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洗衣机的振荡单元的振荡的径向阻尼装置、铰接装置和包括阻尼装置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839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来自洗衣机的振荡单元的振荡的径向阻尼装置、铰接装置和包括阻尼装置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洗衣机的技术领域,特别地属于用于由洗衣机、例如简单的洗衣机或洗衣干燥机的振荡单元产生的振动的径向阻尼的系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振荡单元的振荡的径向阻尼装置,所述径向阻尼装置包括:具有耦接体的杆臂,所述耦接体具有内通路,耦接体能够转动地嵌在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能够固定至洗衣机的一部分;和摩擦阻尼元件,所述摩擦阻尼元件嵌入内通路中,使得当耦接体嵌在支撑轴上时,摩擦阻力阻碍杆臂在支撑轴上转动。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径向阻尼装置的铰接装置,以及一种包括这种径向阻尼装置的洗衣机。

洗衣机通常包括振荡单元,所述振荡单元通常包括桶、在桶内转动的洗涤滚筒、将转动运动传递至滚筒的电机、将转动运动从电机传递至滚筒的传动装置和固定至桶的配重,所述配重限定振荡单元的动态行为。振荡单元通常借助于保持弹簧被悬在洗衣机的框架或壳体的顶部处,并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经常为三个)振荡阻尼器固定至框架或壳体的底部。

特别是在加速或减速时,滚筒的转动产生振荡,所述振荡在被传递至洗衣机时产生力和噪声。采用系统以避免这些振荡直接传递至桶和框架或壳体是已知的,所述系统包括径向阻尼器、例如在申请WO 2011/070092A1中所描述的那些。

径向阻尼器通常包括支撑臂、例如杆,所述支撑臂在上方铰接至桶,在下方铰接至杆臂,所述杆臂同时与支撑件的水平支撑衬套铰接,所述支撑件固定至壳体的底部。衬套延伸通过杆臂的内通路,径向阻尼元件、例如摩擦海绵、摩擦条或摩擦衬套布置在支撑衬套的外表面与内通路的内表面之间,径向阻尼元件的功能是对杆臂相对于支撑件的转动提供一定的摩擦阻力。

在径向阻尼器中,摩擦阻尼元件在水平衬套上的轴向位移被限定在两个止挡之间、例如两个相对布置的支撑突出部和/或两个橡胶保持环,支撑衬套在所述支撑突出部之间延伸。然而,轴向位移的该限定不阻止摩擦阻尼元件在相应的止挡之间移位,这意味着,从振荡单元传递至杆臂的振动可将摩擦阻尼元件向止挡中的一个或另一个移动,当杆臂相对于支撑件沿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侧向地摆动时,当摩擦阻尼元件被压在止挡中的一个上时,由于摩擦阻尼元件的压缩和/或扭转,因此这可使摩擦阻尼元件的阻尼减小,磨损增大。

在径向阻尼器中,摩擦阻尼元件的阻尼容量也与坚固度有关,摩擦阻尼元件以所述坚固度被保持在支撑衬套与杆臂的内通路之间。该坚固度可能随着使用而损失,这导致阻尼功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借助于一种用于对振荡的径向阻尼的装置,所述振荡来自洗衣机的振荡单元,以及借助于包括所述阻尼装置的铰接装置和洗衣机,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用于洗衣机的振荡单元的振荡的径向阻尼装置包括:具有耦接体的杆臂,所述耦接体具有内通路,耦接体能够转动地嵌在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能够固定至洗衣机的一部分;和摩擦阻尼元件,所述摩擦阻尼元件嵌入内通路中,使得当耦接体嵌在支撑轴上时,摩擦阻力阻碍杆臂在支撑轴上转动。该阻尼装置包括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轴向地设在摩擦阻尼元件上和耦接体上,所述限位元件相互关联成一个单元,以便使摩擦阻尼元件在内通路内被轴向地限位。

