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纤维湿开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55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纤维湿开松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适用于纺织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散纤维湿开松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圆盘抓棉机、气纤分离器和纤维喂给机。本发明通过圆盘抓棉机可同时均匀抓取十余个纤维饼,混色效果极佳,且开松效果很好,经气纤分离器出口的湿纤维不需再进行其他的湿开松打手处理,只需经纤维喂给机送入烘机,因此烘干后纤维成品品质与传统开松方式基本相同,还能显著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散纤维湿开松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纤维湿开松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散纤维染色流程包括装缸、染色(漂白)、脱水、烘干和打包。散纤维通过人工装缸或机械打饼装缸后,形成纤维饼。纤维饼经散纤维染色机进行染色(漂白)后,出缸脱水再进行烘干。传统烘干方式是人工将脱水后的纤维饼撕开,成小块状后喂入湿开棉机,通过打手来打碎混合并输送到纤维喂给机,这种模式下人工撕棉的劳动强度大,尤其机械打饼的纤维层过硬难以撕开。目前也有用机械打手取代人工的设备,将纤维饼撕开成小块,再经后续的湿开棉机去打碎混合,其不足之处在于最多只能两个纤维饼同时预开松,混棉效果有限,且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增了预开松击打,使纤维品质易受损,而且在操作上还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纤维湿开松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湿开松工艺效率低下、影响纤维品质的问题。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散纤维湿开松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圆盘抓棉机、气纤分离器和纤维喂给机。
[0005]所述圆盘抓棉机包括抓棉打手,所述抓棉打手的每2根肋条的间距为115mm。
[0006]所述抓棉打手的每2根肋条间设置2组打手刀片。
[0007]所述打手刀片伸出肋条2-2.8cm。
[0008]所述抓棉打手转速为780_960r/min。
[0009]所述抓棉打手的肋条厚度为4_5mm。
[001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盘抓棉机,包括抓棉打手,所述抓棉打手的每2根肋条间设置2组打手刀片,所述打手刀片伸出肋条2-2.Scm0
[0011]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圆盘抓棉机可同时均匀抓取十余个纤维饼,混色效果极佳,且开松效果很好,经气纤分离器出口的湿纤维不需再进行其他的湿开松打手处理,只需经纤维喂给机送入烘机,因此烘干后纤维成品品质与传统开松方式基本相同,还能显著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纤维湿开松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纤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抓棉打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3]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4]本发明提供的散纤维湿开松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圆盘抓棉机1、气纤分离器2和纤维喂给机3。
[0015]圆盘抓棉机是棉纺常用设备,以常见的FA002圆盘抓棉机为例,它主要由抓棉小车、内圈墙板、外圈墙板、伸缩管、外轨等组成,而抓棉小车又包括抓棉打手和肋条等机件。抓棉打手上分布着多组锯齿形刀片,用于抓取纤维。抓棉机的开松作用是利用打手刀片自肋条间插入棉层抓取棉块来实现的。但是,现有的圆盘抓棉机一直都只被应用在干纤维的抓棉,从未应用于散纤维的染色流程工艺中,而且现有的圆盘抓棉机也不能直接应用于湿纤维饼的开松工艺中。
[0016]在本发明中,多个湿纤维饼以圆盘15上的圆柱轴16为中心,平摊在圆盘15内,抓棉打手14在抓棉小车13的带动下,绕圆柱轴16做圆周运动,冋时抓棉打手14上的打手刀片抓取纤维饼上的纤维,抓棉打手14上部经输棉轨道17与气纤分离器2相连,气纤分离器2的构成如图2所示,气纤分离器2的自带风机11旋转后产生吸力,将抓棉打手14抓取的湿纤维经输棉轨道17输送至气纤分离器2内,气纤分离器2通过外接口 13与一排风风机(图中未示出)连接,在排风机的作用下,气纤分离器2内形成真空落棉区12,湿纤维在该真空落棉区12内经沉降落入纤维喂给机3的第一输棉帘31上,并经第一输棉帘31传送至喂给角钉帘32,喂给角钉帘32上的角钉抓取湿纤维并进行输送,顶部的第一拨棉打手33会将过大的纤维团拨回,而通过的纤维则经第二拨棉打手34拨至第二输棉帘35上,并最终经第二输棉帘35输送至散纤维烘干机4中。
