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纱筒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06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型纱筒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型纱筒组。
背景技术
纱线是一种很长的纤维,用于纺织、缝纫、编织、制绳等。纱线可以从多种天然或合成纤维制成,比如羊毛、棉、丝網、竹、麻、大豆,骆驼、狐、兔等动物的毛,以及各种人造纤维。其中,合捻线的应用,将纱线的捻度及变化增加,但是以目前制造合捻布料的手段来说,一般在制造时,其纱线必须要经过合捻纺织机械的合捻制程制造,如图1所示,为传统合捻纱筒组的立体实施示意图,必须要透过一主纱筒(100)及至少一副纱筒O00)的配合,将主纱线(A)和副纱线(B),合捻为传统合捻纱线(C),才能成为合捻布料。而合捻制程中,为了达到合捻的效果,需要增加多道的「并纱制程」、「加捻制程」、 「倒筒制程」,所以免不了的是,成本上的增加,特别是对于捻度要求不高的合捻布料而言, 此成本显得非常不必要。有鉴于此,如何在不使用合捻纺织机械的状态下,将合捻制程精简化,提供一低成本的合捻手段,降低合捻成本,间接的提升合捻布料之竞争力,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改进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标在于提供一种能缩短制程、节省合捻布料成本的改良型纱筒组。为解决前述问题及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共有两种实施型态第一种实施型态其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为一种改良型纱筒组,其包括一支撑纱架(1);一设于该支撑纱架(1) 一端,中央轴设有一纱线通道的第一纱筒O);一设于该第一纱筒( 底侧端的纱筒组C3)所组成;所述纱筒组C3)是由一第二纱筒(4)所组成;该第二纱筒(4)外绕设有一股能穿过该纱线通道后同轴输出的第二纱线 (20),而该第一纱筒( 外亦绕设有一股能与该第二纱线00)同步输出的第一纱线(10), 且该股第一纱线(10)能于出纱时,缠绕于该第二纱线00)外,直接合捻为一合捻纱线 (30)。根据上述的改良型纱筒组,所述第二纱筒(4)与第一纱筒( 轴心间的角度(D), 其角度值范围是为0度至180度之间。第二种实施型态其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为一种改良型纱筒组,其包括一支撑纱架(1);一设于该支撑纱架(1) 一端,中央轴设有一纱线通道的第一纱筒O);[0020]一设于该第一纱筒( 底侧端的纱筒组(;3)所组成;所述纱筒组C3)是由一设于该第一纱筒( 底侧端的第二纱筒(4)、及至少一平行于该第二纱筒(4)而设置的第三纱筒(6)所组成;该各第二、第三纱筒(4、6)外,皆绕设有一股能穿过该纱线信道后同轴平行输出的第二纱线(20),而该第一纱筒( 外亦绕设有一股能与该第二纱线00)同步输出的第一纱线(10),且该股第一纱线(10)能于出纱时,缠绕于该第二纱线00)外,直接合捻为一合捻纱线(30)。根据上述的改良型纱筒组,所述第二、第三纱筒(4、6)与第一纱筒( 轴心间的角度(D),其角度值范围是为0度至180度之间。根据上述两种实施型态的改良型纱筒组,所述第一纱筒O)的顶端,更卡设有一能不阻碍第一纱线(10)之输出、且能改变第一纱线(10)缠绕第二纱线00)之捻度(T)、呈中空状的纱管盖(5);而前述纱管盖(5),其外侧壁顶端处,更排列设有两间隔排列设置的凸缘(51);另前述凸缘(51)之间,更设有一能于凸缘(51)间偏移滑动,并能供引导该第一纱线(10)定径旋转用的弹性线圈(52)。根据上述两种实施型态的改良型纱筒组,所述纱管盖(5),其顶端外径(Xl)大小是为8mm 100mm,而底端外径(X2)大小是为5mm 80mm。本实用新型可获以下几点优点1.本实用新型中,透过第一纱筒( 与纱筒组C3)的配合应用,能提供一在纱架上直接合捻的合捻手段,虽然整体的捻度,略低于传统的合捻手段,但是对于捻度需求不高的合捻纱而言,本实用新型所最后提供的合捻纱线(30),却已经能符合其需求,况且相较于传统的作法,不但能省下机具的成本,更能减少人力与工时,因此整体的成本能降低,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让产品更低廉,更有竞争力。2.本实用新型中,透过第一纱筒(2)及第二、第三纱筒G、6)的应用,能输出不同的合捻纱线(30),让本实用新型能提供更多的使用选择,更贴切实际的应用状况。3.本实用新型中,透过第一纱筒( 、及一与第一纱筒( 呈一角度(D)而交错设置之纱筒组(3)的应用,能有效的缩小占用空间,所以较适用于纱线需求口数较少的机具配合使用。

