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65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纬编仿真丝针织面料一般采用纬编结构涤纶异性截面长丝编织的针织物。依靠涤纶长丝的光滑性和异性截面光泽效应在织物中形成仿真丝的手感和外观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穿着舒适性要求更高了。现有技术中的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合成纤维特性对贴身的针织内衣面料在舒适性方面显然存在不足,但是采用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长丝做仿真丝针织面料又存在硬挺度不够等因素需要克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不同形态的纺织原料来构建成一种新的面料结构,以此提供一种贴身穿着舒适、质地较为硬挺的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且其外表具有仿真丝的滑爽手感和光泽外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所述针织内衣面料采用纬编添纱结构织造而成,其包括面料的面纱层和面料的地纱层,所述面纱层采用纤维素纤维长丝,所述地纱层采用短纤纱;在所述面纱层的外表面上呈现纤维素纤维长丝正面线圈,在纤维素纤维长丝线圈之间的间隙中露出所述地纱层的短纤纱纤维,以及在所述地纱层的外表面上呈现短纤纱反面线圈;所述针织内衣面料每隔15~23个添纱线圈纵行隔一个集圈线圈纵行,所述集圈线圈纵行为纤维素纤维长丝和短纤纱一起编织的成圈和集圈一隔一交替配置的结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上,所述纤维素纤维长丝为木代尔长丝或粘胶长丝。

进一步地,在所述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上,所述短纤纱为木代尔长丝纤维。

作为本实实用新型的一个替代技术方案,进一步地,在所述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上,所述短纤纱为木代尔纤维或粘胶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上,按重量百分百计,所述混纺纱中代尔纤维或粘胶纤维占60~80%,棉纤维占20~40%。

更进一步优选地,按重量百分百计,所述混纺纱中代尔纤维或粘胶纤维占65~70%,棉纤维占30~35%。

进一步地,在所述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上,所述短纤纱稍粗于纤维素纤维长丝,纤维素纤维长丝细度为100D时短纤纱采用45S~50S。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上,所述短纤纱稍粗于纤维素纤维长丝,所述纤维素纤维长丝细度为120D时短纤纱采用38S~42S。

更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上,所述短纤纱稍粗于纤维素纤维长丝,所述纤维素纤维长丝细度为150D时短纤纱采用32S~36S。

进一步地,在所述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上,在所述面纱层外表面上的所述纤维素纤维长丝之间的微小间隙中露出所述短纤纱纤维。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采用纤维素纤维长丝仿真丝针织物,比涤纶仿真丝针织物贴身穿着舒适性好;在亮丽滑爽的长丝线段的微小间隙中有短纤纱纤维露出,使织物表面柔和舒适;在亮丽滑爽的仿真丝效应面的反面是采用短纤纱,增加了贴身穿着舒适性;此外,采用了含棉的添纱结构,改进了纯纤维素纤维长丝仿真丝针织物硬挺度的不足。因此,该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是一种采用不同形态的纺织原料来构建而成的新面料结构,并对纱线比例的合理优化匹配,克服了各纤维的缺点,使各纤维的优良特性更加显著的体现在织物上,具有仿真丝的滑爽手感和光泽外观,且贴身穿着舒适、质地较为硬挺、手感柔软滑爽、牢固耐穿,具有优异的服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的添纱结构示意图;

