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固定沉降片的横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124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具有固定沉降片的横编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具有固定沉降片的横编机,详细地讲,涉及实现固定沉降片的安装精度的提高的对策。



背景技术:

以往,如图3所示,如下的结构已被众所周知:在横编机1的针床11的前端部并列设置了多个固定沉降片2,在此各固定沉降片2上具备主体部21和头部22,该主体部21在尾端具有嵌入部23,其长度方向中途部向高度方向弯曲,该头部22从主体部21的前端侧的沉降片前端侧支承部25向齿口G侧突出(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在针床11的前端部设置了针床前端侧支承部12和搭扣配合用凹部13,该针床前端侧支承部12绕在主体部21的并列设置方向延伸的钢丝31的轴m支承沉降片前端侧支承部25,使头部22相对于齿口中心Ga向接近和离开方向摆动;该搭扣配合用凹部13在绕钢丝31的轴m支承沉降片前端侧支承部25的状态下,由使主体部21的弯曲部分24向高度方向挠曲时的弹簧力使主体部21的尾端的嵌入部23通过搭扣配合安装。在此情况下,主体部21的长度方向中途部弯曲的高度方向与嵌入部23相对于搭扣配合用凹部13的安装方向一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4828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搭扣配合用凹部13被凹陷地设置在针床11的前端部的下面上,由使主体部21的弯曲部分24挠曲时的弹簧力使嵌入部23相对于底面131及前端侧面132抵接。在该情况下,即使针床11及固定沉降片2的加工精度都在容许公差范围内,在嵌入部23相对于前端侧面132的接触状况上也产生差别。

此时,头部22的位置相对于在设计上预先确定了的基准位置因嵌入部23相对于前端侧面132的接触状况的强弱而产生了偏差。此固定沉降片2的头部22的位置,因为在安装前后的针床11时成为基准,所以要求更高的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安装前后的针床时能使成为基准的头部的位置相对于基准位置以高的精度靠近的具有固定沉降片的横编机。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是一种具有固定沉降片的横编机,其具有固定沉降片,该固定沉降片并列设置在针床的前端部,而且在尾端具有嵌入部,头部从将长度方向中途部弯曲了的主体部的前端朝向齿口侧突出,在上述针床的前端部设置针床前端侧支承部,并且在上述针床的前端部的下面上凹陷地设置搭扣配合用凹部,该针床前端侧支承部绕在上述主体部的并列设置方向延伸的钢丝的轴支承该主体部的沉降片前端侧支承部,且绕该钢丝的轴使上述头部向相对于齿口中心的接近和离开方向摆动,该搭扣配合用凹部在将沉降片前端侧支承部支承在上述针床前端侧支承部的状态下,由使上述主体部的弯曲部分挠曲时的弹簧力使上述主体部的尾端的嵌入部相对于底面及前端侧面通过搭扣配合安装,该具有固定沉降片的横编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针床的前端部设置了线状件用支承部,该线状件用支承部朝向上述主体部侧开口,而且对从该主体部的并列设置方向穿插的线状件进行支承,当将上述线状件穿插在上述线状件用支承部时,与该线状件抵接的上述主体部的弯曲部分相比将前端侧的抵接部分向齿口中心侧推压,使上述头部绕上述钢丝的轴向从齿口中心分离的方向摆动。

另外,上述线状件用支承部和上述针床前端侧支承部在上述针床的前端部分别朝向上述齿口侧开口,该两支承部的支承面彼此成为相互平行。

另外,上述嵌入部具备相对于上述搭扣配合用凹部的底面及前端侧面分别进行点接触的圆弧状部分。

进而,在从上述主体部的弯曲部分到上述嵌入部之间,以上下方向的厚度随着从该弯曲部分靠近嵌入部变小的方式附加了锥度。

发明的效果

通过由线状件向齿口中心侧推压与穿插在针床的线状件用支承部的线状件抵接的主体部的抵接部分,头部绕钢丝的轴向从齿口中心分离的方向摆动,头部的位置相对于基准位置稳定。由此,当安装前后的针床时能使成为基准的头部的位置相对于基准位置以高的精度靠近。