摩擦阻尼元件优选地由弹性柔性材料、例如泡沫或泡沫塑料、尤其是聚氨酯制成。

内通路优选地被耦接体的内壁围绕,所述内通路具有圆柱形式,且被限界在各开口端之间,摩擦阻尼元件是管状元件,摩擦阻尼元件具有:相应的自由端;内轴向通路,所述内轴向通路在相应的开放底部之间延伸,所述开放底部分别被自由端中的一个围绕;和表面壁,所述表面壁至少部分地连接至耦接体的内壁。摩擦阻尼元件的表面壁包括滑动摩擦内表面,所述滑动摩擦内表面位于轴的外围表面上。特别地,滑动摩擦内表面保持夹在轴的外围表面上。

摩擦阻尼元件的内表面被适当地抛光,以便消除和/或填充其中的任何孔隙,例如借助于以润滑剂、例如油脂抛光。由此,内表面在支撑件的衬套的外表面上能够具有更大的摩擦一致性。摩擦阻尼元件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可设有环形沟,使得可将润滑剂保持在所述沟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阻尼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限位元件包括位于摩擦阻尼元件的自由端中的每一个中的多个弓形凹部,使得每个自由端都包括布置在两个单独的凹部之间的锯齿部,限位元件还包括弓形突起部,弓形突起部在内通路内、在耦接体的内通路的端部区域中的每一个中从内壁形成。

摩擦阻尼元件的每个自由端的每个凹部都包括外围部分,所述外围部分邻接从耦接体的内壁形成的突起部中的一个,使得摩擦阻尼元件保持通过其位于所述突起部之间的凹部被轴向地限位。

摩擦阻尼元件的自由端的每个锯齿部在耦接体的内壁的开口端的各突起部之间凸出,使得摩擦阻尼元件保持通过其在这些突起部之间凸出的锯齿部被不可转动地限位。

耦接体的每个突起部比摩擦阻尼元件(4)的所述突起部(8)布置在之上的凹部(5)窄,使得摩擦阻尼元件和耦接体可在它们本身之间沿一弧度自由地转动。它们可自由转动的所述弧度优选地小于5°,优选地大于1°。更优选地,摩擦阻尼元件和耦接体可在彼此之间沿1°至4°之间的弧度转动。该特征使得,在洗衣机振荡单元的最短且最常见的振荡处,存在自由转动路径,在所述自由转动路径上,摩擦阻尼元件在轴上不转动,因此不将振动传递至洗衣机壳体,所述振荡基本上在机器稳定在洗涤滚筒的恒速的情况下产生。

摩擦阻尼元件的凹部优选地等距地分布在摩擦阻尼元件的自由端中的每一个上,耦接体的突起部等距地分布在耦接体的内壁上。

所述凹部可优选地布置成面向摩擦阻尼元件的锯齿部。

自由端中的每一个的凹部可相对于摩擦阻尼元件的其它自由端的凹部以交错排列模式布置,在此情况下,耦接体的在内通路的端部区域中的一个上形成的突起部相对于耦接体内通路的内通路的其它端部区域中形成的突起部以交错排列模式布置。

优选地,根据该第一实施例,阻尼装置在摩擦阻尼元件的自由端中的每一个中都包括奇数个凹部,并在耦接体内通路的内通路的端部区域中的一个上包括奇数个突起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阻尼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摩擦阻尼元件包括位于摩擦阻尼元件的表面壁上的多个凹入的轴向榫眼,相应的轴向肋布置在所述轴向榫眼中,轴向肋从耦接体的内通路周围的内壁形成,使得摩擦阻尼元件保持通过轴向榫眼和轴向肋被轴向限位且被不可转动地限位。轴向榫眼和轴向肋可沿摩擦阻尼元件和耦接体的径向方向等距地分布,也就是说,角度上等距。

每个轴向榫眼可横向地比布置在其中的轴向肋宽,使得摩擦阻尼元件和耦接体可在它们本身之间沿一弧度自由地转动。它们可自由转动的所述弧度优选地小于5°,优选地大于1°。更优选地,摩擦阻尼元件和耦接体可在彼此之间沿1°至4°之间的弧度转动。该特征还使得在洗衣机振荡单元的最短且最常见的振荡处,存在自由转动路径,在所述自由转动路径上,摩擦阻尼元件在轴上不转动,因此不将振动传递至洗衣机壳体,所述振荡基本上在机器稳定在洗涤滚筒的恒速的情况下产生。

