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8016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麻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属于麻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特别适用于纺纱支数范围18-28英支,成品混比是麻55%、棉45%。
目前,亚麻纤维的处理工艺一般是碱煮→水洗→脱水→开松→烘干,其缺点是亚麻纤维还不够柔软,纺纱支数仍不够高,只能做常规纺纱原料。目前,麻棉混纺的常规工艺是
→清棉→梳棉→并条Ⅰ→并条Ⅱ→粗纱→细纱→络筒,其缺点是纺纱支数较低,只能纺制11制英支以下的麻棉纱,织物布面不平整,麻粒子多,属于低档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纤维处理工艺中增加一亚麻纤维软化工序,以提高亚麻纤维的柔软性,增加抱合力,提高纤维的可纺性,在麻棉混纺的常规工艺中,增加一精梳工序,梳去亚麻纤维中的大量短纤维等,提高纤维的整齐度,提高纺纱支数。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在于亚麻纤维(机械短麻或亚麻二粗)依次经过1碱煮,2水洗,3脱水,4开松,5烘干工序后,再加入棉花一同依次进行6清棉,7梳棉,8并条Ⅰ,9并条Ⅱ,10粗纱,11细纱,12络筒工序,其特征在于在水洗和脱水之间增加亚麻纤维软化工序,该软化工序是在6份-8份重量的清水中加入0.07份-0.08份重量的麻用柔软剂RS-3制成水溶液,将1份重量的亚麻纤维放入其中,在50℃-60℃下浸泡40-50分钟,在梳棉和并条Ⅰ之间增加预并条、条卷和精梳工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提高亚麻纤维的柔软性,增加纤维的抱合力,提高纤维的整齐度和可纺性,提高纺纱支数,而且所纺的纱条干均匀麻粒子少,可织成轻薄织物。
现进一步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亚麻纤维依次经过1碱煮各种配料重量组成比为NaOH占0.035份-0.045份,渗透剂占0.005份,水玻璃占0.01份-0.015份,水占6份-8份,用上述组份制成水溶液,将1份亚麻纤维放入其中,在95℃-100℃的温度下煮60-80分钟。
2水洗用常温清水清洗干净,使PH值在7-8。
在水洗后进行软化即在6份-8份重量的清水中加入0.07份-0.08份重量的麻用柔软剂RS-3制成水溶液,将1份重量的亚麻纤维放入其中,在50℃-60℃下浸泡40-50分钟。
3脱水,4开松,5烘干工序后,再加入棉花一同进行6清棉,7梳棉,再依次经过预并条、条卷和精梳,然后依次经8并条Ⅰ,9并条Ⅱ、10粗纱、11细纱、12络筒。
上述软化工序中的麻用柔软剂RS-3是常州国家纺织印染助剂工业试验基地生产的“迎春牌”麻用柔软剂RS-3。
权利要求
1.一种麻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工艺过程是由亚麻纤维依次经过(1)碱煮,(2)水洗,(3)脱水,(4)开松,(5)烘干工序后,再加入棉花一同依次进行(6)清棉,(7)梳棉,(8)并条Ⅰ,(9)并条Ⅱ,(10)粗纱,(11)细纱,(12)络筒工序,其特征在于在水洗和脱水之间增加亚麻纤维软化工序,该软化工序是在6份-8份重量的清水中加入0.07份-0.08份重量的麻用柔软剂RS-3制成水溶液,将1份重量的亚麻纤维放入其中,在50℃-60℃下浸泡40-50分钟,在梳棉和并条Ⅰ之间增加预并条、条卷和精梳工序。
专利摘要
一种麻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在亚麻纤维的常规处理工艺中的水洗工序和脱水工序之间增加了一软化工序,在纺纱常规工艺中的梳棉工序和并条工序之间增加了预并条,条卷和精硫工序。增加上述工序之后,提高了亚麻纤维的柔软性,增加纤维的抱合力,提高纤维的整齐度和可纺性,提高纺纱支数,而且所纺的纱条干均匀,麻粒子少,可织成轻薄织物,从而提高麻棉混纺纱及其织物的档次,提高其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D01G19/00GKCN1030261SQ93100748
公开日1995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1日
发明者裴庆允, 罗海山, 姜宝庆, 宗延惠 申请人:国营尚志纺织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