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170505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能够编织切换图案的送纱切换装置的圆形针织机中 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过圆形针织机编织条纹图案中,例如下述专利文献l所示,通过 配备在圆形针织机的送纱切换装置将随意选择供给的纱向织针供给,由此 编织针织物的情况较为普遍。在下述专利文献l中,无法进行配置在一个
送纱切换装置的突指的数目以上的纱数的切换,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这种 情况成为可能。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5-42260;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6747。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圆形针织机中,啮合部件81配置为条纹图案织 入附属机构,捕集器具备自动勒紧纱的弹性紧固件81a,而且,打开件85 固定配置在纱导向器的背后。上述部件由弹簧金属丝构成。
因此,存在如下可能,即,在开始编织坯布或坯布开了小孔时,纱头 或坯布缠在上述部件上,无法平滑地编织坯布,从而上述部件产生破损且 在针织机主体产生大故障。
再者,针织机工作时,如果在成为旋转体的捕集器的前端安装如上所 述的金属丝的突起物,则有可能使操作者在作业中伤害身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造条纹图案的针织物,所述条纹图案使用了配 置在送纱切换装置的送纱突指的数目以上的针织纱(彩纱)。再者,其目 的在于,将切换时的针织纱可靠地向导纱器送纱,防止编织时的针织机的故障,并且排除突起物,实现操作者的安全。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其在具有切换至 少两根针织纱的送纱切换装置的圆形针织机中,具有第一送纱切换装置, 其具有设置于第一喂纱器的选择性地移动的多个送纱突指;第二送纱切换
装置,其具有设置于第二喂纱器的选择性地移动的多个送纱突指;纱切割
器及捕纱器,在从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将新的针织纱向织针送纱
并形成圈后,保持停止送纱的旧的针织纱并将其切断;导纱器,其向与所 述第二喂纱器对应设置的织针送纱;捕集器,其与针织机的旋转一起沿圆 周方向移动,捕捉位于送纱位置的纱并向织针供给,所述送纱切换机中的 条纹图案编织装置的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送纱切换装置的送纱突指向对 织针进行重新送纱的送纱位置移动时,重新送纱的针织纱被所述捕集器捕 捉,并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之间且具有保持部的纱引 导部件被向上按压到向所述导纱器入射的正常的入射角度,并利用所述保 持部保持,以及,以使从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的任一装置供给的 针织纱在大致相同位置并保持并切断旧的针织纱的方式设定纱切割器及 捕纱器。
另外,本发明一种条纹图案的编织方法,在具有切换至少两根针织纱 的送纱切换装置的圆形针织机中,通过具有第一送纱切换装置的第一喂纱 器和具有第二送纱切换装置的第二喂纱器来编织一个线圈横列,所述条纹 图案的编织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喂纱器进行浮线选针的工序;
当从所述第一送纱切换装置向织针重新供给针织纱时,稳定地维持由
捕集器捕捉到的针织纱向导纱器入射的角度的工序;从所述第一、第二送 纱切换装置将新的针织纱向织针送纱并形成圈后,在大致相同位置保持中 止送纱的旧的针织纱并将其切断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具备了送纱切换装置的圆形针织机中,希望制造使用 了配置在送纱切换装置的送纱突指的数目以上的针织纱(彩纱)的针织物 时,通过使用两个以上的送纱切换装置来切换多种颜色的针织纱,能够制 造条纹图案的针织物。而且,此时,能够将切换时的针织纱可靠地向导纱 器供给,防止编织时的针织机的故障,并且排除突起物,实现操作者的安全。
