涂层;

步骤七、打磨表面,入库。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一中,板材尺寸公差为±1cm-±3cm。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二中,温度为150℃,蒸煮时间为5h。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干燥温度为150℃。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四中,板材水分为20%。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五中,尺寸公差为±1cm-±2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方案完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空间大小,在操作的过程中控制尺寸公差、温度和涂层厚度,因此其加工完成后的家具,质量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红木框式家具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红木原料,切割成板材;

步骤二、将板材在120℃-150℃的环境中,蒸煮3h-5h;

步骤三、在120℃-150℃的温度下干燥板材;

步骤四、当板材水分在20%-25%之间时,停止干燥;

步骤五、根据图纸切割出主板、支撑板和隔板,并将其组装成型;

步骤六、将组装成型的家具表面喷涂防腐涂层;

步骤七、打磨表面,入库。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板材尺寸公差为±1cm-±3cm。

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温度为150℃,蒸煮时间为5h。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干燥温度为150℃。

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板材水分为20%。

本实施例中,步骤五中,尺寸公差为±1cm-±2cm。

本发明方案完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空间大小,在操作的过程中控制尺寸公差、温度和涂层厚度,因此其加工完成后的家具,质量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红木框式家具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红木原料,切割成板材;步骤二、将板材在120℃‑150℃的环境中,蒸煮3h‑5h;步骤三、在120℃‑150℃的温度下干燥板材;步骤四、当板材水分在20%‑25%之间时,停止干燥;步骤五、根据图纸切割出主板、支撑板和隔板,并将其组装成型;步骤六、将组装成型的家具表面喷涂防腐涂层;步骤七、打磨表面,入库。本发明方案完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空间大小。

技术研发人员:刘能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都江堰锐逞家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8
技术公布日:2019.05.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