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防紧纱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1825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纺织机防紧纱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尤其适用于一种纺织机织造过程中使用的防紧纱保护装置,属于布料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蕾丝布料因其质地轻薄而通透,具有优雅而神秘的艺术效果,近年来被广泛地运用。得益于蕾丝布料的风靡,蕾丝布料的织造工艺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在现有的织造技术中,纺织机上均会设置有用于纱线上料的盘头及花架。其中,盘头上缠绕的纱线主要用于织造蕾丝布料的衬底,花架上缠绕的纱线主要用于织造蕾丝布料上的花纹。由于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织造的蕾丝布料面积较大,因此纺织机上通常都会设置有多个盘头及花架。在布料的生产织造过程中,所述盘头及花架上的纱线均被牵引至纺织机的针床位置,再借助纺织机上针床及沉降机构的配合运动,完成布料的整体织造。

但是在目前的布料织造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而言,为了保证织造加工所完成布料的整体品质,需要在纱线的牵引输送过程中始终保持纱路通畅,即纱线从花架被输送至针床的这一过程中,每根纱线都需要始终保持松弛、顺畅的状态。一旦出现纱路阻塞、纱线胀紧的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就很容易导致在后续的布料织造过程中出现断纱的情况。而在布料织造的过程中,断纱会直接导致布料局部破损,从而影响布料的整体品质,降低良品率。

为了避免出现断纱的情况,在目前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工企业都需要借助人工对纺织机上纱线的纱路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纱路阻塞,则立即停止纺织机运作,并对纱路阻塞处进行梳理。但由于纺织机上牵引设置有成百上千根纱线,这种借助人工观察、实时监测的方式实际很难保证监测的效果,出现纱路阻塞后也很难及时发现。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不影响正常的织造生产,且能够及时发现并反馈纺织机上纱路阻塞问题的防紧纱保护装置,就成为了加工企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纺织机织造过程中使用的防紧纱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纺织机防紧纱保护装置,固定设置于纺织机上,所述纺织机包括设备支架及控制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支架上、用于为布料织造提供纱线的花架及盘头,所述设备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布料织造的针床及与所述针床相匹配的沉降片床,所述花架及盘头上的纱线均被牵引拉伸至所述针床上,所述纺织机防紧纱保护装置包括多个用于牵引纱线的金属弹性片,以及与所述金属弹性片相匹配的金属丝,所述金属弹性片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开设有牵引孔,所述纱线穿过所述牵引孔被牵引至所述针床上,所述金属弹性片在被所述纱线拉扯的情况下可实现弯曲形变并与所述金属丝触接,所述金属丝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并始终保持通电状态。

优选地,所述纺织机防紧纱保护装置设置于所述花架与所述针床之间的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金属弹性片的数量与所述纺织机上纱路的数量一致,所述金属弹性片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支架栓接固定,另一端开设有圆形牵引孔,所述纱线穿过所述牵引孔被牵引至所述针床上。

优选地,当所述纱线处于松弛状态时,所述金属弹性片不发生形变,所述金属弹性片不与所述金属丝接触;当所述纱线处于胀紧状态时,所述金属弹性片受力发生形变弯曲,所述金属弹性片与所述金属丝触接。

优选地,所述纺织机内各电气部件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并由其控制通断,所述控制机构内设置有一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金属丝电性连接并向所述金属丝上通入电流,所述金属丝始终保持通电状态。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上的电压大小为20V~30V。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上的电压大小为24V。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借助连接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支架上、所述金属弹性片的下方位置,所述连接件为卡槽、插销或固定螺栓。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支架上、用于完成自动化纱路检视的图像检测组件,所述图像检测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花架与所述针床之间区域的上方位置。

优选地,所述图像检测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支架上、用于完成纱路视觉检测的远心镜头,以及与所述远心镜头电性连接、用于将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的CCD元件,所述远心镜头固定设置于所述花架与所述针床之间区域的上方位置,所述远心镜头及所述CCD元件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并由其驱动控制,所述CCD元件还电性连接有一用于实现人工交互操作的触控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紧纱保护装置通过对纺织机上电路结构的改进有效地完成了对纺织机织造过程中纱路阻塞、纱线胀紧等情况的实时监测,实现了异常情况发生时纺织机的自动停止,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断纱现象的发生,保证了纺织机织造布料的完整性,提高了加工企业的良品率,降低了加工损耗。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获得、且后期维护十分便捷,加工企业能够通过对现有设备的组合安装而获得,制造成本低,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及应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获得且使用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设备支架;2、控制机构;3、花架;4、针床;5、金属弹性片;6、金属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纺织机织造过程中使用的防紧纱保护装置。

