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式线功能爽麻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52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花式线功能爽麻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纺织面料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凉爽、抗皱和除臭功能的 爽麻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服装纺织品的追求目标已从要“穿出美丽” 上升到要“穿出健康”的高度,从经济实用型向结构轻薄化、风格潮流化、使用功能化、原料 多元化发展,具有高档次、功能性的纺织品已成为国际纺织品市场的主流并呈现出飞速发 展的趋势,这一切都要求我国的纺织行业要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 力度,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要求。如何在新技术、新功能面料开发的同时,又能以合理地利用新型纺织纤维技术,通 过技术及工艺的创新,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和节约能源,从而提高新产品的附加值和产品 竞争力。当前,市场上较流行通过后整理技术开发,对纤维布进行再加工,在一定程度上赋 予产品功能特性,但这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达到永久或较长久的功能效果,经过多次水洗 涤和使用将导致其功能性会逐渐消退,而且成本高、工序复杂。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利用新型纺织纤维应用技术,通过改变纤维的经纬结构来实现 面料的功能性。
发明内容为了弥补上述所存在的加工工序复杂、成本高、功能不稳定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 供一种花式线功能爽麻布,它吸湿性能好并且具有强大的吸附力,另外它还具有凉爽、抗 皱和除臭的特点。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具体技术措施如下一种花式线功能爽麻布, 其结构特征在于,经线是由第一浮线、第一芯线和第一压线相互捻接而成,纬线是由第二浮 线、第二芯线和第二压线相互捻接而成,经线与纬线再以交互浮沉编织的方式形成具有平 纹组织结构的布料,其中以两根经线为一个循环,及以两根纬线为一个循环。以纬线作为参照,两根经线相对于两根纬线的交织位置如下相对北纬线,东西两 根经线的位置分别是上和下;相对南纬线,东西两根经线的位置分别是下和上。浮线采用能在短时间内消除空气中异味的白炭粘胶加工而成;芯线采用尼龙有光 三异单纱;压线亦采用尼龙有光三异单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具有结构紧密、采用间隔法作为入筘法、空隙多的特 点,实现了再不需要后期整理下即可获得永久的吸湿、凉爽、抗皱和除臭的功能,穿着起来 令人清爽舒适、充满活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交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经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花式线功能爽麻布,其特征在于,经线1是由第一浮线11、 第一芯线12和第一压线13相互捻接而成,纬线2是由第二浮线21、第二芯线22和第二压 线23相互捻接而成,经线1与纬线2再以交互浮沉编织的方式形成具有平纹组织结构的布 料,其中以两根经线1为一个循环,及以两根纬线2为一个循环。其中,第一压线13与第一芯线12和第一浮线11以Z向相互加捻,每米900捻;第 一芯线12与第一浮线11以S向相互加捻,每米80捻;第一浮线11为Z向纱,每米700捻。其中,第二压线23与第二芯线22和第二浮线21以Z向相互加捻,每米900捻;第 二芯线22与第二浮线21以S向相互加捻,每米80捻;第二浮线21为Z向纱,每米700捻。如图1所示,以纬线2作为参照,两根经线1相对于两根纬线2的交织位置如下 相对纬线a,东西两根经线的位置分别是上和下;相对纬线b,东西两根经线的位置分别是 下和上。
权利要求1. 一种花式线功能爽麻布,其特征在于,经线(1)是由第一浮线(11)、第一芯线(12) 和第一压线(13)相互捻接而成,纬线(2)是由第二浮线(21)、第二芯线02)和第二压线 (23)相互捻接而成,经线(1)与纬线(2)再以交互浮沉编织的方式形成具有平纹组织结构 的布料,其中以两根经线(1)为一个循环,及以两根纬线(2)为一个循环。
专利摘要一种花式线功能爽麻布,其特征在于,经线是由第一浮线、第一芯线和第一压线相互捻接而成,纬线是由第二浮线、第二芯线和第二压线相互捻接而成,经纱与纬纱再以交互浮沉编织的方式形成具有平纹组织结构的布料,其中以两根经纱为一个循环,及以两根纬纱为一个循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密、采用间隔法作为入筘法、空隙多的特点,实现了在不需要后期整理下即可获得永久的吸湿、凉爽、抗皱和除臭的功能。
文档编号D02G3/26GK201873821SQ20102055752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吴秀建 申请人:吴秀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