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面导湿双面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912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面导湿双面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纺织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单面导湿双面布。
背景技术
目前的单面导湿布,俗称吸湿排汗面料,一般采用的是在吸水面料上覆盖上拒水膜,起到单面导湿的效果,或者是在面料染色过程中添加助剂的方法,使得面料具备吸湿排汗的功能,可以应用在内衣、床单等产品上,具备透气排汗的效果。如中国专利号为“201110026818. 7”、名称为“拒水防污吸湿排汗的复合组织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其包括三层线圈,其外层线圈采用经过拒水防污整理的纱线,中间连接层线圈采用吸湿吸水性好的天然纤维纱线,里层采用导湿纤维纱线。又如中国专利号为“ 201110183141. 8 ”,名称为“ ー种吸湿排汗混纺面料”,其包括底布和包覆在所述底布表面的吸湿排汗膜。现有的技术有以下不足I、现有的单面导湿布,没有设置导水通道,如果局部水分很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局部导湿效果不好;2、单面导湿布在衣物的穿着上,如果没有设置弾性纤维的话,影响穿着舒适性,且容易造成衣物变形,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面导湿双面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导湿效果差且没有弹性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面导湿双面布,由拒水纤维和吸水纤维编织而成,拒水纤维在其中一面,其数量高于所述吸水纤维,形成拒水层,另一面形成吸水层;在所述拒水层表面设有多个排水通道;还包括弾性纤维,与所述拒水纤维或吸水纤维交织固定。其中,所述排水通道为长条形,并沿着纵向或者横向排列于所述拒水层的表面。其中,所述排水通道为多边形,均匀分布于所述拒水层表面。其中,所述排水通道为椭圆形,均匀分布于所述拒水层表面。其中,所述弹性纤维为锦纶纤维。其中,所述拒水纤维为PP纤维。其中,所述吸水纤维为天然纤维纱线,包括棉、毛、丝或麻纤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面导湿布,由于采用拒水层和吸水层两层编织而成,并对其进行编织方法固定,使得拒水层和吸水层能够紧密结合,同吋,在拒水层设置了排水通道,使得与拒水层接触的水分能够及时被引流分散,而与吸水层的接触面积増大,从而提高吸水效率;另外,由于在拒水层和吸水层内设置有弾性纤维,与原有的拒水层和吸水层的纤维交织一起,这样就能保证整个单面导湿布具备弹性,在衣物的穿着上,更能起到贴身,不变形等功效。
图I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面导湿双面布的结构图。

I、拒水层 3、拒水纤维 4、弹性纤维2、吸水层 5、吸水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參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面导湿双面布,由拒水纤维和吸水纤维编织而 成,拒水纤维在其中一面,数量高于所述吸水纤维5,形成拒水层1,另一面形成吸水层2 ;在所述拒水层I表面设有多个排水通道;还包括弾性纤维4,与所述拒水纤维3或吸水纤维5交织固定。所述拒水层由拒水纤维3交织而成,具体的,所述拒水纤维3为PP纤维,PP是聚丙烯的标记符号。PP纤维是PP产品发展潜カ最大的品种之一,属于聚烯烃类纤维,它是以丙烯为原料经聚合纺丝加工而成。本实用新型采用PP纤维,是基于PP纤维原料来源丰富,制造エ艺简单,成本低廉,且具有抗菌、保暖、节能环保等性能,此外,PP纤维具有很好的穿透性,可以使得在拒水层的水分能够穿透拒水层,被吸水层2所吸收,从而保持拒水层的表面干燥。这样的材料,用在衣物上能起到很好的吸湿排汗的功效;用在床单上能够使得床单保持干燥,提高睡眠质量。所述吸水层2由吸水纤维5交织而成,所述吸水纤维5为天然纤维纱线,包括棉、毛、丝或麻纤维等亲水纤維。进ー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锦纶纤维,与拒水层和吸水层2的纤维交织,锦纶,又被称之为尼龙,学名聚酰氨纤维,是所产聚酰胺类纤维的统称,锦纶的品种很多,有锦纶6、锦纶66、锦纶11、锦纶610,其中最主要的是锦纶66和锦纶6。锦纶织物的弾性及弾性恢复性极好,且锦纶纤维的強力、耐磨性好,居所有纤维之首。它的耐磨性是棉纤维的10倍,是干态粘胶纤维的10倍,是湿态纤维的140倍,因此,其耐磨性极佳。锦纶具有良好的耐蛀、耐腐蚀性能,且锦纶织物属轻型织物,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锦纶,能够取得较好的弹性效果。从而使得エ业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面导湿布,具备弹性,在衣物穿着上,更能起到贴身,不变形等功效。此外,在拒水层的表面,还设置有多个排水通道,该排水通道的形状可以为多种,可以为长条形,并沿着纵向或者横向排列在所述拒水层的表面,在其表面形成类似网状的形状;也可为多边形,均匀分布于所述拒水层表面,形成各种花紋;或者是椭圆形或者圆形。总之,排水通道的设置,使得所述拒水层呈现凹凸不平,这样,当水分与所述拒水层接触的时候,就能够沿着凹陷的排水通道扩散,这样,就不会导致水分聚集在局部,造成局部过干潮湿,引起导湿效果不佳的情況。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单面导湿双面布,由拒水纤维和吸水纤维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拒水纤维在其中一面,其数量高于所述吸水纤维,形成拒水层,另一面形成吸水层;在所述拒水层表面设有多个排水通道;还包括弾性纤维,与所述拒水纤维或吸水纤维交织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面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为长条形,并沿着纵向或者横向排列于所述拒水层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面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为多边形,均匀分布于所述拒水层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面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为椭圆形,均匀分布于所述拒水层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面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为锦纶纤維。
6.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括单面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水纤维为PP纤维。
7.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括单面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纤维为天然纤维纱线,包括棉、毛、丝或麻纤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面导湿双面布,由拒水纤维和吸水纤维编织而成,拒水纤维在其中一面,其数量高于所述吸水纤维,形成拒水层,另一面形成吸水层;在所述拒水层表面设有多个排水通道;还包括弹性纤维,与所述拒水纤维或吸水纤维交织固定。在拒水层设置了排水通道,使得与拒水层接触的水分能够及时被引流分散,从而提高吸水效率;另外,由于在拒水层和吸水层内设置有弹性纤维,就能保证整个单面导湿布具备弹性,在衣物的穿着上,更能起到贴身,不变形等功效。
文档编号D03D15/08GK202644036SQ20122018509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6日
发明者方华珊 申请人:莆田市华峰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