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902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梭,尤其是涉及一种容易除尘、工艺简单,便于生产、便于延长使用寿命的旋梭。
技术背景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科技产品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生产活动当中。如被广泛使用的缝纫机上的旋梭便是一例。现有缝纫机上的旋梭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上线与所缝制的物件产生的摩擦会将线末及灰尘带到轨道里,当灰尘积存到一定量时,就会导致底线与上线不和,产生出线不利、断线、跳线等故障。而常用的维修方法为拆卸后清理。但由于旋梭壳上的定位螺钉较小,强度较低,很容易损坏,致使整个旋梭报废,且费时费力。因而一般都采用重新更换的方法。这样不但旋梭的使用寿命短,且造成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鉴于现有技术中的旋梭所存在的在轨道内积存灰尘而导致旋梭极易报废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清理轨道内灰尘、工艺简单,便于生产、使用寿命长、提高工作效率的旋梭。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梭,所述旋梭包括旋梭壳和嵌旋梭架的轨道,轨道上设有轨槽,所述旋梭壳及轨槽上分别设置通孔,二者上的通孔相贯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旋梭壳及轨槽上通孔为锥台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旋梭壳及轨槽上通孔为多边形锥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旋梭壳及轨槽上通孔为圆形锥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旋梭壳及轨槽上的通孔有若干组。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当灰尘通过上线进入旋梭架上轨条与轨槽间的空隙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灰尘就会被先刮入到设置在轨槽上的通孔中。而后通过旋梭的高速转动,利用离心力的原理,讲灰尘吹出旋梭,达到自动清除灰尘的目的。

图I是旋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贯通孔的一实施列视图。图3是图I中贯通孔的另一实施列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提供说明与解释之用,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如图I,旋梭含有旋梭壳I和嵌旋梭架的轨道2,旋梭壳I置于轨道2的外侧,并通过螺钉孔4与轨道2相紧固,轨槽3位于轨道2的内腔。在旋梭壳I上设置有通孔5,轨槽3上设置有通孔6,通孔5与6相贯通,成为一组贯通孔,为了便于除尘,将贯通孔设计为外大内小的锥形台;图2示出贯通孔的形状为四棱锥台形;图3示出贯通孔的另一设计方案为圆锥台形。图I中,旋梭壳I上的通孔51与轨槽上的通孔61构成第二贯通孔,贯通孔的数量在旋梭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可设置若干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清理轨道内灰尘、工艺简单,便于生产、使用寿命长、提高工作效率的旋梭。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例举的变型方式,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无须创造性思维的修改与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旋梭,包括旋梭壳和嵌旋梭架的轨道,轨道上设有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梭壳及轨槽上分别设置通孔,二者上的通孔相贯通。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旋梭,其特征在干所述旋梭壳及轨槽上通孔为锥台形。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旋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梭壳及轨槽上通孔为多边形锥台。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旋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梭壳及轨槽上通孔为圆形锥台。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旋梭,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梭壳及轨槽上的通孔有若干组。
专利摘要一种旋梭,所述旋梭包括旋梭壳和嵌旋梭架的轨道,轨道上设有轨槽,所述旋梭壳及轨槽上分别设置通孔,二者上的通孔相贯通。所述旋梭壳及轨槽上通孔为锥台形。所述旋梭壳及轨槽上的通孔有若干组。本实用新型具有容易除尘、工艺简单,便于生产、便于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文档编号D05B57/26GK202644145SQ20122018432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施冠宇 申请人:安徽省含山县玉龙印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