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头定距切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2634发布日期:2019-09-21 01:5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头定距切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木头定距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美化室内的环境和便于人们放置物品,人们会在家里布置不同的家具,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在进行制作家具时,由于家具形状、大小和功能的不同,人们需要对木头进行不同程度的切割,进而为制作不同的家具做好准备。

目前在制作家具时,人们会根据家具的形状对木头进行切割,切割后的剩余部分有些体积较大,直接扔掉有点可惜,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产成本,这些剩余部分还可以做一些菜板、杯托或杯垫之类的东西,为了节约成本和资源,人们对这些剩余部分进行二次加工和利用,人们在对这些剩余部分进行切割时,通常是先在木头上进行测量好切割的距离,然后再画线进行定位,最后才进行切割,操作步骤较多,人们的工作量较大,人们耗费的体力较多。

同时,人们在进行移动木头时,通常是人工进行搬动,这也会耗费人们大量的体力,不利于人们的长时间工作,而且人们在进行搬动时还容易滑落而使人受伤。

此外,人们在进行切割木头时会产生大量的木屑,不对这些木屑进行控制的话,木屑会在切割锯的带动下四处飘散,飘得面积较大,不利于人们的清理打扫,给人们带来了负担。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木头定距切割设备,其能够减少人们在操作过程中的步骤,减少中间环节,节省人们的体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自动移动木头进行切割,不需人们进行搬动,降低人们体力的消耗,降低人们受伤的几率,还可对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木屑进行收集,进而便于木屑的清理,减小木屑飘散的面积,减轻人们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人们在进行切割木头时存在操作步骤较多、人工进行搬动木头和木屑清理不便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减少操作步骤、自动移动木头进行切割和便于清理木屑的木头定距切割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包括有第一支撑架、壳体、第一安装块、皮带轮、双轴电机、切割线和滚轮,壳体底部左右两侧设有大小不同的两个第一支撑架,壳体内开有第一凹槽,壳体左侧铰接式设有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位于第一凹槽的左方,第一安装块内开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的上方,第二凹槽内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三个皮带轮,皮带轮位于壳体的上方,第二凹槽下部中间设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位于壳体的上方,双轴电机的输出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方下侧的皮带轮连接,前后两方的皮带轮上均绕有切割线,第一安装块右侧下部前后两端均开有第一开口,切割线穿过第一开口,第一安装块底部右侧前后两端均设有滚轮,滚轮位于第一开口的左方,滚轮下侧与切割线接触,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传送装置、第二支撑架、第二安装块、下料机构、按压机构、弧形挡板和输出管,第一凹槽内安装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位于第一安装块的右方,壳体右侧设有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安装块上设有下料机构,第二支撑架位于右方第一支撑架的右方,第一安装块上设有按压机构,第一凹槽内左侧中间设有弧形挡板,弧形挡板位于传送装置的后方,壳体左侧开有第四开口,第四开口位于第一安装块的下方,壳体底部左侧设有输出管,输出管位于第四开口的下方。

进一步说明,传送装置包括有转盘、轴承座、第一连接杆、第一安装杆、槽杆、转杆、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凹槽内后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轴承座,左右两方轴承座上均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前端设有转盘,右方转盘右侧与第一弧形杆左端接触,转盘前部左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左右两方第二转轴前端转动式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位于转盘的前方,第二转轴上转动式设有第一安装杆,第一安装杆位于转盘和第一连接杆之间,左右两方第一安装杆上端设有槽杆,槽杆位于第一凹槽内,右方第一转轴后端设有转杆,转杆位于壳体的后方。

进一步说明,下料机构包括有第一弧形杆、限位块、第三安装块、宽传送管、第一弹簧和放置框,第二安装块左侧和壳体右侧均开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一凹槽连通,第二开口内移动式设有第一弧形杆,第一弧形杆左端与传送装置右侧接触,第二安装块左侧上部开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位于第二开口的上侧,第三凹槽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一弧形杆上端穿过第三凹槽,第一弧形杆左右两端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第三凹槽配合,第二安装块顶部左侧设有第三安装块,第三安装块上转动式设有宽传送管,宽传送管位于第二安装块的上方,第二安装块右侧开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位于第三凹槽的右方,第四凹槽内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端与宽传送管底部右侧连接,第二安装块顶部右侧设有放置框,放置框位于宽传送管的上方,放置框右侧开有第三开口。

