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型碳转移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38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梯度型碳转移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过滤和净化空气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目前过滤和净化空气的装置,一般都比较庞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设备能耗,提高净化空气的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梯度型碳转移无纺布过滤和净化空气,其是由粗旦涤纶纤维和细旦涤纶纤维分别通过两个喂料斗,进行梳理和再折叠铺成网状,网的上层面是粗旦涤纶纤维,下层面是细旦涤纶纤维,网的上层面至下层面材质的密度呈梯度排列,即从上层面至下层面的纤维密度逐渐增大,粗旦涤纶纤维层的厚度为5-7mm,最大孔径在80-120μm,细旦涤纶纤维层的厚度为2-3mm,最大孔径在50-70μm,在细旦涤纶纤维层的外表层,涂有黑色活性碳和松香混合液,其厚度为1-2mm,最大孔径在50-70μm,优点是将这种无纺布置于空调的排风口,有消毒除臭功能,可大大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还可设置于医药、电子、化工等车间、实验室,过滤和净化空气,成本低,效率高。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上层成网状的粗旦涤纶纤维1,其厚度大于下层的细旦涤纶纤维2,从上层至下层,材质的密度是逐渐增大的,最下层,在细旦涤纶纤维2的下面,涂有活性碳和松香混合液3,过滤空气时,粗旦涤纶纤维1的一面置于进风口一侧,细旦涤纶纤维2的一侧,置于出风口一侧(过滤后的净化空气)。
权利要求1,一种梯度型碳转移无纺布,其特征在于由粗旦涤纶纤维和细旦涤纶纤维分别通过两个喂料斗,进行梳理和再折叠铺成网状,网的上层面是粗旦涤纶纤维,下层面是细旦涤纶纤维,网的上层面至下层面材质的密度呈梯度排列,即从上层面至下层面的纤维密度逐渐增大,粗旦涤纶纤维层的厚度为5-7mm,最大孔径在80-120μm,细旦涤纶纤维层的厚度为2-3mm,最大孔径在50-70μm,在细旦涤纶纤维层的外表层,涂有黑色活性碳和松香混合液,其厚度为1-2mm,最大孔径在50-70μ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梯度型碳转移无纺布过滤和净化空气,其是由粗旦涤纶纤维和细旦涤纶纤维分别通过两个喂料斗,进行梳理和再折叠铺成网状,网的上层面是粗旦涤纶纤维,下层面是细旦涤纶纤维,网的上层面至下层面纤维的密度呈梯度排列,即从上层面至下层面的纤维密度逐渐增大,粗旦涤纶纤维层的厚度为5-7mm,最大孔径在80-120μm,细旦涤纶纤维层的厚度为2-3mm,最大孔径在50-70μm,在细旦涤纶纤维层的外表层,涂有黑色活性炭和松香混合液,其厚度为1-2mm,最大孔径在50-70μm,置于空调的排风口,具有除尘、消毒和除臭功能,可大大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
文档编号D04H3/02GK2620711SQ0322891
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0日
发明者刘建国, 柴永敏, 刘红国, 卢翠璇, 殷金龙 申请人:上海意东无纺布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