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三用披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披巾,具体涉及一种可以组合出多种穿法穿在身上的披巾。
背景技术:
浴巾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目前,现有的浴巾大都是一块单一的长方形巾面,使用时不容易固定,容易从身体上滑落,使用不太方便;而且现有的浴巾擦拭身体后,水分大都残留在浴巾表面,披在身体上有潮湿感,感觉很不舒适;另外,浴巾表面的毛圈容易刮丝,影响浴巾的美观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用披巾,该披巾可以组合出不同的穿法穿在身上,使用时不会滑落,而且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防刮丝性能。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用披巾,包括长方形的披巾本体,所述披巾本体的第一长边上一左一右设置一组连接扣和一组与所述连接扣配合的连接件,第二长边上一左一右设置一组与第一长边上的所述连接扣配合的连接件和一组与第一长边上的所述连接件配合的连接扣,所述披巾本体优选采用超细纤维材料制成。所述披巾本体优选采用拉毛超细纤维材料制成,且其织物表面经割绒处理形成绒所述绒毛的端面优选呈弧面形。通常利用割绒装置进行所述割绒处理,所述割绒装置可以包括上、下设置的一对或多对割绒刀辊,上下割绒刀辊之间为待割绒织物通过的通道,上割绒刀辊和/或下割绒刀辊上连接有驱动其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刀辊驱动装置,上下所述割绒刀辊同步反向转动。所述割绒刀辊的圆柱辊子周向均布有若干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的横截面大致呈被截去一端的月牙形,所述切割刀片的端部为锋利的刀口,从该刀片的刀口到其根部之间为两条带有弧度的弧线,所述弧线在所述刀口部位的切线角度优选为15度-30度之间。所述连接扣可以为钮扣、按扣或系带,所述连接件/结构可以为扣眼、按扣或系带,所述连接扣和连接件/结构还可以为其他适宜的形式。一组所述连接扣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扣,一组所述连接件/结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件/结构。上述任一一种所述三用披巾中,用于制备该三用披巾的织物可以采用如下处理剂进行整理
混合醇聚氧乙烯醚3. 8% 4. 2% (质量); 乳化聚乙烯醇0. 15% 0. 20% (质量); 氨基改性聚醚硅油23% 25% (质量); 硅氟化铵0. 12% 0. 26% (质量); 硅酸钠1. 09% 1. 15% (质量);水余量;
所述氨基改性聚醚硅油可以为下列中的一种或几种吗啉改性聚醚硅油、乙二胺改性聚醚硅油、N, N- 二甲基丙二胺改性聚醚硅油、N-氨乙基哌嗪改性聚醚硅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披巾的两条长边上分别设有对应的连接扣和扣眼, 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扣合方式组合出不同的穿法;
该披巾采用超细纤维材料制成,并且其织物经过割绒处理形成绒面,其表面性状为均勻、紧凑、柔软、高弹性的细微绒团,具有良好的去污、吸水和吸尘性能,同时由于超细纤维织物是把污物吸附于纤维之间而不是纤维内部,因此容易洗涤;
该披巾的巾面采用特殊的割绒处理,将披巾表面的毛圈割除,消除因毛圈导致的洗涤死角,且增大了纤维表面积,因此增强了其吸水能力和防刮丝能力;特别是由于形成的特定形状的绒毛端面,有效地提高了披巾的吸水能力和吸水速度,并使吸附的水被更加迅速地吸纳到披巾的内部,表面更为干爽舒适,另外还有利于克服披巾使用后因表面粘附有少量皮肤油脂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由于割绒刀辊的切割刀片采用上翘的月牙形设置,通过在割绒过程中对毛圈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地形成上述特定的绒毛端面形状;