图1 传统合捻纱筒组的立体实施示意图。图2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型态的立体示意图。图3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型态的剖面示意图。图4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型态的立体实施示意图。图5 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型态的立体示意图。图6 本实用新型另种第一种实施型态的立体示意图。图7 本实用新型另种第二种实施型态的立体示意图。图8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型态配合纱管盖时的立体示意图。图9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型态配合较大之纱管盖时的立体示意图。[0041]图10 纱管盖的侧视示意图。图11 另种纱管盖的侧视示意图。组件符号说明1支撑纱架30合捻纱线2第一纱筒100主纱筒21纱线通道200副纱筒3纱筒组A主纱线4第二纱筒B副纱线5纱管盖C传统合捻纱线51凸缘D角度52弹性线圈T捻度6第三纱筒Xl顶端外径10第一纱线X2底端外径20第二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具体呈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下参考图式,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型态作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型态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型态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型态的立体实施示意图,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型态配合纱管盖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型态配合较大之纱管盖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为纱管盖的侧视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为另种纱管盖的侧视示意图。图式中揭示出,第一种实施型态,其为一种改良型纱筒组,其包括一支撑纱架(1);一设于该支撑纱架(1) 一端,中央轴设有一纱线通道的第一纱筒O);一设于该第一纱筒( 底侧端的纱筒组(;3)所组成;所述纱筒组C3)是由一第二纱筒(4)所组成;该第二纱筒(4)外绕设有一股能穿过该纱线通道后同轴输出的第二纱线 (20),而该第一纱筒( 外亦绕设有一股能与该第二纱线00)同步输出的第一纱线(10), 且该股第一纱线(10)能于出纱时,缠绕于该第二纱线00)外,直接合捻为一合捻纱线 (30)。其中,透过第一纱筒( 与纱筒组(3)的配合应用,能透过第一、第二纱筒0、4) 的配合,提供一在纱架上直接合捻的合捻手段,虽然整体的捻度,略低于传统的合捻手段, 但是对于捻度需求不高的合捻纱而言,本实用新型所最后提供的合捻纱线(30),却已经能符合其需求,况且相较于传统的作法,不但能省下机具的成本,更能减少人力与工时,因此整体的成本能降低,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让产品更低廉,更有竞争力,更节能环保。其次,透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更能解决细纱支合捻、长纤维对长纤维合捻、长纤维原丝对长纤维合捻、合捻困难的问题。[0065]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型态的立体示意图。图式中揭示出,第二种实施型态,其为一种改良型纱筒组,其包括一支撑纱架(1);一设于该支撑纱架(1) 一端,中央轴设有一纱线通道的第一纱筒O);一设于该第一纱筒( 底侧端的纱筒组(;3)所组成;所述纱筒组C3)是由一设于该第一纱筒( 底侧端的第二纱筒(4)、及至少一平行于该第二纱筒(4)而设置的第三纱筒(6)所组成;该各第二、第三纱筒(4、6)外,皆绕设有一股能穿过该纱线信道后同轴平行输出的第二纱线(20),而该第一纱筒( 外亦绕设有一股能与该第二纱线00)同步输出的第一纱线(10),且该股第一纱线(10)能于出纱时,缠绕于该第二纱线00)外,直接合捻为一合捻纱线(30)。