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竹墙砖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96738发布日期:2019-02-15 23:4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竹墙砖的制造方法,具体适用于建筑外墙或内墙的装饰。



背景技术:

竹材是一种丰富的天然速生资源,凭借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特有的表面纹理结构,在建筑、家具及室内装饰装修等行业,作为木材的补充和替代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竹材内部淀粉、糖类的含量高于木材,因而在竹材的贮存、加工及竹制品的使用过程中,比木材更易产生霉变、褐变和遭受虫蛀,影响了竹制品的美观和使用寿命。

现有的建筑外墙砖,多采用陶瓷制造,利用水泥或粘胶固定于墙体上,其重量重增大了建筑总重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竹材不能应用于建筑外墙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建筑外墙的抗菌竹墙砖的制造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抗菌竹墙砖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粗制、切割原料,取7年以上毛竹,取位于中下部的竹段,去除每段毛竹内部竹膜,根据竹子切割成4厘米-18厘米的竹条,然后再根据需求切割成规定形状的竹砖;

第二步:防腐处理,根据不同的着色要求对竹砖进行防腐处理,去除竹砖内的糖类和蛋白质;

第三步:表面处理,将上一步中得到的竹砖放入乙酸酐的酸性溶液中,上述溶液ph值为3-4,对上述溶液进行水浴加热3-5小时,加热温度为60-70℃,反应完成后将竹砖取出清洗后晾干,然后在竹砖表面涂刷加入溶菌酶的木蜡油,待木蜡油晾干后得到成品竹砖。

所述第二步:防腐处理中,当需要的成品竹砖为浅色系时,将第一步中的竹砖浸泡在40-60℃浓度为1%-5%的双氧水溶液中3-6小时,然后对竹砖进行干燥处理;

当需要的成品竹砖为深色系时,将第一步中的竹砖进行碳化处理,炭化温度为120-220℃,炭化时间为0.5-12h,炭化完毕后,逐渐降温至80℃,停止饱和水蒸气的保护,再缓慢降至室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抗菌竹墙砖的制造方法中对竹砖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具有酯基,而酯基带负电能够使带正电的溶菌酶吸附于其上,进一步增强竹砖表面的抗菌性能,延长竹砖的使用寿命。因此,本设计的竹砖表面具有溶菌酶,有效提高竹砖表面的抗菌性能。

2、本发明一种抗菌竹墙砖的制造方法中利用汽钉安装竹砖,最后在安装完成的墙面上喷涂木蜡油,利用木蜡油封堵住汽钉的安装口,有效保护内部的竹砖,减缓竹砖表面的氧化反应,避免雨水与竹砖直接接触,有效保护竹砖。因此,本设计的竹砖重量较轻,安装方便,防水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抗菌竹墙砖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粗制、切割原料,取7年以上毛竹,取位于中下部的竹段,去除每段毛竹内部竹膜,根据竹子切割成4厘米-18厘米的竹条,然后再根据需求切割成规定形状的竹砖;

第二步:防腐处理,根据不同的着色要求对竹砖进行防腐处理,去除竹砖内的糖类和蛋白质;

第三步:表面处理,将上一步中得到的竹砖放入乙酸酐的酸性溶液中,上述溶液ph值为3-4,对上述溶液进行水浴加热3-5小时,加热温度为60-70℃,反应完成后将竹砖取出清洗后晾干,然后在竹砖表面涂刷加入溶菌酶的木蜡油,待木蜡油晾干后得到成品竹砖。

所述第二步:防腐处理中,当需要的成品竹砖为浅色系时,将第一步中的竹砖浸泡在40-60℃浓度为1%-5%的双氧水溶液中3-6小时,然后对竹砖进行干燥处理;

当需要的成品竹砖为深色系时,将第一步中的竹砖进行碳化处理,炭化温度为120-220℃,炭化时间为0.5-12h,炭化完毕后,逐渐降温至80℃,停止饱和水蒸气的保护,再缓慢降至室温。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设计的防腐处理去除了竹砖内的糖类和蛋白质,同时利用木蜡油对竹砖进行防水,定期对竹砖墙面喷涂木蜡油,能够有效延长竹砖墙寿命,其使用寿命大于40年。如将本设计用于半室外装饰墙面的使用寿命更长。

碳化的时间和温度能够改变竹砖的颜色,时间越长、温度越高颜色越深。

双氧水处理的时间和温度能够改变竹砖的颜色,时间越长、温度越高颜色越浅。

实施例1:

