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320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特征的纱线,尤其是缝纫纱线或者绣花纱线 (Stickgarn)0
背景技术
纱线且尤其是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已知仅仅由合成纤维或者仅仅由天然纤维构成的纱线。同样已知除了包括天然纤维以外也包括合成纤维部分的纱线,在实践中和以下说明中将此类纱线也称作混纺纱。例如将这种混纺纱设计成包芯纱并且具有由聚酯复丝纤维构成的纱芯和由棉构成的包线层⑴mspinrumg)。为了制成上述含合成纤维的纱线(其指的是多纯合成纤维或者混纺纱),优选使用聚酯纤维(其为短纤维或复丝纤维形式)作为合成纤维,其中在基础纺纱工艺中从相应的聚酯熔体制成专用于生产纱线的这些聚酯纤维。这种聚酯熔体尤其由具有预定分子量或者具有预定分子量分布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这里可区分为纺织用聚酯纤维和工业用聚酯纤维(也已知为高强度聚酯纤维),它们可根据标准方法测定的特性粘度而区分开来。对于纺织用聚酯纤维,所述特性粘度在0. 5dl/g和0. 75dl/g之间、优选在 0. 5dl/g和0. 63dl/g之间的数量级,而对于工业用、高强度聚酯纤维,所述特性粘度在大约0. 75dl/g和0. 95dl/g之间,分别在25°C温度下作为于二氯乙酸中的相应聚合物溶液测得。对于这些作为原材料使用的聚酯纤维,专业人士尤其是缝纫纱线制造商持这样的观点 为了可重现地生产纱线且尤其是缝纫纱线,要求所使用的原材料必须具有预定的特定的不低于某一确定的极限值的特性,因此尤其是特定的极限拉伸力、极限拉伸伸长率和比强度 (Feinheitsfestigkeiten),以尤其是得到一种可重现的纱线且尤其是足以满足在缝纫或刺绣、尤其是机缝或机绣过程中极高要求的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由于原料方面日趋紧缺和聚酯制成的聚合物日用材料(例如尤其是尽管通常在用后集中收集、但是并不再能重新灌装的一次性容器和优选的瓶子)的使用不断增长,因此不是仅以热方式,也就是不再作为垃圾焚烧添加物对这些聚合物日用材料地进行利用和因此将其焚烧,而是为此规划继续利用的这一技术问题日益紧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容许对聚酯日用材料加以经济利用、具有至少一部分聚酯纤维构成的纱线部分的纱线,尤其是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根据本发明,采用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特征的纱线且尤其是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解决了这一任务。含有至少一部分聚酯纤维构成的纱线部分的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尤其是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具有合股纱、喷气交缠纱(luftverwirbelten Games)或者包芯纱的结构,其中所述纱线包含至少20重量%的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相对于纱线中聚酯纤维总份额计。此外,这种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的平均分子量比纺织用聚酯标准纤维或者高强度聚酯纤维的平均分子量小15 40%。换句话说,就是将一部分通常使用的纺织用聚酯纤维或者高强度聚酯纤维,即至少其中20重量%,替换成由回收聚酯制成的那些聚酯纤维,其中目前之前所述的含有聚酯的聚合物日用材料、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子充当用于制备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以下简称作回收聚酯纤维)的主要来源。视根据本发明的纱线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的各自结构而定,本发明所推荐的回收聚酯纤维可以是具有预定短纤维长度的短纤维,也可以是连续的 (endlose)回收的聚酯复丝纤维。纺织用聚酯纤维尤其是特性粘度介于0. 5dl/g和0. 75dl/ g之间、尤其介于0. 5dl/g和0. 63dl/g之间的那种短纤维或者复丝纤维,而优选高强度聚酯纤维(其为复丝纤维或纤维纱)的特性粘度在0. 75dl/g和0. 95dl/g之间,每种情况下在 25°C下作为于二氯乙酸中的相应聚合物溶液测定。在此明确指出,按照以下实施例中详细说明的来测定平均分子量(重均摩尔质
