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料浸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4924发布日期:2019-01-04 23:4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料浸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料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竹料浸胶装置。



背景技术:

竹胶板是以毛竹材料作主要架构和填充材料,经高压成坯的建材。由于竹胶板硬度高,抗折,抗压,在很多使用区域已经替代了钢模板。又由于竹是易培养,成林快的林木,三到五年就可以砍伐,能替换木材,因此,国家林业部政策支持大力发展以竹为主要加工材料的人造板,已经在很多地方替换了木材类板材的使用;竹胶板的加工工艺为竹片的制备、定型干燥、竹片施胶、铺装组坯、热压成型;其中竹片施胶处理是影响竹胶板热压成型的粘合程度重要工序之一;传统的竹片施胶采用四辊涂胶机对竹片辊涂水溶性酚醛树脂胶,涂胶量为300-350g/㎡(双面),胶粘剂中可加入1%--3%的面粉、豆粉等作填充剂。填充剂可使竹片在涂胶后易在表面形成胶膜,热压时不易产生流胶现象,固化后可以改善胶层的脆性;这样的涂胶方式较为繁琐,增加作业时间,降低效率,而且胶液难以渗入竹片内,压合后的竹胶板的粘合度仍有所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竹料浸胶装置,通过将竹料装载至载料笼架内,并通过固定链条固定,通过安装在工字钢上的钢丝绳电动葫芦来运输载有竹料的载料笼架,并将载料笼架放置入填充有胶水的胶水池内,静置一段时间,通过直接在胶水池浸置的方式更好的使得胶液渗透入竹料内,而且通过钢丝绳电动葫芦取出载料笼架放置在第二放置区域上的沥干多余的胶水,沥出的胶水流回胶水池重复使用,节约成本,另外通过钢丝绳电动葫芦来驱动载料笼架,其操作方便,提高作业员的作业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开设于地面上的凹槽、若干用于装载竹料的载料笼架和用于驱动所述载料笼架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容置腔体,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底部于中间位置向下开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且填充有胶液的胶水池,所述胶水池以及所述凹槽的内壁均为混凝土内壁,所述胶水池内设有容纳所述载料笼架的第二容置腔体,所述胶水池的深度大于所述载料笼架的高度,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载料笼架的宽度,所述胶水池将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分成供所述载料笼架放置的第一放置区域和第二放置区域,所述第一放置区域和所述第二放置区域内均固定穿设有若干呈等距间隙分布且用于支撑所述载料笼架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凹槽深度的一半;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对称架设于所述凹槽两端侧的支撑架、架设于所述支撑架顶部且与所述支撑架顶部焊接固定的工型钢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工型钢上且与所述工型钢滑动配合的钢丝绳电动葫芦,所述载料笼架的顶部焊设有与所述钢丝绳电动葫芦的吊钩配合的U形吊环,所述支撑架通过混凝土固定在所述地面上;

所述载料笼架包括底框架、顶框架和位于所述底框架以及所述顶框架之间的U形侧围架,所述U形侧围架的底部与所述底框架顶部边缘固定焊接,所述U 形侧围架的顶部与所述顶框架底部边缘固定焊接,所述U形侧围架、所述底框架以及所述顶框架之间形成容置所述竹料的容置空间,所述载料笼架一侧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若干固定链条,所述固定链条的一端与所述开口一侧的所述U形侧围架固定焊接,所述固定链条的另一端上焊设有挂钩头部,所述U 形侧围架于所述开口另一侧上焊设有若干与所述挂钩头部对应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与所述挂钩头部配合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工型钢的横杆和两相互对称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分别与所述横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横杆形成呈锥台形的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杆之间于中间位置设有竖直加强杆,竖直加强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杆固定焊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之间还设有若干穿过所述竖直加强杆且分别与所述支撑杆固定焊接的水平加强杆。

可选地,所述横杆顶部上于所述工型钢的两侧对称设有倾斜设置的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筋条的一端与所述横杆固定焊接,所述加强筋条的另一端与所述工型钢固定焊接。

可选地,所述载料笼架底部焊设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宽度小于相邻所述连接杆之间的间隙。