其中,透过第一纱筒( 及纱筒组C3)之第二、第三纱筒G、6)的应用,能输出不同的合捻纱线(30),具有双股或是数股芯线的合捻纱线(30),让本实用新型能提供更多的使用选择,更贴切实际的应用状况,并能应用于不同的产品上,扩展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让消费者能有更多的选择。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种第一种实施型态的立体示意图。图式中揭示出,另种第一种实施型态,其第二纱筒(4)与第一纱筒( 轴心间,具有一角度(D);而所述第二纱筒(4)与第一纱筒(2)轴心间的角度(D),其角度值范围是为0度至180度之间。其中,透过此种角度⑶的变动方式,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等于0度时,就是第一种实施型,当大于0度时,就是另种第一种实施型,并同样能输出与第一种实施型态相同的合捻纱线(30),但透过此另种第一种实施型态的设置,却能有效的缩小占用空间,所以特别适用于纱线需求口数较少的机具配合使用。其次,透过此种设置方式,能让业者自由的挑选角度值,应用最佳、最恰当的设置方式,在缩短所占空间的同时,让本实用新型依旧能顺利的运作。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种第二种实施型态的立体示意图。图式中揭示出,另种第二种实施型态,其第二、第三纱筒G、6)与第一纱筒( 轴心间,同样能具有一角度(D);而所述第二、第三纱筒G、6)与第一纱筒(2)轴心间的角度(D),其角度值范围是为0度至180度之间。其中,透过此种角度⑶的变动方式,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等于0度时,就是第二种实施型,当大于0度时,就是另种第二种实施型,并同样能输出与第二种实施型态相同的合捻纱线(30),但透过此另种第二种实施型态的设置,却能有效的缩小占用空间,所以特别适用于纱线需求口数较少的机具配合使用。其次,透过此种设置方式,能让业者自由的挑选角度值,应用最佳、最恰当的设置方式,在缩短所占空间的同时,让本实用新型依旧能顺利的运作。其中,透过此种应用能让本实用新型,输出更多元化的合捻纱线(30),更具产业利用性,让产品更具竞争力。上述四种实施形态中,所述第一纱筒O)的顶端,更卡设有一能不阻碍第一纱线 (10)之输出、且能改变第一纱线(10)缠绕第二纱线00)之捻度(T)、呈中空状的纱管盖 (5);而前述纱管盖(5),其外侧壁顶端处,更排列设有两间隔排列设置的凸缘(51);[0080]另前述凸缘(51)之间,更设有一能于凸缘(51)间偏移滑动,并能供引导该第一纱线(10)定径旋转用的弹性线圈(52)。又上述中,所述纱管盖( ,其顶端外径(Xl)大小是为8mm 100mm,而底端外径 (X2)大小是为5mm 80mm。其中,透过此种纱管盖(5)的应用,除了让纱线输出的更顺畅之外,更重要的是, 能以纱管盖(5)的大小变化,让第一纱线(10)缠绕第二纱线00)之捻度(T),产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纱管盖( 的大、捻度(T)变大,纱管盖( 的小、捻度(T)变小的相应的变化, 所以能改变合捻纱线(30)的样式,能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与产业利用性。最后应说明的是,因放纺织、导纱等能配合的机器形式众多,所以支撑纱架(1)及第一、第二、第三纱筒(2、4、6)之纱管的形式众多,簇繁不及备载,故仅于本实用新型图中, 绘制基本的支撑纱架(1),于此特别说明。综合以上所述,能得知本实用新型透过第一纱筒( 与纱筒组(3)的配合应用, 提供一在纱架上直接合捻的合捻手段,能省下机具的成本,减少人力与工时,使整体成本降低,有别于传统的纱线合捻手段,让本实用新型更具有应用性、实用性、功效性与产业利用性。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由于符合新颖及进步性要件,遂爰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因此举凡与本实用新型意旨相符的修饰性变化,只要在均等范围内都应涵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内。