量)O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具有一系列优点。首先发现,特别从环保角度来看,通过在根据本发明的纱线中按份额或者仅仅使用回收的聚酯纤维,合理地节约了原料并因此能以特别经济的方式重新利用。但对于专业人士而言令人惊奇地发现,在根据本发明的纱线中以至少20重量%含有的回收聚酯纤维与同样在此存在的非回收聚酯纤维相比,能在色调和色深方面一致地进行染色,其中在这方面有时需要针对各个待染色的色彩细微差别,尤其要通过减小加热速率调整染色工艺,使之适合于在根据本发明的纱线中所加工的不同的聚酯纤维来源(回收聚酯纤维和传统制得的聚酯纤维)。尽管视待回收的含聚酯原料的来源而定,回收的聚酯纤维有时具有的白度低于传统制得的聚酯纤维的白度,但是用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尤其是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也能制得浅色色调,且在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各个纤维部分之间不能辨别出色调或色深的差异。即使在按照本发明的纱线的那些特点在于高份额回收聚酯纤维或者其聚酯纤维总比例仅仅由回收聚酯纤维构成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制成可按规定进行加工的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尽管未达到在此预定的和对于生产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所需保持的极限拉伸力值、极限拉伸伸长率值或者比强度值。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尤其是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缝纫纱线或者绣花纱线,还允许通过改变回收聚酯纤维部分对传统制成的聚酯纤维部分(即不是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的比例,而在很宽的范围内调整所期望的机械技术极限值(例如极限拉伸力、极限拉伸伸长率、耐磨强度或者比强度)或者所期望的染色特性以及由此得到的牢度(Echtheiten),使之宽泛适合于对根据本发明的纱线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在按照本发明的纱线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缝纫纱线或者根据本发明的绣花纱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纱线具有在100 25重量%之间,尤其在95 50重量%之间的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每种情况下相对于纱线中聚酯纤维总份额计。如果根据本发明的纱线是一种混纺纱并且除了含有聚酯纤维之外还含有其它纤维、如尤其是棉纤维或聚酰胺纤维,那么优选总是也在根据本发明的纱线中提供前述高数值的100 95重量% 的回收聚酯纤维。按照本发明的仅仅由聚酯纤维和因此由回收聚酯纤维和传统制得的聚酯纤维所构成的纱线的那些实施方式优选具有数值95 50重量%之间的回收聚酯纤维。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建议,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总体上是一种聚酯纤维纱线。在此情形下该实施方式可以优选构造为单股纱、双股纱或三股纱形式,和回收聚酯纤维的份额在100 25重量%之间,尤其在 95 50重量%之间变化。在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一个特别有益的改进实施方式中,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的平均分子量在68,000和82,000之间、尤其在72,000和78,000之间,每种情况下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这里已令人惊奇地表明,这种在平均分子量方面限制在上述范围内的回收聚酯纤维材料在缝纫纱线和绣花纱线的制备中覆盖很宽的应用范围,其中如此制得的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具有可接受的加工和使用特性,例如尤其是强度、缝纫或刺绣行为和/或色牢度。尤其是当根据本发明的纱线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缝纫纱线或者根据本发明的绣花纱线具有这种CIELab白度小于75并且优选在70 30之间变化的回收聚酯纤维时, 那么即使回收聚酯纤维的份额很高,这种纱线仍能以很浅的色调进行染色,而在此情况下回收聚酯纤维部分与传统制得的聚酯纤维部分之间不能辨别出色调或色深差异。同样难以确定,这两种纤维部分之间的色牢度差异是可以觉察的。即使在特别长的照射时间之后,这两种纤维部分之间也没有出现色差或者牢度差异。特别是如果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具有介于0. Ippm和50ppm之间的聚烯烃浓度,和/或具有介于0. Ippm和IOOppm之间的聚氯乙烯浓度,和/或具有介于0. Ippm和 SOppm之间的其它杂质、优选金属杂质和/或纤维素杂质浓度,那么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这种实施方式不仅具有前述所期望的机械-技术特性,而且在特别程度上具有之前所述的染色特性和由此得到的良好牢度。