在根据本发明的阻尼装置的例如与上述第二实施例兼容的第三实施例中,摩擦阻尼元件的自由端被加宽以形成相应的延伸部或外周凸缘,所述延伸部或外周凸缘保持外部的相应的边缘,所述边缘围绕耦接体的内通路的开放底部,使得摩擦阻尼元件保持通过外周凸缘被轴向地限位。这样,摩擦阻尼元件的加宽的自由端和围绕耦接体的内通路的开放底部的边缘形成轴向限位元件。

根据阻尼装置的该第三实施例,从摩擦阻尼元件的表面壁的内表面形成的中间带可设置成,当径向阻尼装置不工作时,接触轴的外围表面。该中间带位于内表面的相应的凹入端部分之间,所述凹入端部分仅在杆臂相对于支撑件沿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发生一定的侧向倾斜时才被压在轴的外围表面上。

摩擦阻尼元件可包括各个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凹入表面壁的相应的半个内表面的相应的中间区域中。在此情况下,每个环形槽的尺寸使得,当杆臂相对于支撑件侧向地倾斜并且耦接体将中间区域的对角相对的自由端压在轴的外围表面上时,摩擦阻尼元件的表面壁在被压的自由端与相应的环形槽之间收缩。

根据上文,所述径向阻尼装置的特征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径向阻尼装置的缺陷,并且形成具有简单且经济的结构的易于制造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铰接装置包括支撑件和阻尼装置,所述支撑件能够固定至洗衣机的一部分,所述阻尼装置包括杆臂和摩擦阻尼元件,所述杆臂包括具有内通路的耦接体,所述内通路转动地嵌在支撑轴上,所述摩擦阻尼元件优选地由弹性柔性材料制成,摩擦阻尼元件被嵌入内通路中,使得当耦接体嵌在轴上时,摩擦阻力阻碍杆臂在轴上的转动,所述阻尼装置为上文所述的径向阻尼装置。

该铰接装置具有下述优势:它可制造成一个单元,以用于之后在洗衣机的组装期间作为一个单元被安装。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洗衣机包括容纳振荡单元的壳体,所述振荡单元包括桶,电机驱动的滚筒在所述桶中转动。桶在顶部处借助于至少一对保持弹簧连接至壳体,在底部处通过径向阻尼系统与壳体铰接。

径向阻尼系统包括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包括支撑件、杆臂(1)和摩擦阻尼元件,所述支撑件固定至洗衣机的壳体,所述杆臂包括具有内通路的耦接体,所述内通路转动地嵌在支撑轴上,所述摩擦阻尼元件优选地由弹性柔性材料制成,摩擦阻尼元件被嵌入内通路中。

附图说明

下面,基于多个图,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和实施例,其中:

图1是洗衣机的一个实施例的前透视图,根据本发明的支撑件可安装在所述洗衣机中;

图2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沿线A-A的横截面的正视图,所述洗衣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径向阻尼装置;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杆臂的第一实施例的底侧透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杆臂的侧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杆臂的沿线B-B的剖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杆臂的沿线C-C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与图1至图6所示的杆臂的实施例兼容的实施例的条的透视图,从所述条可获得摩擦海绵的第一实施例;

图8是从图7所示的条获得的摩擦海绵的俯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摩擦海绵的第一自由端的侧视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摩擦海绵的第二自由端的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杆臂的第二实施例的底侧透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杆臂的侧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杆臂的沿线D-D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杆臂的沿线E-E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与图11至图14所示的杆臂的实施例兼容的实施例的条的透视图,从所述条可获得摩擦海绵的第二实施例;

图16是从图15所示的条获得的摩擦海绵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摩擦海绵的自由端的侧视图;

图18是杆臂和安装在支撑件上的处于不工作的位置的摩擦海绵的第三实施例纵向剖视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视图,其中,杆臂相对于支撑件向左倾斜;

图20是图18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视图,其中,杆臂相对于支撑件向右倾斜;

