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棒车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0274阅读:29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棒车圆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棒车圆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木棒的取圆工艺,在加工时,需要人工将木棒固定在一个专用的车床上,用手工把木棒的表皮去掉,再用模具成型刀把木棒车刀需要的尺寸。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由于需要手动去皮,因而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棒车圆机,通过使用该木棒车圆机,可以安全又快速的对木棒进行取圆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木棒车圆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刨筒,所述工作台上刨筒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架,工作台上刨筒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架,进料架的一侧还设置有引导架,所述进料架的下端两侧设置有进料轴架,所述进料轴架之间设置有进料轴,所述进料轴的一侧突出于进料轴架,其突出部位安装有进料带轮;所述出料架的下端两侧设置有出料轴架,所述出料轴架之间设置有出料轴,所述出料轴的一侧突出于出料轴架,其突出部位安装有出料带轮;所述进料带轮和出料带轮之间安装有联动皮带;所述进料架和出料架的上端两侧设置有压料轴架,所述压料轴架之间安装有压料轴,在工作台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在刨筒和出料架之间设置有被动轮,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安装有驱动皮带。这种木棒车圆机,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可以安全又快速的对木棒进行取圆工艺。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轴架、进料轴和进料带轮组成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有两套。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轴架、出料轴和出料带轮组成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有两套。

作为优选,所述刨筒的下端设置有废料料斗。

作为优选,所述压料轴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下端与压料轴接触的调节丝杠以及设置在调节丝杠上端的调节手柄。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在进料带轮和出料带轮之间,且其水平高度低于进料带轮和出料带轮的水平高度,张紧轮、进料带轮和出料带轮之间通过联动皮带实现联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可以安全又快速的对木棒进行取圆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木棒车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木棒车圆机的结构示意图(去盖)。

图3是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木棒车圆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木棒车圆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刨筒2,工作台1上刨筒2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架3,工作台1上刨筒2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架4,进料架3的一侧还设置有引导架5,进料架3的下端两侧设置有进料轴架6,进料轴架6之间设置有进料轴7,进料轴7的一侧突出于进料轴架6,其突出部位安装有进料带轮8;出料架4的下端两侧设置有出料轴架9,出料轴架9之间设置有出料轴10,出料轴10的一侧突出于出料轴架9,其突出部位安装有出料带轮11;进料带轮8和出料带轮11之间安装有联动皮带12;进料架3和出料架4的上端两侧设置有压料轴架13,压料轴架13之间安装有压料轴14,在工作台1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16,在刨筒2和出料架4之间设置有被动轮17,主动轮16和被动轮17之间安装有驱动皮带18。进料轴架6、进料轴7和进料带轮8组成进料机构,进料机构有两套。出料轴架9、出料轴10和出料带轮11组成出料机构,出料机构有两套。刨筒2的下端设置有废料料斗19。压料轴14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下端与压料轴14接触的调节丝杠20以及设置在调节丝杠20上端调节手柄21。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张紧轮22,张紧轮22在进料带轮8和出料带轮11之间,且其水平高度低于进料带轮8和出料带轮11的水平高度,张紧轮22、进料带轮8和出料带轮11之间通过联动皮带12实现联动。

当需要对木棒进行车圆操作时,将木棒放到引导架5,木棒的一端搁在进料轴7上,根据木棒的大小,通过调节机构来调节压料轴14的位置,使得木棒被紧压在压料轴14和进料轴7之间。电机通过联动皮带12带动进料带轮8、出料带轮11以及张紧轮22运动,带动木棒沿直线前进,当木棒运行到刨筒2内,由驱动电机15驱动刨筒2运作,将木棒车圆。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