如前已经反复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尤其是一种缝纫纱线。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缝纫纱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设计,缝纫纱线由加捻的聚酯复丝构成,其包含100 25重量%、尤其95 50重量%的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这种聚酯复丝。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缝纫纱线的这种实施方式还具有至少35cN/tex、尤其具有至少45cN/tex的比强度,其中所述合股纱优选是双股纱或者三股纱。根据本发明的缝纫纱线的这种实施方式能卓越地用于形形色色的缝纫操作,并且特征尤其在于很大的缝纫长度而不会出现断线。在根据本发明的缝纫纱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其同样构造为合股纱形式,但这里所述的合股纱由具有前述份额的回收聚酯纤维纱的聚酯纤维纱构成。在此,成品聚酯纤维合股纱尤其具有至少30cN/tex、优选至少40cN/tex的比强度,且尤其可将这种合股纱构造成具有优异缝纫特性的双股纱或三股纱形式。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第三个实施方式设计为加捻的包芯纱形式,并尤其具有至少 30cN/tex、尤其至少35cN/tex的比强度。成品缝纫纱线的比强度变化取决于这种包芯纱结构中回收聚酯复丝纱是否构成纱芯,或者是否回收聚酯纤维纱构成包线层。如果回收聚酯复丝纱构成纱芯,那么这种实施方式的比强度就在30cN/tex和35cN/tex之间;而如果在回收聚酯纤维纱构成包线层的这种实施方式中,则主要通过纱芯材料保证比强度,从而相应地在以纺织用标准复丝纤维作为纱芯材料的情况下比强度在30cN/tex和50cN/tex之间, 而在以高强度标准复丝纱作为纱芯材料的情况下比强度在45cN/tex和70cN/tex之间。在根据本发明的缝纫纱线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其由喷气织构纱、尤其是高度捻转的单股纱至四股纱构成,其中所述喷气织构纱具有至少30cN/tex、尤其至少35cN/tex的比强度。对于这种喷气织构缝纫纱线,具体强度也取决于内部的支持材料 (Stehermaterial)或者具有由涡流产生的拱结构和圈结构的外部覆层(tberlage )是否由回收聚酯复丝纤维构成。如果仅仅覆层部分或完全地由这些回收聚酯复丝纤维构成,则比强度几乎主要取决于、也就是大约85 95%取决于纱芯材料、尤其是传统纺织用或者工业用高强度聚酯复丝-纱芯材料的比强度。这种情况下,比强度在35cN/tex和50cN/tex 之间变化(对于纺织用聚酯复丝-纱芯材料),或者在50cN/tex 70cN/tex之间变化(对于工业用高强度聚酯复丝-纱芯材料)。相反,根据本发明的缝纫纱线则具有由回收聚酯复丝纤维构成的纱芯,因此这种实施方式具有在30cN/tex和45cN/tex之间、尤其在35cN/ tex和43cN/tex之间变化的比强度。根据本发明的缝纫纱线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其尤其用于内衣以及用于缝边)设计,在此情形中所述缝纫纱线是一种膨化(gebauschtes)复丝纱线,尤其是单股缝纫纱或双股缝纫纱,并具有至少20cN/tex的比强度、尤其至少25cN/tex和优选30cN/tex和40cN/ tex之间的比强度。由于对这种缝纫纱线尤其在强度和优选地缝纫强度方面并非要求如此之高,因此比强度优选在23cN/tex和35cN/tex之间变化。这些在比强度方面的要求也适用于绣花纱线,而与结构无关。为了能够鉴定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制造商或者其组成,也就是它的回收聚酯纤维的定量份额,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缝纫纱线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设计, 在纱线上提供能改善加工特性的整理剂(Avivage),所述整理剂主要设置在纱线表面上,其中该整理剂含有至少一种能以化学和/或物理方法检测的、容许上述要求的鉴定的附加成分。能够令人惊奇地发现,通过提供在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整理剂之中并且优选在那里均勻分布的所述至少一种附加的成分,不会导致提高整理剂磨损或机械-技术特性或染色行为或色牢度,即使所述的至少一种附加成分是不溶于整理剂之中的颜料也不会。这里, 术语“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包括容许根据所选的至少一种附加成分的化学结构来定性和 /或定量检测所述至少一种成分的所有检测方法。在此,合适的检测方法除了典型的湿化学检测方法之外,尤其还有物理化学方法, 例如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质谱法、红外测量、紫外测量、磁性测量、 测量吸附或吸收特性(特别是光的)。在此,特别适宜的方式是可以直接在根据本发明的纱线上进行这些物理化学方法,且不需要为此通过相应的萃取法从纱线上溶出整理剂并在此之后将其分离。