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70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包括织针和针脚,专用于电脑横机中。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横机中的织针和针脚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难以有效的完成织针和针脚的托起及分开,当织针和针脚托起时,也难以确保织针与针脚连接的紧密性。当针脚与织针分开时,织针难以完全隐藏在针板的针槽内,无法减少织针与底板三角的磨损,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现在也有相对较好的用于横机的织针,如
公开日为2011年07月27日,公开号为CN102134784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 一种横机织针,该横机织针包括针钩、针杆、针踵和针尾,针杆底缘至针踵上缘的距离不大于针板中针槽的高度,针尾处的后端面与底面之间的过渡处设置有斜面,当横机织针不需要参加针织时,针踵不会高于针槽,也就不会跟着编织的织针到成圈位,从而不会影响衣片质量,但是,织针与针脚之间连接的紧密性较差,降低了织针的精确度,此外,虽然在针尾处的后端面与底面之间的过渡处设置有斜面,但是,难以方便有效的完成织针和针脚的托起及分开。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织针与针脚之间的连接紧密,可以有效完成织针和针脚的托起及分开,且当针脚与织针分开时,织针能够完全隐藏在针板的针槽内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织针与针脚之间的连接紧密,可以有效完成织针和针脚的托起及分开,且当针脚与织针分开时,织针能够完全隐藏在针板中的针槽内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包括织针和针脚,所述织针包括针舌、针杆、针体、织针针锺、针舌转轴和针钩,所述针钩固定在针杆的一端,所述针体的一端固定在针杆的另一端,所述针舌通过针舌转轴活动连接在针钩上,该针舌和针钩相配合,所述织针针锺固定在针体上;所述针脚上设置有针脚针锺,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织针还包括织针凸块和弹片,所述弹片固定在针体的侧面,所述织针凸块固定在针体的另一端,该织针凸块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织针上圆角、织针凹圆弧面、织针凸圆弧面、织针斜面和织针下圆角;所述针脚的一端设置有针脚凹槽和针脚凸块,所述针脚凹槽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针脚上圆角、针脚凸圆弧面、针脚凹圆弧面、针脚斜面和针脚下圆角,该针脚凸圆弧面、针脚凹圆弧面、针脚斜面和针脚下圆角分别和织针凸块中的织针凹圆弧面、织针凸圆弧面、织针斜面和织针下圆角相匹配,所述针脚凸块从下往上依次包括下圆弧面、导向斜面、上圆弧面和定位平面,所述定位平面的两端分别与上圆弧面和针脚下圆角相切。由于针脚的一端设置有针脚凸块,由此使得本发明可以有效完成织针和针脚的托起及分开,且当针脚与织针分开时,即在不用编织等功能时,织针可以隐藏于针板的针槽内。又由于针脚的一端设置有针脚凹槽,织针上设置有织针凸块,保证了织针与针脚连接的紧密性。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针脚针锺为I段针锺、2段针锺、3段针锺、4段针锺、5段针锺、6段针锺、7段针锺和8段针锺中的一种。由此使得本发明的适用面更广。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针脚凹槽中的针脚斜面和针脚凸块中的定位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10-160度。由此使得本发明中的织针被针脚托起时,织针的定位效果更好,织针和针脚之间的紧密性更好。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织针凹圆弧面和织针凸圆弧面相切,所述织针凸圆弧面和织针斜面相切,所述织针斜面和织针下圆角相切。由此使得本发明中的织针能够更加有效的被托起和分开,织针的定位效果更好,织针和针脚之间的紧密性更好。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针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斜面和毛纱斜面。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针脚的底部设置有针脚抬起件。由此使得本发明在不用编织等功能的时间段内,针脚可以隐藏于针板的针槽内,大大减少了针脚与底板三角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织针的侧面设置有针体凹处,所述弹片的前端和针杆相配合。即针织的针体整体加工为弧形结构,既保证了有弹性,又保证了弹性的大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导向斜面和定位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20-160度。由此使得导向斜面对织针的导向效果更好。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织针针锺上设置有刻线槽。由此使得在刻线槽处用不大的撞击力就可以断开,降低了撞针时的撞击力,保护的底板三角和针板。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针杆、针体、织针针锺、织针凸块和针钩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针脚为一体式结构。由此使得本发明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针脚凸块从下往上依次包括下圆弧面、导向斜面、上圆弧面和定位平面,织针凸块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织针上圆角、织针凹圆弧面、织针凸圆弧面、织针斜面和织针下圆角,针脚凸块中的导向斜面能够有效的起到对织针的导向作用,再配合针脚凸块中的下圆弧面和上圆弧面,以及织针凸块中的织针下圆角、织针斜面和织针凸圆弧面,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有效的完成针脚对织针的托起,以及针脚和织针的分开,使得对织针的控制更加灵活和灵敏,有效防止出现卡针的现象,保证可以顺利完成翻针、接针功能。