进一步说明,按压机构包括有套筒、第二弹簧、第二安装杆、第一压板和橡胶垫,第一安装块底部右侧设有套筒,套筒位于滚轮的左方,套筒内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下端设有第二安装杆,第二安装杆下端设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位于前后两方切割线的中间,第一压板底部设有橡胶垫,橡胶垫位于壳体的上方。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压杆、踏板、第二弧形杆、第二连接杆、第三弹簧和放置板,第二安装块右侧开有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第五开口位于第四凹槽的左侧,第六开口位于第四凹槽的前方,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连通,第五开口内转动式设有压杆,压杆下端穿过第五开口,压杆下端设有踏板,踏板位于第二安装块的右方,第六开口内移动式设有第二弧形杆,第二弧形杆前侧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位于第六开口内,第二连接杆上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上端与第二安装块连接,第二安装块顶部右侧转动式设有放置板,放置板位于放置框内。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连接板、第四弹簧、第一安装板和第三弧形杆,壳体下部中间开有通孔,通孔与第一凹槽连通,壳体下部转动式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位于通孔内,连接板底部右侧连接有第四弹簧,壳体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位于通孔的右方,第四弹簧下端与第一安装板顶部连接,连接板底部右侧设有第三弧形杆,第三弧形杆位于第四弹簧的右方,第三弧形杆穿过第一安装板。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第二安装板、第五弹簧和第二压板,壳体底部左侧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位于第一安装块的下方,第二安装板顶部左侧连接有第五弹簧,第二安装板上转动式设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位于第一安装块的左方,第五弹簧上端与第二压板左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切割线可实现将木头进行定距切割,不需人们在进行切割前进行画线定位之类的工作,减少了人们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可使人们更好地进行工作;通过设置的宽传送管可便于放置板上的木头向下滚动,省去了人们使用木棍手动进行撬动木头的动作,而且更灵活更方便,便于人们进行操作,同时不会出现人们被木头砸伤的情况,安全性更高;通过设置的第三弧形杆和连接板可便于人们控制木屑的排放,不会出现木屑飘得到处都是的情况,不会给人们的清理带来麻烦,便于人们的清理,减少清理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传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A的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B的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架,2:壳体,201:第一凹槽,3:第一安装块,4:第二凹槽,5:皮带轮,6:双轴电机,7:切割线,8:第一开口,9:滚轮,10:传送装置,101:转盘,102:轴承座,103:第一连接杆,104:第一安装杆,105:槽杆,106:转杆,107:第一转轴,108:第二转轴,11:第二支撑架,12:第二安装块,13:第二开口,14:第一弧形杆,15:第三凹槽,16:限位块,17:第三安装块,18:宽传送管,19:第四凹槽,20:第一弹簧,21:放置框,22:第三开口,23:套筒,24:第二弹簧,25:第二安装杆,26:第一压板,27:橡胶垫,28:弧形挡板,29:第四开口,30:输出管,31:第五开口,32:压杆,33:踏板,34:第六开口,35:第二弧形杆,36:第二连接杆,37:第三弹簧,38:放置板,39:通孔,40:连接板,41:第四弹簧,42:第一安装板,43:第三弧形杆,44:第二安装板,45:第五弹簧,46:第二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实施例1

一种木头定距切割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有第一支撑架1、壳体2、第一安装块3、皮带轮5、双轴电机6、切割线7、滚轮9、传送装置10、第二支撑架11、第二安装块12、下料机构、按压机构、弧形挡板28和输出管30,壳体2底部左右两侧设有大小不同的两个第一支撑架1,壳体2内开有第一凹槽201,壳体2左侧铰接式设有第一安装块3,第一安装块3位于第一凹槽201的左方,第一安装块3内开有第二凹槽4,第二凹槽4位于第一凹槽201的上方,第二凹槽4内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三个皮带轮5,皮带轮5位于壳体2的上方,第二凹槽4下部中间设有双轴电机6,双轴电机6位于壳体2的上方,双轴电机6的输出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方下侧的皮带轮5连接,前后两方的皮带轮5上均绕有切割线7,第一安装块3右侧下部前后两端均开有第一开口8,切割线7穿过第一开口8,第一安装块3底部右侧前后两端均设有滚轮9,滚轮9位于第一开口8的左方,滚轮9下侧与切割线7接触,第一凹槽201内安装有传送装置10,传送装置10位于第一安装块3的右方,壳体2右侧设有第二安装块12,第二安装块12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架11,第二安装块12上设有下料机构,第二支撑架11位于右方第一支撑架1的右方,第一安装块3上设有按压机构,第一凹槽201内左侧中间设有弧形挡板28,弧形挡板28位于传送装置10的后方,壳体2左侧开有第四开口29,第四开口29位于第一安装块3的下方,壳体2底部左侧设有输出管30,输出管30位于第四开口29的下方。

