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圈织针和线圈的移圈方法

文档序号:1756894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圈织针和线圈的移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有至少两个对置的针床的针织横机的移圈织针,所述移圈织针具有一个通过一个针舌和一个导针片可以闭锁的针钩、一个连接于其上的针柄,后者通过形成一个针肚向着针体扩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线圈在针织横机里移圈的方法,该针织横机装有按照本发明的移圈织针。
背景技术
为使线圈在针织横机上移圈一般应用移圈织针,该移圈织针具有一个针舌和一个移圈弹簧。然而只是当所要移圈的线圈一直贴靠在移交织针的针肚上,直到它在接收织针的针颈处接触时,用这些织针的移圈才是可靠的。只是当在所要移圈的线圈上可以作用有必需的牵拉力时,尤其是当移交织针在回拉运动中时,这才得以保证。
然而,针织技术上花费很大的针织品往往具有在其中形成线圈的织针部位,还具有一些织针部位,它们并不参与成圈,但支承着线圈。后面所述的织针部位减小了在那些在其相邻部位里形成的线圈上的牵拉作用。若要使线圈移圈,而在该线圈上只作用一个小的牵拉力,那么这些线圈往往就并不精确地贴靠在移交织针的针肚上并可能因此并不被接收织针的钩包围住。这些线圈则在移交织针回拉运动时在闭合的针钩上滑动并形成漏针,也就是说针织品的疵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移圈织针和一种移圈方法,它们可以使即使作用有小的牵拉力的线圈也能实现可靠的移圈。
本发明通过一种用于具有至少两个对置的针床的针织横机的移圈织针来解决,该移圈织针具有一个通过针舌或导针片可封闭起来的针钩、一个连接于其上面的针柄,该针柄通过构成针肚向着针体扩展,按照本发明所述移圈织针的特征在于,该移圈织针在其上边在针肚前具有一个基本为三角形的突起,该突起的尖端形成一个封闭边并且它与针肚一起形成一个线圈移交部位。
通过这种突起即使当作用于所要移圈的线圈上的牵拉力较小时也使该线圈在针肚前面保持在线圈移交部位里,从而该线圈就能够可靠地被接收织针的针钩抓住。
封闭边最好能够位于在移圈时接收织针的钩尖所处于的那个位置上,此时这个针的钩部的后内侧与移交织针的针肚重叠。接收织针在它穿过所要移圈的线圈的圈柱并同时随移交织针返回运动以后就到达这个位置。如果封闭边位于接收织针钩部的尖端所定位的位置上,那么接收织针钩部连同针肚和移交织针的突起一起使线圈从各个面都被包围,从而可以通过接收织针实现可靠的接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三角形的突起在针肚方向上具有一个斜面,其斜度的选择应保证在它和针肚之间形成一个足够大的线圈移交部位并使所要移圈的线圈能够容易地滑动越过封闭边。突起不得引起线圈太大的膨胀。另一方面线圈在针肚方向的成形使得即使是由较粗的或多丝的纱线制成的线圈也能保持在线圈移交部位里。
所述三角形突起还可以在针钩方向上具有一个斜面,其斜度小于在针肚方向上的斜面的斜度并且它由移交织针和接收织针的不同的回拉速度来确定。在针钩方向上的斜面必须能够使所要移圈的线圈在向封闭边的方向上可靠而容易地滑动。通过所述斜面相对平缓的走向使这一点得以保证。
为了避免在移圈过程中所要移圈的线圈上应力发生突然变化和太大的摩擦,封闭边和斜面至针柄的过渡部分可以被圆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线圈在一个针织横机上移圈的方法,该针织横机具有至少两个对置的针床,它们装有按权利要求1至5中之一所述的移圈织针,其特征在于以下工序—推出移交织针,直至所要移圈的线圈在线圈移交部位里位于针肚和针柄的三角形突起之间;—推出接收织针,直至其钩部穿过所要移圈的线圈;—将移交织针和接收织针拉回,使得接收织针的钩部的后内侧与移交织针的针肚重叠,其中接收织针的针钩的尖端覆盖住移交织针的封闭边并因此在线圈移交部位里使所要移圈的线圈包围住;—继续使移交织针和接收织针拉回,其中所要移圈的线圈运动越过斜面、越过封闭边并继续越过移交织针的闭合的针舌和针钩,其中所要移圈的线圈总是包围在接收织针的针钩和移交织针的柄之间,直至所要移圈的线圈离开了移交织针并且只是还吊挂在接收织针的钩里。