该披巾采用处理剂进行处理,吸水性能显著提高,并且更为柔软,色牢度也意外地提高了,脱绒现象明显消失,由此依据现有常规的纺织方法就可以大幅度增加织物中的绒毛密度,提高浴巾的品质。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割绒后的单个丝线的端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采用的割绒刀辊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用披巾,包括长方形的披巾本体1,所述披巾本体的第一长边上一左一右设置一组纽扣2和一组与所述纽扣配合的扣眼3,第二长边上一左一右设置一组与第一长边上的所述纽扣配合的扣眼和一组与第一长边上的所述扣眼配合的纽扣。可以通过将第一长边上一左一右设置的纽扣和扣眼与第二长边上一左一右设置的与第一长边上的纽扣和扣眼配合的扣眼和纽扣对应扣合,形成可供两只手臂穿套的两袖披巾;也可以将该披巾单肩斜披,然后扣合第一长边上一左一右设置的纽扣和扣眼以及第二长边上一左一右设置的扣眼和纽扣,形成露肩的带有一只袖子的斜披肩;或者可以直接将该披巾披在双肩上,扣合第一长边上的纽扣和扣眼或扣合第二长边上的纽扣和扣眼,形成简单舒适的双肩披巾。可以根据个人喜爱的穿着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使用方式,其适用于所有人群,不论男女老少,都可适用;该披巾不仅可以作为沐浴后的浴巾使用,还可以作为在日常天气比较凉的时候用作保护肩部和背部的披肩使用;真正实现了一巾多用。一组所述纽扣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纽扣(优选为3-5个),一组所述扣眼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扣眼(相应地优选为3-5个)。
4
除了可以用纽扣作为连接扣,还可以用按扣或系带代替纽扣,相应地可以用按扣或系带代替所述扣眼,也可以为其他适宜的连接形式。所述披巾本体优选采用超细纤维材料制成,进一步优选采用拉毛超细纤维材料制成。经过拉毛处理后的超细纤维面料经久耐用,手感蓬松舒适。由于超细纤维的纤度极细,大大降低了丝的刚度,做成织物后手感极为柔软,其还可增加丝的层状结构,增大比表面积和毛细效应,使纤维内部反射光在表面分布更细腻,使之具有真丝般的高雅光泽,并有良好的吸湿散湿性。用超细纤维做成的服装、浴巾等,舒适、 美观、保暖、透气,有较好的悬垂性和丰满度,在疏水和防污性方面比普通纤维也有明显提高,利用比表面积大及松软特点可以设计出不同的组织结构,使之更多地吸收阳光热能或更快散失体温,以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由于超细纤维的每根细丝可以做到只有头发丝的两百分之一的直径,因此超细纤维具有超强的清洁能力,细丝间的空隙能吸附住灰尘、油渍等污物,而且极易清洗,用清水或肥皂、清洁剂就可以轻松洗去污物。另外,这些间隙还能吸收大量水分,因此超细纤维还有很强的吸水性,因为吸收的水分只是保存在间隙中,因此能使其很快被干燥,即使沐浴后用来擦拭身上的水分,也可直接披在身上而不会有潮湿感。另外用超细纤维制成的织物还具有不易脱毛、不掉色的特点。参见图2,所述披巾本体的表面优选经过割绒处理形成绒面。割绒是将巾面的毛圈进行剪割处理,使其表面布满平整的绒毛,割绒毛巾可以双面割绒,也可以单面割绒、另一面仍为毛圈,也可以局部割绒形成纹样绒圈共存,相互印衬的形式。经过割绒处理的毛巾与肌肤之间的摩擦减少,毛巾手感柔软平滑,使用舒适,而且切割后的毛圈端面孔隙增多, 利用纤维毛细管的芯吸效应增强了披巾的吸水性能。优选地,经割绒后形成弧面形的端面。所述弧面形的端面是指由一直线形的端面母线沿一与之垂直相交的弧形轨迹平移,形成的一个弧形面,以该弧形面切割绒毛后在绒毛上形成的曲面形端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弧面形的绒毛端面前部弧面为凸起的弧面4. 1,后部弧面为下凹的弧面4. 2,所述前部弧面和后部弧面相互平滑连接,所述后部弧面与绒毛的后部侧面母线呈锐角,所述前部弧面同绒毛的前部侧面母线平滑连接。由于绒毛密度较高的浴巾表面在吸水过程中,水首先接触到的是绒毛的端面,因此这些端面对水的初始吸附能力和速度以及附着在这些端面上的水是否能够顺利的向绒毛侧面扩张和流动是决定浴巾吸水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采用了绒毛端面前部与绒毛的侧面平滑过渡的结构,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了附着在绒毛端面的水向绒毛的侧面也就是绒毛之间的缝隙处扩张和流动的速度,加快了对水的吸附并使所吸附的水流入浴巾内部,减少了表面水分,使用时给人以干爽的感觉;由于绒毛端面上由凸起或下凹的两个弧面平滑连接成的特定弧面形状,利用这种凸凹弧面对水的吸附和容纳能力强的特点,有效地提高了端面对水的初始吸附能力,同时还由于这种特定的凸凹弧面可以将吸附少量油脂更多地容纳在局部,避免了因整个端面均衡地粘附油脂而导致高拒水性,因此有效地减小了浴巾使用后因粘附少量皮油对吸水性造成的负面影响。