8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型纱筒组,其包括 一支撑纱架(1);一设于该支撑纱架(1) 一端,中央轴设有一纱线通道的第一纱筒O); 一设于该第一纱筒( 底侧端的纱筒组C3)所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筒组C3)是由一第二纱筒(4)所组成;该第二纱筒(4)外绕设有一股能穿过该纱线通道后同轴输出的第二纱线(20),而该第一纱筒( 外亦绕设有一股能与该第二纱线OO)同步输出的第一纱线(10),且该股第一纱线(10)能于出纱时,缠绕于该第二纱线OO)外,直接合捻为一合捻纱线(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纱筒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纱筒(4)与第一纱筒O) 轴心间的角度(D),其角度值范围是为O度至180度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纱筒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筒(2)的顶端,更卡设有一能不阻碍第一纱线(10)之输出、且能改变第一纱线(10)缠绕第二纱线00)之捻度 (T)、呈中空状的纱管盖(5);而前述纱管盖(5),其外侧壁顶端处,更排列设有两间隔排列设置的凸缘(51); 另前述凸缘(51)之间,更设有一能于凸缘(51)间偏移滑动,并能供引导该第一纱线 (10)定径旋转用的弹性线圈(5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型纱筒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管盖(5),其顶端外径(Xl) 大小是为8mm 100mm,而底端外径(X2)大小是为5mm 80mm。
5.一种改良型纱筒组,其包括 一支撑纱架(1);一设于该支撑纱架(1) 一端,中央轴设有一纱线通道的第一纱筒O); 一设于该第一纱筒( 底侧端的纱筒组C3)所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筒组(3)是由一设于该第一纱筒(2)底侧端的第二纱筒G)、及至少一平行于该第二纱筒(4)而设置的第三纱筒(6)所组成;该各第二、第三纱筒(4、6)外,皆绕设有一股能穿过该纱线信道后同轴平行输出的第二纱线(20),而该第一纱筒( 外亦绕设有一股能与该第二纱线OO)同步输出的第一纱线(10),且该股第一纱线(10)能于出纱时,缠绕于该第二纱线OO)外,直接合捻为一合捻纱线(3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型纱筒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第三纱筒(4、6)与第一纱筒(2)轴心间的角度(D),其角度值范围是为O度至180度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型纱筒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筒(2)的顶端,更卡设有一能不阻碍第一纱线(10)之输出、且能改变第一纱线(10)缠绕第二纱线00)之捻度 (T)、呈中空状的纱管盖(5);而前述纱管盖(5),其外侧壁顶端处,更排列设有两间隔排列设置的凸缘(51); 另前述凸缘(51)之间,更设有一能于凸缘(51)间偏移滑动,并能供引导该第一纱线 (10)定径旋转用的弹性线圈(52)。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型纱筒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管盖(5),其顶端外径(Xl)大小是为8mm 100mm,而底端外径(X2)大小是为5mm 8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目标在于提供一种能缩短制程、节省合捻布料成本的改良型纱筒组。其技术手段包括一支撑纱架;一设于该支撑纱架一端,中央轴设有一纱线通道的第一纱筒;一设于该第一纱筒底侧端的纱筒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筒组是由一第二纱筒所组成;该第二纱筒外绕设有一股能穿过该纱线通道后同轴输出的第二纱线,而该第一纱筒外亦绕设有一股能与该第二纱线同步输出的第一纱线,且该股第一纱线能于出纱时,缠绕于该第二纱线外,直接合捻为一合捻纱线。
文档编号D01H7/86GK202226993SQ20112020481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6日
发明者萧惠玲 申请人:萧惠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