与按照现有技术所使用传统的移圈织针的方法相反,在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中保证了所要移圈的线圈由于按照本发明的移圈织针的成形即使在牵拉力较小时也位于针肚前边并因此可以使接收织针的针钩可靠地插入到所要移圈的线圈里。此外还保证了通过包围线圈,在接收织针和移交织针回拉运动期间可以使线圈不能再从接收织针的钩里滑出来。
除了移圈针的特殊造型之外,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尤其是通过如下措施可以达到高的可靠性接收和移交织针的回拉运动同时地和/或交替地进行,从而使接收织针的钩尖从封闭边起直至到达移交织针的尖端总是搭接移交织针并因此使所要移圈的线圈包围保持在接收织针钩部和移交织针之间的空腔里。


以下根据附图,与现有技术相比详细说明按照本发明的移圈织针的和按照本发明的移圈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示为图1按照现有技术的在移圈过程期间的两个移圈织针的侧视图;图2按照本发明的移圈织针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按照本发明的移圈织针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按照本发明的移圈织针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按照本发明的移圈织针的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至12在实施按照本发明的移圈方法时在移圈过程的不同阶段时按图2所示的两个移圈织针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在一个线圈5移圈期间的两个移圈织针1”和1,其中针1”是移交织针,而针1是接收织针。按照现有技术的织针的外观以下在针1”的实施例中加以说明。针1”具有一个针钩13”,它可以通过一个针舌15”封闭住。接着是针柄12”,它通过形成一个针肚111”过渡至一个针体11”。针柄12”在针肚111”和针舌15”的铰接点之间有一个基本平滑的上边。
在图1所示的移圈过程的状态下接收织针1用其针钩13穿过了线圈5的圈柱并且现在在其回拉运动中在箭头103’的方向上。针1”也在回拉运动中位于箭头102’的方向上。接收织针1的针钩13的后内侧121与移交织针1”的针肚111”相重叠。如明显可见的那样,在接收织针1钩部13的尖端133和移交织针12’的柄12”之间是一个空缺A,当针1”在回拉运动时线圈5就可以通过该空缺从针钩13里滑出来,如果在线圈上面在箭头方向105’上没有作用足够的牵拉力的话。当牵拉力较弱时用移圈织针1”和1还并不确保接收织针1的钩部13能够完全包围线圈5,因为在牵拉力较弱时线圈5不必再贴靠在针肚111”上,而是可以在针柄12”上向前移动。
图2示出一种按照本发明的移圈织针1的侧视图,它避免了按照现有技术的移圈织针所述的问题。
针1具有一个针钩13、一个针舌15、一个针柄12以及一个针体11。在针柄12和针体11之间的过渡部分构成了针肚111。这些部分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针1”和1相同。同样如在已知的织针1”和1中那样在针体11的一个支承槽112里设有一个移圈弹簧2。与已知织针1”和1的针柄相反,针柄12现在却具有一个近似为三角形的突起129,其尖端形成一个封闭边126。封闭边126离开针钩13的闭合端部的距离为X,而离开针下边的距离为H1。若接收织针的针钩后内侧与移交织针的针肚全等的话,那么这就是接收织针的钩尖所处的位置。在突起129部位里针的横截面还可以向上方向逐渐变小。
突起129在其本身和针肚111之间包围一个线圈移交部位128。当在线圈上只作用一个小的牵拉力时,线圈也才可靠地位于该部位里128。一个斜面127用于此,该斜面从封闭边126布置在针肚111的方向上。该斜面127斜度W2的选择应保证形成一个足够大的线圈移交部位128并使要移圈的线圈可以容易地在斜面127和封闭边126上滑动。在针钩13方向上突起129具有一个斜度为W1的斜面125。斜度W1由移交织针和接收织针的不同的回拉速度来确定。封闭边126和斜面125,127至针柄12或者至线圈移交部位128的过渡部位都圆整了。为了避免在突起129上滑动时线圈5太大的膨胀,针柄12可以在其下边上、对置于封闭边126设置一个此处未示出的凹处。
图3示出一种按照本发明的移圈织针10,此处一个三角形突起229并不位于针柄12上,而是在移圈弹簧2上。封闭边226在如同图2所示针1的相同位置上。线圈移交部位128、斜面225的倾角W1、斜面227的倾角W2和针肚111同样也与针1的对应特征相同。