通常利用割绒装置进行所述割绒处理,所述割绒装置优选包括上、下设置的一对或多对割绒刀辊,上下割绒刀辊之间为待割绒织物通过的通道,上割绒刀辊和/或下割绒刀辊上连接有驱动其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刀辊驱动装置,上下所述割绒刀辊做同步反向转动。所述刀辊驱动装置可以为割绒电机,上下所述割绒刀辊的中心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输出。当进行割绒操作时,首先将披巾的四条边在机器上拉直固定,利用毛高调节装置调整两个割绒刀辊距离所述披巾表面毛圈的高度,然后开启刀辊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所述刀辊相对滚动进行割绒。特别地,可以根据织物的材料、厚度和绒毛密度等因素的变化,适应性调整上下两个割绒刀辊的距离和/或角度,以便加工出上述特定形状的绒毛端面。参见图3,所述割绒刀辊通常包括一个圆柱辊子5,该圆柱辊子周向均布有若干切割刀片6,所述切割刀片沿着与所述圆柱辊子的母线呈一定夹角的方向延伸,即呈现螺旋状,所述切割刀片为通长的一片长刀片或由沿着前述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段短刀片组合而成,所述切割刀片在上述延伸方向(即所述切割刀片的宽度方向)上占据所述圆柱辊子的圆柱面的一段或全长,所述切割刀片的横截面大致呈被截去一端的月牙形,所述切割刀片的端部为锋利的刀刃,从该刀片的刀刃到其根部之间为两条带有弧度的弧线,所述弧线在所述刀口部位的切线角度优选为15度-30度之间。这样设置割刀的形状,有利于在割绒时形成上述特殊形状的弧形面,而且割绒质量好,巾面平整,切割后的绒头高度整齐、一致,没有毛圈遗留。根据申请人的实验,采用这种特殊割绒后的披巾,其吸水性能是普通未割绒织物的1. 5-2倍,是割绒后纤维端面成平面或外凸的圆弧面的织物的1. 2倍左右,而且干燥的速度也比普通未割绒织物快的多。用于制备该三用披巾的织物可以采用如下处理剂进行整理 混合醇聚氧乙烯醚3. 8% 4. 2% (质量);
乳化聚乙烯醇0. 15% 0. 20% (质量); 氨基改性聚醚硅油23% 25% (质量); 硅氟化铵0. 12% 0. 26% (质量); 硅酸钠1. 09% 1. 15% (质量); 水余量;
所述氨基改性聚醚硅油可以为下列中的一种或几种吗啉改性聚醚硅油、乙二胺改性聚醚硅油、N, N- 二甲基丙二胺改性聚醚硅油、N-氨乙基哌嗪改性聚醚硅油。所述处理剂可以用于所述三用披巾的后整理,也可以对所用的织物材料进行整理。具体整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适当的工艺条件,例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下对毛巾进行后整理的工艺条件进行。根据申请人的实验,相对于现有同种织物材料,经过所述处理剂整理后的所述三用披巾吸水性能提高16%,并使人感到更为柔软,色牢度还意外地提高了 10%。另外,与未经这种处理剂整理的浴巾相比,脱绒现象明显消失,提示这种处理剂整理后有利于提高纤维间的摩擦力。本发明的三用披巾不仅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得其使用更加便利,同时提高了吸水性能和柔软性,并减少了刮丝和脱绒现象的发生,显著提高了其实用性,是居家旅行必备良品。
权利要求
1.一种三用披巾,包括长方形的披巾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披巾本体的第一长边上一左一右设置一组连接扣和一组与所述连接扣配合的连接件/结构,第二长边上一左一右设置一组与第一长边上的所述连接扣配合的连接件/结构和一组与第一长边上的所述连接件/结构配合的连接扣,所述披巾本体采用超细纤维材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用披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披巾本体采用拉毛超细纤维材料制成,且其织物表面经割绒处理形成绒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用披