再者,使用具备了现有的送纱切换装置的圆形针织机,并且仅对送纱 切换装置进行局部变更就能够实施,无需新设置特殊的装置。


图1是示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圆形双面针织机的针织部的剖面图。 图2示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送纱切换装置的上部放大图。
图3示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送纱切换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示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圆形单面针织机的针织部的剖面图。 图5示出配置了在本发明使用的送纱切换装置及引导部件的针织部中 的针织纱的切换状态。
图6示出本发明的针织部(a)与现有的针织部(b)。
具体实施例方式
作为送纱切换装置,可以使用例如(日本)特开2005-42260所记载的 装置。该送纱切换装置可以使用在圆形双面针织机及圆形单面针织机的任 一装置中。
在本发明中,通过第一喂纱器和第二喂纱器编织一个线圈横列。因此, 例如,如果使用具备了三个送纱突指的送纱切换装置,则通过六色的针织 纱能够编织多种颜色条纹图案。
在本发明中,在第一喂纱器中,进行浮线(WELT)选针。因此,取
下该部分的导纱器。
在本发明中,在设置于第一喂纱器的第一送纱切换装置与设置在第二 喂纱器的第二送纱切换装置之间设置有纱引导部件。在纱引导部件中优选 设置引导面和保持部。引导面在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向织针重新供给针织 纱时有助于使由捕纱器捕捉到的针织纱上升,所述捕纱器与针织机的旋转 同步进行移动。而且,保持部稳定地维持该针织纱向导纱器入射的角度。 在同样的目的下,优选所述捕集器在下端具有突出部。
在本发明中,具备纱切割器及捕纱器,在从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 将新的针织纱向织针供给并形成圈后,保持中止送纱的旧的针织纱并切
7断。将用于使它们开闭的开关凸轮的突起位置设置在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 和第二送纱切换装置不同的位置。而且,分别与开关凸轮的突起位置对应, 将切割器凸轮设置为用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与用于第二送纱切换装置的 两种切割器凸轮。
再者,以从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将新的针织纱向织针供给并形成 圈后在相同位置保持中止送纱的旧的针织纱并将其切断的方式,设定用于 第一送纱切换装置的第一切割器凸轮和用于第二送纱切换装置的第二切 割器凸轮的位置。
在该目的下,优选使第一切割器凸轮与第二切割器凸轮的间隔为各喂 纱器的间隔,使切割器凸轮的下表面为与开关凸轮的倾斜一致的倾斜角。
在本发明中,在浮线选针的第一喂纱器中无法编织针织纱。因此,从 第一喂纱器的第一送纱切换装置送纱的针织纱在第二喂纱器中向成圈
(KNIT)选针或集圈(TUCK)选针的织针供给。因此,优选以新的针织 纱通过第二喂纱器的接缝点且新的针织纱与旧的针织纱在针织物的切换 部重叠后、由送纱切换装置的送纱突指的捕纱器保持并通过可动刃切断从 第一送纱切换装置供给的(旧的)针织纱的方式,推迟设定第一切割器凸 轮的位置。
以下,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针织部的概要)
图1是示出了双面针织机的针织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在由多个腿 (未图示)支承的针床30的上方设置有针织部31。在图中标号33表示针 筒。在形成在针筒33的外周的针槽(未图示)的上部收容有沿垂直方向 滑动自如的针筒针(未图示)。针筒针通过收容在凸轮架34的凸轮(未图 示)进行垂直往复运动。
由于图1是圆形双面针织机,因此还具有针盘35、针盘三角架36。 沿形成在针盘35的上表面的针槽在水平方向滑动自如地收容有针盘针(未 图示)。针盘针通过收容在针盘三角架36的凸轮(未图示)进行水平往复 运动。在针盘三角架36上设置有导纱器37,该导纱器37向织针送纱。
在所述针筒33的下侧部具有与其一体安装的驱动齿轮38,在受到配置在针织机的驱动源的驱动时与针筒33 —起等速旋转。
在针盘三角架36的上方配备有送纱切换装置40。