传送装置10包括有转盘101、轴承座102、第一连接杆103、第一安装杆104、槽杆105、转杆106、第一转轴107和第二转轴108,第一凹槽201内后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轴承座102,左右两方轴承座102上均安装有第一转轴107,第一转轴107前端设有转盘101,右方转盘101右侧与第一弧形杆14左端接触,转盘101前部左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108,左右两方第二转轴108前端转动式设有第一连接杆103,第一连接杆103位于转盘101的前方,第二转轴108上转动式设有第一安装杆104,第一安装杆104位于转盘101和第一连接杆103之间,左右两方第一安装杆104上端设有槽杆105,槽杆105位于第一凹槽201内,右方第一转轴107后端设有转杆106,转杆106位于壳体2的后方。

下料机构包括有第一弧形杆14、限位块16、第三安装块17、宽传送管18、第一弹簧20和放置框21,第二安装块12左侧和壳体2右侧均开有第二开口13,第二开口13与第一凹槽201连通,第二开口13内移动式设有第一弧形杆14,第一弧形杆14左端与传送装置10右侧接触,第二安装块12左侧上部开有第三凹槽15,第三凹槽15位于第二开口13的上侧,第三凹槽15与第二开口13连通,第一弧形杆14上端穿过第三凹槽15,第一弧形杆14左右两端均设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与第三凹槽15配合,第二安装块12顶部左侧设有第三安装块17,第三安装块17上转动式设有宽传送管18,宽传送管18位于第二安装块12的上方,第二安装块12右侧开有第四凹槽19,第四凹槽19位于第三凹槽15的右方,第四凹槽19内连接有第一弹簧20,第一弹簧20上端与宽传送管18底部右侧连接,第二安装块12顶部右侧设有放置框21,放置框21位于宽传送管18的上方,放置框21右侧开有第三开口22。

按压机构包括有套筒23、第二弹簧24、第二安装杆25、第一压板26和橡胶垫27,第一安装块3底部右侧设有套筒23,套筒23位于滚轮9的左方,套筒23内连接有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下端设有第二安装杆25,第二安装杆25下端设有第一压板26,第一压板26位于前后两方切割线7的中间,第一压板26底部设有橡胶垫27,橡胶垫27位于壳体2的上方。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当人们需要对木头进行定距切割时,人们先将需要切割的木头通过第三开口22放到放置框21,再控制传送装置10逆时针转动,当传送装置10推动第一弧形杆14向上移动时,第一弧形杆14带动限位块16向上移动,同时推动宽传送管18的底部左侧,进而使宽传送管18的右侧向下移动,第一弹簧20被压缩,当第一弧形杆14向上移动到位后,宽传送管18的右侧向下移动到位,继而放置框21内的木头会通过宽传送管18向下滚动,进而落到壳体2上,随着传送装置10的转动,传送装置10不再推动第一弧形杆14,宽传送管18的右侧在第一弹簧20的弹簧力作用下会向上移动,进而宽传送管18的左侧会向下移动,并压迫第一弧形杆14向下移回原位,当传送装置10再次与第一弧形杆14接触时,第一弧形杆14再次向上移动,进而放置框21内的木头会再次从宽传送管18内滚下,同时传送装置10将壳体2上的木头向左行移动,从宽传送管18内滚下的木头会落到壳体2上,如此反复即可不断地将需要切割的木头在壳体2上向左移动,当需要切割的木头移动至壳体2的左侧时,人们启动双轴电机6工作,双轴电机6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皮带轮5和切割线7进行转动,然后人们顺时针转动第一安装块3,进而可使切割线7不断地接近木头,当切割线7与木头接触时,切割线7即开始切割木头,同时橡胶垫27与木头进行接触,随着第一安装块3的转动,套筒23向下移动,第二安装杆25和第一压板26停止移动,第二弹簧24被压缩,如此可使木头在进行切割时更稳定,不会出现晃动而导致切割不整齐的情况,当切割线7将木头切割完毕后,前后两方的切割线7会将木头切割成三段,木头的中间部分会落到传送装置10上,木头的前后两部分会落到壳体2外侧,同时人们逆时针转动第一安装块3,进而使第一安装块3恢复到初始状态,第二安装杆25和第一压板26在第二弹簧24的弹簧力作用下会进行复位,随着传送装置10的工作,传送装置10会将木头的中间部分向上推动,并通过第四开口29从输出管30排出,如此即可实现将木头进行定距切割,不需人们在进行切割前进行画线定位之类的工作,减少了人们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可使人们更好地进行工作,弧形挡板28可防止木头掉落到壳体2内,对传送装置10造成损坏,而影响传送装置10的工作,滚轮9可为切割线7的移动进行导向,可便于切割线7更好地切割木头。