可选地,还包括带有提示功能的定时器,所述定时器通过螺丝固定在一所述支撑架的一侧上。

可选地,所述凹槽内于所述第一放置区域的底面以及所述第二放置区域的底面分别为沿所述胶水池方向倾斜的倾斜底面。

可选地,所述U形侧围架、所述底框架以及所述顶框架均由若干不锈钢方管或者若干不锈钢圆管焊接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竹料装载至载料笼架内,并通过固定链条固定,通过安装在工字钢上的钢丝绳电动葫芦来运输载有竹料的载料笼架,并将载料笼架放置入填充有胶水的胶水池内,静置一段时间,通过直接在胶水池浸置的方式更好的使得胶液渗透入竹料内,而且通过钢丝绳电动葫芦取出载料笼架放置在第二放置区域上的沥干多余的胶水,沥出的胶水流回胶水池重复使用,节约成本,另外通过钢丝绳电动葫芦来驱动载料笼架,其操作方便,提高作业员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竹料浸胶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竹料浸胶装置浸胶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竹料浸胶装置凹槽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A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竹料浸胶装置钢丝绳电动葫芦与工型钢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竹料浸胶装置支撑架与工型钢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竹料浸胶装置载料笼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B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中:1、地面;21、凹槽;22、胶水池;211、第一放置区域;212、第二放置区域;23、连接杆;31、支撑架;32、工型钢;33、钢丝绳电动葫芦;311、横杆;312、支撑杆;313、竖直加强杆;314、水平加强杆;315、加强筋条;4、载料笼架;41、顶框架;42、U形侧围架;43、底框架;44、固定链条;411、U 形吊环;421、连接块;422、通孔;441、挂钩头部;45、开口;5、定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竹料浸胶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竹料浸胶装置胶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竹料浸胶装置凹槽的俯视图,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图1的A位置放大示意图,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竹料浸胶装置钢丝绳电动葫芦与工型钢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竹料浸胶装置支撑架与工型钢的安装示意图,图7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竹料浸胶装置载料笼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例性地示出了图7的B位置放大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开设于地面1上的凹槽21、若干用于装载竹料的载料笼架4和用于驱动载料笼架4运动的驱动组件,凹槽21内设有第一容置腔体,第一容置腔体底部于中间位置向下开设有与凹槽21连通且填充有胶液的胶水池22,胶水池22以及凹槽21的内壁均为混凝土内壁,胶水池22内设有容纳载料笼架4的第二容置腔体,胶水池22的深度大于载料笼架4的高度,凹槽21 的宽度大于载料笼架4的宽度,胶水池22将第一容置腔体分成供载料笼架4放置的第一放置区域211和第二放置区域212,第一放置区域211和第二放置区域 212内均固定穿设有若干呈等距间隙分布且用于支撑载料笼架4的连接杆23,连接杆23与第一容置腔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为凹槽21深度的一半;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凹槽21以及胶水池22内壁均为混凝土铺设形成,胶液不能渗透过混凝土内壁,能够有效避免胶液的外渗,造成资源浪费;胶水池22的高度大于载料笼架4的高度目的使得放入胶水池22的载料笼架4能够被胶水全部覆盖,保证所有竹料都能够与胶水接触,更好的完成浸胶作业;凹槽21的宽度大于载料笼架4的宽度便于载料笼架4放置在凹槽21上;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3 可以是不锈钢圆管,将若干连接杆23等距间隙的固定在凹槽21内形成支撑载料笼架4的支撑台,而且保证连接杆23与第一容置腔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为凹槽 21深度的一半,使得载料笼架4与凹槽21底部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空间,便于沥胶操作;载料笼架4携带竹料进入胶水池22浸置一段时间后取出,其携带了较多的多余胶水,将载料笼架4放置在连接杆23形成的支撑台上,多余的胶水则会经过连接杆23之间的间隙滴落凹槽21内并重新流入胶水池22内,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节约制造成本。

如图4至图5所示,驱动组件包括对称架设于凹槽21两端侧的支撑架31、架设于支撑架31顶部且与支撑架31顶部焊接固定的工型钢32和固定安装在工型钢32上且与工型钢32滑动配合的钢丝绳电动葫芦33,载料笼架4的顶部焊设有与钢丝绳电动葫芦33的吊钩配合的U形吊环411,支撑架31通过混凝土固定在地面1上;具体来说,钢丝绳电动葫芦33是一种小型起重设备,钢丝绳电动葫芦33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零部件通用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它既可以单独安装在工字钢上,也可以配套安装在电动或手动单梁、双梁、悬臂、龙门等起重机上使用,主要用于各种提升、牵移、装卸重物,油罐倒装焊接,如各种大中型砼、钢结构及机械设备的安装和移动;本实施例中的钢丝绳电动葫芦33可以采用型号为HHBB05-02的宝雕牌环链电动葫芦,该钢丝绳电动葫芦33具有整体质量轻,运动平稳,力矩大,噪音小的优点;另外,支撑架31与地面1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在地面1上开设容置支撑架31底部的容置孔,再铺设混凝土进行固定,这样固定方便也较为稳固。

