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织功能保健纺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586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织功能保健纺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织功能保健纺织面料,由作为主体的单层纺织面料(1),正面管(2)及反面管(3)组成;正面管(2)及反面管(3)均匀分布在面料主体(1)上。这种纺织面料根据特殊的生产加工原理,在织机上一次成型。该功能保健纺织面料在普通单层纺织面料本体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数量的管状突起,这些管状突起可以按照一定花纹图案进行排列,在管状突起内部可以加入相应的保健材料,从而得到具有不同保健功能的纺织面料。
【专利说明】一种机织功能保健纺织面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织纺织面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机织功能保健纺织面料。

【背景技术】
[0002] 功能保健纺织面料是近年来纺织行业一个重要的开发热点。目前保健纺织品已经 成为纺织服装生产和消费的新时尚。目前,生产机织功能保健纺织面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 一是采用具有保健功能的纤维原料,进行纺纱织造;二是利用新技术对纺织面料进行功能 整理,使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是,由于具有保健功能的纤维原料可纺性差,生产加工 难度大,所以必须加入大量的其它传统纤维原料进行混纺,这样势必大大降低了其保健功 能。而利用新技术对纺织面料进行功能整理,则存在功能耐久性的问题,并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机织功能保健纺织面料,在本实用新型 中,纺织面料由传统的平面结构演变为三维立体结构,在基础的纺织面料本体上,织造出立 体的正面管与反面管,在正面管与反面管中,通过添加纯天然的保健材料,即可得到一种具 有保健功能的纺织面料。该纺织面料独特的外观结构设计保留了保健材料的纯度,天然,环 保,功效强且持久,可以用来制作健康枕,保健靠背,保健内衣等功能保健纺织品。该功能保 健纺织面料加工工艺简单,可以在织机上一次成型。
[0004]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织功能保健纺织面料, 它是由作为主体的单层纺织面料,正面管及反面管组成,该面料的主体部分,提供纺织面料 基本使用的功能,例如强力,耐磨性等;正面管及反面管根据美观及实用原则,排布在面料 主体上,为保健材料的填充提供空间;正面管及反面管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0005] 上述方案中,纺织面料主体与正面管和反面管可以在织机上一次成型,不需进行 后续加工,沿着纺织面料的纬向(横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正面管与反面管彼此通透,可以将 保健材料,例如纤维,中药颗粒等填充其中。
[0006] 所述的纺织面料主体和反面管均采用平纹组织,节约组织循环空间同时提供给面 料以更加优异的强力,正面管采用加强斜纹组织,使得面料外观富有光泽并且具有螺旋状 的立体效果。
[0007] 所述的机织功能保健纺织面料,其加工工艺为:经纱在织造正面管和反面管的过 程中都是分区的,排列比例为甲经:乙经=1:1,乙经不参与交织,甲经与纬纱交织,构成管 状结构,经纱在织造纺织面料主体时是不分区的。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本发明采用特殊的织物组织,生产出具有三维立体形态的纺 织面料,在该面料的正面与反面均有按照一定布局形成的正面管与反面管,在一条纬线(横 线)上的正面管与反面管彼此通透,将具有功能性的保健材料填充其中,便可以得到具有该 种功能的保健面料。该面料可以在织机上一次成型,生产加工过程简单;特殊的组织配置使 面料在具有功能性的同时,又极具美感,富有光泽并且具有螺旋状的立体效果,适宜制作保 健服装、保健枕的面料、具有保健功能的靠垫、窗帘、地毯及床品等,此外若在正面管中加入 发光纤维等特殊功能的纤维,还可以得到特殊功能的纺织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效果图(一)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截面图
[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织图
[001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效果图(二)
[0013]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0014] 1、面料主体;2、正面管;3、反面管;4、甲经;5、乙经;6、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 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 定。
