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涤棉混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棉混纺纱线,特别是一种由吸湿排汗涤纶与棉混纺而成的精梳纱线及其生产方法,属纺织生产
技术领域:
。
背景技术:
:吸湿排汗涤纶纤维表面有微细沟槽形成的毛细管,人体表面的湿气和汗水通过毛细管芯吸作用被迅速转移传递到织物外层纤维表面,使内层保持干爽,从而避免了常规涤纶穿着不舒适和闷热感。吸湿排汗涤纶纤维及其混纺产品可用于运动服、休闲服等舒适性服饰,符合当前服装面料向舒适、健康、安全和功能性方面发展的要求。精纺纱也称精梳纱,是指通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包括精梳棉纱和精梳毛纱。纱中纤维平行伸直度高,条干均匀、光洁,但成本较高,纱支较高。精梳纱主要用于高级织物及针织品的原料,如细纺、华达呢、花呢、羊毛衫等。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所纺成的纱,此类纱用于织造能突出两种纤维优点的织物。最常风的混纺纱有涤棉混纺、涤粘混纺或涤锦混纺,尤其以涤棉混纺更为普遍与常见,因为这两种纤维分别体现着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所有特点。但因为涤纶吸湿透气性较差,因此与棉混纺时其比例一般控制在50%以下。现阶段,也有少数企业尝试着将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涤纶纤维与棉混纺制成纱线来解决普通涤纶吸湿透气性差的问题,但受技术工艺条件的限制,其生产成本较好且产品质量较差,产品类别限于一般普梳纱,高档的精梳纱无法生产。根据我们的检索,目前为止还没有有关吸湿排汗涤纶与棉混纺制得精梳纱线的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吸湿排汗涤纶与棉混纺制得的精梳纱线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普通涤纶吸湿透气等功能影响产品附加值降低的问题,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涤棉混纺纱线,其原料为吸湿排汗涤纶短纤维与高品质长绒棉。两种纤维经过各自开清棉及梳棉程序后进行混合并条、粗纱、细纱后得到本发明所述精梳涤棉混纺纱线。所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的原料为规格(l.lldtex2.22dtex)X(38mm51mm)的吸湿排汗涤纶异形纤维(十字形或其它形状)及长绒棉。所述技术方案中,涤纶与棉的混纺比例分别为50%85%及15%50%。所述技术方案中,最终的精梳涤棉混纺纱线规格为细度(1035)tex;捻系数(250400)个/米。纺纱工艺流程包括以下三部份(1)涤纶纤维抓棉一混棉一开棉一给棉一成巻一梳棉;(2)棉纤维抓棉一混棉一开棉一给棉一成巻一梳棉一并条一条巻一精梳;(3)上述两种纤维条一并条(三道)一粗纱一细纱。上述工艺流程中,各工序应采取的工艺特点如下(1)开清棉工序吸湿排汗涤纶纤维杂质少,整齐度好,工艺上采取"勤抓、少喂、多梳、少打"的原则,给棉罗拉与打手隔距适当放大,减少打击纤维次数,加强开松梳理,以减少纤维损伤。开包后,在纤维表面适量喷洒抗静电剂,以减少静电的影响。棉巻的定量适当偏轻,棉巻定量《390g/m。(2)梳棉工序梳棉工序采用"大线速比、低速度、小牵伸、轻定量"的原则。为减少纤维损伤和短绒的产生,锡林、刺辊和道夫速度应适当降低,锡林与道夫隔距适当放大;为减少落棉和盖板花,采用平除尘刀大角度的工艺。主要工艺参数生条定量2025g/5m;锡林至盖板隔距O.30mm、0.25咖、0.25mm、0.25mm、0.30mm;锡林速度330r/min;锡林至道夫隔距O.12mm;锡林至刺辊隔距O.18mm;给棉板至刺辊隔距O.25mm;小漏底隔距O.6mm、0.5mm。(3)并条工序并条采用"轻定量、小牵伸、大隔距、低速度"的工艺原则。生条中存在大量弯钩,要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降低重量不匀率,加压量适当增大,保证握持力与牵伸力相适应,确保纤维牵伸稳定,以提高条干水平。(4)粗纱工序粗纱工序是加工吸湿排汗混纺纱的关键工序,该工序要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改善条干均匀度,粗纱中纤维的抗扭和抗弯刚度的改善对减少成纱毛羽有重要影响,因此要保持良好的结构,并提高粗纱内在质量,有利于细纱牵伸和摩擦力界的稳定。