在送纱切换装置40配置有引导多根分开的针织纱的多个送纱突指。 送纱突指进行向下方移动后向上方后退的两个阶段的动作,且选择性地在 下部位置即"切换位置"与上部位置即"通常位置"之间移动,并向织针 供给针织纱。
(调线装置的结构)
作为送纱切换装置40,除本发明的改良部分之外基本上使用(日本) 特开2005-42260所记载的装置。基于图3概略说明该调线装置。在此省略 详细的说明,但是在该公报的

中有记载。
在调线装置的最上部设置有与针织机等速旋转的促动器1。促动器1 具有使用了压电元件的栓钉1-1,所述压电元件具有与在一个送纱口使用 的纱的根数相对应的级数和用于使全部的纱为非送纱状态的特别的一级 的合计的级数。
选择单元21与该栓钉1-1的移动相对应而进行动作。选择单元21包 括选择杆21-1、锁紧杆21-2、滑块21-3、开关板21-4、开关凸轮21-5。
选择杆21-1在栓钉1-1根据送纱或者非送纱的信号进行移动时卡合并 按压栓钉l-l。
锁紧杆21-2位于与选择杆21-1相同的间隙内,由选择杆21-1按压, 并以卡合部21-2b为中心摆动。
滑块21-3位于与锁紧杆21-2相同的间隙内,通过所述卡合部21-2b 与锁紧杆21-2卡合,并与锁紧杆21-2 —起移动。在滑块21-3有长孔21-3a, 在该长孔固定有销21-3b,因此仅在该长孔的长度能够进行水平移动。
开关板21-4位于与滑块21-3相同的间隙内,通过卡合部21-4a与滑 块21-3嵌合,与滑块21-3—起移动。
开关凸轮21-5在任一开关板21-4向送纱位置移动时由该开关板21-4 抬咼。
作用在选择单元21的四个凸轮设置在旋转环23,都与针织机一起同 速旋转。第一凸轮2及第二凸轮3与锁紧杆21-2的左端的棒部21-2a及右 端的棒部21-2b卡合,使锁紧杆21-2向送纱位置或非送纱位置移动。第三凸轮4 (以下,称为"切割器凸轮4")按压被抬高的开关凸轮21-5。第四 凸轮22将锁紧杆21-2的左端的棒部21-2a向下方按压。
开关杆凸轮5及与该开关杆凸轮5连结的第一联杆板6、以及与第一 联杆板6连结的第二联杆板7由该切割器凸轮(第三凸轮)4隔着开关凸 轮21-5、开关板21-4被向下按压。
在第一联杆板6及第二联杆板7连结有开关杆8。在该开关杆8连结 有第三联杆板9。由于开关杆8能够以支点8-1为中心转动,因此第三联 杆板9进行与第二联杆板7反方向的移动。设置在壳体板24的长孔24-1 成为转动的导向器。
标号10是用于使通过切割器凸轮(第三凸轮)4移动的部件返回原来 的位置的弹簧。
另一方面,在使全部的纱为非送纱状态的特别的一级的栓钉1-1对应 的选择杆21-1以外的间隙中,第四联杆板ll位于与滑块21-3相同的间隙 内,并通过卡合部11-1与滑块21-3嵌合而与滑块21-3 —起进行旋转往复 运动。第四联杆板ll能够以支点ll-2为中心转动。
分别设置有通过卡合部11-3与该第四联杆板11嵌合并进行转动往复 运动的第五联杆板12、及通过卡合部12-2与该第五联杆板12嵌合并进行 转动往复运动的第六联杆板13。第五联杆板12能够以支点12-1为中心转 动。
突指单元14与该第六联杆板13连接。突指单元14包括用于切割 供给的纱的固定刃14-1;用于保持纱端的捕纱器14-3;与固定刃相接并用 于切割被保持的纱的可动刃14-2;保持所述捕纱器14-3与可动刃14-2并 用于使其进行往复开闭运动的盒14-4。
在第二联杆板7的前端部连接有第一销19,第一销19按压盒14-4的 突起部M-4a,并与盒14-4 一起关闭捕纱器14-3、可动刃14-2,从而切断 纱的保持。在第三联杆板9的前端部接合有第二销20,第二销20提升盒 14-4的突起部14-4b,并与盒14-4 一起打开捕纱器14-3、可动刃14-2,从 而释放保持的纱。
作为其它的部件有如图5所示的捕集器15和纱引导部件16。在本发 明中,优选在捕集器的前端设置突出部15-1。捕集器15随着针织机的旋转一起沿圆周方向移动,捕捉位于送纱位 置的纱,并可靠地将纱向织针供给。
纱引导部件16分隔多根纱并使纱的位置稳定。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
纱引导部件16是细长的板状,朝向针织机的外方并设置有凹凸。如图5
所示,该凹凸包括由上升倾斜部及竖起部构成的引导面16-1;作为设置
在其上方的凹陷的保持部16-2。
(本发明的切换装置和方法)
图6 (b)所示的是表示现有的切换方法的送纱状态。在该图中,持有 三个送纱突指14的送纱切换装置设置在第一、第二喂纱器F1、 F2。与此 相对,图6 (a)所示的是本发明的切换方法的送纱状态。送纱切换装置与 现有技术相同地设置在第一、第二喂纱器Fl、 F2。但是,如下方面与现 有方法不同,即,在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与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2之 间设置有纱引导部件16,取下第一喂纱器的导纱器,进行浮线选针。