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的端面呈弧面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用披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形的绒毛端面前部弧面为凸起的弧面,后部弧面为下凹的弧面,所述前部弧面和后部弧面相互平滑连接,所述后部弧面与绒毛的后部侧面母线呈锐角,所述前部弧面同绒毛的前部侧面母线平滑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用披巾,其特征在于利用割绒装置进行所述割绒处理,所述割绒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一对或多对割绒刀辊,上下割绒刀辊之间为待割绒织物通过的通道,上割绒刀辊和/或下割绒刀辊上连接有驱动其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刀辊驱动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用披巾,其特征在于上下所述割绒刀辊同步反向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用披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绒刀辊的圆柱辊子周向均布有若干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的横截面大致呈被截去一端的月牙形,所述切割刀片的端部为锋利的刀口,从该刀片的刀口到其根部之间为两条带有弧度的弧线,所述弧线在所述刀口部位的切线角度为15度-30度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用披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为钮扣、按扣或系带,所述连接件为扣眼、按扣或系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用披巾,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连接扣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扣,一组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件/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三用披巾,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所述三用披巾的织物采用如下处理剂进行整理混合醇聚氧乙烯醚3. 8% 4. 2% (质量);乳化聚乙烯醇0. 15% 0. 20% (质量);氨基改性聚醚硅油23% 25% (质量);硅氟化铵0. 12% 0. 26% (质量);硅酸钠1. 09% 1. 15% (质量);水余量;所述氨基改性聚醚硅油为下列中的一种或几种吗啉改性聚醚硅油、乙二胺改性聚醚硅油、N, N- 二甲基丙二胺改性聚醚硅油、N-氨乙基哌嗪改性聚醚硅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用披巾,包括长方形的披巾本体,所述披巾本体的第一长边上一左一右设置一组连接扣和一组与所述连接扣配合的连接件,第二长边上一左一右设置一组与第一长边上的所述连接扣配合的连接件和一组与第一长边上的所述连接件配合的连接扣,该披巾采用超细纤维材料制成,其表面经割绒处理形成呈弧面形的绒毛端面,所述弧面形的绒毛端面前部弧面为凸起的弧面,后部弧面为下凹的弧面,所述前部弧面和后部弧面相互平滑连接,所述后部弧面与绒毛的后部侧面母线呈锐角,所述前部弧面同绒毛的前部侧面母线平滑连接。本发明可以组合出不同的穿法穿在身上,使用时不会滑落,而且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防刮丝性能。
文档编号D06C13/10GK102499603SQ20111029870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于梅, 刘燕波, 孙雯, 石立红 申请人:北京京冠毛巾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光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