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51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嵌入式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嵌入式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加
工工艺。
背景技术
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教授发明的专利号为200810246351. 5的《一种嵌入式系统 定位纺纱方法》,公布了在环锭细纱机上,从粗纱管筒退绕下来的两根短纤维粗纱与两根长 丝根据相对位置的不同,以及纤维品种的不同可纺制多组份、不同结构的各种复合纱的方 法,2009年获得围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被湖北省列为高新技术推广项目。麻类纤维如苎 麻、亚麻、大麻、罗泊麻等非棉纤维的开发和利用是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支持项目,麻 类纺织品吸湿、透气、凉爽、舒适,广受用户青睐,但因麻类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差、纤维抱合 力差、毛羽多、纺纱生产难度极大,纱线细度一般仅为30英支-40英支,纱线的品质与相同 细度的棉纱和化纤纱相比差距大。为提高麻棉混纱复合纱的品质、拓展麻类纺织品的发展 空间,我公司与武汉纺织大学合作,联合研发嵌入式麻棉混纺高支高品质产品开发及其产 业化,在研发过程中,以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为依托,对嵌入式纺织的设备展开研究及适用 性改造,对麻类系列混纺嵌入式复合纱的纺纱工艺及操作方法作广泛研究,确定了优化的 工艺路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备解决方案和《一种嵌入式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加工工 艺》。《嵌入式麻棉混纺高支高品质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已于2010年4月通过了省级科研 成果鉴定。根据检索,国内尚未有与本发明相同的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麻类纤维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嵌入式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 纱加工工艺,用以纺制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开发麻类混纺系列产品,拓展麻类纺织品的 发展空间。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嵌入式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加工工艺包括长丝双股并丝工艺、麻纤维粗纱 加工工艺、和由两根长丝和两根麻纤维粗纱构成纱线四组份、用嵌入式复合纺纱工艺原理、 用双股长丝饼(筒)相位差退绕法、在传统的细纱机上使用关键的双股长丝定位引丝喂入 装置、纺制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的嵌入式细纱加工工艺。所述的长丝双股并丝工艺包括工序一长丝,工序二双股并丝,所述的长丝为化纤 长丝或高支棉纱;所述的双股并丝是对现有气流纺机横动装置进行改造,将两根化纤长丝 或高支棉纱并合成符合细纱机放置和退绕要求的双股长丝饼(筒)。所述的麻纤维粗纱加工工艺包括工序一原料、工序二清花、工序三梳棉、工序四条 并卷、工序五精梳、工序六并条、工序七粗纱;所述的工序一原料为亚麻、苎麻、汉麻,各种原料的物理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
