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排式双补风大排杂纺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706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排式双补风大排杂纺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补风装置的纺纱器。
背景技术
气流纺织技术是七十年代末,我国从国外引进技术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气流纺纱机又称转杯纺纱机。其转速高,成纱产量是环锭纺的三倍,工艺流程短,棉条通过纺纱器就能直接纺制成所设定支数的纱线。
气流纺的成纱,具有蓬松柔软、染色性能好等特性,是针织布、牛仔布、水发布、装饰布、皮革衬布等各种成布的理想纱线,用途广泛。由于转杯纺的性能优点及良好的经济效益,转杯纱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拥有的各类转杯纺约有200万头纺纱器。
现有的纺纱器如图1所示棉条进入分梳腔,在分梳辊对喂入的棉条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分梳辊齿尖握持棉纤维,棉条中的杂质在分梳辊离心力的作用下,大杂质首先进入排杂口被排出,在补风推动下,小杂质也被推向排杂通道,但总有一些杂质游移在排杂通道内,又因通道后端是封闭的,气流就造成回流,在通道内气流回流过程中,将小杂质又推向了分梳区与分梳辊齿尖的棉纤维产生粘连被带入成纱中,增加了成纱中的各种疵点,影响了成纱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涉及一种自排式双补风大排杂纺纱器,在这种纺纱器中有一个专用于不风的通道,利用该补风通道可有效提高纺纱器的排杂效果,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棉纱的质量。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在壳体的中部设置梳棉腔,在壳体的下侧设置用于安装进给辊的进给辊孔,在壳体的右上侧设置排杂通道,该排杂通道的一端与梳棉腔连通,另一端为设置于壳体上端的排杂口,其特征是在壳体的右侧设置补风通道,该补风通道的一端与排杂通道连通,另一端为设置于壳体下侧的补风口。
在壳体上、补风通道的左侧为补风仓,该补风仓的一端与排杂通道连通,另一端呈封闭状。在壳体的下侧、进给辊孔的右侧设置偏心销,在偏心销上连接用于调节给棉板压力的弹簧板。在壳体的上端设置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设置用于安装锁紧片的锁紧槽。
排杂通道呈弧形,补风通道的上端与排杂通道上靠近其排杂口的一端呈相切状连通。连接板垂直于壳体的平面。在偏心销上有偏心段,该偏心段的轴线与偏心销的轴线间有偏心距。
如何提高气流纺成纱质量,一直是气纺行业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上设置了补风通道后,有效地提高了排杂的效果,减少或避免了杂质被卷入棉纱的可能,提高了棉纱的质量。


图1为原来的分纱器壳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纱器壳体结构图。
图3为弹簧板结构图。
图4为偏心销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在壳体14的中部设置梳棉腔2,在壳体14的下侧设置用于安装进给辊的进给辊孔1,在壳体14的右上侧设置排杂通道6,该排杂通道6的一端与梳棉腔2连通,另一端为设置于壳体14上端的排杂口5,在壳体14的右侧设置补风通道7,该补风通道7的一端与排杂通道6连通,另一端为设置于壳体14下侧的补风口12。其中的梳棉腔2用于安装分梳辊,以便对棉条进行开松、梳理,并分解成单根纤维,附着在分梳辊齿端。而杂质则由于质量较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分离出来,进入排杂通道6排除。安装于进给辊孔1中的进给辊又称给棉罗拉,进给辊通过旋转把棉条向前输送,使棉条进入梳棉腔。杂质进入排杂通道6后,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出排杂口5而排除,在被吸除的过程中,另有一股自然风从补风口进入,使杂质在受到排杂口5处负压气体的吸力与补风口12进入的自然风的推力的双重作用下,被全部排除,避免了原来因为补风仓呈封闭状时所存在的杂质又回流至梳棉腔内被带入棉纱的问题,提高了成纱质量。