此外,针脚凹槽中的针脚上圆角、针脚凸圆弧面、针脚凹圆弧面、针脚斜面和针脚下圆角分别和织针凸块中的织针上圆角、织针凹圆弧面、织针凸圆弧面、织针斜面和织针下圆角相匹配,针脚凹槽的形状和大小均和织针凸块相匹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得织针与针脚之间能够紧密的连接,确保编织过程更加稳定,有利于大大提升编织质量。当针脚与织针分开时,织针没有被针脚托起,织针能够完全隐藏在针板中,即织针中的织针针锺也能够完全隐藏在针板的针槽内,有效避免出现织针与底板三角相磨损的情况,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和维修的费用。织针设计有弹片,可以更加有效的完成横机编织的翻针、接针功能。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织针放大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针杆处A-A面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织针和针脚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针脚开始托起织针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织针中的织针凸块和和针脚中的导向斜面相接触。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针脚托起织针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织针和针脚中的定位平面相接触。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针脚托起织针后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织针中的织针凸块和针脚中的针脚凹槽紧密吻合。图10是本发明针脚中的针脚针锺为I段针锺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针脚中的针脚针锺为2段针锺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针脚中的针脚针锺为3段针锺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针脚中的针脚针锺为4段针锺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针脚中的针脚针锺为5段针锺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针脚中的针脚针锺为6段针锺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发明针脚中的针脚针锺为7段针锺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针脚中的针脚针锺为8段针锺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发明中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安装在针板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18,本实施例中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包括织针和针脚,其中,针脚为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织针包括针舌1、针杆2、针体3、织针针锺6、织针凸块7、弹片10、针舌转轴12和针钩13,其中,针钩13固定在针杆2的一端,针体3的一端固定在针杆2的另一端,针舌I通过针舌转轴12活动连接在针钩13上,针舌I能够转动,针舌I和针钩13相配合,织针针锺6固定在针体3上。通常情况下,针杆2、针体3、织针针锺6、织针凸块7和针钩13为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弹片10固定在针体3的侧面,该弹片10的前端和针杆2相配合。织针凸块7固定在针体3的另一端,该织针凸块7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织针上圆角71、织针凹圆弧面72、织针凸圆弧面73、织针斜面74和织针下圆角75。优选的,织针凹圆弧面72和织针凸圆弧面73相切,织针凸圆弧面73和织针斜面74相切,织针斜面74和织针下圆角75相切。本实施例中的针脚上设置有针脚针锺30,针脚的一端设置有针脚凹槽8和针脚凸块9,针脚凹槽8的位置高于针脚凸块9的位置,其中,针脚凹槽8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针脚上圆角81、针脚凸圆弧面82、针脚凹圆弧面83、针脚斜面84和针脚下圆角85。优选的,针脚凸圆弧面82和针脚凹圆弧面83相切,针脚凹圆弧面83和针脚斜面84相切,针脚斜面84和针脚下圆角85相切。本实施例针脚凹槽8中的针脚凸圆弧面82、针脚凹圆弧面83、针脚斜面84和针脚下圆角85分别和织针凸块7中的织针凹圆弧面72、织针凸圆弧面73、织针斜面74和织针下圆角75相匹配,即针脚凸圆弧面82的形状和大小分别和织针凹圆弧面72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针脚凹圆弧面83的形状和大小分别和织针凸圆弧面73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针脚斜面84的形状和大小分别和织针斜面74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针脚下圆角85的形状和大小分别和织针下圆角75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本实施例中的针脚凸块9从下往上依次包括下圆弧面91、导向斜面92、上圆弧面93和定位平面94,定位平面94的两端分别与上圆弧面93和针脚下圆角85相切。