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切机的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4232发布日期:2019-11-15 22:5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切机的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切机的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制作压合板时,首先需要将圆木在旋切机上旋切成片状,并将旋切好的木片码垛好,然后运送到压合机上进行压合。因此旋切后的收料工作非常重要,防止木片码垛散乱,后续操作繁琐;另外,圆木表层不平整,存在腐烂或者洞穴,因此旋切后的木片上上存在空洞,为废料,在码垛收料过程中应将其剔除。现有的收料机构,不能自动剔除废料,导致压合板的质量不合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切机的收料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切机装置的收料机构不能自动剔除废料,导致压合板的质量不合格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切机的收料装置,包括支架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固连。

所述第一支架的上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第一支架的上端转动设置有两个重叠设置的第一驱动辊,第一支架的下端转动设置有两个重叠设置的第一从动辊,上层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上套设有第一传送带,呈环状;下层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上套设有第二传送带,呈环状;第一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机,两个第一驱动辊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齿轮,且相互啮合,其中一个第一驱动辊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链轮,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辊,第二从动辊靠近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辊均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第二驱动辊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链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四链轮,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辊上套设有第三传送带,呈环状;第三传送带的上表面与第二传送带的上端齐平;

所述第一支架上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光电传感器。

经过旋切机旋切后的木片进入第一传送带的上表面和第二传送带的下表面之间;第一电机启动,驱动两个第一驱动辊转动,带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运动,木片受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摩擦力,沿第一支架从下向上运动。排成一列的多个光电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如果有两个及以上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木片上存在空洞(即光线能够穿过),则表明这一段木片为废料,此时第二电机停止运动,则木片到达第一支架上端后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缝隙处直接落下,进去废料区;当只有一个或者没有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木片上存在空洞,则表明这一段木片为合格料,此时第二电机启动,驱动第二驱动辊转动,带动第三传送带运动,当木片到达第一支架上端后,移动导第三传送带上,木片受到第三传送带的摩擦力,随第三传送带向前运动,到达另一端时落下,进去合格料区。通过设置多个光电传感器,并分级传送,实现了废料和合格料的自动分拣,操作方便,效率高。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架上端上设置有过渡传送机构,包括一个第三驱动辊、两个第一连接板和两个第三从动辊,两个第三从动辊和一个第三驱动辊均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且两端与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其中,第三驱动辊位于两个第三从动辊之间,第三驱动辊的一端设置有第五链轮,第五链轮和和第三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三驱动辊的两端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上,且位于第一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之间,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其中一个第一连接板铰接,第一气缸活塞杆伸缩能够带动过渡传送机构转动;第三从动辊和第三驱动辊上套设有第四传送带。

当检测到废料时,第二电机不工作,此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收缩,使过渡传送机构整体转动一定角度,此时靠近第一驱动辊的第三从动辊和第一驱动辊之间的缝隙变大,方便废料落下,防止废料移动至第三传送带上。

当检测为合格料时,第二电机工作,此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长,使过渡传送机构整体转动向反方向一定角度,此时靠近第一驱动辊的第三从动辊和第一驱动辊紧靠在一起,之间的缝隙非常小;另一个第三从动辊和第二从动辊紧靠在一起,之间的缝隙非常小;且第二电机带动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转动。合格料运动导第一支架的上端后,运力移动导第四传送带上,木片受到第四传送带的摩擦力,随第四传送带向前运动;然后顺利移动到第三传送带上,并随之运动到合格料区上方,然后落下。

进一步改进,旋切机的收料装置还包括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五从动辊和两个第二连接板,第五从动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板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二驱动轮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板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五从动辊和第二驱动轮上套设有第五传送带;第二支架上开设置有滑槽,第二连接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滑块,滑块活动式卡设在滑槽中;第二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接板铰接。

合格料在落下并码垛过程中,第二气缸驱动摆动机构往复摆动,因为木片覆在第五传送带上,随摆动机构一起往复摆动,至左向右码一层,然后再至右向左码一层,非常整齐,快捷。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一支撑杆与第一驱动辊平行设置,两个第一支撑杆设置于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之间,且两个分别位于环状第一传送带之间和环状第二传送带之间。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防止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向下凹陷导致木片运动受阻。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与第二驱动辊平行设置,第二支撑杆设置于第二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之间,且位于环状第三传送带之间。通过设置第二支撑杆,防止第三传送带向下凹陷导致木片运动受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经过旋切机旋切后的木片进行第一传送带的上表面和第二传送带的下表面之间;第一电机启动,驱动两个第一驱动辊转动,带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运动,木片受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摩擦力,沿第一支架从下向上运动。排成一列的多个光电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如果有两个及以上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木片上存在空洞(即光线能够穿过),则表明这一段木片为废料,此时第二电机停止运动,则木片到达第一支架上端后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缝隙处直接落下,进去废料区;当只有一个或者没有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木片上存在空洞,则表明这一段木片为合格料,此时第二电机启动,驱动第二驱动辊转动,带动第三传送带运动,当木片到达第一支架上端后,移动导第三传送带上,木片受到第三传送带的摩擦力,随第三传送带向前运动,到达另一端时落下,进去合格料区。通过设置多个光电传感器,并分级传送,实现了废料和合格料的自动分拣,操作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旋切机的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旋切机的收料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架20和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架21,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21之间固连。