另外,通过在针床的前端部使线状件用支承部及前端侧支承部分别朝向齿口侧开口并使该两支承部的支承面彼此相互平行,能分别沿支承面从齿口侧加工线状件用支承部和前端侧支承部,能使线状件用支承部及前端侧支承部的加工精度提高。

另外,通过使嵌入部相对于搭扣配合用凹部的底面及前端侧面由圆弧状部分分别点接触,能使嵌入部相对于搭扣配合用凹部的底面及前端侧面分别精度良好地抵接。

进而,通过在从主体部的弯曲部分到嵌入部之间以上下方向的厚度随着靠近嵌入部变小的方式附加锥度,能将作用在弯曲部分上的应力也分散在从主体部的弯曲部分到嵌入部之间,避免相对于弯曲部分的应力集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编织针的进退方向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下从侧方观看具有固定沉降片的横编机的一方的针床的前端部附近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将图1的固定沉降片通过搭扣配合安装在搭扣配合用凹部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有关以往例的在编织针的进退方向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下从侧方观看具有固定沉降片的横编机的一方的针床的前端部附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编织针的进退方向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下从侧方观看具有固定沉降片的横编机的一方的针床的前端部附近的剖视图,图2表示将固定沉降片通过搭扣配合安装在搭扣配合用凹部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在图1及图2中,横编机1具备前后一对针床11(仅表示一方),可进行在前后的针床11之间的线圈的移圈。在此针床11的前端部,并列设置了多个固定沉降片2(在图中仅表示一个),该固定沉降片2的头部22从将长度方向中途部向高度方向弯曲了主体部21的前端突出。在各固定沉降片2的主体部21的尾端,设置了大致矩形状的嵌入部23。在此情况下,齿口中心Ga在前后的针床11之间的中间位置在铅直方向延伸。

在针床11的前端部,设置了对各固定沉降片2的主体部21的前端进行支承的针床前端侧支承部12。此针床前端侧支承部12由分别朝向上方及齿口G侧开口的截面大致L字状的切口构成。另外,针床前端侧支承部12具有在针床11的前端部与该针床11的底面大致平行地朝向齿口G侧延伸的支承面121。另一方面,在主体部21的前端,设置了截面形状向尾端侧(在图1及图2中是左侧)开口的沉降片前端侧支承部25。而且,在针床前端侧支承部12,穿插了在各固定沉降片2的主体部21的并列设置方向(纸面前后方向)延伸的截面圆形状的第一钢丝31,绕此第一钢丝31的轴m支承沉降片前端侧支承部25而使头部22可相对于齿口中心Ga向接近和离开方向摆动。此时,头部22,在穿插了在各固定沉降片2的主体部21的并列设置方向延伸的截面圆形状的第二钢丝32的状态下,容许绕第一钢丝31的轴m的相对于齿口中心Ga的向接近和离开方向的摆动。

另外,在针床11的前端部的下面上,设置了搭扣配合用凹部13,该搭扣配合用凹部13通过搭扣配合安装主体部21的嵌入部23,该主体部21将沉降片前端侧支承部25经第一钢丝31支承在针床前端侧支承部12。搭扣配合用凹部13具备底面131、与此底面131的前端及尾端连续的前端侧面132及尾端侧面133。另外,嵌入部23,在将沉降片前端侧支承部25经第一钢丝31支承在针床前端侧支承部12的状态下,由使弯曲部分24挠曲时的弹簧力通过搭扣配合安装在搭扣配合用凹部13的底面131和前端侧面132上。另外,在嵌入部23的大致中心部,穿插了在各固定沉降片2的主体部21的并列设置方向延伸的截面圆形状的第三钢丝33。

进而,与主体部21的弯曲部分24相比在位于沉降片前端侧支承部25侧的针床11的前端部的下面上,设置了对从主体部21的并列设置方向穿插的截面圆形状的线状件34进行支承的线状件用支承部14。此线状件用支承部14,以朝向主体部21侧开口的方式由分别朝向下方及齿口G侧开口的截面大致L字状的切口构成。在此情况下,第一~第三钢丝31~33及线状件34,也可以是钢线、高强度的树脂或者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等。