所述的工序: 所述的工序三梳棉的工艺参数设置为车速100-120m/min、定量18_20g/5m、牵伸 倍数 90-100 ;所述的工序四条并卷的工艺参数设置为车速85-120m/min、定量50_60g/m、并和 数22-24根、牵伸倍数1.76;所述的工序五精梳的工艺参数设置为车速220-280嵌次/min、并和数8根、定量 18-22g/5m ;所述的工序六并条的工艺参数设置为车速400-550m/min、定量14_16g/5m、并和 数6根、罗拉隔距38-40X44 ;所述的工序七粗纱的工艺参数设置为车速750-850rpm/min、定量 1. 95-3. 2g/10m、罗拉隔距 22mmX 28mm、捻系数 130-140、牵伸倍数 12-15。所述的嵌入式细纱加工工艺包括细纱构成、双股长丝相位差退绕法的操作方法、 使用专设工艺装置——双股长丝定位引丝喂入装置、嵌入式细纱加工工艺的工艺参数设 置;所述的嵌入式细纱加工工艺的细纱,由长丝双股并丝工艺并合成的双股长丝饼 (筒)提供的两根长丝和由麻纤维粗纺工艺提供的两根麻纤维粗纱构成4组份纱线;所述 的两根长丝可以是相同的纤维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纤维材料,可以是化纤长丝、也可以是 各种短纤维纺成的高支纱;所述的双股长丝饼(筒)相位差退绕法,是先将双股长丝饼(筒)上并合在一起 的两根长丝分开,再将其中的一根长丝先退绕360度,使绕在纱筒上的两根长丝形成卷绕 相位差,成为两根相互分离的长丝,既适用于在细纱机纱架空间的定位放置,又使退绕操作 简易化;所述的双股长丝定位引丝喂入装置,是嵌入式复合纺纱工艺专设的工艺装置,由 相位差退绕法退绕下来的两根长丝从双股长丝定位引丝喂入装置的分丝杆两侧引入,由一 对导丝轮的导丝沟槽的间距定位两根长丝的间距后,再经过导丝沟槽被平行地喂入细纱机 前罗拉后端;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上,从粗纱筒管退绕下来的两根麻纤维粗纱 分别经导纱喇叭平行地进入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皮辊、皮圈、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 牵伸区进行牵伸;两根长丝在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处分别与两根麻纤维粗纱须条 汇合,经牵伸的两根粗纱须条与两根长丝从前钳口输出后进入加捻三角区加捻,然后经导 纱钩后卷绕在细纱筒管上;所述的细纱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锭速14500rpm/min、牵伸倍数89-110、捻系数 420-450、罗拉隔距 18mmX 35mm ;所述的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的成纱支数为80s/2-100s/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嵌入式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加工工艺,由两根长丝 和两根麻纤维粗纱构成四组份纱线,根据两根长丝和两根短纤维粗纱相对位置的不同,可 在传统的环锭细纱机上纺制多组份、不同结构的麻棉复合纱;由于纱线结构可以精确确定, 两根长丝在加捻三角区可对输出的两根麻短纤维起到增强作用,克服了麻纤维抱合力差、 纤维短、毛羽多、难以纺制高支纱的缺点,使麻棉复合纱结构更紧密,纱线毛羽、强力、条干 更优良,可纺制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满足高档面料的需求,拓展麻类纺织品的发展空 间;较传统加工方法,减少三道工序、减少用工、用电、机物料损耗,降低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运用于纺纱行业所有复合纱加工领域。


图1是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全精梳80S/2苎麻、棉复合纱结构示意图。图中a、a'为粗纱,b、 b'为长丝。图3是实施例2全精梳100S/2亚麻、莫代尔、棉复合纱结构示意图。图中a、a' 为粗纱,b、b'为长丝。
具体实施例方式利用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是用嵌入式复合纺纱方法纺制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的加工工艺,该工 艺包括长丝双股并丝工艺、麻纤维粗纺工艺,和由长丝双股并丝工艺制备得的双股长丝饼 (筒)提供的两根长丝和由麻纤维粗纺工艺提供的两根麻纤维粗纱构成4组份纱线、用嵌入 式复合纺纱工艺原理、用双股长丝饼(筒)相位差退绕法、在传统的细纱机上使用关键的双 股长丝定位引丝喂入装置、纺制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的细纱加工工艺。由于环锭细纱机纱架空间有限,两个单根长丝纱筒难以定位放置,利用氨纶包芯 纱装置进行改造,将氨纶包芯纱长丝喂入部分的牵伸倍数由3-5倍改造为0. 05-0. 09倍张 力牵伸,对现有气流纺机横动装置进行改造,将两根长丝或高支纱并合在一起作成符合细 纱机定位放置又符合长丝退绕要求的双股长丝饼(筒),完成长丝双股并丝工艺,这是实现 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双股长丝喂入的基本条件。