如图6 (a)所示,在浮线选针的第一喂纱器F1中无法编织针织纱, 而将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送纱的针织纱向第二喂纱器F2供给。因此, 在新供给的针织纱到达A位置时,在切割器工作的通常位置中切换时机过 早,不进行应该满足的切换。而在新供给的针织纱到达B位置时,必须进 行切换。
纱切割器14-1、 14-2及捕纱器14-3的开闭运动由开关凸轮21-5及切 割器凸轮4的作用来进行。在本发明中,将用于使它们开闭的开关凸轮21-5 的突起位置设置在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和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2不 同的位置。而且,分别与开关凸轮21-5的突起位置相对应,将切割器凸轮 4设置为用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和用于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2的两 种切割器凸轮4-l、 4-2。在本发明中,两种开关凸轮21-5a、 21-5b与两种 切割器凸轮4-l、 4-2的配置非常重要。
如图2 (a) (b)所示,第一开关凸轮21-5a、第二开关凸轮21-5b配 置在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l、 40-2的上部。
图2 (d) (e)分别是图2 (a) (c)的向视图,表示切割器凸轮4-l、 4-2及标准切割器凸轮4的配置。图2 (d) (e)的箭头表示圆形针织机的 旋转方向。图2 (a)的第一切割器凸轮4-l与第二切割器凸轮4-2的间隔
ii是各导纱器的间隔,是与图6 (a)的A-B之间或图6 (b)的X-X之间相 等的距离,且能够调整地安装于针织机。切割器凸轮4-l、 4-2的下表面具 有与开关凸轮21-5a、 21-5b的倾斜一致的倾斜角。
如此,新的针织纱在第二喂纱器F2中形成圈后(新的纱与旧的纱在 切换部重叠之后),从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1、 40-2的任一装置供 给的针织纱都在图6 (a)的B位置保持并切断旧的针织纱。
此时,纱必须通过捕集器15输送到捕纱器槽的最深处,但是由于第 一喂纱器Fl的纱相对于第二喂纱器F2的导纱器37的送纱角度小,因此 难以到达最深处的部分。在本发明中,如下所述,通过改变捕集器15和 纱引导部件16的形状来解决上述问题。
图5 (a)示出从第一送纱装置40-l向导纱器37供给的针织纱的切换 状态。选择性地移动的送纱切换装置的送纱突指14在向对织针进行送纱 的送纱位置移动时(即,送纱突指14从"通常位置"向"切换位置"移 动后),与针织机等速旋转的捕集器15的一端对保持在捕纱器14-3的针织 纱进行捕捉。由捕集器15捕捉到的重新送纱的针织纱NY配置在第一送 纱切换装置40-1与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2之间并通过纱引导部件16的底 面。
再者,如图5 (b)所示,随着捕集器15的移动,在针织纱的从送纱 切换装置到导纱器37的大致中间地点,纱引导部件16的上升斜面的引导 面16-1上升并到达凹部形状的保持部16-2。此时,由捕集器15的前端突 出部15-1捕捉到的针织纱端NY被引导到导纱器37后,由织针的钩部捕 捉。
此后,由捕纱器14-3保持的纱端随着打开捕纱器14-3而放开。与此 同时,为了保持并切断针织到当前为止的旧的针织纱0Y,使针织纱进入 捕纱器14-3的开口部,如图2所示,与针织机一起沿圆周方向等速移动的 切割器凸轮4-l、 4-2按压开关凸轮21-5a、 21-5b,并经由联杆部件6、 7、 8、 9关闭捕纱器14-3和可动刃14-2。
本发明仅通过在圆形针织机中进行局部变更就能够实施,并且也能够 从本发明实施的针织机返回到现有的针织机。
在从本发明实施的针织机向图6(b)所示的现有的针织机进行变更时,在针织纱到达图6 (b)所示的X位置时,切割器凸轮4产生作用,且相