所述第一支架20的上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第一支架20的上端转动设置有两个重叠设置的第一驱动辊22,第一支架的下端转动设置有两个重叠设置的第一从动辊23,上层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上套设有第一传送带26,呈环状;下层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上套设有第二传送带25,呈环状;第一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机27,两个第一驱动辊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齿轮,且相互啮合,其中一个第一驱动辊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链轮,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所述第二支架21上设置有第二电机28、第二驱动轮29和第二从动辊30,第二从动辊30靠近第一驱动辊22,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辊均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第二驱动辊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链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四链轮,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辊上套设有第三传送带31,呈环状;第三传送带的上表面与第二传送带的上端齐平。

所述第一支架上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光电传感器24。

经过旋切机旋切后的木片进入第一传送带的上表面和第二传送带的下表面之间;第一电机启动,驱动两个第一驱动辊转动,带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运动,木片受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摩擦力,沿第一支架从下向上运动。排成一列的多个光电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如果有两个及以上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木片上存在空洞(即光线能够穿过),则表明这一段木片为废料,此时第二电机停止运动,则木片到达第一支架上端后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缝隙处直接落下,进去废料区;当只有一个或者没有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木片上存在空洞,则表明这一段木片为合格料,此时第二电机启动,驱动第二驱动辊转动,带动第三传送带运动,当木片到达第一支架上端后,移动导第三传送带上,木片受到第三传送带的摩擦力,随第三传送带向前运动,到达另一端时落下,进去合格料区。通过设置多个光电传感器,并分级传送,实现了废料和合格料的自动分拣,操作方便,效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上端上设置有过渡传送机构,包括一个第三驱动辊32、两个第一连接板35和两个第三从动辊33,两个第三从动辊和一个第三驱动辊均与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且两端与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其中,第三驱动辊位于两个第三从动辊之间,第三驱动辊的一端设置有第五链轮,第五链轮和和第三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三驱动辊的两端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上,且位于第一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之间,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其中一个第一连接板铰接,第一气缸活塞杆伸缩能够带动过渡传送机构转动;第三从动辊和第三驱动辊上套设有第四传送带34。

当检测到废料时,第二电机不工作,此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收缩,使过渡传送机构整体转动一定角度,此时靠近第一驱动辊的第三从动辊和第一驱动辊之间的缝隙变大,方便废料落下,防止废料移动至第三传送带上。

当检测为合格料时,第二电机工作,此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长,使过渡传送机构整体转动向反方向一定角度,此时靠近第一驱动辊的第三从动辊和第一驱动辊紧靠在一起,之间的缝隙非常小;另一个第三从动辊和第二从动辊紧靠在一起,之间的缝隙非常小;且第二电机带动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转动。合格料运动导第一支架的上端后,运力移动导第四传送带上,木片受到第四传送带的摩擦力,随第四传送带向前运动;然后顺利移动到第三传送带上,并随之运动到合格料区上方,然后落下。

在本实施例中,旋切机的收料装置还包括摆动机构,摆动机构包括第五从动辊36和两个第二连接板40,第五从动辊3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板40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二驱动轮2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板40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五从动辊36和第二驱动轮29上套设有第五传送带;第二支架上开设有滑槽37,第二连接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滑块,滑块活动式卡设在滑槽中;第二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接板铰接。

合格料在落下并码垛过程中,第二气缸驱动摆动机构往复摆动,因为木片覆在第五传送带上,随摆动机构一起往复摆动,至左向右码一层,然后再至右向左码一层,非常整齐,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杆38,两个第一支撑杆与第一驱动辊平行设置,两个第一支撑杆设置于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之间,且两个分别位于环状第一传送带之间和环状第二传送带之间。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防止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向下凹陷导致木片运动受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杆39,第二支撑杆与第二驱动辊平行设置,第二支撑杆设置于第二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之间,且位于环状第三传送带之间。通过设置第二支撑杆,防止第三传送带向下凹陷导致木片运动受阻。

本实用新型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