图21是条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8所示的摩擦海绵可从所述条获得;

图22是图18所示的摩擦海绵的侧视图;

图23是图22所示的摩擦海绵的沿线F-F的剖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摩擦海绵的第四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25是条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4所示的摩擦海绵可从所述条获得;

图26是图25所示的条的侧视图;

图27是图18至20所示的杆臂的纵向剖视图,其中,图24所示的摩擦海绵安装在图18所示的支持件上,杆臂相对于支撑件向左倾斜;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的摩擦海绵的纵向剖视图,所述摩擦海绵与图18和图27所示的摩擦海绵一样安装在杆臂上。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洗衣机3的一个实施例,在传统方式中,洗衣机3包括壳体3a,所述壳体3a包括具有装载开口3c的前壁3b以及下底部3k,所述装载开口3c使得能够接近滚筒3d,装载开口3c通过装载门3e封闭。

振荡单元容纳在壳体3a内,所述振荡单元包括桶3f,滚筒3d在所述桶3f中转动,滚筒3d具有面向装载开口3c的前舱口。滚筒3d连接至从动带轮3n,从动带轮3n通过传动带3m连接至驱动电机3l,使得滚筒3d可绕转动轴线3g转动。壳体3a还包括后壁(未在图中示出)、罩壁3j和各个侧壁3p。桶3f在上方通过保持弹簧3h被悬在壳体3a中,所述保持弹簧3h在下方钩在位于桶3f的相反侧上的相应的钩3i上,保持弹簧3h在上方钩在壳体3a的罩壁3j上。

如图2所示,桶3f通过径向振荡阻尼系统被支撑在壳体3a的底部3k上,所述径向振荡阻尼系统包括呈杆的形式的两个支撑臂3o,所述支撑臂3o在下方通过相应的杆臂1和支撑件2连接至壳体3a的底部3k,所述支撑件2在与壳体3a的相应的侧壁3p相邻的相应位置处锚接至壳体3a的底部3k。

这样,每个支撑臂3o的下端与杆臂1中的一个铰接,每个杆臂1与其相应的支撑件2通过下铰接部3q铰接。

下铰接部3q包括支撑件2的具有衬套的形状的轴2a、杆臂1的耦接体1a和摩擦阻尼元件4,所述摩擦阻尼元件4将在下文参考其它附图详细描述,支撑件2通过摩擦阻尼元件4与杆臂1铰接,支撑件2的衬套2a在摩擦阻尼元件4上充当枢轴。杆臂1通过中间铰接部3r和枢轴3s与支撑臂3o铰接。此外,每个支撑臂3o从上方通过上铰接部3t与桶3f铰接。

在图3至图6、图11至图14、图18至图20、图27和图28中所示的所有实施例中,杆臂1包括具有内通路1b的耦接体1a,所述内通路1b被限界在两个侧向的开口端1c之间。内通路1b被内壁围绕,用于转动地嵌在支撑件2的衬套2a的外围表面2b上(图18-20、图27和图28),以形成下铰接部3q,杆臂1通过所述下铰接部3q耦接至突出部2d、耦接至支撑件2(图2)。

各突出部1d从耦接体1a的相应的侧向部分侧向地形成,所述突出部中的每一个都包括通孔1e。通孔1e与耦接体1a的内通路1b同轴,通孔1e用于容纳栓,如图2中可见,通过所述栓,杆臂1借助于中间铰接部3r与支撑臂3o耦接,其中,中间铰接部3r的枢轴形成所述栓。

如图18所示,支撑件2包括下板2c,支撑件2通过所述下板2c固定至洗衣机壳体。两个突出部2d从下板2c上方形成,衬套2a布置在所述突出部2d之间,所述衬套2a穿过耦接体1a的内通路1b。衬套2a通过一套螺栓2e和螺母2f固定在支撑件2的突出部2d之间。螺栓2e的头2h和螺母2f将突出部2d的相应的外表面保持在头2h与螺母2f之间。垫圈2g分别布置在突出部2d中的一个的外表面与螺栓2e的头2h之间,以及另一突出部2d的表面与螺母2f之间。