[0016] 实施例1
[0017] 在多臂织机上进行织造,正面管2及反面管3的排列方式参见图1,该面料的主体 部分1为平纹组织,正面管2及反面管3处,各应用32根纬纱,面料的主体部分1应用了 16 根讳纱。
[0018] 参见图2,经纱在正面管组织和反面管组织部分都是分区的,排列比例为甲经4 : 乙经5=1:1,在上机织造时,需要将甲经4与乙经5分别置于两个不同的织轴上,以便能够 分别控制各自的送经量与张力,从而形成符合设计要求大小的管子。在织造纺织面料主体 1时,甲经4和乙经5的张力一致,与纬纱6按照平纹组织进行交织,在织造正面管2与反 面管3的过程中,当织到前两根纬纱6时,乙经5停止向前送,不参与交织,甲经4与纬纱6 按照斜纹规律进行交织,当管状组织部分织到最后一纬时,乙经5恢复正常送经状态,甲经 4的送经量要大于乙经5,至此,织口处管状形成。
[0019] 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管2的侧面截面图,甲经4与纬纱6按照二上二下加 强斜纹组织规律形成了突起的管状,乙经5没有与纬纱6交织,而是以浮长线的形式存在, 等到管状部分织造完毕,开始织造面料主体1时,浮长线被拉紧,消失不见。由于正面管采 用加强斜纹组织,使得面料外观富有光泽并且具有螺旋状的立体效果。
[0020] 沿着纺织面料的纬向(横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正面管与反面管彼此通透,将保健材 料决明子填充其中,决明子含决明素、维生素 A等,具有保护视神经、降血压、降血脂、调节 免疫功能等作用,因此,保健面料就具有了相应的保健功能,可以做成枕套,床品或者服装 等保健纺织品。
[0021] 实施例2
[0022] 在大提花织机上进行织造,正面管2及反面管3的排列方式参见图4,该面料的主 体部分1为平纹组织,正面管2及反面管3处,各应用24根纬纱,面料的主体部分1应用了 24根纬纱。
[0023] 经纱在正面管组织和反面管组织部分都是分区的,排列比例为甲经4 :乙经 5=1: 1,在上机织造时,需要将甲经4与乙经5分别置于两个不同的织轴上,以便能够分别控 制各自的送经量与张力,从而形成符合设计要求大小的管子。在织造纺织面料主体1时,甲 经4和乙经5的张力一致,与纬纱6按照平纹组织进行交织,在织造正面管2与反面管3的 过程中,当织到前两根纬纱6时,乙经5停止向前送,不参与交织,甲经4与纬纱6按照斜纹 规律进行交织,当管状组织部分织到最后一纬时,乙经5恢复正常送经状态,甲经4的送经 量要大于乙经5,至此,织口处管状形成。
[0024] 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管2的侧面截面图,甲经4与纬纱6按照二上二下加 强斜纹组织规律形成了突起的管状,乙经5没有与纬纱6交织,而是以浮长线的形式存在, 等到管状部分织造完毕,开始织造面料主体1时,浮长线被拉紧,消失不见。由于正面管采 用加强斜纹组织,使得面料外观富有光泽并且具有螺旋状的立体效果。
[0025] 沿着纺织面料的纬向(横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正面管与反面管彼此通透,将保健材 料远红外罗布麻纤维填充其中,用罗布麻制作的直接与人体接触用品,由于其发射的远红 外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因而可以对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疾病有较好的改善及辅助治疗 作用,且可以起到保温隔热作用,由于罗布麻可以吸收外界的热能及光能进而转化为热量, 不易于细菌等微生物生存,因此利用罗布麻制作保健用纺织面料可以起到保温、抗菌除臭 及防螨的作用。
【权利要求】
1. 一种机织功能保健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作为主体的单层纺织面料(1),正 面管(2)及反面管(3)组成;正面管(2)及反面管(3)均匀分布在面料主体(1)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功能保健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沿着纺织面料的纬向 在一条直线上的正面管(2)与反面管(3)均为中空管状且彼此通透,将保健材料填充其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织功能保健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纺织面料主体(1)和反面 管(3 )均采用平纹组织,正面管(2 )采用加强斜纹组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织功能保健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其加工工艺为:经纱在织 造正面管(2)和反面管(3)的过程中都是分区的,排列比例为甲经(4):乙经(5) =1:1,经纱 在织造纺织面料主体(1)时是不分区的。
【文档编号】D03D25/00GK203904590SQ201420261021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王慧玲, 周彬, 刘华 申请人: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