图4示出一种移圈针100,此时一个三角形的突起329位于一个小板3上,该小板与针的纵向侧连接,该纵向侧与移圈弹簧对置布置并且其厚度相当于移圈弹簧的厚度。突起329和线圈移交部位128的位置和几何形状与针1中相同。
图5示出另外一种移圈针1000,此时突起429的轮廓由一个最好是圆的弹簧钢丝构成。突起429最好位于柄2的中轴线上。突起429和线圈移交部位128的位置和几何形状与针1时相同。该构成斜面425的支腿与针柄12固定连接,而构成斜面427的支腿自由伸入针体11里的孔113里。由此突起429的轮廓在支腿425部位里是弹动的。因此如果针1000进行其推进运动的话,至封闭边426的升程高度就可以取决于线圈大小而变化,以促使所要移圈的线圈进入线圈移交部位128里。
图6至12说明了两个按图2所示织针的使用,以便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使线圈5移圈。引入推进运动直至移交织针1和接收织针1’的最外面位置以及两个织针1,1’自接收织针1’的钩部13在移交织针1的直的针柄12上覆盖住的位置起的回拉运动都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同,因此不再示出。
图6中移交织针1在箭头100的方向上已经被推进到线圈移交位置上,它对应于针1的最远的推进。在其推进运动时移交织针1用打开的针舌15、移圈弹簧2的凸起21和针柄的所有部位滑动穿过了线圈5,用针颈121、斜面122、针舌15、柄的水平部位124、凸起21、斜面125、封闭边126、斜面127开始,一直到达到线圈移交部位128并通过线圈5与针肚111接触。由于在箭头105方向上的针织品牵拉作用线圈5正常情况下贴靠在针肚111上。线圈圈柱51位于移圈弹簧2上。
接收织针1’在箭头101方向上已被推进到其最前面的接收位置上,在该位置上针钩13’的尖端133’位于线圈5上的可靠距离处。在推进运动时接收织针1’的针钩13’和针柄12’部位在针体11和移交织针1的移圈弹簧2之间滑过去。
图7示出移交织针1在其箭头102方向上的回拉运动的第一阶段。接收织针1’还位于其最前面的接收位置上。
在图8中移交织针1还处于其在箭头102方向上的回拉运动中。接收织针1’同样也开始其在箭头103方向上的回拉运动。
在图9中移交织针1和接收织针1’处于对应于箭头102和103的回拉运动中,此时接收织针1’的针钩13’的后内侧121’与移交织针1的针肚111全等。此时接收织针1’通过针钩13’的后内侧121’首次与线圈5接触,该线圈在继续的移圈过程中应该进入其钩部13’。同样在这时候接收织针1’的针钩13’的尖端133’也与移交织针1的封闭边126重叠。由此使线圈5包围在一个空腔里,该空腔由接收织针1’的后面和上面的钩内侧121’和122’、线圈移交部位128、斜面127和移交织针1的封闭边126形成。
当移交织针1和接收织针1’在继续回拉运动时接收织针1’的钩13’的尖端133’保持与移交织针1的针柄12轮廓叠合,由此使线圈5总是包围在钩部13’里。
图10中移交织针1和接收织针1’在箭头102,103方向上实施回拉运动。接收织针1’的钩部13’的尖端133’与移交织针1的斜面125叠合。
在图11中所示的针1和1’的位置上移交织针1继续在箭头102方向上返回运动,而接收织针1’则中断了其回拉运动,其中钩尖133’位于移圈弹簧2的凸起21部位里。接收织针1’的钩部13’的尖端133’与斜面125的最后部位叠合。
图12示出接收织针1’的钩部13’的尖端133’如何与移交织针1的柄的水平部位124叠合。由该部位起移交织针1和接收织针1’就沿着箭头102,103类似于按照现有技术中的方法进行回拉运动,一直到线圈5离开了移交织针1而且它只还位于接收织针1’的钩部13’里。
按照本发明的移圈织针和按照本发明的移圈方法可以使所要移圈的线圈更加可靠地被接收织针包围,它比用按照现有技术中的织针和移圈方法时更可靠。这基本上按照如下来实现移交织针和接收织针在其复回运动期间进入一个相反的位置上,在该位置上移交织针的针肚与接收织针的针钩的后内侧重叠全等,而接收织针的钩部的钩尖与移交织针的封闭边叠合。通过接收织针的钩尖与移交织针的封闭边的叠合使线圈包围在接收织针的钩腔里。接收织针的钩部最大可能地围住线圈并位于一个钩尖处于线圈之上的位置上。
在该位置上在整个余下的移圈过程期间接收织针的钩尖总是与移交织针保持叠合,因此使线圈可靠地被包围。
权利要求