另外,线状件用支承部14具有在针床11的前端部与该针床11的底面大致平行地朝向齿口G侧延伸的支承面141。此支承面141和针床前端侧支承部12的支承面121成为相互平行。由此,能同时或者个别地分别沿支承面121、141从相同的齿口G侧加工针床前端侧支承部12及线状件用支承部14,能使针床前端侧支承部12及线状件用支承部14的加工精度提高。

而且,当将线状件34穿插在线状件用支承部14的角部时,与该线状件34抵接的主体部21的弯曲部分24相比,将沉降片前端侧支承部25侧的抵接部分27向齿口中心Ga侧(在图1中由实线表示的箭头方向)推压来抑制弯曲部分24的挠曲,使头部22绕第一钢丝31的轴m向从齿口中心Ga分离的方向(在图1中由实线表示的箭头方向)摆动,由此,使头部22的位置相对于基准位置稳定。由此,当安装前后的针床11时,能使成为基准的头部22的位置相对于基准位置以高的精度靠近。

此时,作为线状件34,例如准备了以0.9mm为基准使直径每个相差±0.02mm的多种线状件。而且,从多种之中选择用于如下的目的的线状件34,即,当通过搭扣配合安装嵌入部23时,使绕第一钢丝31的轴m倾斜而与基准位置相比向齿口中心Ga侧靠近的头部22通过向抵接部分27的齿口中心Ga侧的推压绕第一钢丝31的轴m向从齿口中心Ga分离的方向摆动而靠近基准位置。

另外,嵌入部23具备圆弧状部分26,该圆弧状部分26从与搭扣配合用凹部13的底面131和前端侧面132的角部对应的角部突出设置,而且在向搭扣配合用凹部13的嵌入时相对于该底面131及前端侧面132分别进行点接触。由此,能使嵌入部23相对于搭扣配合用凹部13的底面131及前端侧面132分别精度良好地抵接。

进而,在从主体部21的弯曲部分24到嵌入部23之间的上面上,以上下方向的厚度随着从该弯曲部分24靠近嵌入部23变小一些的方式稍微附加了锥度。从此主体部21的弯曲部分24到嵌入部23之间的圆锥率,例如以每50mm高度方向的尺寸变小1~2mm的方式设定成1/50~2/50左右。由此,当使弯曲部分24挠曲时,能将作用在该弯曲部分24上的应力也分散在从主体部21的弯曲部分24到嵌入部23之间,避免相对于弯曲部分24的应力集中。另外,不仅限于从弯曲部分24到嵌入部23之间的上面,也可以以上下方向的厚度随着靠近嵌入部23侧(尾端侧)变小一些的方式仅在下面或者在上下两面上同时稍微附加锥度。另外,从主体部21的弯曲部分24到嵌入部23之间的圆锥率,不被限定于1/50~2/50左右,只要与固定沉降片的材质、向弯曲部分作用的应力值等相应地设定圆锥率即可。

但是,即使是针床11及固定沉降片2的加工精度都在容许公差范围内,也可以预先设定成嵌入部23相对于前端侧面132的接触状况成为变强的倾向。此时,主体部21由嵌入部23相对于前端侧面132的强的接触状况向尾端侧强力地拉近,头部22成为绕第一钢丝31的轴m倾斜而与基准位置相比向齿口中心Ga侧靠近的倾向。因此,如果将线状件34穿插在线状件用支承部14的角部,则能使向齿口中心Ga侧靠近的头部22绕第一钢丝31的轴m向从齿口中心Ga分离的方向圆滑地摆动,使头部22的位置相对于基准位置以更高的精度靠近。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用于具备前后一对针床11的横编机1的固定沉降片2进行了叙述,但也可以适用于在前后的至少一方具备上下两段针床的横编机中使用的固定沉降片。另外,也可以适用于在针床的前端部的编织针之间与可动沉降片一起并列设置的多个固定沉降片。

符号的说明:

1:横编机

11:针床

12:针床前端侧支承部

121:支承面

13:搭扣配合用凹部

131:底面

132:前端侧面

14:线状件用支承部

141:支承面

2:固定沉降片

21:主体部

22:头部

23:嵌入部

24:弯曲部分

25:沉降片前端侧支承部

26:圆弧状部分

27:抵接部分

31:第一钢丝(钢丝)

34:线状件

G:齿口

Ga:齿口中心

m: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