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的下圆弧面91、导向斜面92、上圆弧面93、定位平面94、针脚下圆角85、针脚斜面84、针脚凹圆弧面83、针脚凸圆弧面82和针脚上圆角81从下往上依次相连。优选的,本发明针脚凹槽8中的针脚斜面84和针脚凸块9中的定位平面94之间的夹角通常为110-160度,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织针凸块7和针脚凹槽8之间的连接紧密型。优选的,本发明导向斜面92和定位平面94之间的夹角通常为120-160度,这样更加有利于针脚对织针的导向,可以更加有效完成织针和针脚的托起及分开。优选的,本发明在针脚的底部可以设置有针脚抬起件16,使得编织横机没有在进行编织操作时,针脚能够隐藏在针板24的针板槽内。本发明中的针脚针锺30可以为I段针锺14、2段针锺17、3段针锺18、4段针锺19、5段针锺20、6段针锺21、7段针锺22和8段针锺23中的一种,设置有I段针锺14、2段针锺17、3段针锺18、4段针锺19、5段针锺20、6段针锺21、7段针锺22和8段针锺23的八种织针,可以作为一个组合进行使用。通常情况下,本发明可以在针杆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斜面11和毛纱斜面15,织针的侧面可以设置有针体凹处4,在织针针锺6上可以设置有刻线槽5。本发明织针凸块7中的织针凹圆弧面72相对于织针而言,是内凹的,故在名称中冠以“凹”字,织针凸圆弧面73相对于织针而言,是外凸的,故在名称中冠以“凸”字。本发明针脚凹槽8中的针脚凸圆弧面82相对于针脚而言,是外凸的,故在名称中冠以“凸”字,针脚凹圆弧面83相对于针脚而言,是内凹的,故在名称中冠以“凹”字。本发明中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在没有进行编织操作时,织针和针脚是处于分开状态的,当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需要进行编织操作时,针脚向织针方向移动,使得织针中的织针凸块7依次沿下圆弧面91、导向斜面92、上圆弧面93和定位平面94移动,最终使得织针中的织针凸块7和针脚中的针脚凹槽8紧密连接,从而达到将织针抬起的目的。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包括织针和针脚,所述织针包括针舌、针杆、针体、织针针锺、针舌转轴和针钩,所述针钩固定在针杆的一端,所述针体的一端固定在针杆的另一端,所述针舌通过针舌转轴活动连接在针钩上,该针舌和针钩相配合,所述织针针锺固定在针体上;所述针脚上设置有针脚针锺,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针还包括织针凸块和弹片,所述弹片固定在针体的侧面,所述织针凸块固定在针体的另一端,该织针凸块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织针上圆角、织针凹圆弧面、织针凸圆弧面、织针斜面和织针下圆角;所述针脚的一端设置有针脚凹槽和针脚凸块,所述针脚凹槽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针脚上圆角、针脚凸圆弧面、针脚凹圆弧面、针脚斜面和针脚下圆角,该针脚凸圆弧面、针脚凹圆弧面、针脚斜面和针脚下圆角分别和织针凸块中的织针凹圆弧面、织针凸圆弧面、织针斜面和织针下圆角相匹配,所述针脚凸块从下往上依次包括下圆弧面、导向斜面、上圆弧面和定位平面,所述定位平面的两端分别与上圆弧面和针脚下圆角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针锺为I段针锺、2段针锺、3段针锺、4段针锺、5段针锺、6段针锺、7段针锺和8段针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凹槽中的针脚斜面和针脚凸块中的定位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10-1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针凹圆弧面和织针凸圆弧面相切,所述织针凸圆弧面和织针斜面相切,所述织针斜面和织针下圆角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斜面和毛纱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的底部设置有针脚抬起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针的侧面设置有针体凹处,所述弹片的前端和针杆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斜面和定位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20-16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针针锺上设置有刻线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针体、织针针锺、织针凸块和针钩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针脚为一体式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目前还没有一种织针与针脚之间的连接紧密,可以有效完成织针和针脚的托起及分开的编织横机的针织机构。本发明包括织针和针脚,其特点是织针包括织针凸块和弹片,弹片固定在针体的侧面,织针凸块固定在针体的另一端,该织针凸块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织针上圆角、织针凹圆弧面、织针凸圆弧面、织针斜面和织针下圆角;针脚的一端设有针脚凹槽和针脚凸块,针脚凹槽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针脚上圆角、针脚凸圆弧面、针脚凹圆弧面、针脚斜面和针脚下圆角,针脚凸块从下往上依次包括下圆弧面、导向斜面、上圆弧面和定位平面。本发明织针与针脚之间的连接紧密,可以有效完成织针和针脚的托起及分开。
文档编号D04B35/04GK103173925SQ20131011473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日
发明者李祥才 申请人: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