如图1所示,一种纺织机防紧纱保护装置,固定设置于纺织机上,所述纺织机包括设备支架1及控制机构2,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支架1上、用于为布料织造提供纱线的花架3及盘头(图中未示出),所述设备支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布料织造的针床4及与所述针床4相匹配的沉降片床(图中未示出),所述花架3及盘头上的纱线均被牵引拉伸至所述针床4上,所述纺织机防紧纱保护装置包括多个用于牵引纱线的金属弹性片5,以及与所述金属弹性片5相匹配的金属丝6,所述金属弹性片5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支架1固定连接、另一端开设有牵引孔,所述纱线穿过所述牵引孔被牵引至所述针床4上,所述金属弹性片5在被所述纱线拉扯的情况下可实现弯曲形变并与所述金属丝6触接,所述金属丝6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并始终保持通电状态。

所述纺织机防紧纱保护装置设置于所述花架3与所述针床4之间的区域内。当然,操作者也可以在所述盘头与所述针床4之间的区域内设置所述纺织机防紧纱保护装置,此处提供的仅为优选实施例。

所述金属弹性片5的数量与所述纺织机上纱路的数量一致,所述金属弹性片5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支架1栓接固定,另一端开设有圆形牵引孔,所述纱线穿过所述牵引孔被牵引至所述针床4上。

当所述纱线处于松弛状态时,所述金属弹性片5不发生形变,所述金属弹性片5不与所述金属丝6接触;当所述纱线处于胀紧状态时,所述金属弹性片5受力发生形变弯曲,所述金属弹性片5与所述金属丝6触接。

所述纺织机内各电气部件均与所述控制机构2电性连接、并由其控制通断,所述控制机构2内设置有一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金属丝6电性连接并向所述金属丝6上通入电流,所述金属丝6始终保持通电状态。

所述金属丝6上的电压大小为20V~30V。这一电流范围是在保证装置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出于对操作者人身安全考虑所选择的优选电压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6上的电压大小优选为24V。

所述金属丝6借助连接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支架1上、所述金属弹性片5的下方位置,所述连接件为卡槽、插销或固定螺栓。

所述金属弹性片5与所述金属丝6均为金属材质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制作成本较低的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当纺织机上各条纱路通畅时,每根纱线均处于松弛状态,所述纺织机正常运作。一旦出现纱路阻塞的情况时,该条纱路上的纱线胀紧,在胀紧纱线的拉扯力作用下,该条纱路上的金属弹性片5发生形变弯曲,并与金属丝6触接。由于金属丝6上通有24V电流,且所述金属弹性片5为金属材质制成,因此所述金属丝6与所述金属弹性片5一旦接触,则会直接导致与所述金属丝6相连接的保护电路发生短路。所述保护电路发生短路后,所述控制机构2会立即控制所述纺织机停止工作,此时操作者即可对阻塞的纱路进行检查及疏通,从而保证了织造布料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本实用新型的纺织机防紧纱保护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支架1上、用于完成自动化纱路检视的图像检测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图像检测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花架3与所述针床4之间区域的上方位置。

所述图像检测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支架1上、用于完成纱路视觉检测的远心镜头,以及与所述远心镜头电性连接、用于将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的CCD元件,所述远心镜头固定设置于所述花架3与所述针床4之间区域的上方位置,所述远心镜头及所述CCD元件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并由其驱动控制,所述CCD元件还电性连接有一用于实现人工交互操作的触控显示屏。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可以借助所述图像检测组件来检查和发现阻塞的纱路,从而简化了纱路检查的过程,节省了设备调整及维护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防紧纱保护装置通过对纺织机上电路结构的改进有效地完成了对纺织机织造过程中纱路阻塞、纱线胀紧等情况的实时监测,实现了异常情况发生时纺织机的自动停止,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断纱现象的发生,保证了纺织机织造布料的完整性,提高了加工企业的良品率,降低了加工损耗。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获得、且后期维护十分便捷,加工企业能够通过对现有设备的组合安装而获得,制造成本低,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及应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获得且使用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