鉴于上述原因,采用轻定量、小捻度的工艺配置,粗纱定量定为45g/10m,粗纱捻度210捻/10cm,前区牵伸712倍,后区牵伸13倍。(5)细纱工序根据吸湿排汗混纺纱的特点,细纱工序采用"低速度、小钳口隔距、重加压"的工艺原则,合理配用钢领和钢丝圈,以减少毛羽和断头。加压量适当偏大,以提高成纱条干水平,减少成纱千米细节、粗节、棉结数量。细纱车间相对湿度适宜,一般控制在57%60%,使生产正常进行。细纱工序工艺配置为两品种纺纱锭速均为1450015650r/min,后区牵伸13倍,纱前区牵伸1830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该混纺纱生产及产品质量稳定,其织物有较好的吸湿性,可用于织造如蜂巢组织、网眼布、中纬平针组织等各种适宜的面料。其吸湿排汗性可通过控制纱线的细度或织物的组织结构进行调节。吸湿排汗功能纺织品是未来纺织品消费市场的一大发展趋势,吸湿排汗织物除了用于运动服、休闲服、内衣等衣着用途之外,还将朝着多用途方向(如鞋材、家具、卫生医疗、防护等领域)开拓,特别是服用织物将朝舒适、健康的方向发展,展现经济性、舒适性和功能性的特色。因此,吸湿排汗功能纺织品的开发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子。原料采用吸湿排汗涤纶十字形短纤维,规格为1.78dtexX38mm;以及长绒棉混纺比控制为涤纶65%、棉35%;产品规格细度与捻系数分别为18.4tex、330个/米。纺纱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为(1)涤纶纤维A002C型抓棉机一A006B型自动混棉机一A036型豪猪式开棉机—A092型双棉箱给棉机一A076E型单打手成巻机一A186F型梳棉机(2)棉纤维A002C型抓棉机一A006B型自动混棉机一A036型豪猪式开棉机一A092型双棉箱给棉机一A076E型单打手成巻机一A186F型梳棉机一FA302型并条机一FA331型条巻机一FA226型精梳机(3)上述两种半成品合一FA303型并条机(三道)一A454E型粗纱机一FA503型细纱机一成品各工序按所述的要求及工艺特点选择合理、合适的工艺参数进行生产,最后制得规格为细度18.4tex、捻系数330个/米的吸湿排汗涤棉精梳纱线,其各项物理指标如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涤棉混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为吸湿排汗涤纶短纤维与高品质长绒棉;采用将两种纤维经过各自开清棉及梳棉程序后进行混合并条、粗纱、细纱后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其特征在于吸湿排汗涤纶异形纤维(十字形或其它形状)规格(l.11dtex2.22dtex)X(38mm5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涤纶与棉的混纺比例分别为50%85%及15%50%。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其特征在于精梳涤棉混纺纱线规格为细度(1035)tex及捻系数(250400)个/米。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其特征在于纺纱工艺流程包括(1)涤纶纤维抓棉一混棉一开棉一给棉一成巻一梳棉;(2)棉纤维抓棉一混棉一开棉一给棉一成巻一梳棉一并条一条巻一精梳;(3)上述两种纤维条一并条(三道)一粗纱一细纱。全文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棉混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涤棉混纺纱线,其原料为吸湿排汗涤纶短纤维与高品质长绒棉;采用将两种纤维经过各自开清棉及梳棉程序后进行混合并条、粗纱、细纱后制得。该混纺纱生产及产品质量稳定,其织物有较好的吸湿性,可用于织造如蜂巢组织、网眼布、中纬平针组织等各种适宜的面料。其吸湿排汗性可通过控制纱线的细度或织物的组织结构进行调节。并可以有效解决普通涤纶吸湿透气等功能影响产品附加值降低的问题,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文档编号D02G3/04GK101285229SQ20081012379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申请日期2008年6月5日优先权日2008年6月5日发明者周永康,张俊华申请人:江苏江南高纤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