对于第一开关凸轮21-5a与第二开关凸轮21-5b配置成为相同时机的标准 切割器凸轮4 (参照图2 (c))。优选事先增宽宽度以使标准切割器凸轮4 作用在第一开关凸轮21-5a和第二开关凸轮21-5b双方的突起位置。此外, 在图2(c)中,为了方便,表示了第一开关凸轮21-5a与第二开关凸轮21-5b, 但是实际上,在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l中装入第一开关凸轮21-5a,在第 二送纱切换装置40-2中装入第二开关凸轮21-5b。 实施例二 (单面针织机)
本发明的条纹图案编制装置也能够安装于单面针织机。 图4是示出了单面针织机的针织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在由多个腿 (未图示)支承的针床31A的上方设置有针织部32A。在图中标号33A 表示针筒。在形成在针筒33A的外周的针槽(未图示)收容有沿垂直方向 滑动自如的针筒针(未图示)。
由于图4是单面针织机,因此具有沉降片盘41、沉降片罩42。在编 织时与针筒针(未图示)协同动作的沉降片43在配置于水平方向的沉降 片盘41中沿半径方向滑动自如。沉降片43由安装在沉降片罩42的沉降 片凸轮44控制。
此外,沉降片罩42由环状的沉降片罩环45支承,沉降片罩环隔着支 承器46由中间环47支承。
在沉降片罩环45上设置有导纱器支架48,所述导纱器支架48用于在 沉降片罩环45上安装将针织纱向织针送纱的导纱器37A。
在所述针筒33A的下侧部具有与其一体安装的驱动齿轮38A,驱动齿 轮38A在受到配置在针织机的驱动源的驱动时与针筒33A —起等速旋转。
在沉降片罩42上的上方配备有送纱切换装置40A。
在送纱切换装置40A配置有引导多根分开的针织纱的多个送纱突指 14A。进行将送纱突指向下方移动后使其向上方后退的两级的动作,选择 性地在下部位置即"切换位置"与上部位置即"通常位置"之间移动,将 针织纱向织针供给。
实施例二的送纱切换装置40A自身的结构及动作与实施例一的送纱切换装置40 (40-1、 40-2)大致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其在具有切换至少两根针织纱的送纱切换装置(40、40A)的圆形针织机中,具有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其具有设置于第一喂纱器(F1)的选择性地移动的多个送纱突指(14);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2),其具有设置于第二喂纱器(F2)的选择性地移动的多个送纱突指(14);纱切割器(14-1、14-2)及捕纱器(14-3),在从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1、40-2)将新的针织纱向织针送纱并形成圈后,保持停止送纱的旧的针织纱并将其切断;导纱器(37),其向与所述第二喂纱器(F2)对应设置的织针送纱;捕集器(15),其与针织机的旋转一起沿圆周方向移动,捕捉位于送纱位置的纱并向织针供给,所述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的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的送纱突指(14)向对织针进行重新送纱的送纱位置移动时,重新送纱的针织纱被所述捕集器(15)捕捉,并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1、40-2)之间的纱引导部件(16)被向上按压到向所述导纱器(37)入射的正常的入射角度,并被保持,以及,以使从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1、40-2)的任一装置供给的针织纱在大致相同位置保持并切断旧的针织纱的方式设定纱切割器(14-1、14-2)及捕纱器(14-3)。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其中, 所述纱引导部件(16)具有在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向织针重新供给针织纱时有助于使由捕集器(15)捕捉到的针织纱上升的引导面 (16-1),所述捕集器(15)与针织机的旋转同步进行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 其中,所述纱引导部件(16)具有在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向织针重 新供给针织纱时稳定地保持由捕集器(15)捕捉到的针织纱向导纱器(37) 入射的角度的保持部(16-2),所述捕集器(15)与针织机的旋转同步进行 