麻纤维粗纺工艺包括原料——清花——梳棉——条并卷——精梳——并条—— 粗纱七个工序,原料为亚麻、苎麻、汉麻,各原料应满足各项物理指标的要求;将麻纤维原料 按照清花、梳棉、条并卷、精梳、并条、粗纱各个工序工艺参数的要求加工成麻纤维粗纱。根据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由长丝双股并丝工艺制备得的双股长丝饼(筒)提供 的两根长丝、和由麻纤维经过七道工序制备得的粗纱提供的两根麻纤维粗纱、构成4组份 纱线进入细纱工艺;按照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原理,两根长丝和两根短纤维粗纱根据相对 位置的不同可以纺制不同结构的复合纱;用双股长丝相位差退绕法,先把并合在一起的双 股长丝分开,再把其中一根退绕360度,使绕在纱筒上的双股长丝形成卷绕相位差,使并合 在一起的两根长丝退绕成相互分离的两根长丝,既适用于在细纱机纱架空间的定位放置、 又使退绕操作简易化;两根长丝可以是相同的纤维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纤维材料,可以是 化纤长丝、也可以是各种纤维的高支纱,因此用嵌入式复合纺纱方法可纺制出多组份、不同 结构的复合纱、满足不同面料的需要;双股长丝定位引丝喂入装置是为生产嵌入式复合纱 研制的专设的工艺装置,是嵌入式定位复合纺纱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基础,用相位差退绕法 退绕下来的两根长丝从该装置的分丝杆两侧引入一对导丝轮的导丝沟槽中,由导丝沟槽的 间距定位两根长丝的间距,并经过导丝沟槽被平行地喂入细纱机的前罗拉后端;在环锭细 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上,从粗纱筒管退绕下来的两根麻纤维粗纱分别经导纱喇叭平行地 进入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皮辊、皮圈、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牵伸区进行牵伸;两根长 丝在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处分别与两根粗纱须条汇合,经牵伸的两根粗纱须条与两根长丝从前钳口输出后进入加捻三角区加捻,然后经导纱钩后卷绕在细纱筒上,按照细 纱工艺的工艺参数纺制嵌入式复合纱。调整一对导丝轮上导丝沟槽的间距,可以调整两根 长丝的间距,所以调整导丝沟槽的间距可以改变两根长丝与两根短纤维粗纱的相对位置, 也就可以改变纺制的复合纱的构造。实施例1纺制全精梳100S/2亚麻/莫代尔/棉(25/35/40)复合纱纱线构成喂入粗纱两根25%亚麻和35%莫代尔混纺粗纱喂入长丝两根60%棉和40%莫代尔混纺JC160S纱两根长丝和两根粗纱相对位置两根长丝位于两根粗纱外侧,两根粗纱的间距为 6mm,由导纱喇叭确定,长丝与粗纱中心距为1. 5mm,因此两根长丝间距为9mm,为此需调整 双股长丝定位引丝喂入装置上的一对导丝轮的两个导丝沟槽间距为9mm,将两根长丝平行 地喂入一对导丝沟槽中,经导丝沟槽定位后被平行地喂入细纱机的前罗拉后端,从粗纱管 筒上退绕下来的两根粗纱经过牵伸区牵伸后,两根长丝在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处 分别与两根粗纱汇合,经牵伸的两根粗纱须条与两根长丝从前钳口输出后进入加捻三角区 加捻,然后经导纱钩后卷绕在细纱筒管上,按照细纱工序的工艺参数,完成全精梳100S/2 亚麻/莫代尔/棉(25/35/40)复合纱纺制工作。实施例2纺制全精梳80S/2苎麻、棉(25/75)复合纱纱线构成喂入粗纱两根25 %苎麻和75棉混纺粗纱喂入长丝两根100%棉JC100S两根长丝和两根粗纱相对位置两根长丝位于两根粗纱外侧,两根粗纱间距8mm, 由导纱喇叭确定,粗纱与长丝中心距为2mm,则两根长丝中心距为12mm,调整双股长丝定位 引丝喂入装置的一对导丝轮导丝沟槽间距为12mm。纺制复合纱的操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 同。
8
权利要求