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整理剂中存在地至少一种附加的其他成分的浓度,一般而言应注意,该浓度取决于这是何种附加的至少一种成分。一般而言适用如下情况,对于即使浓度很小也可非常容易检测出来的那些成分,采用相对较低浓度的在整理剂中的所述至少一种成分;而对于需要较大成分浓度才能将其检测出来的那些成分,提供在根据本发明纱线上的与此相关的整理剂具有相应高的浓度,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附加成分相对于整理剂重量计的优选浓度范围在IOOppm至3%之间变化。关于提供在根据本发明纱线的整理剂中的至少一种附加成分的类型,存在多种方案。例如第一种方案设计,在此所述至少一种成分是一种有色成分,其中术语“有色成分”并非仅限于可见光波长下的色彩,而是尤其也包括紫外光范围的,并因此涵盖荧光、磷光和/或发光成分。除了上述有色成分之外,或者代替这种有色成分地,作为第二种方案,提供在根据本发明的纱线上的整理剂可以包括含有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和/或氧化物-硫化物和尤其是稀土的氧化物、硫化物和/或氧化物-硫化物的这些成分,其中所述这些成分尤其那时作为不溶于整理剂中的成分存在。在同样有益的第三种方案中,通过金属、尤其是磁性金属和/或金属混合物构成所述的成分,其中作为上述有色成分(第一种方案)和/或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和/或者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第二种方案)的替代或除此之外,所述金属或金属混合物也存在于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整理剂之中。如果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具有不仅包括一种、而且也包括多种上述类型成分的整理剂,则特别有益,其中于是可以通过改变浓度、成分的化学类型以及成分数量对每一种以此经过整理的纱线进行相应编码,结果使得尤其当针对客户改变基于此的编码和/或经过预定的时间之后修改所述编码时,也几乎不可能伪造该编码。如此标记的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特殊优点的原因在于,可以根据相应部件中经过加工的纱线将该部件本身对应于某个特定制造商,从而能够由此简单而有效地打击产品盗版。由于如下所述而在更强程度上实现这一点可以特别简单而迅速地在经过加工的纱线表面上检测出添加到整理剂之中的至少一种成分,这例如适合于即使在很小浓度下这种成分也吸附或吸收光或者引起或影响磁场的情况。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纱线所具有的上述整理剂的浓度,应注意,所述整理剂的浓度取决于纱线加工过程中所需的机械-技术性能。纱线表面上整理剂的浓度通常在1 10 重量%之间、尤其在2 5重量%之间变化。如果按照上述结构将根据本发明的纱线构造成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则相对于每种纱线成分,这种纱线的纤度优选在50dtex和500dtex之间、和特别在IOOdtex和250dtex 之间变化,而这种纱线成分的单丝数(Elementarfadenzahl)则在16 64之间。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总纤度原则上没有限制,其中尤其也可作为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的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实施方式优选在50dtex和l,500dtex之间、尤其在 IOOdtex 和 1,OOOdtex 之间变化。如果将根据本发明的纱线构造成复丝纱线,则其具有的总丝数在16 300丝之间,尤其在24 100丝之间。如果根据本发明的复丝纱线具有在0. 6dtex和6dtex之间、优选在1. 5dtex和 4dtex之间变化的单丝纤度,则能够优异和无问题地加工这种纱线。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成品部件,所述成品部件具有至少一种纱线,尤其是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如之前根据根据本发明的纱线所描述的一样。特别是如果这种纱线的整理剂含有上述至少一种能够以化学和/或物理方法检测出来的附加成分,则可以根据这种纱线非常快速地检验该成品件源自于哪家制造商,从而由此能够十分有效地抵制产品侵权。这里的术语“成品部件”并非仅仅涵盖服装纺织品,而且也涵盖成品皮件,例如手提包、 箱子、手表腕带、腰带和/或者鞋子,以及还有各种类型的家纺织品和家具,其中同样可以借助根据本发明的纱线来鉴别工业用纺织品,例如安全带、气囊和/或防护服,所述纱线的整理剂含有之前所述的可利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检测出来的附加成分。本说明书中所用的术语“聚酯”不仅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且也包括聚对