由弹性柔性材料制成的摩擦阻尼元件4嵌入杆臂1的耦接体1a的内通路1b中,使得当耦接体1a嵌在衬套2a上时,摩擦阻力阻碍杆臂1在衬套2a上转动。摩擦阻尼元件4通过限位元件在耦接体1a的内通路1b内被轴向地限位。

内通路1b具有圆柱形状,摩擦阻尼元件4为管状元件,摩擦阻尼元件4具有:相应的自由端4c;内轴向通路4a,所述内轴向通路4a在相应的开放底部4b之间延伸,所述开放底部4b分别被自由端4c中的一个围绕;和表面壁,所述表面壁至少部分地连接至耦接体1a的内壁。摩擦阻尼元件4的表面壁包括摩擦内表面4d,所述摩擦内表面4d用于保持对衬套2a的外围表面的压力。

在图3至图10所示的阻尼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限位元件设置成包括位于摩擦阻尼元件4的自由端4c中的每一个中的多个弓形凹部5,使得每个自由端4c都包括布置在相应的凹部5之间的锯齿部5a,限位元件还包括弓形突起部8,所述弓形突起部8在内通路1b内、在耦接体1a的内通路1b的端部区域中的每一个中从内壁形成。

摩擦阻尼元件4的每个自由端4c的每个凹部5都包括外围部分,所述外围部分邻接从耦接体1a的内壁形成的突起部8中的一个,使得摩擦阻尼元件4保持通过其位于所述突起部8之间的凹部5被轴向地限位。

摩擦阻尼元件4的自由端4c的每个锯齿部5a在耦接体1a的内壁的开口端的各个突起部8之间凸出,使得摩擦阻尼元件4保持通过其在所述突起部8之间凸出的锯齿部5a被不可转动地限位。

耦接体1a的每个突起部8比摩擦阻尼元件4的所述突起部8布置在其中的凹部5窄,使得摩擦阻尼元件4和耦接体1a可在它们本身之间沿1°至4°之间的弧度自由地转动。该特征使得:在洗衣机振荡单元的最短且最常见的振荡处,存在自由转动路径,在所述自由转动路径上,摩擦阻尼元件4在衬套2a上不转动,因此不将振动传递至洗衣机壳体,所述振荡基本上在机器稳定在洗涤滚筒的恒速的情况下产生。

摩擦阻尼元件4的凹部5等距地分布在摩擦阻尼元件4的自由端4c中的每一个上,耦接体1a的突起部8等距地分布在耦接体1a的内壁上。自由端4c中的每一个的凹部5相对于摩擦阻尼元件4的其它自由端4c的凹部5以交错排列模式布置,在此情况下,耦接体1a的在内通路1b的端部区域中的一个上形成的突起部8相对于耦接体1a的内通路1b的内通路1b的其它端部区域上形成的突起部8以交错排列模式布置。

根据该第一实施例,阻尼装置在摩擦阻尼元件4的自由端4c中的每一个中都包括三个凹部5,在耦接体1a的内通路1b的内通路1b的端部区域中的每一个上包括三个突起部8。

用于阻尼装置的该第一实施例的摩擦阻尼元件4可通过从图7所示的条形成圆筒来获得,凹部5和锯齿部5a预先形成在所述条中。

在图11至图17所示的阻尼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摩擦阻尼元件4包括凹入摩擦阻尼元件4的表面壁中的三个轴向榫眼6,相应的轴向肋9容纳在所述轴向榫眼6中,轴向肋9从耦接体1a的内通路1b周围的内壁形成。摩擦阻尼元件4保持通过轴向榫眼6和轴向肋9被轴向限位且被不可转动地限位。轴向榫眼6和轴向肋9可沿摩擦阻尼元件4和耦接体1a的径向方向等距地分布。

每个轴向榫眼6横向地比布置在其中的轴向肋9宽,使得摩擦阻尼元件4和耦接体1a可在它们本身之间沿1°至4°之间的弧度自由转动。该特征还使得:在洗衣机振荡单元的最短且最常见的振荡处,存在自由转动路径,在所述自由转动路径上,摩擦阻尼元件4在衬套2a上不转动,因此不将振动传递至洗衣机壳体,所述振荡基本上在机器稳定在洗涤滚筒的恒速的情况下产生。