一种嵌入式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长丝双股并丝工艺、麻纤维粗纱加工工艺、和由两根长丝和两根麻纤维粗纱构成纱线四组份、用嵌入式复合纺纱工艺原理、用双股长丝饼(筒)相位差退绕法、在传统的细纱机上使用关键的双股长丝定位引丝喂入装置、纺制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的嵌入式细纱加工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长丝双股并丝工艺包括工序一长丝,工序二双股并丝,所述的长丝为化纤长丝或高 支棉纱;所述的双股并丝是对现有气流纺机横动装置进行改造,将两根化纤长丝或高支棉 纱并合成符合细纱机放置和退绕要求的双股长丝饼(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麻纤维粗纱加工工艺包括工序一原料、工序二清花、工序三梳棉、工序四条并卷、工 序五精梳、工序六并条、工序七粗纱;所述的工序一原料为亚麻、苎麻、汉麻,各种原料的物理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 所述的工序二清花的工艺参数设置为定量360-400g/m ;所述的工序三梳棉的工艺参数设置为车速100-120m/min、定量18_20g/5m、牵伸倍数 90-100 ;所述的工序四条并卷的工艺参数设置为车速85-120m/min、定量50-60g/m、并和数 22-24根、牵伸倍数1.76 ;所述的工序五精梳的工艺参数设置为车速220-280嵌次/min、并和数8根、定量 18-22g/5m ;所述的工序六并条的工艺参数设置为车速400-550m/min、定量14_16g/5m、并和数6 根、罗拉隔距38-40X44 ;所述的工序七粗纱的工艺参数设置为车速750-850rpm/min、定量1. 95-3. 2g/10m、罗 拉隔距22mmX 28mm、捻系数130-140、牵伸倍数12-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嵌入式细纱加工工艺包括细纱构成、双股长丝相位差退绕法的操作方法、使用专设 工艺装置——双股长丝定位引丝喂入装置、嵌入式细纱加工工艺的工艺参数设置;所述的嵌入式细纱加工工艺的细纱,由长丝双股并丝工艺并合成的双股长丝饼(筒) 提供的两根长丝和由麻纤维粗纺工艺提供的两根麻纤维粗纱构成4组份纱线;所述的两根 长丝可以是相同的纤维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纤维材料,可以是化纤长丝、也可以是各种短 纤维纺成的高支纱;所述的双股长丝饼(筒)相位差退绕法,是先将双股长丝饼(筒)上并合在一起的两 根长丝分开,再将其中的一根长丝先退绕360度,使绕在纱筒上的两根长丝形成卷绕相位 差,成为两根相互分离的长丝,既适用于在细纱机纱架空间的定位放置,又使退绕操作简易 化;所述的双股长丝定位引丝喂入装置,是嵌入式复合纺纱工艺专设的工艺装置,由相位 差退绕法退绕下来的两根长丝从双股长丝定位引丝喂入装置的分丝杆两侧引入,由一对导 丝轮的导丝沟槽的间距定位两根长丝的间距后,再经过导丝沟槽被平行地喂入细纱机前罗 拉后端;从粗纱筒管退绕下来的两根麻纤维粗纱分别经导纱喇叭平行地进入后罗拉、后皮 辊、中罗拉、中皮辊、皮圈、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牵伸区进行牵伸;两根长丝在前罗拉、前皮 辊组成的前钳口处分别与两根麻纤维粗纱须条汇合,经牵伸的两根粗纱须条与两根长丝从 前钳口输出后进入加捻三角区加捻,然后经导纱钩后卷绕在细纱筒管上;所述的细纱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锭速14500rpm/min、牵伸倍数89_110、捻系数 420-450、罗拉隔距 18mmX 35mm ;所述的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成纱支数为80s/2-100s/2。
全文摘要
一种嵌入式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加工工艺涉及纺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的加工工艺。该工艺包括长丝双股并丝工艺、麻纤维粗纱加工工艺、和由两根长丝和两根麻纤维粗纱构成纱线四组份、用嵌入式纺纱工艺原理、用双股长丝饼(筒)相位差退绕法、在传统细纱机上使用双股长丝定位引丝喂入装置、纺制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的细纱工艺。在传统的细纱机上可纺制出多组份、不同结构的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克服麻纤维抱合力差,纤维长度整齐度差、纤维短、毛羽多、难以纺制高支纱的缺点,使复合纱结构更紧密,纱线毛羽、强力、条干更优良,满足高档面料的需求,拓展麻纺织品的发展空间。适用于纺纱行业所有复合纱加工领域。
文档编号D02G3/38GK101886305SQ20101021089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1日
发明者刘应举, 孙雅, 李仁充, 李季春, 李晓, 李朝辉, 汪仁川, 王章凯 申请人:湖北天化麻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