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在此明确指出,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和/或”的含义是将相应列举中的各个要素看做既是加和的又是择一性的,其中所谓加和的含义是将列举的至少两个要素相互结合。本发明说明书范畴内的整理剂指的是为了加工和进一步加工根据本发明的纱线而施加上的任何物质。优选的整理剂具有一种或多种聚硅氧烷、尤其是一种或多种烷基聚硅氧烷和/或至少一种蜡作为组分(内容物),其中所述烷基聚硅氧烷中烷基残基尤其作为饱和的直链C1-C4-烷基残基存在。特别地,所述整理剂除了具有上述一种或多种聚硅氧烷和/或一种或多种蜡之外,还具有脂肪酸,尤其是C14-C24-脂肪酸、C14-C24-脂肪酸的脂肪酸衍生物和/或乳化剂,其中术语“脂肪酸衍生物”优选也包括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和/或者酯。所述C14-C24-脂肪酸优选不仅是饱和脂肪酸,也是直链饱和脂肪酸,其中这些实施方式尤其包含乳化剂,其作为水性分散体或乳液按照浸浴整理法(Badavivierimg)或者按照喷淋法,优选在室温下被施用到根据本发明的纱线上。关于乳化剂注意的是适于此的是能够使上述整理剂的组分(内容物)乳化的任意乳化剂。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尤其具有包括乙氧基化乳化剂作为乳化剂的那些整理剂,所述乳化剂的乙氧基化度优选在6 400之间变化。特别合适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纱线所含的整理剂优选含有乙氧基化油、尤其是蓖麻油乙氧基化物作为乳化剂。按照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优选实施方式具有包含至少一种蜡作为组分的这样一种整理剂。这里涉及的尤其是石蜡、微晶蜡和/或酯蜡,所述石蜡主要具有在 50°C 80°C之间的熔点,微晶蜡具有在85°C 95°C之间的熔点,酯蜡具有在70°C 95°C之间的滴点。视配备了整理剂的相应纱线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用途而定,聚硅氧烷、(优选是二甲基聚硅氧烷)的粘度在IOOmPas和15,OOOmPas之间、尤其在500mPas和8,OOOmPas 之间。根据本发明的在其表面上配置有整理剂的纱线的一种用途多样而且广泛利用的实施方式,具有包含以下物质的整理剂75 95重量%二甲基聚硅氧烷,2 10重量%石蜡,0 5重量%微晶蜡,0 3重量%酯蜡,0 5重量%饱和脂肪酸,1 3重量%脂肪酸衍生物,尤其是基于饱和C14-C2tl-脂肪酸和烷醇胺的脂肪酸-胺缩合物,以及0 2重量%蓖麻油乙氧基化物。经过如此整理后的纱线(其整理剂优选含有前述依据粘度规定的二甲基聚硅氧烷、依据熔点规定的石蜡和微晶蜡或依据滴点规定的酯蜡、依据其化学结构规定的脂肪酸和脂肪酸衍生物以及前述依据乙氧基化度限定的蓖麻油乳化剂)的特征在于,特别地,即使粗细和结构不同,该纱线也具有开头在主权利要求描述中详述的整理剂磨损。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这种实施方式在更强的程度上具有如之前针对根据本发明的纱线所描述的所有优点。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纱线的有益改进实施方式。以下将依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阐述。
实施例测定平均分子量从各待检验的聚酯纤维试样中取20mg并转移到密闭的玻璃瓶之中。分别将0. 7ml 六氟异丙醇加入到该纤维试样之中。轻微摇晃试样,将其静置过夜。然后在试样中掺入氯仿直至在加入大约IOml氯仿之后起初出现的混浊消失为止。利用一次性注射器经过0. 2 μ 的特富龙膜过滤器将如此制成的溶液过滤到试样瓶中。接着从中分别将20 μ 1注射到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设备之中。利用Mw范围介于1,180 400,000之间的聚苯乙烯标准物进行校准。使用下列依次连接的柱进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Jordi DVB凝胶100、1,000、10,000和100,000埃。 使用氯仿Chromasolv,lml/分钟,作为洗脱剂,检测在254nm波长下进行。对每一个试样进行双重测定。对于上述测量方法需注意这里涉及的是Denkendorf的纺织化学与化纤研究所称作“ITCF-Hausmethode-于氯仿中的PES的GPC”的方法。下表反映了结果。
权利要求