在图18至图23、图24至图27和图28分别示出的阻尼装置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实施例中,摩擦阻尼元件4的自由端4c被加宽以形成相应的外周凸缘7,所述外周凸缘7保持外部的相应的边缘10,所述边缘10围绕耦接体1a的内通路1b的开放底部1c,使得摩擦阻尼元件4保持通过外周凸缘7被轴向地限位。摩擦阻尼元件的加宽的自由端和围绕所述开放底部的边缘形成轴向限位元件,所述开放底部为耦接体的内通路的开放底部。

用于阻尼装置的该第二实施例的摩擦阻尼元件4可通过从图15所示的条形成圆筒来获得,榫眼6预先形成在所述条中。

根据阻尼装置的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从摩擦阻尼元件4的表面壁的内表面4d形成的中间带4e设置成:在径向阻尼装置不工作时(图18),接触衬套2a的外围表面2b。如图19、20和27可见,该中间带4e位于内表面4d的相应的凹入端部分之间,所述凹入端部分仅在杆臂1相对于支撑件2沿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发生一定的侧向倾斜时才被压在衬套2a的外围表面2b上。

用于阻尼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摩擦阻尼元件4可通过从图21的条形成圆筒来获得,加宽的端部4c形成在所述条的侧向边缘上,所述加宽的端部4c将形成外周凸缘7,中间带4e预先形成在所述条的中间带上。

用于实现阻尼装置的摩擦阻尼元件4可通过从图25和图26所示的条形成圆筒来获得,加宽的端部4c形成在所述条的侧向边缘上,所述加宽的端部4c将形成外周凸缘7,中间带4e预先形成在所述条的中间带上,邻近其中间带4e的相应侧设置相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将形成环形槽4f。

根据图24至图27所示的阻尼装置的第四实施例,摩擦阻尼元件4包括各个环形槽4f,所述环形槽4f凹入表面壁的内表面4d的相应的中间的相应的中间区域中。每个环形槽4f的尺寸使得:当杆臂1相对于支撑件2侧向地倾斜并且耦接体1a将中间区域的对角相对的自由端4c压在衬套2a的外围表面2b上时,摩擦阻尼元件4的表面壁在被压的自由端4c与相应的环形槽4f之间收缩。

摩擦阻尼元件4的内表面4d被抛光,以便消除和/或填充其中的任何孔隙,例如借助于以润滑剂、例如油脂抛光。由此,内表面4d在支撑件2的衬套2a的外表面2b上能够具有更大的摩擦一致性。根据图28所示的阻尼装置的第五实施例,摩擦阻尼元件4的内表面4d的一部分设有环形沟4g,使得可将润滑剂、例如油脂保持在所述沟中。

附图标记列表

1 杆臂

1a 耦接体

1b 内通路

1c 开口端

1d 突出部

1e 通孔

2 支撑件

2a 支撑轴

2b 外围表面

2c 下板

2d 突出部

2e 螺栓

2f 螺母

2g 垫圈

2h 螺栓头

3 洗衣机

3a 壳体

3b 壳体的前壁

3c 装载开口

3d 滚筒

3e 装载门

3f 桶

3g 滚筒转动轴线

3h 保持弹簧

3i 从弹簧至桶的钩

3j 罩壁

3k 壳体底部

3l 驱动电机

3m 传动带

3n 从动带轮

3o 支撑臂

3p 壳体的侧壁

3q 下转动铰接部

3r 中间转动铰接部

3s 枢轴

3t 上转动铰接部

4 摩擦阻尼元件

4a 内轴向通路

4b 开放底部

4c 自由端

4d 内表面

4e 中间带

4f 环形槽

4g 环形沟

5 弓形凹部

5a 锯齿部

6 轴向榫眼

7 外周凸缘

8 弓形突起部

9 轴向肋

10 边缘

11 环形间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