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 装置,其中,将用于使纱切割器的可动刃(14-2)和捕纱器(14-3)开闭的开关凸 轮的突起位置设置于在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和第二送纱切换装置 (40-2)不同的位置,并与所述开关凸轮(21-5a、 21-5b)的突起位置对 应而将切割器凸轮(4)设置为用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与用于第二送纱切 换装置的两种切割器凸轮(4-1、 4-2)。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其中, 以从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1、 40-2)将新的针织纱向织针送纱并形成圈后在相同位置保持中止送纱的旧的针织纱并将其切断的方式, 设定用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的第一切割器凸轮(4-1)和用于第二送纱切换 装置的第二切割器凸轮(4-2)的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 其中,第一切割器凸轮(4-1)与第二切割器凸轮(4-2)的间隔是各喂纱器 的间隔,切割器凸轮(4-1、 4-2)的下表面具有与开关凸轮(21-5a、 21-5b) 的倾斜一致的倾斜角。
7. 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 装置,其中,所述捕集器(15)在下端具有突出部(15-1)。
8. —种条纹图案的编织方法,在具有切换至少两根针织纱的送纱切 换装置的圆形针织机中,通过具有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的第一喂纱 器(Fl)和具有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2)的第二喂纱器(F2)来编织一 个线圈横列,所述条纹图案的编织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喂纱器(Fl)进行浮线选针的工序;当从所述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向织针重新供给针织纱时,稳定地维持由捕集器(15)捕捉到的针织纱向导纱器(37)入射的角度的工序;从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1、 40-2)将新的针织纱向织针送纱并形成圈后,在大致相同位置保持中止送纱的旧的针织纱并将其切断 的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条纹图案的编织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供给的针织纱在新的针织纱通过第二 喂纱器(F2)的接缝点且新的针织纱与旧的针织纱在针织物的切换部重叠 后,由所述送纱切换装置的送纱突指的捕纱器(14-3)保持并由切割器 (14-1、 14-2)切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其消除制造条纹图案的针织物的技术中的现有技术的缺点,所述条纹图案使用了配置在送纱切换装置的送纱突指的数目以上的针织纱(彩纱)。而且,提供一种通过具有第一送纱切换装置的第一喂纱器和具有第二送纱切换装置的第二喂纱器来编织一个线圈横列的条纹图案的编织方法。在第一喂纱器中进行浮线选针。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向织针新供给针织纱时,稳定地维持由捕集器捕捉到的针织纱向导纱器入射的角度。再者,从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将新的针织纱向织针送纱并形成圈后,在大致相同位置保持中止送纱的旧的针织纱并切断。
文档编号D04B15/60GK101680141SQ20088001540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0日
发明者中村保雄, 枅川正义, 武内俊次, 笹木信吾 申请人: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