1.纱线,尤其是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具有至少一部分由聚酯纤维构成的纱线部分,其中所述纱线具有合股纱、喷气交缠纱或者包芯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包含至少20 重量%的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相对于纱线中聚酯纤维总份额计,和所述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的平均分子量比纺织用聚酯标准纤维或者高强度聚酯纤维的平均分子量小15 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具有每种情况下相对于纱线中聚酯纤维总份额计在100 25重量%之间、尤其在95 50重量%之间的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总体上是聚酯纤维纱线。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具有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介于68,000和82,000之间、尤其介于72,000和 78,000之间的平均分子量。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具有介于0. Ippm和50ppm之间的聚烯烃浓度。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具有介于0. Ippm和IOOppm之间的聚氯乙烯浓度。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具有介于0. Ippm和SOppm之间的其他杂质浓度、尤其是金属杂质和/或纤维素杂质浓度。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具有小于75的CIELab-白度,尤其具有介于70和30之间的CIELab-白度。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是缝纫纱线并且由加捻的聚酯复丝构成,和具有至少35cN/tex、尤其至少45cN/tex的比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是缝纫纱线并且由加捻的聚酯纤维纱线构成,和具有至少30cN/tex、尤其至少40cN/tex的比强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是缝纫纱线并且由加捻的包芯纱构成,和具有至少30cN/tex、尤其至少35cN/tex的比强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是缝纫纱线并且由喷气织构纱、尤其由高度捻转的单股至多股纱构成,其中所述喷气织构纱具有至少30cN/ tex、尤其至少35cN/tex的比强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是膨化复丝纱线,尤其是单股或两股缝纫纱线,并且具有至少20cN/teX、尤其至少25cN/tex和优选介于 30cN/tex和40cN/tex之间的比强度。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纱线上提供改善加工特性的整理剂,所述整理剂主要设置在纱线的表面上,其中所述整理剂含有至少一种能够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检测出来的附加成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是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检测出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剂具有相对于整理剂重量计浓度在IOOppm和3%之间的所述成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4 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是有色成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4 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是金属氧化物, 尤其是稀土的氧化物、硫化物和/或氧化物-硫化物。
19.根据权利要求14 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是金属,尤其是磁性金属和/或金属混合物。
20.成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具有权利要求1 19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种纱线,尤其是绣花纱线或缝纫纱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尤其是缝纫纱线或绣花纱线,具有至少一部分由聚酯纤维构成的纱线部分,其中所述纱线具有合股纱、喷气交缠纱或者包芯纱的结构。所述纱线的至少20重量%由以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构成,相对于纱线中聚酯纤维总份额计。所述由回收聚酯制成的聚酯纤维的平均分子量比纺织用聚酯标准纤维或者高强度聚酯纤维的平均分子量小15~40%。
文档编号D02G3/46GK102251326SQ20111019863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7日
发明者M·格斯特劳尔, M·维特曼 申请人:亚曼泽恩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