其中,1-面纱层,2-地纱层,3-添纱线圈纵行,4-集圈结构纵行,5-纤维素纤维长丝正面线圈,6-短纤纱反面线圈,7-短纤纱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该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包括面料的面纱层1和面料的地纱层2,且采用纬编添纱结构织造而成,添纱结构的面纱层1采用纤维素纤维长丝,添纱结构的地纱层2采用短纤纱;采用这种结构,织物面纱层1外表面的纤维素纤维长丝形成真丝般的滑爽手感和真丝般的亮丽光泽,纤维素纤维长丝的吸湿性等舒适性能比涤纶好,更接近真丝;而所采用的添纱结构是把两根纱并在一起加固成圈,以补偿纤维素纤维长丝比不如真丝硬挺的不足。在面纱层1外表面上呈现纤维素纤维长丝正面线圈5,并在纤维素纤维长丝线圈之间的间隙上露出地纱层2的短纤纱纤维7,以及在该面料的地纱层2的外表面上呈现短纤纱反面线圈6。由于短纤纱纤维7从纱线芯部伸出表面而使纱线表面布满着毛羽状的纤维,因此当短纤纱和长丝交织时,短纤纱纤维7会从长丝线圈间隙露出,形成既有纤维素纤维长丝正面线圈5产生的光泽和滑爽,又有间隙中的短纤纱纤维7产生的绒感的集合效应。

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该针织内衣面料上每隔15~23个添纱线圈纵行3隔一个集圈线圈纵行4。该纬编针织物正面呈现线圈的线段沿织物纵向,再配合纵向织纹,集中方向加强仿真丝的光泽和滑爽感。集圈线圈纵行4是纤维素纤维长丝和短纤纱一起编织的成圈和集圈一隔一交替配置的结构,采用集圈结构也有利于补偿纤维素纤维的硬挺不足。

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纤维素纤维长丝为木代尔长丝或粘胶长丝,采用木代尔长丝或粘胶长丝比过去通常采用的涤纶产生增加了贴身穿着的舒适性。

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短纤纱为木代尔长丝纤维。作为替代技术方案,短纤纱为木代尔纤维与棉的混纺纱或粘胶与棉的混纺纱,在短纤纱中采用木代尔或粘胶是因为木代尔或粘胶短纤纱易起毛,因而易从纤维素纤维长丝线圈5间隙露出,采用棉是因为棉比纤维素纤维硬挺些。由于该仿真丝织物中,使纤维素纤维长丝线圈5间隙露出短纤纱纤维7比使织物较硬挺更重要,故采用短纤纱的混纺比中木代尔或粘胶多些,所述混纺纱中代尔纤维或粘胶纤维占60~80%,棉纤维占20~40%,优选地,所述混纺纱中代尔纤维或粘胶纤维占65~70%,棉纤维占30~35%。

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木代尔或粘胶的的短纤纱沙稍粗于纤维素纤维长丝,纤维素纤维长丝细度为100D时短纤纱采用45S木代尔或粘胶50S;纤维素纤维长丝细度为120D时短纤纱采用38S~42S;纤维素纤维长丝细度为150D时短纤纱采用32S~36S。采用的短纤纱稍粗于长丝,使面料的外表面层的纤维素纤维长丝之间的微小间隙中露出更多的短纤纱纤维。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例,该纬编仿真丝针织内衣面料,包括面料的外表面层和面料的贴身面层,即面料的面纱层1和地纱层2,该针织内衣面料采用纬编添纱结构,在该添纱结构中的面纱采用120D粘胶长丝,地纱采用40S木代尔/棉混纺纱,混纺比为65:35。该结构在24级针距、30英寸筒径,90个编织系统的单面纬编大圆机上编织。下机织物厚度中等,为200克/平方米。织物的面纱层1呈现粘胶长丝的正面线圈,线圈线段沿纵向。在粘胶长丝线圈线段的各微小间隙中露出木代尔/棉混纺纱的纤维。面料的地纱层2呈现木代尔/棉混纺纱的反面线圈。该针织内衣面料每隔17个添纱线圈纵行3隔一个集圈线圈纵行4,18个线圈纵行一个循环,形成纵向织纹。集圈线圈纵行4是粘胶长丝和木代尔/棉混纺纱一起进行成圈和集圈一隔一交替配置的结构。该织物经棉针织物加工线的染整加工后,最终形成了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的,舒适柔和,较为硬挺的仿真丝纬编针织内衣面料。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