[0017]圆盘抓棉机可同时均匀抓取十余个纤维饼,混色效果极佳,成品包的包与包间色差现象可基本消除,尤其对于缸与缸间色差较大的敏感色染色纤维产品。经圆盘抓棉机开松后,再经气纤分离器中混合,湿纤维的含水率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可显著提高后续烘干效率。由于圆盘抓棉机的开松效果很好,经气纤分离器出口的湿纤维不需再进行其他的湿开松打手处理,只需经纤维喂给机送入烘机,因此烘干后纤维成品品质与传统开松方式基本相同。与传统凝棉器相比,气纤分离器结构简单,不需机械剥离,仅需通过气旋方式将纤维转移,不损伤染色纤维。此外,经圆盘抓棉机抓棉,能显著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0018]本发明中要求抓棉机抓取的纤维块要适当小而均匀,即所谓“精细抓棉”,以便后道机台能更好地开松、除杂、混合均匀。影响抓棉机开松效果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抓棉打手的转速、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抓棉打手间歇下降的动程、抓棉小车的回转速度等。打手转速越高、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越小、打手间歇下降的动程越小、抓棉小车的回转速度越低,则抓棉机的产量会越低,开松效果越好。但对于湿开棉系统来说,抓取的湿纤维不应过细过碎,应采取多种措施来增大湿纤维的抓取量,减少纤维损伤程度,提高后续烘干机的生产效率。
[0019]为使抓棉效果能很好地满足后续的烘干等工序,本发明中,对所述圆盘抓棉机的抓棉打手进行了改造,如图3所示,改造的部分包括:将每2根肋条18的间距加宽到115mm,使每组最多含3根肋条;每2根肋条间设置2组打手刀片19,打手刀片伸出肋条2-2.8cm ;抓棉打手转速提高到780-960r/min ;肋条厚度加粗为4_5mm。
[0020]通过在加粗圆盘抓棉机肋条厚度的前提下更改肋条与打手刀片间隔,增加抓棉打手转速和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可避免抓取的湿纤维过细过碎导致索丝,增大湿纤维的抓取量,减少纤维损伤程度,提高后续烘干机的生产效率。
[0021]本发明提供的散纤维湿开松系统,适用于经染色(漂白)和脱水后的棉、粘胶、涤纶等散纤维,纤维含水率控制在45%以下,尤其适用于散棉,对于批量大的染色纤维或漂白纤维,混色效果极佳,成品包的包与包间色差现象基本消除。此外,其湿开松效果好,能较好保持纤维品质,后续烘棉效率高,能显著降低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较高。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纤维湿开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圆盘抓棉机、气纤分离器和纤维喂给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纤维湿开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抓棉机包括抓棉打手,所述抓棉打手的每2根肋条的间距为115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纤维湿开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打手的每2根肋条间设置2组打手刀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纤维湿开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手刀片伸出肋条2-2.8cm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纤维湿开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打手转速为780-960r/min。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纤维湿开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打手的肋条厚度为4_5mm0
7.—种圆盘抓棉机,包括抓棉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打手的每2根肋条间设置2组打手刀片,所述打手刀片伸出肋条2-2.Scm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盘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打手的每2根肋条的间距为115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盘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打手转速为780-960r/min。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盘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打手的肋条厚度为4-5mm。
【文档编号】D01G7/02GK103668564SQ201410004417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6日
【发明者】朱小朋, 朱海波, 万震, 汪佩群 申请人: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