一种抗菌竹墙砖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粗制、切割原料,取7年以上毛竹,取位于中下部的竹段,去除每段毛竹内部竹膜,根据竹子切割成4厘米-18厘米的竹条,然后再根据需求切割成规定形状的竹砖;

第二步:防腐处理,根据不同的着色要求对竹砖进行防腐处理,去除竹砖内的糖类和蛋白质,当需要的成品竹砖为浅色系时,将第一步中的竹砖浸泡在40-60℃浓度为1%-5%的双氧水溶液中3-6小时,然后对竹砖进行干燥处理;

当需要的成品竹砖为深色系时,将第一步中的竹砖进行碳化处理,炭化温度为120-220℃,炭化时间为0.5-12h,炭化完毕后,逐渐降温至80℃,停止饱和水蒸气的保护,再缓慢降至室温;

第三步:表面处理,将上一步中得到的竹砖放入乙酸酐的酸性溶液中,上述溶液ph值为3-4,对上述溶液进行水浴加热3-5小时,加热温度为60-70℃,反应完成后将竹砖取出清洗后晾干,然后在竹砖表面涂刷加入溶菌酶的木蜡油,待木蜡油晾干后得到成品竹砖。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第二步:防腐处理,根据不同的着色要求对竹砖进行防腐处理,去除竹砖内的糖类和蛋白质,当需要的成品竹砖为浅色系时,将第一步中的竹砖浸泡在50℃浓度为3%的双氧水溶液中5小时,然后对竹砖进行干燥处理;

当需要的成品竹砖为深色系时,将第一步中的竹砖进行碳化处理,炭化温度为150℃,炭化时间为6h,炭化完毕后,逐渐降温至80℃,停止饱和水蒸气的保护,再缓慢降至室温;

第三步:表面处理,将上一步中得到的竹砖放入乙酸酐的酸性溶液中,上述溶液ph值为3,对上述溶液进行水浴加热3小时,加热温度为70℃,反应完成后将竹砖取出清洗后晾干,然后在竹砖表面涂刷加入溶菌酶的木蜡油,待木蜡油晾干后得到成品竹砖。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第二步:防腐处理,根据不同的着色要求对竹砖进行防腐处理,去除竹砖内的糖类和蛋白质,当需要的成品竹砖为浅色系时,所述第二步:防腐处理中,当需要的成品竹砖为浅色系时,将第一步中的竹砖浸泡在40℃浓度为5%的双氧水溶液中6小时,然后对竹砖进行干燥处理;

当需要的成品竹砖为深色系时,将第一步中的竹砖进行碳化处理,炭化温度为220℃,炭化时间为1h,炭化完毕后,逐渐降温至80℃,停止饱和水蒸气的保护,再缓慢降至室温;

第三步:表面处理,将上一步中得到的竹砖放入乙酸酐的酸性溶液中,上述溶液ph值为3,对上述溶液进行水浴加热5小时,加热温度为60℃,反应完成后将竹砖取出清洗后晾干,然后在竹砖表面涂刷加入溶菌酶的木蜡油,待木蜡油晾干后得到成品竹砖。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第二步:防腐处理,根据不同的着色要求对竹砖进行防腐处理,去除竹砖内的糖类和蛋白质,当需要的成品竹砖为浅色系时,将第一步中的竹砖浸泡在60℃浓度为1%的双氧水溶液中3小时,然后对竹砖进行干燥处理;

当需要的成品竹砖为深色系时,将第一步中的竹砖进行碳化处理,炭化温度为120℃,炭化时间为10h,炭化完毕后,逐渐降温至80℃,停止饱和水蒸气的保护,再缓慢降至室温;

第三步:表面处理,将上一步中得到的竹砖放入乙酸酐的酸性溶液中,上述溶液ph值为4,对上述溶液进行水浴加热4小时,加热温度为70℃,反应完成后将竹砖取出清洗后晾干,然后在竹砖表面涂刷加入溶菌酶的木蜡油,待木蜡油晾干后得到成品竹砖。

将实施例2、3、4中的双氧水竹砖和碳化竹砖编号后与沾满水的棉布放在一个密封容器中,竹砖与棉布间没有直接接触,60天后竹砖没有明显变化。

将实施例2、3、4中的双氧水竹砖和碳化竹砖编号表面后用沾满水的棉布包裹放在一个密封容器中,30天后实施例4的双氧水组出现少量斑点,其余竹砖无明显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