如图7和图8所示,载料笼架4包括底框架43、顶框架41和位于底框架 43以及顶框架41之间的U形侧围架42,U形侧围架42的底部与底框架43顶部边缘固定焊接,U形侧围架42的顶部与顶框架41底部边缘固定焊接,U形侧围架42、底框架43以及顶框架41之间形成容置竹料的容置空间,载料笼架4的一侧面设有开口45,开口45上设有若干固定链条44,固定链条44的一端与开口45一侧的U形侧围架42固定焊接,固定链条44的另一端上焊设有挂钩头部 441,U形侧围架42于开口45另一侧上焊设有若干与挂钩头部441对应的连接块421,连接块421上开设有与挂钩头部441配合的通孔422;具体来说,U形侧围架42框架形成的开口45也是作为载料笼架4的装料开口45,将竹料打包捆绑好后放入载料笼架4的容置空间内并将固定连头的挂钩头部441勾挂住连接块421,防止竹料掉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链条44为镀锌的铁质链条,镀锌提高防腐性能,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首先将装满竹料的若干载料笼架4放置在如图1 所示的第一放置区域211上进行备料准备,再通过钢丝绳电动葫芦33自带的控制器驱动钢丝绳电动葫芦33先沿工型钢32方向移动至要进行浸胶的载料笼架4 正上方,驱动钢丝绳电动葫芦33的吊钩下降并勾住载料笼架4顶部的U形吊环 411,再驱动吊钩上升一定距离至载料笼架4离开连接杆23形成的支撑台,再驱动钢丝绳电动葫芦33沿胶水池22方向水平运动至胶水池22的正上方,如图 2所示,再驱动钢丝绳电动葫芦33的吊钩下降至载料笼架4完全浸入胶水池22 的胶液内,静置一段时间后,重新驱动钢丝绳电动葫芦33的吊钩上升并控制钢丝绳电动葫芦33将载料笼架4移动放至第二放置区域212的连接杆23形成的支撑台上,进行沥胶作业,再进行沥胶作业的同时重复上述步骤继续运输下一个载料笼架4进行浸胶作业;每进行一次浸胶需要检查胶液是否完全覆盖载料笼架4,如果没有完全覆盖则要及时添加胶液进行补充;当全部的载料笼架4都经过浸料后放置在第二放置区域212上时,此时的第二放置区域212上的载料笼架4内浸胶后的竹料卸下后,重新装料并经过上述步骤后回到第一放置区域211进行沥胶,往复操作,。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竹料装载至载料笼架4内,并通过固定链条 44固定,通过安装在工字钢上的钢丝绳电动葫芦33来运输载有竹料的载料笼架 4,并将载料笼架4放置入填充有胶水的胶水池22内,静置一段时间,通过直接在胶水池22浸置的方式更好的使得胶液渗透入竹料内,而且通过钢丝绳电动葫芦33取出载料笼架4放置在第二放置区域212上的沥干多余的胶水,沥出的胶水流回胶水池22重复使用,节约成本,另外通过钢丝绳电动葫芦33来驱动载料笼架4,其操作方便,提高作业员的作业效率。

可选地,参考图6所示,支撑架31包括用于支撑工型钢32的横杆311和两相互对称的支撑杆312,支撑杆312顶部分别与横杆311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312的底部分别与地面1固定连接,支撑杆312与横杆311形成呈锥台形的支撑架31,支撑杆312之间于中间位置设有竖直加强杆313,竖直加强杆313 的一端与横杆311固定焊接,其另一端与地面1固定连接,支撑杆312之间还设有若干穿过竖直加强杆313且分别与支撑杆312固定焊接的水平加强杆314;具体来说,呈锥台形的支撑架31其整体结构性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的竖直加强杆313和水平加强杆314能够更好的提高支撑架31的整体强度,更加稳定的承受工型钢32、载料后的载料笼架4以及钢丝绳电动葫芦33带来的重量;本实施例中的横杆311、支撑杆312、竖直加强杆313以及水平加强杆314均可以通过不锈钢圆管裁剪得到。

可选地,参考图6所示,横杆311顶部上于工型钢32的两侧对称设有倾斜设置的加强筋条315,加强筋条315的一端与横杆311固定焊接,加强筋条315 的另一端与工型钢32固定焊接;具体来说,加强筋条315为钢筋条,其作用是更好的稳固工型钢32与横杆311的连接。

可选地,载料笼架4底部焊设有若干滚轮,滚轮宽度小于相邻连接杆23之间的间隙;具体来说,设置滚轮便于载料笼架4的运输,当需要将载料笼架4 取下进行清洗时,方便运输挪动。

可选地,参考图1所示,还包括带有提示功能的定时器5,定时器5通过螺丝固定在一支撑架31的一侧上;具体来说,浸胶过程是需要时间的,通过设置的带有提示功能的定时器5,便于及时提醒用户,防止过长时间浸胶导致降低作业效率,或者防止因浸胶时间不足导致竹料的渗胶效果不好,本实施例中定时器5可以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带有提示功能的计时器,例如型号为JS109的创新牌不锈钢计时器。

可选地,凹槽21内于第一放置区域211的底面以及第二放置区域212的底面分别为沿胶水池22方向倾斜的倾斜底面;具体来说,将第一放置区域211的底面以及第二放置区域212的底面设置为沿胶水池22方向的倾斜底面,其便于沥胶时胶水汇流。

可选地,U形侧围架42、底框架43以及顶框架41均由若干不锈钢方管或者若干不锈钢圆管焊接形成;具体来说,不锈钢管焊接形成的载料笼架4耐用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