在壳体14上、补风通道7的左侧为补风仓9,该补风仓9的一端与排杂通道6连通,另一端呈封闭状。补风仓主要用于给梳棉腔2补风,以便于分梳辊齿端纤维的转移和增加排杂区气流的强度,进一步提高排杂效果。
在壳体14的下侧、进给辊孔1的右侧设置偏心销8,在偏心销8上连接用于调节给棉板压力的弹簧板10。在偏心销8上有偏心段13,该偏心段13的轴线与偏心销8的轴线间有偏心距。在工作时,给棉板的压力应维持在26.5±1.5牛顿,因此必须利用偏心销8的偏心作用与弹簧板10的弹性作用来精确调整给棉板的压力。
在壳体14的上端设置连接板4,在连接板4上设置用于安装锁紧片的锁紧槽3。连接板4垂直于壳体14的平面A。连接板4用做安装上罩壳时的靠板,因此应该与壳体14的平面垂直,锁紧片纺纱器与气流纺机的连接固定装置。
排杂通道6呈弧形,补风通道7的上端与排杂通道6上靠近其排杂口5的一端呈相切状连通,这种连接方式具有比较好的补风效果。
从图2可以看到棉条通过进给辊孔1内的进给辊进入梳棉腔2,本设计主要减少了分梳面长度,使排杂通道6增大,让排杂通道6与补气通道7分列,在排杂通道6开设自然补风口使之与排杂口5形成直通拔风作用,避免了因气体回流而将小杂质带到成纱中的缺陷,从而提高了成纱质量。这种排杂结构的设计是国内最新创新,大大提高了除杂效率,减少了棉结、粗细节,提高了纱线的均匀度。(见下表)

本实用新型从形式上看是改变了排杂结构,其核心技术是必须保证纺纱器内部气流的稳定性,保证腔内进口气压与出口气压的基本平衡。为此,本实用新型还改变了原补风上盖板风道的设计,以达到上述目的。
另本实用新型还取消了原有的给棉板压力调节装置,为了保证进棉时26.5牛顿的压力,新设计了弹簧板10和偏心销8来调节。
权利要求1.自排式双补风大排杂纺纱器,在壳体(14)的中部设置梳棉腔(2),在壳体(14)的下侧设置用于安装进给辊的进给辊孔(1),在壳体(14)的右上侧设置排杂通道(6),该排杂通道(6)的一端与梳棉腔(2)连通,另一端为设置于壳体(14)上端的排杂口(5),其特征是在壳体(14)的右侧设置补风通道(7),该补风通道(7)的一端与排杂通道(6)连通,另一端为设置于壳体(14)下侧的补风口(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式双补风大排杂纺纱器,其特征是在壳体(14)上、补风通道(7)的左侧为补风仓(9),该补风仓(9)的一端与排杂通道(6)连通,另一端呈封闭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式双补风大排杂纺纱器,其特征是在壳体(14)的下侧、进给辊孔(1)的右侧设置偏心销(8),在偏心销(8)上连接用于调节给棉板压力的弹簧板(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式双补风大排杂纺纱器,其特征是在壳体(14)的上端设置连接板(4),在连接板(4)上设置用于安装锁紧片的锁紧槽(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式双补风大排杂纺纱器,其特征是排杂通道(6)呈弧形,补风通道(7)的上端与排杂通道(6)上靠近其排杂口(5)的一端呈相切状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排式双补风大排杂纺纱器,其特征是连接板(4)垂直于壳体(14)的平面(A)。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排式双补风大排杂纺纱器,其特征是在偏心销(8)上有偏心段(13),该偏心段(13)的轴线与偏心销(8)的轴线间有偏心距。
专利摘要自排式双补风大排杂纺纱器,涉及纺纱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补风装置的纺纱器。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在壳体的中部设置梳棉腔,在壳体的下侧设置用于安装进给辊的进给辊孔,在壳体的右上侧设置排杂通道,该排杂通道的一端与梳棉腔连通,另一端为设置于壳体上端的排杂口,其特征是在壳体的右侧设置补风通道,该补风通道的一端与排杂通道连通,另一端为设置于壳体下侧的补风口。在这种纺纱器中有一个专用于不风的通道,利用该补风通道可有效提高纺纱器的排杂效果,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棉纱的质量。
文档编号D01H4/00GK2863824SQ20052014033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1日
发明者陆红伟, 袁墅平 申请人:无锡市高星纺机专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