1.用于具有至少两个对置布置针床的针织横机的移圈织针,具有一个通过针舌(15)或一个导针片可以封闭的针钩(13)、一个连接于其上的针柄(12),该针柄通过形成一个针肚(111)向着针体(11)扩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圈织针在其上边在针肚(111)前面具有一个基本为三角形的突起(129,229,329,429),其尖端形成一个封闭边(126,226,326,426)并且该突起与针肚(111)一起构成一个线圈移交部位(128)。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圈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边(126,226,326,426)位于在线圈移圈时接收织针(1’)的钩尖(133’)所处于的位置上,此时该织针(1’)的钩部(13’)的后内侧与移交织针(1)的针肚(111)重叠。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圈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突起(129,229,329,429)在针肚(111)方向上具有一个斜面(127),其斜度(W2)的选择应保证在它和针肚(111)之间形成一个足够大的线圈移交部位(128)并且能够使所要移圈的线圈(5)容易地滑动越过封闭边(126,226,326,426)。
4.按权利要求1至3中之一所述的移圈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突起(129,229,329,429)在针钩(13)的方向上具有一个斜面(125),其斜度(W1)小于斜面(127)的斜度(W2),而且它由移交织针和接收织针(1,1’)的不同的复位速度来确定。
5.按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边(126,226,326,426)和斜面(125,127)至针柄(12)的过渡部分是圆整的。
6.在具有至少两个对置布置的针床的针织横机上使线圈移圈的方法,所述针床装有按权利要求1至5中之一所述的移圈针,其特征在于以下工序—推出移交织针(1),直至所要移圈的线圈(5)位于线圈移交部位(128)里在针肚(111)和针柄(12)的三角形突起(129,229,329,429)之间;—推出接收织针(1’),直至其钩部(13’)穿过所要移圈的线圈(5);—拉回移交织针和接收织针(1,1’),使接收织针(1’)的钩部(13’)的后内侧(121’)与移交织针(1)的针肚(111)重叠,其中接收织针(1’)的钩部(13’)的尖端(133’)覆盖移交织针(1’)的封闭边(126,226,326,426)并使所要移圈的线圈(5)因此包围在线圈移交部位(128)里。—继续使移交织针和接收织针(1,1’)拉回,其中所要移圈的线圈(5)运动越过斜面(125)、越过封闭边(126,226,326,426)并继续越过移交织针(1)的闭合的针舌(15)和针钩(13),其中所要移圈的线圈(5)总是包围在接收织针(1’)的钩部(13’)和移交织针(1)的柄之间,直至所要移圈的线圈(5)离开了移交织针(1)并还只是吊挂在接收织针(1’)的钩部(13’)里。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交织针和接收织针(1,1’)的回拉运动同时地和/或交替地进行,从而接收织针(1’)的钩部(13’)的尖端(133’)从封闭边(126,226,326,426)起一直到到达移交织针(1)的尖端总是搭接移交织针(1)并因此使所要移圈的线圈(5)包围保持在接收织针(1’)的钩部(13’)和移交织针(1)之间的空腔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圈织针(1)和一种用于针织横机的移圈方法,其中移圈织针(1)在其针肚(111)前在其上边具有一个基本为三角形的突起(129),其尖端形成一个封闭边(126)并与针肚(111)一起构成一个线圈移交部位(128),上面作用有一个弱的牵拉力的线圈(5)也可靠地保持在该移交部位里,而且其中这样来实施线圈(5)的移圈,使该线圈通过接收织针(1’)的钩部(13’)和移交织针(1)总是保持着被包围状态。
文档编号D04B15/10GK1920148SQ200610121919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6日
发明者T·斯托尔, M·塞德拉格, M·沃恩勒, H·-G·哈尔坦霍夫 申请人:H.斯托尔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