当人们需要传送木头时,人们逆时针转动转杆106,转杆106带动右方的第一转轴107和转盘101进行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杆103和右方的第一安装杆104进行逆时针转动,继而带动左方的第一转轴107、转盘101和第一安装杆104逆时针转动,而后会带动槽杆105进行逆时针转动,从而槽杆105会将木头向上抬起,并向左进行移动,当第一弧形杆14从右方转盘101的尖头部分向大头部分移动时,右方转盘101不再压迫第一弧形杆14,第一弧形杆14在宽传送管18的压迫下会向下移动进行复位,当第一弧形杆14从右方转盘101的大头部分向尖头部分移动时,右方转盘101会压迫第一弧形杆14,进而使第一弧形杆14向上移动,第一弧形杆14推动宽传送管18进行移动,继而可将木头从放置框21内传送到壳体2上,当人们不需进行传送木头时,人们停止转动转杆106,进而使转盘101和槽杆105停止转动。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有压杆32、踏板33、第二弧形杆35、第二连接杆36、第三弹簧37和放置板38,第二安装块12右侧开有第五开口31和第六开口34,第五开口31位于第四凹槽19的左侧,第六开口34位于第四凹槽19的前方,第五开口31和第六开口34连通,第五开口31内转动式设有压杆32,压杆32下端穿过第五开口31,压杆32下端设有踏板33,踏板33位于第二安装块12的右方,第六开口34内移动式设有第二弧形杆35,第二弧形杆35前侧设有第二连接杆36,第二连接杆36位于第六开口34内,第二连接杆36上连接有第三弹簧37,第三弹簧37上端与第二安装块12连接,第二安装块12顶部右侧转动式设有放置板38,放置板38位于放置框21内。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当放置框21内的木头堆积在放置板38的右侧时,人们向下踩动踏板33,踏板33带动压杆32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而将第二弧形杆35和第二连接杆36向上推动,第三弹簧37被压缩,第二弧形杆35会推动放置板38进行逆时针转动,使放置板38进行倾斜,进而可便于放置板38上的木头向下滚动,继而使木头滚到宽传送管18内,如此省去了人们使用木棍手动进行撬动木头的动作,而且更灵活更方便,便于人们进行操作,同时不会出现人们被木头砸伤的情况,安全性更高,当木头滚下后,人们将脚从踏板33上移开,放置板38在重力作用下会进行顺时针转动,第二弧形杆35和第二连接杆36在第三弹簧37的弹簧力作用下会向下移动,进而推动压杆32和踏板33进行逆时针转动,并进行复位。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5所示,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包括有连接板40、第四弹簧41、第一安装板42和第三弧形杆43,壳体2下部中间开有通孔39,通孔39与第一凹槽201连通,壳体2下部转动式设有连接板40,连接板40位于通孔39内,连接板40底部右侧连接有第四弹簧41,壳体2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板42,第一安装板42位于通孔39的右方,第四弹簧41下端与第一安装板42顶部连接,连接板40底部右侧设有第三弧形杆43,第三弧形杆43位于第四弹簧41的右方,第三弧形杆43穿过第一安装板42。

还包括有第二安装板44、第五弹簧45和第二压板46,壳体2底部左侧设有第二安装板44,第二安装板44位于第一安装块3的下方,第二安装板44顶部左侧连接有第五弹簧45,第二安装板44上转动式设有第二压板46,第二压板46位于第一安装块3的左方,第五弹簧45上端与第二压板46左侧连接。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当第一凹槽201内的木屑较多时,人们向上移动第三弧形杆43,第三弧形杆43带动连接板40进行逆时针转动,第四弹簧41被拉伸,连接板40的左侧会向下移动,当第三弧形杆43与第一安装板42接触时,人们停止向上移动第三弧形杆43,同时第一凹槽201内的木屑会通过通孔39落下,然后人们再进行收集木屑即可,当第一凹槽201内的木屑清理完后,人们将第三弧形杆43松开,第三弧形杆43和连接板40在第四弹簧41的弹簧力作用下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而使第三弧形杆43和连接板40复位,继而将通孔39进行挡住,如此可便于人们控制木屑的排放,不会出现木屑飘得到处都是的情况,不会给人们的清理带来麻烦,便于人们的清理,减少清理的时间。

当第一安装块3逆时针转动时,第一安装块3与第二压板46接触,并带动第二压板46逆时针转动,第五弹簧45被压缩,当第五弹簧45压缩到位后,人们停止转动第一安装块3,并将第一安装块3松开,进而可将第一安装块3进行支撑住,减小第一安装块3的摆动幅度,缩短人们移动第一安装块3的距离,更便于人们的移动,节省人们的体力,当第一安装块3顺时针转动时,第一安装块3与第二压板46分离,第二压板46在第五弹簧45的弹簧力作用下进行顺时针转动,第五弹簧45复位。

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